学科分类
/ 5
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PBL结合SP教学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共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医师30名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我院实际和住院医生情况制定了针对性的规范化培训方案,采用PBL结合SP教学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进行应用,不断提高住院医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诊疗水平。结果住院医师经过PBL结合SP教学模式培训后,对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操作和技能能够熟练掌握,针对常见的各种疾病能够做出相对准确的诊断方案,培训合格率100%,有效应用率92%。结论PBL结合SP教学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提升住院医生的实操水平和诊疗能力,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 标签: PBL结合SP教学模式 口腔颌面外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培训效果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景微视频教学法在MBBS留学生临床技能操作培训中运用的意义。方法在MBBS留学生的临床技能操作培训中,以昆明医科大学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实习并参加MBBS课程的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将留学生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实验组,采用情景微视频教学法,共25人;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25人,2组教学内容均为相同的老师进行教学活动,并都采用标准化病人,将2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期末考核及随堂测验成绩相比较,虽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期末考试的优秀率和合格率却优于对照组。在课程结束后,使用问卷星对学生进行本次课程的满意度及教学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实验组的很满意率明显超过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留学生普遍认为情景微视频的教学模式对提升创造性思维,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密切师生关系,增强临床动手能力等方面有帮助,而且不会增加学习压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巩固理论知识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情景微视频教学法更能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更有助于课后自学,同时对消除异国因素引起的语言沟通障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提升了留学生临床操作动手能力,丰富了临床教学方法,对MBBS留学生临床技能操作学习有积极的影响意义。

  • 标签: MBBS留学生 情景微视频教学法 临床技能操作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职业病危害,并总结其防控措施。方法通过调查、检测及分析等方式对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职业病危害及防控措施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经过调查发现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职业病危害主要包括化学毒物、噪声、电焊弧光、X射线、粉尘、高温、振动等;汽车灯具总成表面处理工作所涉及到的甲醇、甲苯浓度大于职业接触限定值;汽车转向或悬挂系统焊接工作所涉及到的电焊烟尘、二氧化锰大于职业接触限定值;汽车轮圈制造工作、汽车转向或悬挂系统制造工作所产生的噪声大于职业接触限定值,其他职业危害因素均小于职业基础限定值。结论针对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注塑、喷涂或涂布、铸造、发泡、焊接、探伤等岗位是职业病危害控制的关键,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控,减轻对从业人员健康的影响。

  • 标签: 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 职业病危害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及自我防护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168例护士,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于护士职业危险因素的自我防护意识进行探讨。结果本次研究,所有护士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的防范意识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结论护理人员要充分认识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的潜在危险,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加强自我专业素质。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危险因素 手术室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针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出现职业暴露的原因与防范措施进行探讨。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观察时间内参与我院手术室护理的14名护理人员为试验研究对象,分析护理人员出现职业暴露的原因。结果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术中职业暴露的发生率(72.73%)明显高于术前(13.64%)及术后(13.64%),经统计学方法处理分析后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护理人员因生物感染因素产生的职业暴露发生率(50.00%)明显高于化学因素(22.73%)及物理因素(27.27%),经统计学方法处理分析后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护理人员出现职业暴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生物感染因素,且术中是出现职业暴露的高发时间,通过对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进行加强,并对职业暴露的培训进行完善,以期降低出现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 标签: 手术室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人员所面临的职业危险因素,并总结其自我防护对策。方法使用调查问卷调查笔者所在单位手术室中40名护士在工作中所面临的职业危险因素,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总结出相应的防护对策。结果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工龄低、缺乏职业危险意识是导致职业危险出现的主要因素。锐器的划伤、生物化学制剂对护理人员皮肤的腐蚀、放射性检查护理人员身体的辐射、繁重工作带来的压力、医患护患纠纷带来的人身伤害都是其所面临的职业危险因素。结论针对自身所面临的危险因素手术室护理人员应积极采取相应的自我防护对策,保护好自身的安全,进而更好地工作。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人员 职业危险因素 自我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进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管理,针对不同人群探讨干预策略,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收集医院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的相关资料,对职业暴露发生的科室、职业、类型及操作环节进行统计,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针对职业暴露的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前瞻性的干预策略。以2015年1月至12月医务人员发生的职业暴露为对照组,2016年1月至12月为干预组,对全院在岗的所有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措施干预。结果职业暴露发生率干预前后由2.12%下降至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人群的发生率分别是医生由1.66%下降0.41%、护士由3.16%下降至2.98%、实习生由1.11%下降至0%。结论针对职业暴露的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前瞻性的干预策略,可有效防范职业暴露的发生。

  • 标签: 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控制措施,以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对2014—2016年3年间发生职业暴露并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的40名医务人员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职业暴露的40名医务人员中,护理人员占65.00%,是职业暴露发生的高危人群;工龄小于5年的医务人员是发生职业暴露的集中人群;清理锐器废物是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操作环节。结论应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知识的培训,认真落实职业防护制度,规范操作,以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急诊护士心理韧性在工作压力与职业疲溃感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我院急诊科护士中随机抽取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应用工作压力源量表、职业疲溃感量表以及心理韧性量表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软件分别对工作压力源各维度、职业疲溃感各维度和心理韧性各维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这30例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源总评分为(82.01±21.25)、职业疲溃感总评分为(47.32±15.68)、心理韧性总评分为(71.12±15.28);其中心理韧性各维度与工作压力源各维度之间均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心理韧性各维度与职业疲溃感中的情感耗竭维度以及去人格化维度之间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与职业疲溃感中的个人成就感维度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对于急诊护士来说良好的心理韧性有助于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同时心理韧性会随着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的增强而逐渐弱化,而随着个人成就感的增强而不断增强。

  • 标签: 急诊护士 心理韧性 工作压力 职业疲溃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两种带教模式在急诊科新护士临床综合能力培训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到2017年3月之间本院所接收的急诊科新护士3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传统组与实验组,两组的急诊科新护士数均为15例,给予传统组急诊科新护士的带教模式为多带一,给予实验组急诊科新护士的带教模式为一带一,比较两组急诊科新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评分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传统组急诊科新护士的护理满意率为66.7%,实验组急诊科新护士的护理满意率为93.3%,传统组急诊科新护士的护理满意率明显低于实验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急诊科新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实验组急诊科新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评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带一带教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急诊科新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带教模式 急诊科新护士 临床综合能力 培训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术中压疮认知与防范行为培训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40例手术室护理人员,对40例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关于压疮知识及相关防范行为。对护理人员知识掌握进行资料统计并进行半年的压疮相关知识及预防行为的规范化培训。同时在培训完成后对医护人员的压疮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试,对其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结果经过半年的培训后,通过比较发现,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对压疮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压疮预防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在培训之前的压疮相关知识的掌握和预防行为的规范,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通过半年的专业培训后,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压疮认知和预防行为进一步得到了强化,压疮发生的几率大大降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更好的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人员 手术 压疮 认知 预防 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学校是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聚集的场所,中职学生大部分在校住宿,学生之间会长时间接触,很容易造成传染病疫情的发生与传播所以要对在校学生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防控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降低传染病的发生率。

  • 标签: 中等职业学校 健康教育 传染病防控
  • 简介: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在大学生活的实际管理者,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该文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特别是辅导员的工作特点的研究,从分析高校辅导员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出发,为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开辟新思路以及辅导员自身的职业发展提出新目标。最后为高校辅导员能够更有效地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出对策。

  • 标签: 辅导员 大学 职业生涯规划 指导作用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蓄电池企业作业工人的职业卫生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7月某市某蓄电池企业作业工人284例,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42例,對照组未接受系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而研究组则接受系统与灵活的健康教育和教育促进,比较两组铅作业工人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铅作业工人的职业卫生法律知识了解度、铅危害知识知晓度、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率以及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准确率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铅作业工人的血铅浓度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蓄电池企业作业工人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铅作业工人职业卫生行为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还能显著提升作业工人的职业卫生知识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 蓄电池企业 作业工人 职业卫生行为
  • 简介:摘要目标分析并探究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通过制定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促进其工作的安全性。方法以我院检验科的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工作过程中主要的职业危险因素,进而探究相关的防护措施。结果在医院检验科的工作过程中,主要的职业危险因素包括四大类,即检验科自身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医院应该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使工作人员的工作安全性得到有效的提升。结论在医院检验科的工作中,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应该得到极大的重视,通过加强医院硬件建设、培养工作人员慎独精神、强化工作人员自我防护等措施的实施,提升医院检验工作的安全性。

  • 标签: 医院检验科 职业安全防护 工作人员 危险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验式教学在新入职的手术护士体位安置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到手术室轮转的规培护士36名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到手术室轮转的规培护士36名为实验组;对照组进行传统式规范化培训,实验组在规范化培训的基础上采用体验式教学;比较培训后两组护士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得分,以及护士对体位安置培训的满意度、手术医师对护士满意度。结果运用体验式教学的实验组培训后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得分分别为(95.7±2.8),(92.5±4.5)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634,-6.234;P<0.01)。结论通过运用体验式教学对新入职护士进行体位安置规范化培训,能明显提高护士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护士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提高护士对培训工作的满意度,同时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 标签: 体验式教学 新入职护士 体位安置 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承担着为基层卫生事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任务。药理学课程是一门研究不同药物之间互相作用影响的科学,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中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临床医学药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但会对自身专业的教育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同时还将对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的专业能力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本文就关于多元化教学模式应用在高等专科学校药理学课程中的作用价值展开了深入探究,希望能够为提高学生的药理学知识掌握率及综合素质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药理学 专科 多元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