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治疗以厌氧菌为主要病原菌的的漱口,并制订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法,用系数倍率法测定了漱口中替硝唑和洗必泰的含量,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8%,(RSD=0.9%)和99.6%(RSD=0.8%)。

  • 标签: 替硝唑 洗必泰 漱口液 系数倍率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吗啡注射对于癌痛病人止痛的使用。方法对150例中晚期癌痛病人肌肉注射吗啡,观察癌痛患者的疼痛控制情况。结果治疗后150例患者疼痛都能得到缓解。结论合理使用吗啡注射,能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癌痛 吗啡注射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肺热咳喘口服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4月收治的肺炎患儿300例,按照随机性原则,150例标记为对照组,给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治疗,150例标记为实验组,小儿肺热咳喘口服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治疗,其他均同等对症处理。结果经过1周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6%)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3%)且平均住院时间亦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小儿肺热咳喘口服联合复方丹参注射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肺炎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复方丹参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丹红注射合血栓通注射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用30ml的丹红注射与252mg的血栓通注射和5%葡萄糖混合,静脉滴注。1次/d,治疗15d。对照组43例采用500ml的低分子右旋糖酐与300mg的血栓通进行混合,静脉滴注,1次/d,治疗15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能力等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有效率为60.5%,并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能力等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中,采用丹红注射联合血栓通注射的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丹红注射液 血栓通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血塞通注射、丹参注射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运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依据辅助治疗方式将接受血塞通注射与丹参注射治疗患者分别纳入血塞通组(42例)、丹参组(34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肾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血塞通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40/42)高于丹参组(73.53%,25/34),P<0.05。治疗后,两组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尿微量蛋白、尿素氮以及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等肾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血塞通组上述肾功能指标低于丹参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血流方程K值、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血细胞比容等指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血塞通组上述血液流变学指标低于丹参组(P<0.05)。血塞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6/42)与丹参组(26.47%,9/34)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采用血塞通注射治疗疗效优于丹参注射,可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血液流变学状态。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血塞通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丹红注射与生脉注射联合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用生脉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心绞痛发作概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心绞痛发作概率的比较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联合生脉注射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生脉注射液 冠心病心绞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芪注射联合丹参注射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肝纤维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发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传统护肝及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静脉滴注,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联合丹参注射静脉滴注,连续治疗6周,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4项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比较,研究组治疗后HA、Ⅳ-C、LN、PC-Ⅲ指标分别为103.2±38.1μg/L、53.1±22.4μg/L、83.1±28.6μg/L、96.5±37.8μg/L,肝纤维化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与丹参注射在抗肝纤维化方面有协同作用,对改善肝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逆转肝纤维化有明显疗效。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肝纤维化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华蟾素注射+喜炎平注射治疗癌性发热的疗效,结论华蟾素注射+喜炎平注射治疗癌性发热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治疗组无效3例

  • 标签: 华蟾素注射液 发热例 喜炎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参麦注射和黄芪注射联合辅佐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5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各50人,三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包括吸氧、积极控制心衰病因、诱因和根据病情选用利尿剂、ACEI或ARB、正性肌力药物、醛固酮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试验组加用参麦注射40mL,联合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40mL和黄芪注射30mL,每天一次静滴,14天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改善情况,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4%,试验组总有效率84%,对照组总有效率48%,联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参麦注射联合黄芪注射辅佐治疗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更能显著增强心肌收缩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参麦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新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治疗疱疹性口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99例疱疹性口炎患儿按照随机原则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4例。予以对照组患儿喷涂开喉剑,并口服复合维生素B、利巴韦林颗粒;予以治疗组患儿喷涂康复新,并口服五维赖氨酸颗粒和蒲地蓝消炎口服。用药5天后,观察所有患儿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59%,治疗组为93.75%,两组相比后发现存在较大差异,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疱疹性口炎采用康复新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的治疗效果更为有效。

  • 标签: 康复新液 疱疹性 口炎 蒲地蓝 治疗效果 开喉剑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涡旋辅助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中双酚S的方法。方法以乙腈为分散剂,正辛醇为萃取剂,萃取尿中双酚S。采用单因素轮换实验确定最佳萃取条件,并评估方法学性能指标。结果尿中双酚S在0.0~160 μg/L范围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检出限为0.76 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8.06%~103.81%,日内精密度范围为1.78%~2.85%,日间精密度范围为2.65%~4.25%。结论该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适用于职业接触人群及非职业人群尿中双酚S的测定。

  • 标签: 液液微萃取 相色谱法 双酚S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GS切片染色套与常规染色在病理制片技术中的作用与效果,为病理制片寻找更为环保、健康的制片方法。方法收集2000例病理切片标本,分成2组,每组1000例,分别用GS切片染色套和常规染色行H-E染色,观察制片效果。结果使用GS切片染色套和常规染色制出的切片按照H-E染色质量评定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环境中,使用常规染色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结论GS切片染色套可以代替常规染色在病理制片技术中的应用。

  • 标签: GS染色套液 常规染色液 二甲苯 染色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双金清热口服联合康复新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治疗后退热、流涎消失和疱疹及溃疡消失时间的变化及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显效率有差异(P<0.05)。结论小儿双金清热口服联合康复新可显著改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临床症状,明显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疱疹性咽峡炎 康复新液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