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镇痛在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瘢痕子宫阴道分娩孕妇60例,其中瘢痕子宫硬膜外镇痛分娩孕妇30例为研究组,瘢痕子宫未镇痛分娩孕妇30例为对照组,观察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催产素使用率、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有无子宫破裂、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对照组疼痛评分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催产素使用率增加,第二产程时间延长,但无一例发生子宫破裂,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阴道助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掌握瘢痕子宫阴道分娩指征,对瘢痕子宫阴道分娩孕妇实施硬膜外镇痛分娩可有效降低孕妇疼痛,提高孕妇试产信心,降低剖宫产率,且并不增加子宫破裂及新生儿窒息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镇痛分娩 瘢痕子宫 阴道分娩 子宫破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以自愿选择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的产妇500例为镇痛组,同期未要求镇痛的500例产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产痛、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镇痛效果好,增加了催产素的使用,可缩短第一产程,对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产妇及胎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 标签: 分娩镇痛 分娩方式 产程 产后出血 新生儿
  • 简介:  【摘要】 近几年伴随现代医学的迅速进展,再加上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围产医学也快速 发 展,同时 对 孕妇分娩护理要求愈加严苛,镇痛分娩能够 很 好 地 减轻产妇疼痛,还可以让其忧虑、慌张 、 暴躁的情绪得到缓解,让 因 害怕疼痛选择剖宫产的产妇 在数量上 大幅度降低,正 因 这些优点 , 镇痛分娩在临床上的运用十分广泛。下面笔者将自身所处医院产科观察施行自控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针对整个生产经过的影响的体会进行了以下整理、解析与总结。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产程  镇痛  护理对策
  • 简介:硬膜外腔注入小剂量吗啡是术后镇痛的有效方法,已被临床广泛应用。我院白2001年1月至2003年8月期间曾对210例全麻-硬膜外复合麻醉术后病人施行硬膜外腔吗啡PCEA和间断给药术后镇痛治疗,今报告如下。

  • 标签: 全身麻醉 硬膜外腔麻醉 术后镇痛 镇痛效果 吗啡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产妇硬膜外自控镇痛,对母乳喂养有利还是不利。方法选择足月妊娠行剖宫产产妇400例,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各20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ⅤAS)及Ram-say评分法评定镇痛效果,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术前、术后24h及48h血浆催乳素(PRL)浓度,记录乳量及产妇情况。结果镇痛后24h及48h,Ⅴ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PRL水平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术后镇痛能促进母乳分泌,产妇心情好,有利于母乳喂养。

  • 标签: 剖宫产 术后镇痛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进展及母亲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方法: 研究时段 2019 年 7 月到 2020 年 7 月 ,以 本院收治的 500 例分娩产妇 作为研究对象,将 500 例产妇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 250 例,对照组未采取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组产妇采取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比 2 组孕妇产程时间、催产素的使用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 1 min 及 5 min 的 Apgar 评分 。 结果: 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长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 P < 0.05 ,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 87.60% ,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 86.00% ,组间差异性对比: P 值< 0.05 。观察组 和对照组的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新生儿 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 (P> 0.05); 观察 组催产素使用率高、产钳助产率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硬膜外分娩镇痛 从一定程度上会延长产妇的产程时间,但是不会对产妇的分娩结局产生影响,因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可能影响第二产程 , 增加阴道助产率。

  • 标签: 硬膜外分娩镇痛 分娩结局 母婴健康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地佐辛与罗哌卡因混合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方法选择行剖宫产手术病人200例,年龄21~39岁,体重62~85Kg,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100);S组(舒芬太尼0.5ug/ml+0.15%罗哌卡因+0.9%NS至100ml);D组(地佐辛0.4mg/kg+0.15%罗哌卡因+0.9%NS至100ml)。术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均采用LCP模式给药,负荷量5ml,持续量2ml/h,自控镇痛剂量0.5ml/次,锁定时间15min,全程镇痛48h,观察和记录PCA泵开启后4、8、16、24、48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实际PCA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与实际按压次数比(D1/D2)及术后呼吸抑制、嗜睡、瘙痒、尿潴留、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F组与D组比较PCA开启后4h、8h,VAS评分降低(p<0.05)但两组术后4小时8小时VAS均〈3分镇痛良好,两组术后4h实际按压次数D组多于S组(P<0.05),D2/D2比值,D组与S组无差异(p>0.05);恶心、呕吐、嗜睡、瘙痒、尿潴留D组低于S组(p<0.05)。结论0.4mg/kg地佐辛+0.15%罗哌卡因混合用于剖宫产术后PCEA镇痛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标签: 剖宫产 地佐辛 硬膜外自控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硬膜外镇痛自控分娩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1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对照组采用传统自然分娩,对比两组疼痛强度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疼痛强度方面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硬膜外镇痛自控分娩具有镇痛效果良好、安全性较高、满意度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自控硬膜外镇痛 分娩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硬膜外镇痛应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同期自然分娩产妇118例,按产妇自愿选择的原则,分为观察组要求实施分娩镇痛54例,对照组选择自然分娩64例。观察项目产妇疼痛程度,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比较产妇总产程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疼痛程度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差异(p>0.05)。结论分娩镇痛能缩短总产程、基本消除产痛,对产力、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不产生负面影响。

  • 标签: 硬膜外镇痛 分娩镇痛 产妇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100mg氯胺酮复合小剂量的芬太尼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优点。方法选择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单纯用芬太尼0.8mg+0.375%布比卡因20ml+生理盐水后=100ml,(A组60例);芬太尼0.2mg+氯胺酮100mg+0.375%布比卡因20ml+生理盐水后=100ml(B组60例);在术后30分钟与硬膜外导管均接入2ml/h的镇痛泵。镇痛效果用视觉模拟评分观察术后4h8h12h24h36h48h的镇痛效果及患者HRBPRRSPO2平稳情况和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结果与A组比较,加入100mg氯胺酮减少芬太尼的用量镇痛效果好,生命体征平稳,不良反应低(P<0.01).结论芬太尼0.2mg+氯胺酮100mg+0.375%布比卡因20ml+生理盐水后=100ml以2ml/h硬膜外注入,止痛效果好,生命体征平稳,不良反应发生低,更适合术后镇痛

  • 标签: 100mg氯胺酮 小剂量的氯胺酮 硬膜外镇痛
  • 简介:硬膜外术后镇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们自1999年4月至2001年4月对开胸手术病人应用吗啡及吗啡复合液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了临床观察和对比,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 标签: 开胸手术 硬膜外麻醉 镇痛 吗啡 吗啡复合液 胸部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吗啡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治疗的210例患者,根据术后给予吗啡剂量不同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观察切口疼痛情况及有效镇痛时间、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估镇痛效果、身体心像量表(BCS)评估舒适程度,并观察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高、中剂量组的疼痛情况明显好于低剂量组,VAS、BCS评分及有效镇痛时间均优于低剂量组,并且高、中剂量组之间上述指标并无差异;高剂量组发生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皮肤瘙痒的例数明显多于中剂量组。结论手术结束时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吗啡2.0mg能够起到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并且有效的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吗啡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机行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对产程及母婴的影响.方法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的120例足月初产妇,根据分娩镇痛时机随机分为Ⅰ组(宫口开至1cm时实施,开至8cm时停止),Ⅱ组(宫口开至1cm时实施,宫口开全停止)、Ⅲ组(宫口开至3~5cm时实施,宫口开全停止)和Ⅳ组(对照组,产科常规处理).观察各产程持续时间,宫口开至1cm、3cm、8cm、宫口开全及胎儿娩出时的镇痛评分;记录分娩方式,缩宫素使用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及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结果第一产程潜伏期Ⅰ、Ⅱ组明显短于Ⅲ、Ⅳ组(P<0.05),活跃期Ⅰ、Ⅱ、Ⅲ组短于Ⅳ组(P<0.05),第二产程时间Ⅰ组短于Ⅱ、Ⅲ组(P<0.05);Ⅰ、Ⅱ组产妇的VAS评分明显低于Ⅳ组(P<0.05);Ⅰ、Ⅳ组产钳助产率明显低于Ⅱ、Ⅲ组(P<0.05);四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出生后第1天NBNA评分Ⅰ组明显高于Ⅱ、Ⅲ、Ⅳ组(P<0.05).结论潜伏期行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可缩短产程;宫口开至8cm时提前停止镇痛可提高母婴的安全性.关键词产科分娩;硬膜外麻醉;罗哌卡因;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627-01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对产妇血清泌乳素的影响。方法择期足月剖宫产妇60例,分成2组,镇痛组剖宫产后采用曲马多硬膜外镇痛,对照组为剖宫产术后非镇痛。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泌乳素(PRL)值,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镇痛效果,随防72h。结果镇痛组术后24、48hPRL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镇痛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镇痛组产后24h内初乳时间及母乳喂养次数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曲马多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促进PRL分泌,利于产妇恢复。

  • 标签: 术后硬膜外镇痛 产妇泌乳 放射免疫分析法 视觉模拟评分法 血清泌乳素 剖宫产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剖宫产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CA泵)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观察。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行剖宫产术的572例产妇进行回顾分析,术后采用PCA泵的455例,疼痛评分良好者436例,优良率高达95.8%。术后6~8h翻身活动441例,占96.9%,24h小时离床活动439例,占96.5%,但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PCA泵止痛效果好,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肌体全面康复,值的推广使用,但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护理人员对剖宫产妇进行专业的护理非常重要。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硬膜外自控镇痛泵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硬膜外阻滞对分娩镇痛产妇产程及母婴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无痛分娩的初产妇作为对照组。选择100例初产妇行连续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作为观察组。最后,对两组孕妇的分娩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及新生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分娩镇痛组疼痛减轻,催产素使用增加,第一产程活跃期缩短(P<0.05)。剖宫产率无明显差异,第二程时间、羊水污染、产后出血及新生儿评分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硬膜外阻滞镇痛效果显著,明显缩短了产程,且无明显不良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