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现代社会中,每个公民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无论生活在什么环境,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文比水平、科学素养和基本技能。如果说第一次技术革命(工业革命)是人的手的延伸,那末这一次新的技术革命就是人的脑的延伸。时代要求我们培养新一代能掌握现代比科学技术的劳动者,培养具有较高科学文化水平的各行

  • 标签: 第一次技术革命 科学文化水平 小学自然教学 科学启蒙 早期教育 相关学科
  • 简介:如何加快我国少数民族的现代化进程,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严峻而紧迫的现实问题。学界围绕该题目已经进行了许多探索并提出了不少有见地的对策。在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的现状,特别是把其放于历史和我国西部大开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世界经济、文化日益一体化的宏观背景下审视后,少数民族惟有自觉地推进民族改革,才是尽快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途径。而且民族改革应当是彻底的全面改革,既包括物质层面,又要包括精神文化层面。民族改革在技术操作上应当依靠自治机关的政府推动,要注意合法性、合宪性,走先试验后推广的道路,把改革的力度与民族地区社会的承受度结合起来考虑。

  • 标签: 民族改革 少数民族 现代化
  • 简介:日前,湘西州档案局专程邀请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湘西州土家族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州委办副调研员姚元森为全体干部职工举办了一场主题为“传承与保护湘西土家族民族文化”的专题讲座。在讲座中,他重点对土家族的独立语言、传统节日、歌舞、工艺、哭嫁、信仰、禁忌、民族意识等作了生动诠释。并结合土家历史故事、自身体会对如何传承土家族民族文化与大家分享了感悟。讲座深受干部职工欢迎,对做好档案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参考。

  • 标签: 民族文化 湘西州 湘西土家族 传承与保护 讲坛 专题讲座
  • 简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民族意识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敏感性的特征。如何正确对待和引导城市化背景下的民族意识问题,将对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民族意识 城市化 城市少数民族
  • 简介:<正>湖北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42个少数民族,1778000余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72%;有1个自治州、2个自治县,11个自治乡,有少数民族169万余人,占自治地区总人口的49%。湖北省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有关规定的贯彻实施逐步形成了民族教育的新格局。目前,除中南民族学院以外,民族自治地方已办起了2所普通高等学校,2所成人高等学校,15所中等专业学校,11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210所成人文化技校,461所中学,(高中70所,初中391所),41所农业职业中学,1851所小学,78所幼儿园。在少数民族在校学生中大专以上的有5000多人。中专有7000多人,

  • 标签: 少数民族地区 湖北省 民族自治地方 教育事业 民族区域自治法 农业职业中学
  • 简介:中央民族大学的前身是1941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民族学院。1951年6月,中央民族学院在北京正式成立。1993年11月,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现为“211工程”和“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学校现有23个学院,有覆盖10个学科门类的55个本科专业、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6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一级2个、二级13个,2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国家“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学校现有教职工总数为1991人,

  • 标签: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高等学校 “985工程” 中央民族学院 学位授权点 “211工程”
  • 简介: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国家,实现全民族安稳和谐,不仅有助于凝聚国家发展力量,更是能够保证珍贵文化遗产不会遗失,展示出华夏文明的多元化与包容性。因此对于民族地区小学来说,应当把握好这一塑造学生文化观念的重要时期,通过正确宣扬民族团结意识、介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以及开设丰富多彩民族活动等各种形式,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民族关系,从而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基于此,本文对民族地区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优化策略展开了探索。

  • 标签: 民族地区 小学校园 民族团结教育 优化策略
  • 简介:摘要:随着中国文艺领域的蓬勃发展,也越来越大的促进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乐器和舞蹈间的联系不但众所周知,同时还是较难了解的深层次联系。民族音乐、民间舞蹈的历史源远流长,在继承与发扬中不断注入时代气息,这是人类聪明才智的结晶。所以,民俗音乐与舞蹈都是中华民族最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并自始至终维持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民俗舞蹈还具有表现民间舞蹈气氛的功能。另外,民俗舞蹈还能够增强对民俗歌曲的吸引力,使歌曲和舞蹈相互融合,从而全面展现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艺术风采。本篇重点从当前的传统民间艺术形态入手,剖析了民俗歌曲和民俗舞蹈之间的相互关联。

  • 标签: 民族民间音乐 民族舞蹈 互动研究 联系
  • 简介: 摘要:舞蹈是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种,在我国拥有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出了比较鲜明的民族特色。教师在教学当中不仅需要传授舞蹈技能,更需要带领学生理解舞蹈当中包含的民族内涵,实现民族文化与舞蹈教学的融合。本文主要分析了民族舞蹈与民族文化融合的重要性,并研究了有效的教学措施。

  • 标签: 民族文化 民族舞蹈 教学融合
  • 简介:摘要:本文论述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针对当下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并试图探寻出一条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民族团结、民族交流、民族合作的融合之路。

  • 标签: 少数民族 民族团结教育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 简介:1990年9月18日至24日,新华社在乌鲁木齐召开民族报道座谈会。新疆、西藏、内蒙古、宁夏、广西等12个分社的负责人及有关记者共25人出席了会议。与会者围绕新时期民族报道的重要性、指导思想、侧重点以及新时期民族关系的新特点等问题,作了深入讨论,进一步明确了民族报道思想。还就如何加强民族报道队伍建设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与会者认为,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之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在当前国际国内新的形势下,加

  • 标签: 民族关系 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前途 指导思想 队伍建设问题 热爱祖国
  • 简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度整合和描述了56个民族长期结合的休戚与共、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文化心理发展状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中华民族在文化认同发展过程中的显性表达,又是在心理交往过程中累积性成果的隐形表达,更是在文化价值形成中对心理趋同的创新表达;在这个共同体中,民族心理认同、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民族文化自信、民族文化自觉分别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核当中的逻辑源点、精神实体、精神指引和价值走向;从开展民族文化心理认同教育,推动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推进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标签: 边疆民族地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文化心理
  • 简介:摘要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民族工作关系党和国家的全局。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当下最重要的是把握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总目标,最核心的是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本文在结合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详述党的民族政策,并提出巩固新疆民族团结的基本要求。

  • 标签: 民族政策巩固民族团结
  • 简介:【本刊讯】2010年12月29日,中国田径协会在国家体育总局新闻发布厅举行了“中国田径协会官方供应商签字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杜兆才,副主任王大卫及北京绿茵天地体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深,总经理康建和,江苏金陵体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春荣,

  • 标签: 田径运动 民族体育 品牌成长 体育企业 协会 中国
  • 简介:《摇篮曲》是印第安著名作家西尔科的重要作品。文章借助于后殖民视角分析了白人殖民者带给主人公阿亚一家人土地沦丧,生活窘困,语言驯服等一系列民族创伤。在其夫弥留之际,阿亚重温民族记忆,回归民族自然传统,重获生活自信,走上民族觉醒之路。因此在后殖民语境下,印第安本民族唯有立足于本民族文化传统才能实现印第安民族意识的苏醒。

  • 标签: 《摇篮曲》 民族创伤 民族觉醒
  • 简介: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中学生的民族社会化过程,一方面可以通过发扬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民族团结培养学生对多元一体民族格局的认识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此外,学校教育中的民族社会化虽与政治社会化在促进学生中华民族认同的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占据主导地位的政治社会化框架的限制。因此,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中的民族社会化应基于政治社会化框架,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和民族关系的形成。

  • 标签: 少数民族 学校教育 民族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