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2例接受肺癌根治术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全身麻醉,联合组患者接受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30min、术后6h)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围手术期(术前及术后2、24、48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2天内按压镇痛泵次数和背景输注总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麻醉诱导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30min,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本组麻醉诱导前,且联合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低于本组麻醉诱导前,且联合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24、48h,联合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天内,联合组患者的按压镇痛泵次数和背景输注总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在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镇痛效果及药物安全性方面较全身麻醉更具优势。

  • 标签: 肺癌根治术 术后自控静脉镇痛 胸椎旁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 简介:目的: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肿瘤科腹水患者腹腔引流管非计划性拔管率。方法开展以“降低肿瘤科腹水患者腹腔引流管非计划性拔管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运用品质管理循环即Plan-Do-Check-Action(PDCA)的方法,对肿瘤科腹水患者腹腔引流管拔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设定改进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比较分析改进的效果。结果非计划性拔管率由改善前的25.5%降低至改善后的7.4%。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肿瘤科腹水患者腹腔引流管非计划性拔管率中效果显著,并且提高了科室内护理工作的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腹腔引流管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目的探讨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XELOX方案)治疗老年进展期胃肠癌的毒副反应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72例老年进展期胃肠癌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XELOX方案,统计毒副反应情况及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XELOX方案治疗老年进展期胃肠癌的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手足综合征、外周神经毒性、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肝功能受损、脱发等,多数为Ⅰ~Ⅱ度;近期疗效:CR6例(8.33%)、PR23例(31.94%)、SD28例(38.89%)、PD15例(20.83%),RR为40.28%(29/72);远期疗效: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OS)为3.6~48.8个月,中位OS为15.7个月。TTP(timetoprogress,TTP)为3.8~14.2个月,中位TTP为8.4个月,95%CI为(6.0~9.6)个月。其1、3、5年生存率为66.67%(48/72),27.78%(20/72),5.56%(5/72)。结论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胃肠癌具有较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安全性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希罗达 奥沙利铂 胃肠癌 毒副反应 疗效
  • 简介:肺癌患者治疗前的预后评估对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18F-FDGPET/CT作为分子影像检查手段,能有效地反映患者的肿瘤代谢负荷,其中全身肿瘤代谢体积(whole-bodymetabolictumorvolume,MTVwb)及全身病灶总糖酵解值(whole-bodytotallesionglycolysis,TLGwb)作为全身肿瘤代谢负荷参数,在评价预后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肺癌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肿瘤代谢体积 病灶总糖酵解值 预后评估
  • 简介:目的:探讨黏附分子唾液酸化路易斯-X(sialylLewis-X,SLeX)、CD44v6和E-钙黏附素(E-cad-herin,E-Cad)蛋白表达与老年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8例老年胃癌中SLeX,CD44v6和E—Cad蛋白表达,并结合肿瘤的病理学行为和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老年胃癌组织中,SLeX,CD44v6和E-Cad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9.2%(38/48)、72.9%(35/48)和47.9%(23/48)。SLeX和CD44v6高表达和E-Cad低表达均与老年胃癌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和患者预后呈正相关(P〈0.05)。结论:SLeX,CD44v6和E-Cad表达与老年胃癌转移和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SLeX,CD44v6和E-Cad蛋白表达可作为判断老年胃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 标签: 胃肿瘤 腺癌 肿瘤转移 预后 黏附分子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老年人的颅内肿瘤并非少见,治疗难度大。本文结合我们的临床经验,探讨老年人颅内肿瘤的临床特征,中西结合治疗以提高老年人颅内肿瘤的疗效。方法:本组收集65岁以上的老年颅内肿瘤34例,分别采用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并在术前、术后采用中西结合方法或用保守治疗方法对34例颅内肿瘤患者进行治疗。结果:19例行手术切除肿瘤,5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γ-刀治疗4例,非手术治疗6例。手术全切肿瘤18例,大部切除1例,姑息手术即仅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5例。治愈4例,好转23例,病情无变化7例,无手术死亡。结论:老年人颅内肿瘤有其独特性,使用中西结合方法可提高疗效。

  • 标签: 老年人 颅内肿瘤 中西结合治疗
  • 简介:1987年由法国外科医师PhillipeMouret首次在人体施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自那以后,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很快被欧美国家的患者所接受,手术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胆囊切除术,而发展至急腹症腹腔镜检查、阑尾切除术、疝修补术,甚至用于一些消化道肿瘤手术,成为外科治疗的一支新秀.

  • 标签: 微创手术 治疗 肿瘤患者
  • 简介:不久前,巧遇一位多年未见的老朋友,谈话间老友知道我患了癌症,大吃一晾,过了半晌才心情沉重地说:“真没想到你竟然会是癌症患者!”

  • 标签: 癌症患者 心理健康 心理卫生 生活习惯
  • 简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肺癌作为发病率首位的恶性肿瘤,其生活质量是现今临床研究广泛关注的热点。评价肺癌质量的方法及量表众多,本文主要介绍了生活质量的核心内容,总结了临床常用的肺癌生活质量量表的各自特点,并对如何在临床研究中全面详尽地对肺癌生活质量进行定性及定量评价提出几点经验体会,希望对临床实践中科学、正确地运用生活质量量表有所裨益。

  • 标签: 肺癌 生活质量 量表 评估
  • 简介: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无法进行时中转为中心静脉置管(CVC)的效果。方法:组建PICC补救小组,对上肢外周静脉障碍致PICC无法进行时中转为彩超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CVC进行补救。结果:中转为CVC,置管成功率100%。结论:PICC无法进行时中转为CVC的置管成功率高,补救效果满意。

  • 标签: PICC CVC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工作年限放疗技师在老年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调强放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160例老年Ⅲ期NSCLC患者,按放疗技师的工作年限随机分为〈5年组(n=80)和≥5年组(n=80)。两组患者均接受同步放化疗,放疗剂量60~70Gy/30~35f,每周5次;化疗药物包括紫杉醇、多西他赛、培美曲塞、吉西他滨、顺铂、卡铂等。结果〈5年组获完全缓解(CR)8例(10.0%)、部分缓解(PR)48例(60.0%)、稳定(SD)16例(20.0%)、进展(PD)8例(10.0%),有效率(RR)为70.0%。≥5年组获CR8例(10.0%)、PR68例(85.0%)、SD4例(5.0%),RR为95.0%。两组R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组的摆位误差为(7.0±2.43)mm,≥5年组为(5.0±1.2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组生活质量的改善稳定率为80.0%,≥5年组为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年组比较,≥5年组在放射治疗期间的毒副反应较少,但两组3级以上白细胞减少和急性及远期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工作年限≥5年放疗技师操作的Ⅲ期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更好,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放疗技师 老年 调强放疗
  • 简介:老年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相对和绝对发病率均高,易合并慢性心肺疾患、糖尿病和生理功能下降,晚期肿瘤患者也易导致一般情况差,使对治疗副作用的耐受性差,影响正规的放疗、化疗与综合治疗。在早期NSCLC,立体定向或三维适形放疗能取得与手术相近的疗效,还能保证生活质量,应作为老年性和一般情况差的早期NSCLC的首选治疗手段。在局部晚期NSCLC,尽管治疗效果不一定差于年纪较小者,但综合治疗,特别是同步放化疗可能带来高的并发症,甚至治疗相关死亡。因此,应艺术性的个体化进行放化疗的综合治疗,特别是同步放化疗,适当减少照射范围、化疗剂量和选择同步方案,从而提高疗效和保证生存质量,使病人得到最大受益。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治疗 老年性 晚期NSCLC 同步放化疗 三维适形放疗
  • 简介:目的探讨筛选鼻咽低分化鳞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ulaceenhanced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time—obflightmassspeetrometry,SELDI—TOF—MS)及CMl0型弱阳离子交换芯片对61例初治的鼻咽低分化鳞癌患者和72名健康人血清标本进行蛋白质指纹图谱测定,其中80例用于建模(40例鼻咽癌,40名健康人),53例用于肓法检测(21例鼻咽癌,32名健康人),用BiomarkerWizard3.01及BiomarkerPattern5.01分析软件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及建立诊断模型。结果用建立的区分鼻咽低分化鳞癌与健康人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诊断模型进行肓法检测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8%、81.0%和90.6%。其中Ⅰ、Ⅱ期鼻咽低分化鳞癌检出的准确性为73.7%,Ⅲ、Ⅳ期鼻咽低分化鳞癌检出的准确性为81.0%。结论用SELDI—TOF—MS技术与生物信息分析法筛选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对鼻咽低分化鳞癌的定性诊断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 标签: 鼻咽肿瘤 鼻咽低分化鳞癌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肿瘤标志物
  • 简介:2016年10月,第二届亚太地区华语安宁疗护高峰论坛——北京峰会在中国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会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护理部主任陆宇晗做了《癌症患者之安宁疗护》的精彩演讲,现将内容与大家分享。期望从事安宁疗护工作的同道从中得到启迪,也期望肿瘤病友们了解安宁疗护的概念,加强对肿瘤护理工作的理解。

  • 标签: 安宁疗护 癌症患者 肿瘤医院 北京大学 护理部主任 高峰论坛
  • 简介:背景γδT细胞与免疫调节进程相关。然而,γδT细胞在胃癌病程中的特点目前尚无考据。本研究评价了胃癌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和淋巴细胞亚群的产生情况。方法研究入组了48例患者,另设置49位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γδT细胞和淋巴细胞亚群。

  • 标签: ΓΔT细胞 胃癌患者 外周血 细胞水平 淋巴细胞亚群 健康受试者
  • 简介:目的调查晚期肺癌患者预防跌倒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102例,按床号分为两组,单数床号为对照组,双数床号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实施延续管理服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3个月预防跌倒知识的掌握和遵嘱行为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预防跌倒知识的掌握情况和遵嘱行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O.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预防跌倒知识的掌握情况和遵嘱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管理能有效提高晚期肺癌患者出院后预防跌倒知识的掌握和遵嘱行为。

  • 标签: 肺肿瘤 晚期肺癌 预防跌倒 延续管理
  • 简介:北京肿瘤医院康复科造口诊室于今年6月正式开诊,服务内容包括:造口患者的门诊复诊,咨询指导,造口并发症的处理,提供及帮助患者选择造口护理用品等.作为造口护理治疗师,在为造口患者服务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患者对造口护理知识的渴求,在此我将提供一些基本的造口护理方法及常识,希望它能为您带来更多的信心和勇气.

  • 标签: 造口 患者 并发症 复诊 护理知识 康复科
  • 简介:目的探讨骨折手术方式和手术持续时间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老年髋部骨折276例患者资料,男140例,女136例,年龄65~85岁,平均年龄73.3岁。按照手术方式及手术持续时间不同分组,其中根据手术方式分为3组:A组(骨折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100例,B组(骨折切开复位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骨折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98例,C组(人工髋关节置换-非骨水泥型)78例;根据手术时间分为3组:X组(手术时间〈60min)140例,Y组(手术时间60~120min)90例,Z组(手术时间〉120min)46例。分别比较手术方式(A、B、C)3组及手术持续时间(X、Y、Z)3组术后DVT的发生率。结果在不同手术方式上,A组100例中2例发生DVT,发生率2%;B组98例中2例发生DVT,发生率2.04%;C组78例中9例发生DVT,发生率11.54%;C组DVT的发生率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P=0.012)。在手术持续时间上,X组140例中2例发生DVT,发生率1.4%;Y组90例3例发生DVT,发生率3.3%;Z组46例中8例发生DVT,发生率17.4%;Z组DVT的发生率高于X组和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7)。结论老年髋部骨折较大创伤手术方式比较小创伤手术方式增加术后DVT的发生率,手术持续时间超过120min明显增加了术后DVT的发生率,术后口服利伐沙班10mg,每天1次不能完全避免DVT的形成,应重视术后DVT的综合预防及筛查。

  • 标签: 髋骨折 老年人 静脉血栓形成 外科手术 手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