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对其血压及心率的改善。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研究组选择胺碘酮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的心功能更好(P<0.05);研究组的血压及心率指标更好(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有效控制血压,调节心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胺碘酮 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 血压 心率 改善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在老年心梗后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期间应用中药治疗取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老年心梗后发生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30例展开对照研究,将其依照方便抽样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组以后两组患者所占比例均等,对照组选择应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以常规治疗为基础应用中药治疗,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具有明显优势,P

  • 标签: 中药治疗 老年心梗 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胺碘酮用于治疗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06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00例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患者,按照随机性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实验组(常规治疗再加上胺碘酮治疗组)各50例,观察两组的血压、心率、症状等,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的控制率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更优与对照组,实验组控制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本次研究中胺碘酮用于治疗心衰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小,故临床上胺碘酮用于治疗该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

  • 标签: 胺碘酮 心衰 快速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6例,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全面临床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中给予全面临床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关键词心衰合并心律失常;胺碘酮;临床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72-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方法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35例,均进行胺碘酮治疗,并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析应用效果。结果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对比,心率对比差异不显著,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对护理工作的满意评分优良率为85.7%。结论对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采用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胺碘酮 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心衰同快速型心律失常症状的患者行以胺碘酮进行治疗的效果以及对应的护理措施予以分析。方法随机在2016年9月到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接诊的患有心衰并发快速型心律失常症状的患者当中择取35名,对其予以胺碘酮治疗,并行以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35名患者的临床指标,做以讨论。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35名患者的心率以及血压均有显著改善,且均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轻微反应均通过对症干预得以好转。结论临床中,对于心衰并发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患者行以胺碘酮进行治疗,并适当联合护理干预,能够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进行更加广泛的应用。

  • 标签: 心衰 快速型心律失常 胺碘酮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与相应护理措施。 方法: 选取 2014 年 1 月至 2016 年 1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60 例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均给予胺碘酮治疗,同时给予优质化护理。 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优化明显,且治疗有效率高达 95 %。 结论: 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胺碘酮 心衰 快速型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在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应用胺碘酮的效果。方法 在随机抽样分组原则下,将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50例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予以常规治疗和胺碘酮联合疗法,并对比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LVEF、LVEDD、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LVEDD、LVESD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00% VS 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各自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两组各自治疗后的LVEF高于本组治疗前,LVEDD、LVESD低于本组治疗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比较(0.00% VS 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是治疗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有效用药,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疗效确切,安全性理想。

  • 标签: 心力衰竭 快速型心律失常 胺碘酮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胺碘酮应用在治疗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中的疗效以及护理体会。方法:以我院2018年4月—2020年7月收治的90例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置对照组(45例,进行常规治疗)与实验组(45例,加用胺碘酮),并对全部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的血流动力学、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两组治疗前的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平均动脉压(MAP)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CI、EF、MAP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胺碘酮 心律失常 疗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给予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的心律失常患者800例,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比较用药前后患者的心律失常。结果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后,800例患者中有78例患者的心律失常加重,且患者出现的加重现象各不相同,抗心律失常药物加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9.7%。结论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律失常患者时,确实存在心律失常加重现象,因此,患者用药后,要进行严密观察,必要时立即停药或采取其他有效方法给予治疗。

  • 标签: 心律失常 抗心律失常药物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定期测量心率和心律,判断有无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房颤等心律失常发生。对于房颤病人,两名护士应同时测量病人心率和脉率1分钟,并记录,以观察脉短绌的变化情况。

  • 标签: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心律失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稳心颗粒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我院接收的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100例为对象,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比较每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 稳心颗粒治疗 效果分析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经静脉埋藏式三腔起搏器治疗恶性心律失常心衰的疗效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0年8月~2013年8月间诊治的10例恶性心律失常心衰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其左锁骨下进行静脉穿刺,依次植入冠状静脉窦、右心房起搏电极导线、右心室,经过测试合格后,通过Y型转接器将冠状窦电极以及右心房电极组成新的左右心室双极电极,将其植入后,分别进行双室及右房AAT和DDD起搏,形成具有起搏、除颤、左右心室同步起搏功能。因此简称CRT-D.结果植入后10例均有DDD起搏及双室同步起搏功能,随访4月—3年其中4例发生室速室颤患者均能自动除颤转律;10例均QRS波变窄,心功能改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左室舒张末径较前缩小;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三腔心脏起搏器能够有效的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同步化治疗、纠正心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降低猝死发生几率。这种起搏器需要很好的植入技术,但是成功植入后患者出现的合并症少,对患者来说安全有效。

  • 标签: 恶性心律失常 心衰 经静脉埋藏式三腔起搏器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心衰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样本为我院近1年(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录的62例心衰心律失常患者,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患者均等分为31例对照组(常规治疗)、31例实验组(常规治疗+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血压与心率水平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检验结果更符合预期(P<0.05)。结论 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表现,稳定患者的血压、心率,确保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胺碘酮 心衰 心律失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就胺碘酮治疗心衰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展开研究分析。方法:整理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我院内科收治的40例心衰心律失常患者资料予以对比研究,基于便利抽样法进行分组,纳入参照组20例患者行常规治疗,纳入研究组20例患者行常规+胺碘酮治疗,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分析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指标水平较参照组更高,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胺碘酮 心衰 心律失常 临床疗效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治方式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能够临床心电图诊断证实符合WHO中规定的关于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按照患者治疗期间所采用的治疗方式不同,将42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1例,采用单一用药治疗,观察组患者21例,采用联合用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中使用的阿托品剂量、临床症状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临时起搏器置入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律失常十分重要,治疗期间使用阿托品联合参附注射液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阿托品的使用剂量,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心律失常 阿托品 参附注射液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3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笔者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情况,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年龄一般为60岁以上,同时此类患者一般合并有电解质紊乱、呼吸衰竭、肺部感染等多种疾病症状。结论肺心病患者一旦出现心律失常现象后应该积极寻找病因,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同时对患者各项指标加强监护,防止产生不良后果。

  • 标签: 肺心病 心律失常 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