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1 个结果
  • 简介: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伟大的革命作家茅盾,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望。他在文学史上留下的业绩,不仅是属于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外研究茅盾的论文及资料是很丰富的,现由李岫编辑成《茅盾研究在国外》一书,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包括苏、德、捷、法、西、英、美,希腊、日、蒙、越、朝、泰等十四国学者关于茅盾研究的论文及资料的集子。全书五十万字,书前

  • 标签: 革命作家 世界文学 李岫 精神财富 中短篇小说 《子夜》
  • 简介:<正>茅盾于一九四一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腐蚀》,是抗战时期文学创作的一重大收获。它发表后,即以深刻揭露国民党特务的血腥统治,细致刻划失足为特务的主人公的复杂矛盾心理,引起普遍注意,产生了积极的政治影响。在今天,如何正确评价这部作品,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特务组织 迷津 茅盾 国民党 作品 日记体
  • 简介:文章认为,五四时期,“茅盾开始比较系统地引进现实主义,并逐步形成自己以文学进化论为主导、兼具功利性和开放性的现实主义文学观”。茅盾早期现实主义理论的一大特点是“文学进化观与强烈的时代责任感统一于鲜明的社会功利目的”。“这种以社

  • 标签: 时代责任感 五四时期 文艺观 理论反思 夜读偶记 创作潮流
  • 简介: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整个世界文学产生裂变的转折点,传统文学和现代文学有了明显的裂隙。整个文学的走向开始有意识整体性地由外倾走向内倾,弗罗伊德、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研究人的无意识心理和动机,探索无意识深广而渺远的领域正好契合了这个时代文学家们打开人的心灵深处那片黑地,展现人的生

  • 标签: 论茅盾 精神分析学说 时代文学 现代文学 心理分析 性爱描写
  • 简介:文章从多个视角比较了茅盾"革命现实主义"文学观的内在与外在矛盾,提出:"茅盾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观造成了他的创作,他的创作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之间,以至他作为作家的人生的注定的矛盾"的新观点.

  • 标签: 茅盾 矛盾 创作简论
  • 简介:原本计划在11月26日向社会公布的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终于在11月28日的凌晨撩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四部获奖作品就这样呈现在了社会公众的面前。这次的四部获奖作品分别是贾平凹的《秦腔》、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麦家的《暗算》、周大新的《湖光山色》。据说当下时代的文学早已边缘化了,我真的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在真诚地关注着文学,关注着茅盾文学奖。

  • 标签: 茅盾文学奖 社会公众 获奖作品 《秦腔》 额尔古纳 《暗算》
  • 简介: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反映了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下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状况,揭示了民族工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矛盾斗争。如今新一轮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子夜》的社会现实意义和文学价值必将得到重新发现和定位,并引发对解决当今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

  • 标签: 经济危机 《子夜》 民族工业 金融
  • 简介:《忏悔录》集中了托尔斯泰一生的思想探索,描绘了他晚年精神危机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托尔斯泰的忏悔既具有西方自传忏悔话语的典型特征,又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它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彰显了人的价值,同时由于东正教的影响,带有深沉的罪感意识,并继承了俄罗斯知识分子向人民忏悔的传统。托尔斯泰的自传忏悔特性与托尔斯泰个人的思想、经历、俄罗斯的文化传统有关,也直接受到19世纪末俄罗斯急剧变化的现实生活的影响。

  • 标签: 忏悔 自传 托尔斯泰
  • 简介:托尔斯泰出身在一个贵族之家,但却经历了父母早逝、家道衰落的坎坷命遁。在父母、祖母相继去世后,托尔斯泰及其兄妹主要由他们的姑姑抚养成人。死亡的打击和寄人篱下的生活使托尔斯泰一度感到精神的孤独,正是这种孤独促使他去接触大量的哲学著作.思索死亡的问题。庄园地主的生活和家道的衰落又使他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养成了坚韧不拔的个性。

  • 标签: 托尔斯泰 现实主义文学 哲学著作 父母 孤独 生活
  • 简介: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和其它文化形态一样从来都不是古井静水,而是像小河之水总是流入人类文化的汪洋大海,彼此吸收,相互作用,从不因时间和空间的相异而阻隔,只要社会发展的截点相似或相近就会产生新的景观。俄国托尔斯泰生活的时代就是这样,托尔斯泰的思想一旦吸收了我国孔子、孟子、墨子和老子的哲学思想,特别是老子的学说就放射出自己特有的宗教观的火花。列·尼·托尔斯泰出生于19世纪20年代,老子生于公元前六世纪六七十年代间,相距两千多年。他们生活的年代不同、民族不同,一个是俄国的大文学家、思想家、世界文坛的泰斗,一个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但他们所经受的变革社会的激荡是相同的,他们都目睹了旧的社会制度、道德观念、传统习惯与新的社会制度、道德观念、习惯之间的撞击,感触到动荡、混乱时期人民渴求社会稳定、生活幸福的脉搏,也都有一颗强烈的拯民救世的心。他们都探求了拯民救世的“良方”。由于他们受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科学技术的影响,因而,开出的“良方”药味有同有异。本文就两份“良方”开出的社会背景,“药方”同中有异,“药效”程度等方面做个比较分析。一俄国封建农奴制社会残喘到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 标签: 宗教观老子 托尔斯泰宗教观 老子学说
  • 简介:2014年7月13日至14日,由中国茅盾研究会和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和安徽黄山书社协办的“茅盾研究回顾与前瞻学术讨论会暨中国茅盾研究会理事会”在古城西安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近80人出席了本次会议。讨论会上,专家学者们就茅盾研究的历史、现状、未来发展以及相关史料的整理发掘、茅盾的文学创作、文艺批评和研究、文学期刊编辑等问题分六场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讨论。代表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既有共同认识,也有不同思想的交锋,气氛活跃、热烈。现将会议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茅盾研究 回顾与前瞻 理事会 中国 综述
  • 简介:茅盾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散文家。他曾写过许多色彩浓郁的抒情散文,这些散文往往有着很强的象征性,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态度,透露了自己的思想情感。象征性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方式,它往往与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相关联。

  • 标签: 茅盾 抒情散文 象征性
  • 简介:茅盾小说时代性的认识仅仅局限在其小说的思想内容上是有偏颇的,其小说时代性的特色同样见诸于艺术表现上。为增强小说的时代性与社会性,茅盾在创作方法、结构艺术、文体及艺术手法等方面作出了种种努力,力求以小说艺术的时代性追求来捕捉和体现时代的精神,从而使其小说的时代性特征在内容与形式上求得了融合。因此,茅盾小说的时代性绝不仅仅局限在思想内容方面,它同样体现于精彩的艺术表现之中,对此我们应该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 标签: 茅盾小说 创作方法 结构与文体 艺术手法 时代性
  • 简介:本文从读者角度考察茅盾的创作活功,并由此略窥读者在整个新文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文中着重论述了“读者意识”在茅盾创作活动中的两种基本存在方式及其效应,即作家“预馈”与读者“反馈”。同时又论及茅盾读者意识的发展变化,力求从“茅盾”与“读者”的心理联系中,透察并总结创作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 标签: 茅盾 创作活动 中国新文学 作家 作品 信息反馈
  • 简介:中国新文学史上,在选取重大题材,描绘广阔的社会和时代生活图景方面,茅盾是无与伦比的。除了《子夜》、《腐蚀》等鸿篇巨制和中、短篇小说外,他一生所写的大量散文,包括随笔、速写、杂感等,也是矛盾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研究这份宝贵的文学遗产,尚待我们长期努力。

  • 标签: 抒情散文 诗意美 《子夜》 中国新文学史 风景谈 白杨礼赞
  • 简介:本文试图对《自杀》中的环小姐的复杂矛盾心理和定剧原因作一点解读,借以管窥五四时期新旧文化交替之际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的特定心态,洞识文化基因对人的深刻影响。

  • 标签: < > 文学评论 茅盾 小说 环小姐形象
  • 简介:“暴露与讽刺”论争中郭沫若与茅盾各以具有浪漫主义或现实主义的作家精神和价值观对论争的展开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并通过对立的扬弃和克服,再一次调整文学与民众的关系,深入探讨抗战文学运动推进的方向,使抗战文学具有了同时代世界文学的现代性特质。

  • 标签: “暴露与讽刺” 论争 郭沫若 茅盾 扬弃和克服
  • 简介:樱花往常只听人艳说樱花。但要从那些“艳说”中抽绎出樱花的面目,却始终是失败的。我们这一伙中间,只有一位Y君见过而且见惯樱花,但可惜他又不是善于绘声绘影的李大嫂子,所以几次从他的嘴里也没吸出樱花的色相。

  • 标签: 《樱花》 借景抒情 象征 赏读 茅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