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7 个结果
  • 简介:我们紫竹林为了切实推进家风、学风、道风建设,针对在新形势下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原有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使之更具可操作性,全寺上下都能认可接受。遵守制度,按章办事已蔚然成风。在制度面前大家一视同仁,以制度约束人、使人就范,开始好像勉强,时间长了习惯成自然。

  • 标签: 普陀山 紫竹林 佛堂 道场 学风建设
  • 简介:赵朴初先生在北京逝世的噩耗传到朴老的故乡,我县人民沉入了巨大的悲痛。人们洒热泪于清清寺前河中,摆香案于巍巍龙山之畔,深切悼念和缅怀这位太湖人民的好儿子。近一个世纪以来,朴老把一个游子的关爱,洒遍了故乡的山山水水。尤其是进入耄耋之年,朴老的乡情尤切,以自己全部的光热,支持着故乡各项事业的发展。那份关爱,必将如流过老家的寺前河水,绵延不绝,与天共长!

  • 标签: 故乡 赵朴初 悼念 逝世 缅怀 山水
  • 简介:野生鸟类资源是人类的一项宝贵财富,它对人类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对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都有着重要意义。发源于繁峙县东北,环绕五台山东西南三面的滹沱河的上游,水源丰富,水质清澈,气候温和凉爽;河漫滩地植被茂盛,环境多样,食物充足,是山西省乃至华北地区不可多得的鸟类繁殖的优良场所,鸟类的种类组成与密度分布均具特殊优势。因此,深入了解这一地鸟类资源状况,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是1985~1987年调查到的有关资料及笔者的一些意见,供有关部门参考。一、自然环境特征滹沱河发源于繁峙县的泰戏,向西流经五台北麓与西麓,注入忻定盆地。在忻

  • 标签: 鸟类资源 河漫滩地 种类组成 灰头麦鸡 苇莺 棕扇尾莺
  • 简介:在首届中国五台山国际旅游文化节闭幕仪式上,为了达到旅游淡季不淡的目的,五台向海内外游客隆重推出“891”秋冬旅游项目(即八项特色旅游活动、九大佛事活动、一个佛俗民情年)。在秋季来临之际,五台旅游将高潮迭起,好戏连台。

  • 标签: 特色旅游项目 五台山 国际旅游 旅游活动 佛事活动 文化节
  • 简介:五代佛教通常是指朱晃开平元年(907年)至赵匡胤建隆元年(960年)为止的53年间,经历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的佛教。而五台的五代佛教史,则是从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后唐庄宗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开始割据河东(今山西),至宋太宗赵昊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北汉灭亡的八十六年间的一段佛教历史。这是因为其间山西省五台地区先后经历了后唐、后晋、后汉、北汉四个王朝。《五台县志》说:《五代史·职方》考,代州,唐、晋、

  • 标签: 佛教史 唐僖宗 《华严经》 华严经 文殊 后唐庄宗
  • 简介:六祖慧能是位平民祖师,他可以上得大厅堂,与上层人士周旋自如;更可以深入到民间去,与平民百姓同甘共苦。六祖去黄梅南来北往时,已与曹侯村建立了鱼水不可分的关系,入住宝林后,更是和寺周围方圆百里的人士相处如一家。扩建宝林寺时,无论怎么忙,六祖每月总会抽出一两天出去走一走,如果附近地区遇上旱涝灾害,六祖就带侍者前往探视,帮助地方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

  • 标签: 入住 地区 百姓 扩建 问题 地方
  • 简介:元代诸帝对五台佛教实行扶持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得五台山地区的佛教得到迅速发展。元朝诸帝尊崇五台主要体现如下:在五台屡作佛事、在五台新建寺院、多次临幸五台、颁布了诸多扶持五台佛教的政策、敕令禁止砍伐树木,保护五台山地区的生态环境,为佛教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等。元朝诸帝尊崇五台,并非单纯地因为五台是佛教圣地,还与五台特殊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有关,与藏传佛教在五台山地区的传播和五台特殊的气候条件相关。

  • 标签: 元代诸帝 尊崇 五台山 佛教
  • 简介:座落在广东省韶关市曲县曹溪侧畔之南华山,有林科活化石之称的几棵水松,傲然挺拔,直插云端,四周绿影婆娑,泉声叮咚。山下的小村庄,因住有自北方流徙而来的曹操后裔,改称为曹侯村,贯穿全村的小河,就叫作曹溪,另外还住有刘姓、孙姓人家,时人戏称这村庄为小“三国”庄园。三姓人家有不少人信佛,家中厅堂供有菩萨画像或瓷像,晨昏课诵,还伴有木鱼敲击声。大家慈悲为怀,老少和睦相处。若干年了,谁也不知自家村里有座象释家圣山那样的至宝。

  • 标签: 宝林山 广东 南华山 中国 佛教 人文景观
  • 简介:自1985年4月五台研究会成立之后,同年12月,又创办了.从此,开始了对五台的研究工作.1987年9月,在白清才副省长的主持下,研究会召开了首届五台佛教文化研讨会.会上,代表们就提出了"五台学"的问题,并就创立"五台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证.17年来,研究会出刊了70余期,发表文章900余篇.其中,对十大寺庙作了专题研究,并出版了专刊.

  • 标签: 研究会 出版 专刊 丛书 专题研究 基础性
  • 简介:本文根据笔者在閤皂收集到的数块道士墓碑等材料,结合已有文献,探讨唐到清代閤皂宫观及其灵宝宗坛传承的历史,到清雍正十二年,閤皂山灵宝派共传了73代。此外,文章订正了明代俞策《閤皂山志》几处错误记载,补充数位在閤皂较有影响的閤皂宗传人的资料。

  • 标签: 閤皂山 宫观史 灵宝派
  • 简介:从构图、光线、景深、空灵感四方面入手,论述了摄影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风光摄影及其对于世界遗产、佛教圣地五台四季风光的光影诠释。

  • 标签: 摄影 五台山风光摄影 构图 光线 景深 空灵感
  • 简介:蒙古人与五台文殊菩萨信仰,依据文献来分析,从元朝忽必烈与藏传佛教萨迦派高僧八思巴开始,之后明清至今,兴建有蒙古僧众为主的寺院,如菩萨顶、罗喉寺、镇海寺、瑞应寺等。着重对忽必烈和八思巴与五台的关系;三世章嘉国师若必多吉与五台的关系;宗喀巴大师与文殊菩萨、大威德金刚的关系;五台瑞应寺与察汗殿齐呼图克图的殊胜关系,以及五台其他蒙古僧众为主寺院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和研究。

  • 标签: 蒙古人与五台山 蒙古人与文殊信仰 宗喀巴大师 文殊菩萨 大威德金刚
  • 简介:距成都市区四十六公里的新津县永兴镇九莲观音寺,原为北宋丞相张商英(1042-1122年)的故宅。张商英号无尽居士、为临济正宗黄龙禅系南岳下十四世兜率从悦真觉禅师(1044~1091年)法嗣,研究《华严经》颇有心得。张圆寂后,其家人舍宅为寺。现寺内碑亭尚立有“宋少保张商英故里”古碑。全寺占地五十亩,1956年即被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标签: 观音寺 丞相 北宋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严经》 1956年
  • 简介:距成都市区46公里的新津县永兴镇九莲观音寺,原为北宋丞相张商英(1042~1122)故宅。张商英字无觉,号无尽居士,为临济正宗黄龙禅系南岳下十四世兜率从悦真觉禅师(1044~1091)法嗣,研究《华严经》颇有心得。圆寂后,其家人舍宅为寺。现寺内碑亭尚立有“少保张商英故里”古碑。全寺占地五十亩,1956年被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标签: 观音寺 禅师 《华严经》 居士 古碑 故里
  • 简介: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在阳光明媚、鲜花盛开、芳草萋萋、绿树成荫、风景优美、气候凉爽的夏秋之际,我们五台研究会和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省宗教局、忻州市政府、五台县政府、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政府一起,在祥和喜庆、充满生机的佛教圣地五台,举行“五台论坛”学术会议,我代表五台研究会热烈欢迎大家莅临这一盛会。

  • 标签: 五台山 挖掘 保护 利用 民族宗教 风景名胜
  • 简介:当今,道教官观遍布大江南北;道观里供奉着各种神仙人物和中华始祖塑像。道教神像的设置,旨在诱导人们一心向善、净化心灵;并由此修炼,开发人体良知良能,使其智慧圆通、光明自在。全世界只要有华人的地方都有着广泛的教道信仰,并以此作为“龙的传人”联系感情的纽带。我国名山大川或者大都市的著名宫观信众不绝、香火不断。然而真正懂得三跪九叩朝拜的善男信女为数并不多,有的信士进入道教庙观,用的是佛教合什跪拜礼。有的则是毫无章法,胡乱打鞠作揖。没有正确的三跪九叩朝拜方法,就不会得到相应修身养性,变化气质的效果。三跪九叩即是一种修炼入门的方法,也是广大信徒信仰道的一种表现方式。武当派的三跪九叩朝拜则是张三丰祖师结合传统儒家礼仪,掺入了修身养性,变化气质的道家思想,使之更加具有可修炼性,在本门派里,三跪九叩是武当秘传太极拳的下手入门功夫。

  • 标签: 朝拜 道教 自在 功夫 供奉 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