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形态和定量参数在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87例常规超声检查发现附件区囊实混合性肿物或实性肿物的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其中卵巢肿瘤良恶性组的时间-强度曲线形态和定量参数。结果卵巢肿瘤良性组中TIC表现为“缓升缓降”型有28例(占90.3%);卵巢肿瘤恶性组中表现为“速升缓降”型有18例(占94.7%),两组TIC形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恶性组在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增强速率上明显要比良性组短、高、大,且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的时间-强度曲线形态及定量参数为卵巢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更客观(形态化和量化)信息,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造影 时间-强度曲线 卵巢肿瘤
  • 简介:目的:了解促红细胞生成受体(EpoR)在卵巢良性、交界性、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上皮性卵巢癌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51例卵巢癌组织、25例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31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EpoR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EpoR在恶性及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48%,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的32%(P〈0.05)。在卵巢癌中EpoR的表达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有关,Ⅲ~Ⅳ期卵巢癌强阳性表达率73%,明显高于Ⅰ~Ⅱ期的56%(P〈0.05),而与细胞分化程度无明显关联。但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强阳性表达率76%,明显高于无淋巴结的58%。结论:EpoR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 标签: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免疫组化 卵巢肿瘤
  • 简介:目的纯化卵巢癌单克隆抗体183B2相应抗原,并鉴定该抗原的理化特性.方法将STREAMLINErProteinA纯化的单抗183B2与CNBr活化的sepharose4B相偶联,制备亲和层析柱,再将用饱和硫酸铵粗提的病人腹水上柱纯化得到183B2相应抗原.提纯抗原经高碘酸钠、胰蛋白酶、链酶蛋白酶、神经氨酸酶、去糖脂混合液及加热处理后进行间接ELISA检测.结果经亲和层析纯化得到活性好的183B2相应抗原.经高碘酸钠、神经氨酸酶、去糖脂混合液处理后抗原活性不变,而胰蛋白酶、链酶蛋白酶、及加热处理后抗原活性消失.结论单抗183B2相应的抗原决定簇位于肽链上,它可能是一种新的卵巢癌肿瘤相关抗原.

  • 标签: 卵巢癌 单克隆抗体 抗原 特性
  • 简介:目的:探讨初治治卵巢癌组织多药基因(MDR1)表达水平及其相关药物抗肿瘤的影响。方法:用逆转录酶链聚合反应(RT-PCR)法对37例初治卵巢癌组织(MDR1)表达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37例卵巢癌组织均有MDR1表达,其中浆液性癌的表达水平为0.75±0.22,粘液性癌为1.03±0.28,内膜样癌为0.57±0.11,3种病理类型之间MDR1的表达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34例卵巢癌的小鼠肾包膜下移植肿瘤药敏测定(SRCA)肿瘤药敏试验成功,此卵巢癌存在固有的MDR1表达,MDR1的表达降低相关药物的抗肿瘤作用。

  • 标签: 多药耐药基因 卵巢癌 RT-PCR法 药物疗法
  • 简介:目的观察补肾中药对大鼠去卵巢后骨髓细胞表达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RANK)、护骨素(OPG)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的影响。方法健康3月龄雌性SD大鼠72只,其中24只为假手术对照组,48只去卵巢后随机分为去卵巢组和中药组,每组24只。分别于去卵巢后2、4、6、12周每组各取6只大鼠骨髓细胞提取RNA,RT-PCR半定量分析其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去卵巢后2周,去卵巢组骨髓细胞TNF—α和RANKL的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0.01),第4~6周,上述改变达高峰,至第12周TNF-α仍呈有意义增高;而去卵巢组OPG表达在第2~6周则明显降低,2~4周为最低点。中药组TNF—α和RANKL表达低于去卵巢组(P〈0.05,P〈0.01),而OPG表达明显高于去卵巢组。但是中药治疗未能使以上基因表达完全恢复正常。各组全程未见RANK基因表达水平有明显变化。结论补肾中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去卵巢大鼠骨髓细胞过度表达TNF-α和RANKL,同时增加OPG的表达。

  • 标签: 补肾法 骨髓 护骨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
  • 简介:目的:构建hHGF-pCDNA3.1表达载体,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蛋白的高效、稳定表达.方法:RT-PCR扩增人肝脏中hHGF全长cDNA片段,克隆入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hHGF-pCD-NA3.1重组质粒并转染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经筛选得到了高效、稳定表达hHGF的细胞克隆,采用RT-PCR和ELISA方法检测hHGF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酶切及测序结果表明重组质粒构建正确,RT-PCR显示细胞的rhHGFmRNA呈现高水平,ELISA检测hHGF在细胞中的分泌性表达,浓度达10ug/L.结论:成功地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获得了hHGF蛋白的高效、稳定表达.为下一步将表达hHGF的细胞微囊化制备基因工程细胞,并移植用于相关疾病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肝细胞生长因子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转染 基因表达
  • 简介:目的:为了探讨C-erbB--2和P53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和意义及二者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回顾性研究了70例上皮性卵巢癌石蜡切片中这两个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并对病人进行了生存期随访。结果:(1)70例上皮性卵巢癌中P53表达的阳性率为34.3%,P53在浆液性卵巢癌及粘液性卵巢癌间表达差异显著(P<0-05)。(2)cerbB--2阳性率为31.47%。阳性细胞在癌体局部具有“团块状”的特点。Ⅲ、1v期上皮性卵巢癌较1、l期显著为高(P<0.05)。(3)C--erbB--2和P53表达问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4)KaplanMeier法研究表明,CerbB--2阳性患者生存期缩短(P

  • 标签: 上皮性卵巢癌 P53表达 阳性率 患者 生存期 C-ERBB-2
  • 简介:本文进行了天花粉蛋白对棵鼠人体卵巢无性细胞移植瘤作用的研究。结果提示了给药组裸鼠移植瘤的生长率是327.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9.42%。流式细胞计分析给药组移植瘤细胞周期中G0/G1期峰趋向集中。S期缩短,峰值低于对照组;细胞内DNA含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光光度计测定给药组移植辔细胞内DN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光学显微镜下给药组移植瘤细胞核分裂减少。电子显微镜下给药组移植瘤细胞核与值的比例趋于正常,核成形,有较多线粒体存在。本实验提示天花粉蛋白可能是—抗癌药物。

  • 标签: 药组 对照组 天花粉蛋白 瘤细胞 移植瘤 细胞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对自身免疫性卵巢功能早衰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模型组和正常组,10只/组。除正常组外均制成自身免疫性卵巢功能早衰模型,造模成功后第7天开始各组分别给予中药、戊酸雌二醇、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灌胃给药。连续灌胃4周后处死小鼠,取卵巢组织观察形态变化,采用放免法测定小鼠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的含量。结果造模后小鼠卵巢萎缩,卵泡数目减少,颗粒细胞排列紊乱,模型组最严重,其次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小鼠血清中FSH和LH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E2的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血清中FSH和LH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实验组小鼠血清中E2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正常(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剂对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标签: 卵巢功能早衰 自身免疫性 中药复方
  • 简介:目的观察大黄素和小剂量雌激素联合应用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方法3月龄大鼠双侧卵巢去除术后预防用药90d。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测定大鼠胫骨近端松质骨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观察骨物理生长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和器官指数。结果大黄素90mg·kg^-1·d^-1和己烯雌酚5μg·kg^-1·d^-1联合应用可抑制去卵巢大鼠的破骨细胞活性,完全对抗其骨转化率增高和骨量丢失的骨质疏松症状,与己烯雌酚30μg·kg^-1·d^-1的作用相当,且降低己烯雌酚对子宫和肝脏的刺激作用。结论大黄素和小剂量己烯雌酚联合应用可预防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

  • 标签: 大黄素 己烯雌酚 联合用药 去卵巢大鼠 骨质疏松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 简介:本文采用经阴道介入性超声诊断技术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结合血清铁蛋白(SF)检测方法,对72例术前拟诊为卵巢肿瘤的病人进行检查(均经我院病理证实),做一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卵巢肿瘤 介入超声 鉴别诊断 SF CDF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A125,CA199,和CEA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及疗效监测中的作用。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测定52例卵巢癌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清三种肿瘤标记物的变化并对检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CA-199,CEA较正常组明显增高,CEA与CA-199的灵敏度无显著差别,而CA-125的特异性明显升高。联合检测CA-125,CA-199,CEA显示更大的优越性,在其敏感性达92.3%的基础上特异性达100%。卵巢癌患者治疗后血清中CA-125,CA-199,CEA的平均含量及阳性检出率与治疗前相比降低明显。结论三种肿瘤标记物对卵巢癌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以CA-125,CA-199为优,联合检测对卵巢癌鉴别诊断有一定优势,同时认为检测血清中CA-125,CA-199,CEA水平对卵巢癌疗效监测是一种有效的检测手段。

  • 标签: 卵巢肿瘤 肿瘤标记物 生物学 电化学发光
  • 简介: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属良性疾病.但它的生物学行为却与恶性肿瘤类似.尤其是同样具有组织侵袭和血管形成的能力。根据Sampson的子宫内膜种植学说.经血中所含腺上皮细胞和内膜间质细胞可随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腹腔.种植于卵巢和邻近的盆腔腹膜.异位病灶在腹腔种植成功后.其进一步的发展必须要有新生血管的建立,

  • 标签: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相关性研究 TNF-Α VEGF 表达及 子宫内膜种植学说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sCD44v6和CA125的检测在卵巢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卵巢癌患者、50例良性卵巢瘤患者和130例正常健康人群的血清样本采用ELISA和放免法定量检测sCD44v6和CA125浓度.结果卵巢癌患者术前血清sCD44v6浓度为209.4±50.2ng/ml,显著高于良性患者的153.3±47.6ng/ml(P<0.01)和正常人群的132.6±33.9ng/ml(P<0.01);卵巢癌术前血清CA125平均浓度为38.2±9.7U/ml,高于良性组16.7±5.8U/ml(P<0.01)和正常组11.5±5.1U/ml(P<0.01).行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患者血清sCD44v6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sCD44v6和CA125随着病程进展、癌细胞恶性程度的增高、淋巴结转移和浸润的深入而升高.生存分析sCD44v6的异常升高对患者的预后有影响,sCC(sCD44v6和CA125联合)与卵巢癌患者的预后有关(RR=3.158,P=0.0032).结论血清sCD44v6和CA125的检测在卵巢癌的辅助诊断、手术疗效、转移程度的判断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有重要价值.

  • 标签: SCD44V6 CA125 卵巢癌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及血清CA125测定对诊断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子宫腺肌病的价值.方法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子宫腺肌病患者63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均经阴道超声检查,部分患者进行了血清CA125测定.结果阴道超声检查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符合率98.7%;子宫腺肌病符合率91.7%;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子宫腺肌病符合率95.1%.血清CA125检查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阳性率39.4%;子宫腺肌病阳性率52.2%;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子宫腺肌病阳性率59.2%.结论阴道超声可做为较准确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子宫腺肌病的首选方法.阴道超声下囊肿穿刺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血清CA125测定可做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子宫腺肌病的协助诊断方法,应进一步完善对照组的研究.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阴道超声检查 血清CA125 诊断治疗 阳性率
  • 简介:目的探讨癌基因C-erbB-2,抑癌基因P53在卵巢上皮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67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其中10例良性肿瘤,14例交界性卵巢瘤、43例卵巢癌的石蜡包埋的卵巢组织进行C-erbB-2和P53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①在卵巢恶性肿瘤、交界性肿瘤、良性肿瘤之间C-erbB-2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C-erbB-2的表达率及表达强度与组织分化程度有显著相关性(P<0.05),C-erbB-2的过度表达见于恶性程度高,组织分化差的肿瘤中.②在卵巢恶性肿瘤、交界性肿瘤、良性肿瘤之间P53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表达强度与组织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有显著相关性(P<0.05).在恶性程度较高,组织分化差,较晚期的肿瘤P53的表达较强.结论癌基因C-erbB-2及抑癌基因P53在卵巢癌组织中广泛存在,并与其临床病理指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这些基因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对各基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协同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卵巢上皮性肿瘤 癌基因C-ERBB-2 抑癌基因P53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育龄妇女常见病,患病率为10%~15%,单纯药物治疗往往效果不佳。我院自1994年9月开始,在腹壁超声引导下经阴道穿刺囊肿内注入无水乙醇进行治疗,随诊中发现复发率较高,于98年2月开始,同时加用口服药物治疗,随诊观察后,发现复发率明显降低,报道如下。

  • 标签: 药物治疗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乙醇硬化法 复发率 口服 米非司酮
  • 简介:目的研究45岁以下的子宫颈癌患者施行改良式卵巢移位术后的并发症和卵巢内分泌变化。方法改良式卵巢移位术(腹膜内卵巢移位术)组:1999年1月—2002年7月,本组对30例45岁以下子宫颈癌根治术和扩大性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同时施行了改良式卵巢移位术。即将卵巢移位到结肠旁沟外侧、髂前上嵴上2cm—4cm水平,固定于该处的腹壁上,卵巢暴露于腹腔内。30例中13例术后20天后行放疗。对照(腹部腹膜外卵巢移位术)组:1993年1月-1999年1月,本纽对16例45岁以下子宫颈癌根治术和扩大性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同时施行了腹部腹膜外卵巢移位术。(1)14例将卵巢移位到结肠旁沟外侧、髂前上嵴上2cm-4cm水平,固定于此处的腹膜外;(2)2例将卵巢移位到髂前上嵴上3cm水平皮下,固定于腹外斜肌筋膜下方。16例中3例20天后行放疗。两组46例病例术前和术后(包括放疗后)半年。均用放免法行血清检测全套性激素。结果46例术前和术后6月卵巢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但改良式卵巢移位术组(腹膜内移位术组)无一例并发症发生,而对照组(腹膜外移位术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6)43.7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无论任何一种卵巢移住术只要卵巢远离盆腔,术后均可保留45岁以下宫颈癌患者的卵巢功能。但在减轻并发症方面,腹膜内卵巢移位术明显优于腹膜外卵巢移位术。

  • 标签: 改良式卵巢移位术 子宫颈癌 肿瘤根治术 性激素 放射免疫法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检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BRCA1和nm23基因蛋白表达情况,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BRCA1和nm2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1)BRCA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30.0%,并与肿瘤的病理学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2)nm23蛋白的表达率为40.0%,其表达仅在有无盆腔淋巴结转移标本中有意义;(3)BRCA1蛋白与nm23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联系(P<0.01)。结论BRCA1基因蛋白表达减少甚至缺失与具有较高生物学行为,高侵袭转移性的卵巢癌有关,同时,它可能与nm23在促进肿瘤转移上有共同作用。

  • 标签: 基因表达 卵巢上皮性癌 BRCA1 NM23 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