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2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细胞生物室陈志国教授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将人源的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PSCs)诱导分化成为成熟具有电生理活性的浦肯野细胞,研究论文发表在《ScientificReports》上。该研究成果突破性地为研究浦肯野细胞(Purkinjecell)的功能,揭示小脑共济失调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在心血管患者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选取了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来治疗的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4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咪唑安定麻醉诱导,观察组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比较观察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R(bpm)、SBP(mmHg)、MAP(mmHg)、CVP(mmHg)各项指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依托咪酯进行麻醉诱导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小,麻醉安全、平稳,可临床推广。

  • 标签: 依托咪酯 心血管患者 麻醉诱导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治疗后肿瘤患者营养、免疫、肝功能状况的变化,探讨CIK细胞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2年7月至2014年4月收集39例采用CIK细胞治疗可评价的中晚期肝癌患者,评价其临床疗效。所有患者均接受CIK细胞免疫治疗。具体方案:采集细胞当日计为第0天,第14、16、18天静脉回输CIK细胞悬液,总细胞计数为(6~15)&#215;109。评价客观疗效,并动态监测血清甲胎蛋白(AFP)、肝功能、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结果39例患者通过CIK细胞治疗后,白蛋白、前白蛋白、甘油三酯、血红蛋白、握力、简易营养学评分、CTP评分、中性粒的比值、AST、GGT、CTP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胆固醇、人体测量营养学指标、BMI、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上臂肌围、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白细胞总数、ALT、AF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肝癌患者接受CIK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肝脏功能,中晚期肝癌患者营养状况握力、BMI、前白蛋白和肝功能评分具有相关性,CIK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肿瘤治疗手段。

  • 标签: 肝肿瘤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应用于老年患者在全麻诱导中对其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情况,分析舒芬太尼的用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全麻手术的113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6例选择芬太尼麻醉诱导,而另57例观察组患者则是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就两组患者的在麻醉前、插管期间、插管后5min以及插管后10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CO)及心脏指数(CI)四项指标进行详细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MAP、CO、CI以及HR指标的水平在插管后5min、10min时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观察组患者在各个时间点上四项指标在组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手术患者,在全麻中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相比于芬太尼更具有优势,能够更好的稳定血液动力学指标,为手术提供一个可靠的循环系统环境。

  • 标签: 舒芬太尼 老年患者 全麻诱导 血液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瓣膜置换术后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患者的术后治疗及患者的病情进展进行护理。结论肝素是瓣膜置换术后最常用的抗凝药。低分子肝素术后抗凝的应用及其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使患者护理更加复杂,病情更加多变。做好瓣膜置换术后的护理对确保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瓣膜置换 血小板减少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治疗贲门癌患者的安全性评价.方法选择确诊贲门癌患者30例,第0天采集患者自体周围血80毫升,体外培养,第14天、第15天回输患者体内,细胞总量为1x1010.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KPS)及生化(肝、肾功)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30例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较前提高,不良反应轻微,肝脏ALT、AST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BUN、CREA值也低于治疗前.结论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治疗贲门癌不良反应低,为一种安全的治疗手段.关键词贲门癌;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安全性评价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78-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中的作用,旨在为临床麻醉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ASAⅡ-Ⅲ老年全麻患者9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推注依托咪酯,观察组应用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对两组患者诱导至意识消失的时间、诱导过程中发生肌震颤次数、心率、停药至唤醒时间、术后5h患者发生恶心呕吐次数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诱导至意识消失的时间、诱导过程中发生肌震颤例数、心率、停药至唤醒时间、术后5h患者发生恶心呕吐例数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中,采用靶控模式输注依托咪酯,其起效及苏醒迅速,能更有效、迅速地抑制围术期的各种应激反应,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和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靶控输注 依托咪酯 老年患者 全身麻醉诱导
  • 简介: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是一种利用原子发射光谱定性、定量测定物质组成元素的分析技术。随着激光技术、光谱技术以及相关领域的仪器的发展,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已经成为光谱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介绍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发展、装置和原理,分析了该项技术在农产品检测方面的应用。

  • 标签: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农产品检测 元素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体外谱系选择法诱导胚胎干细胞(ES)神经分化的特点,建立ES细胞体外神经分化的模型。方法通过悬滴和悬浮培养、Nestin阳性筛选培养、神经样细胞增殖培养以及神经细胞分化培养的方法,建立体外诱导未分化的ES细胞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模型;观察各神经分化及各阶段的ES细胞形态,并通过RT-PCR以及荧光免疫化学方法检测各分化阶段ES细胞神经特异表达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特点;通过高效液相检测各阶段分化细胞分泌神经递质多巴胺的能力。结果随着分化培养阶段的延长,分化的ES细胞中可见大量神经样细胞出现,分化末期可见清晰的神经元结构(包括突触);分化早期,仅有部分神经细胞特异基因和蛋白表达,且表达水平低,随着培养阶段延长,特异基因和蛋白均表达,且表达水平明显增加;神经递质多巴胺的水平在未分化和分化早期细胞中未检出,分化的中后期可检测出并呈现随分化时间延长而增加的趋势。结论建立的体外谱系选择培养方法可诱导ES细胞分化获得具有多巴胺能神经元特性的细胞,可为神经发育毒性研究提供模型。

  • 标签: 胚胎干细胞 谱系选择法 神经分化 体外试验 毒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羟二十万四烯酸(20-HETE)诱导心肌细胞内活性氧(ROS)产生,加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选取Wistar成年雄性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前灌流20min平衡,行30min全心缺血,再经15min灌注。将浓度30mM的20-HETE加入KH液内,查看其给大鼠心脏功能造成的影响。对照组KH液内仅加入对应浓度乙醇。测定两组ROS、脂质过氧化及心肌组织Nox2mRNA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IR对照组(P<0.05),经统计,20-HETE(30nM)荧光强度相较于对照组上升21%;观察组蛋白质羟基化产物水平比对照组升高(20.0±3.1)%,NOX2亚基mRNA表达比对照组升高(76.3±2.6)%。结论20-HETE导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加重可能和激活Nox2氧化酶,致使其衍生ROS水平增加有关。

  • 标签: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2-羟二十万四烯酸 活性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由载体介导的靶向hTERT基因的RNAi技术对白血病HL-6细胞hTERT基因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已经构建好的表达针对hTERT基因siRNA的质粒载体,经转染试剂RNAi-Mate转染HL-60细胞;以空质粒、转染试剂及空白组作对照,将转染后24h、72h、120h的细胞作为三个实验组,用RT-PCR检测细胞hTERT基因mRNA的表达,MTT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结果三个实验组HL-60细胞hTERTmRNA表达水平低于各对照组,细胞增殖活性抑制率高于各对照组(P<0.05),实验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载体介导的靶向hTERT基因的RNAi技术能在体外抑制HL-60细胞hTERT基因的表达,抑制细胞增殖

  • 标签: 端粒酶逆转录酶 RNA干扰 HL-60细胞 hTERT基因表达 细胞增殖抑制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吉西他滨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3-2014年确诊的胰腺癌患者18例,对8例使用奥曲肽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实验组)和10例未处理(对照组)的胰腺癌病人,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中Ki67表达。结果实验组的Ki67标记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奥曲肽联合吉西他滨有抑制胰腺癌病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 标签: 奥曲肽 吉西他滨 胰腺癌 细胞增殖
  • 简介:目的:研究深低温冻存对牙周膜干细胞膜片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牙周膜干细胞膜片用90%胎牛血清+10%DMSO冻存液冻存3月后复苏,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vonKossa染色和油红O染色法检测冻存对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冻存牙周膜干细胞膜片新鲜牙周膜干细胞膜片的增殖率和成骨、成脂分化能力没有明显差异。结论:牙周膜干细胞膜片经深低温保存后可继续保持冻存前原有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

  • 标签: 牙周膜干细胞膜片 冻存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 简介:目的探讨炎症微环境下ARGl基因表达水平对人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n方法选取人结直肠癌细胞系HT29细胞和巨噬细胞M2型细胞,通过小干扰RNA转染HT29细胞沉默ARGl表达,通过慢病毒载体系统转染HT29细胞高表达ARGl基因n实验共分6组:HT29单纯培养组、HT29M2细胞共培养组、共培养+精氨酸酶抑制剂组、共培养+L-精氨酸组、ARGl高表达HT29M2细胞共培养组、ARGl沉默HT29M2细胞共培养组n精氨酸酶活性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中ARGl活性,ELISA法检测各组培养液中IL-6含量,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HT29细胞增殖能力。结果与巨噬细胞M2型细胞共培养后HT29细胞中精氨酸酶活性明显高于单独培养组n外源性添加L-精氨酸或高表达ARGl基因后,HT29细胞精氨酸酶活性、IL-6分泌水平及细胞增殖水平均显著提高。外源性添加精氨酸酶抑制剂(Nor-NOHA)或转染siRNA沉默ARGl基因表达均能明显降低HT29精氨酸酶活性,IL-6分泌水平及细胞增殖水平均显著降低。结论炎症微环境下过表达代谢基因ARGl能够增强结直肠癌细胞HT29的增殖能力。

  • 标签: ARG1 代谢基因 结直肠癌 增殖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黄芩苷对牙髓干细胞的增殖、成牙/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酶消化法原代培养人牙髓干细胞,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法检测黄芩苷对人牙髓干细胞增殖的影响,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及Westernblot等方法检测黄芩苷作用于人牙髓干细胞后,其成牙/成骨分化指标,包括核心结合因子(runt-relatedtranscriptionfactor2,RUNX2)、牙本质涎蛋白(dentinsialoprotein,DSP)、Osterix(OSX)、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骨钙素(osteocalcin,OCN)的变化。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0~20μmol/L黄芩苷作用于牙髓干细胞后其增殖能力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显示:0~20μmol/L黄芩苷各浓度组细胞ALP活性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Westernblot结果表明:对照组相比,20μmol/L黄芩苷可增强牙髓干细胞RUNX2、DSP、OSX、OPN、OCN等成牙/成骨相关蛋白的表达。结论:黄芩苷对牙髓干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但可促进其成牙/成骨分化能力。

  • 标签: 牙髓干细胞 黄芩苷 增殖 分化
  • 简介: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81a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CC)细胞增殖能力的体内外作用影响。方法通过过表达或沉默miR-181a在SACC-LM和SACC-83细胞中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后SACC细胞株中miR-181a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miR-181a对SACC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转染后生长因子因子表达的改变。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检测miR-181a对SACC细胞体内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示,转染后SACC-LM细胞中miR-181a表达升高(t=-9.198,P=0.012),而SACC-83细胞中miR-181a表达降低(t=-7.241,P=0.019);SACC-LM细胞增殖能力降低(t=-4.58,P=0.045),而SACC-83细胞增殖能力提高(t=3.016,P=0.03);SACC-LM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均下调,而SACC-83细胞中TGF-β2、NGF和VEGF的表达水平均升高。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结果显示,miR-181amimics组移植瘤瘤体明显小于mimicsNC组(t=-4.692,P=0.043)。结论miR-181a能抑制SACC细胞体内体外的增殖能力。

  • 标签: 微小RNA-181a 涎腺 腺样囊性 增殖 体外
  • 简介:目的探讨肺肿瘤CT全瘤灌注参数肿瘤血管生成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量的相关性,为肺癌的诊疗提供更多的帮助。方法对61例肺内单发≥2cm的肿块性病变进行前瞻性CT全瘤灌注成像(CTel),经后处理得出血流量(BF)、血容积(BY)、平均通过时间(MTT)、透析度(PMB)4个灌注参数;对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为肺癌的27例病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对MMP-9及HIF-1α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并分别CT灌注参数进行相关研究。统计学方法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结果27例肺癌BF平均值为(69±31)mY(100ml·min),BV平均值为(8±3)ml/(100m1),MTT平均值为(8.6±2.0)s,PMB平均值为(15±6)ml/(100ml-min)。MMP-9:阴性(-)4例,占15%;弱阳性(+)15例,占56%;中度阳性(++)8例,占30%;强阳性(+++)0例;总阳性率85%。HIF-1α:阴性(-)lO例,占37%;弱阳性(+)12例,占44%;中度阳性(++)5例,占18%;强阳性(+++)0例;总阳性率63%。病灶BF、BV、PMBMMP-9有相关性,呈正相关(r值分别0.391、0.611、0.700,P值均〈0.05),MTFMMP.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值为0.290,P值〉0.05);BFHIF-1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54,P值〈0.05),Bv、MTF、PMBHIF-1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0.067、0.528、0.285,P值均〉0.05)。结论CT全瘤灌注参数MMP-9、HIF-1α表达有-定相关性,可为临床对肺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定的辅助信息。

  • 标签: 肺肿瘤 灌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