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男性不育与染色核型异常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按常规方法制作染色标本的方法对122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共检出染色异常17例,异常率为13.93%。其中性染色异常12例,占男性不育患者的9.84%,常染色异常5例,占男性不育患者的4.10%。在所有的核型中,Klinefelter综合征的发生率最高,占异常核型的23.53%。结论染色异常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染色核型分析对男性不育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男性不育 染色体异常 核型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羊水染色平衡易位的来源及新生突变。方法收集8635例羊水标本,应用染色核型分析技术诊断胎儿是否为染色易位核型,并分析易位核型的来源。结果本研究共有146例胎儿染色易位,其中平衡易位110例,罗伯逊易位36例。110例胎儿染色相互易位中,57例胎儿染色易位来自父亲,34例胎儿染色易位来自母亲,19例胎儿染色易位为新生突变。罗伯逊易位36例中,全部是非同源罗伯逊易位。其中9例来自父亲,15例来自母亲,12例为新生突变。结论胎儿染色易位结果应综合分析并在遗传咨询医师指导下给予准确妊娠指导。

  • 标签: 产前诊断 羊水染色体 核型分析 易位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胎儿染色核型异常的产前诊断指征,为产前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4年4月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胎儿染色核型分析的5655例孕妇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产前诊断指征包括:产前血清学筛查结果高风险,如21-三综合征风险值≥1/270或18-三综合征风险值≥1/350(2482例),高龄(年龄≥35岁,1889例),不良妊娠史(675例),夫妇一方染色异常(49例),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异常(465例),以及早孕期接触大量化学毒剂、辐射或严重病毒感染,或服用可能致畸的药物等(95例),上述产前诊断指征均为单一指征,无交叉。通过羊膜腔穿刺染色检查进行胎儿染色核型异常确诊。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上述具有不同产前诊断指征孕妇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胎儿染色核型异常类别及检出例数、检出率,以及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异常与胎儿染色核型异常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具有不同产前诊断指征孕妇的胎儿染色核型异常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介入性产前诊断术前均与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1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的5655例孕妇中,共计检出胎儿染色核型异常为124例,检出率为2.2%。分别以产前血清学筛查结果高风险、高龄、不良妊娠史、夫妇一方染色异常、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异常、早孕期异常物质接触史为产前诊断指征,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孕妇分别为2482、1889、675、49、465及95例,检出胎儿染色核型异常分别为40、47、12、5、19及1例,检出率分别为1.6%、2.5%、1.8%、10.2%、4.1%及1.1%。夫妇一方染色异常及产前超声检查异常孕妇胎儿的染色核型异常发生率较高。上述具有不�

  • 标签: 产前筛查 超声检查 产前 染色体畸变 胎儿
  • 简介:本文报道了对植物根尖染色制备技术的改良,其中改进措施:1采用特制的幼根培养方法,一次能集中培养出大量的根尖,以充分供应教学实验的足量需求;2改进了常规染液,染色效果良好,且操作方便,为获得良好的实验效果创造了条件。

  • 标签: 根尖染色体 幼根培养法 特制苯酚品红 醋酸铁矾苏木精
  • 简介: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常染色显性遗传的杂合子有可能出现不同的表现型,本文阐述了常染色显性遗传的几种类型。

  • 标签: 常染色体 显性遗传 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染色培养的适宜操作方法,保证外周血细胞染色培养的质量。方法无菌采取肘静脉血,采用淋巴细胞培养液,在370C体外培养三天后收获染色,G显带。结果2009年共培养成人外周血967例,培养成功率100%,染色分散、显带效果好。结论外周血染色培养操作过程复杂,影响因素多,规范操作步骤能保证染色制备的重复性和一致性,确保染色制备质量,从而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外周血细胞 染色体培养
  • 简介:为了研究迷迭香的染色数目和核型,经0.002M的8-羟基喹啉溶液预处理迷迭香的根尖5-5.5h,采用酶解去壁低渗法观察迷迭香染色数目,并进行核型的分析.结果得出迷迭香核型公式为:K(2n)=22m+2M,NF=48,核型为1A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3.33%,对称程度较高.

  • 标签: 迷迭香 染色体 核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科学家最近发现.男性体内特有的控制遗传特征的重要物质——Y染色,其功能已经大为退化.而且这种趋势还在继续之中。

  • 标签: 男性 Y染色体 基因突变 遗传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体性染色异常对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cell-free fetal DNA,cffDNA)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筛查胎儿性染色非整倍性(sex chromosome aneuploidies,SCAs)结果的影响。方法以36例NIPT提示为SCAs高风险、但经羊水诊断证实为假阳性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母体外周血染色核型分析或母体白细胞全基因组高通量低深度测序。结果共发现8例孕妇存在性染色异常,异常率达22.22%,其中3例为非整倍体异常,4例为性染色嵌合体,1例为染色结构异常。NIPT重分析测序结果与母体染色拷贝变异(copy number variants,CNVs)检测的结果基本一致。当cffDNA(ChrX)/cffDNA的比值>2时,6/8的孕妇存在母体性染色异常,胎儿核型为正常;而当其比值<2时,36例孕妇中仅2例存在母体性染色异常,10例胎儿被证实为SCAs。结论母体性染色异常会显著干扰NIPT的检测结果,这可能是NIPT检出胎儿SCAs假阳性的重要原因。当NIPT提示胎儿SCAs时,有必要检查母体的性染色。cffDNA(ChrX)/cffDNA的比值可能有助于判断异常信号的来源。

  • 标签: 性染色体 胎儿游离DNA 产前筛查 产前诊断 无创产前检测 假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常染色隐性多囊肾病胎儿的PKHD1基因进行变异分析,明确其致病原因。方法收集引产胎儿的新鲜组织及父母外周静脉血进行相关基因测序分析,并通过Sanger测序进行家系分析及位点验证。结果胎儿组织样本检测到PKHD1基因存在c.5336A>T(p.Asn1779Ile)和c.9455delA(p.Asn3152Thrfs*10)复合杂合变异,Sanger测序结果显示父亲携带c.5336A>T(p.Asn1779Ile)杂合变异,母亲携带c.9455delA(p.Asn3152Thrfs*10)杂合变异,因此胎儿的变异分别来源于其父母。经检索相关数据库及文献均为未报道的新变异。结论PKHD1基因的c.5336A>T和c.9455delA变异可能为该家系患儿的致病原因,本研究结果为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临床产前诊断提供了依据。

  • 标签: 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病 PKHD1基因 Sanger测序
  • 简介:摘 要 :以“染色变异”一课为例 ,阐述物理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利用学生熟悉的扑克牌为材料,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染色模型、模拟染色结构和数目变异的类型,突破染色组等教学重难点,创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注重的是学生在感受和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其自主学习并掌握教学内容,体会生命科学的乐趣。

  • 标签: 物理模型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组 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 学习潜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相对线粒体DNA拷贝(mitochondrial DNA copy number,mtDNA-CN)与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燃煤型地氟病)的关联。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采用横断面研究,在贵州省典型燃煤型地氟病病区毕节市选择482例燃煤型地氟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在非病区长顺县选择212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两组人群基本信息、生活行为习惯等一般情况,采集外周静脉血血样,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相对mtDNA-CN;应用二分类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相对mtDNA-CN与燃煤型地氟病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与病例组人群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性别比例、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7.91,χ2 = 5.11、13.33、34.32,P均< 0.05);且对照组人群相对mtDNA-CN高于病例组[中位数(四分位):202(138,292)比131(96,217),Z = - 7.80,P < 0.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比值比(95%置信区间)]显示,文化程度[小学:0.572(0.377 ~0.868)、初中及以上:0.292(0.174 ~ 0.493)]、相对mtDNA-CN[131 ~ < 217:0.265(0.144 ~ 0.488)、≥217:0.183(0.100 ~ 0.335)]、BMI[1.222(1.142 ~ 1.307)]均为燃煤型地氟病患病风险的影响因素(P均< 0.05)。在不同BMI及文化程度亚组中,相对mtDNA-CN与燃煤型地氟病患病风险均呈显著负相关(P趋势均< 0.05);相对mtDNA-CN与人群BMI、文化程度对燃煤型地氟病均不存在交互效应(P交互均> 0.05)。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对mtDNA-CN与氟斑牙、氟骨症的患病风险均呈显著负相关(P趋势均< 0.05)。结论相对mtDNA-CN越高,人群燃煤型地氟病患病风险越低,提示mtDNA-CN可能是燃煤型地氟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 标签: 线粒体DNA 拷贝数 横断面研究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周血相对线粒体DNA拷贝(mtDNAcn)与人体内在能力和成分的相关性,探讨外周血mtDNAcn是否可作为评估老年人健康衰老的可靠生物标志物。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内分泌科的住院患者416例,提取受试者的外周血mt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相对性mtDNAcn。内在能力评估包括5个方面,分别是:运动[摩尔斯跌倒评分(MFS)、生理衰弱表型(PFP)、肌少症问卷调查(SARC-CalF)、简易体能状况(SPPB)、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量表];活力[微量营养评估(MNA)、住院患者多维预后指数(MPI)量表];认知[简易智能评价(MMSE)量表];心理[抑郁评估(GDS)、焦虑自评(SAS)量表]、感觉功能[疾病累积评分-共病指数(CIRS-CI)量表];评估成分使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定受试者躯体各部位脂肪,包括躯干脂肪量、全身脂肪量、腹部脂肪量、臀部脂肪量,计算脂肪指数(FMI)和四肢骨骼肌量指数(ASMI)。结果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校正性别、体质指数后的偏相关分析结果均显示,mtDNAcn和年龄呈负相关(r=-0.176、-0.144,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tDNAcn与4 m步速、SARC-CalF、MFS、MNA、MMSE、MPI及其子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简易智能状态问卷(SPMSQ)的评分有相关性(r=0.171、-0.207、-0.163、0.221、0.184、-0.210、0.241、-0.269,均P<0.05),在校正年龄、性别和体质指数后,mtDNAcn与4 m步速、MFS、MNA、MPI、SPMSQ评分仍显著相关(r=0.170、-0.170、0.148、-0.242、-0.188,均P<0.05)。此外,进一步分析mtDNAcn与成分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tDNAcn与FMI、躯干脂肪量、全身脂肪量、腹部脂肪量、臀部脂肪量有相关性(r=0.168、0.143、0.175、0.116、0.199,均P<0.05),校正年龄、性别的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tDNAcn与FMI、全身脂肪量、臀部脂肪量仍显著相关(r=0.126、0.131、0.127,均P<0.05)。且进一步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tDNAcn与年龄、步速、FMI、全身脂肪量、臀部脂肪量、MFS、PFP、MNA、MPI评分显著相关(β=-0.191、0.156、0.126、0.131、0.125、-0.119、-0.145、0.151、-0.171,均P<0.05)。结论mtDNAcn与躯体功能、衰弱、营养、跌倒、认知及成分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人体内在能力的运动及活力的生物标志物。

  • 标签: DNA,线粒体 衰老 身体成分 内在能力 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