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给予普拉克索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74例帕金森病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19年01月-2020年01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给予多巴丝肼片治疗,观察组另加普拉克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精神状态、运动症状和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帕金森病患者普拉克索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帕金森病 非运动症状 普拉克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凝与抗凝血标本对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乙肝表面抗原的影响。方法:共纳入500名首次献血浆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液样本,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参照组(250名,抗凝血液标本)和研究组(250名,枸橼酸钠抗凝剂的抗凝血液样本),均进行ELISA检测血清乙肝表面抗原,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液样本的HBV A值更高(P<0.05)。两组血液样本中有5例检测结果不一致,均为抗凝血样本,初检时出现灰区值或者反应性,说明枸橼酸钠抗凝剂会影响ELISA检测血清乙肝表面抗原的结果。二次复检5例标本的结果基本一致,假阳性反应消除。结论:ELISA检测血清乙肝表面抗原时对血液样本进行抗凝血处理会对检测结果造成一定的干扰,需经过复检才能定论最终结果,避免漏查情况发生,从而增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抗凝 血标本 酶联免疫法 血清乙肝表面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对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进行内镜止血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比治疗观察的方式展开探究,所纳入患者为80例,属于本院在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所接诊,通过组内盲选的形式,取其中的4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以常规方式进行止血,即对照组,余下患者则进行内镜止血,即观察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整体有效率、出血时间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止血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泌尿外科在腹腔镜术后产生切口疼痛的护理方法。方法 以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诊治的39例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n=19,针对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n=20,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及预后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疼痛持续时间(1.40±0.54)和疼痛程度(1.56±0.4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泌尿外科 后腹腔镜 非切口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细胞肺癌ⅢA-N2期患者联合应用新辅助化疗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8年01月--2019年12月纳入于本院50例小细胞肺癌ⅢA-N2期患者作为临床对象,按照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案而设为参照组(予以直接手术治疗)、联合组(予以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疗),各组分别25例。结果:联合组术后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较参照组更高(P

  • 标签: ⅢA-N2期 非小细胞肺癌 新辅助化疗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老年早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对其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均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本医院60例老年早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被平均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前者应用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后者应用常规放射治疗,实施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将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两组的PIF、PEF、Plmax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周后,前者该三项指标均明显提升(P<0.05)。结论:对于老年早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各项肺功能恢复,对其预后具有明显改善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立体定向消融放射 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改善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老年早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对其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均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本医院60例老年早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被平均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前者应用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后者应用常规放射治疗,实施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将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两组的PIF、PEF、Plmax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周后,前者该三项指标均明显提升(P<0.05)。结论:对于老年早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各项肺功能恢复,对其预后具有明显改善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立体定向消融放射 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改善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随症化裁治疗糜烂性反流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8例糜烂性反流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患者采用随症加减用药,对照组患者采用雷贝拉20mg早餐前半小时服。比较两组患者高分辨食管测压、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高分辨食管测压低于治疗前(P

  • 标签: 半夏泻心汤 非糜烂性反流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稽留流产无痛人流术前应用米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2021年8月-2022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稽留流产无痛人流术治疗的女性患者,并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B(n=30)两组,同时在并分别在手术前给予A组米索前列醇治疗,B组米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并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B组吸宫时间、宫腔吸引压力、阴道出血量以及术后宫腔残留、阴道出血停止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均少于A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应用到稽留流产无痛人流术前治疗中可进一步缩短吸宫时间,降低吸宫压力,减少术中出血量,亦可降低宫腔残留率,对术后预后意义影响积极,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稽留流产无痛人流术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具有乳头状核特征的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病理特征,供临床借鉴。方法:以2021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接诊的具有乳头状核特征的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病患35例为A组,另以同期接诊的结节性甲状腺肿病患40例为B组。分析两组镜检以及巨检病理特征,同时对各组的检查结果作出比较。结果:A组巨检发现结节通常在甲状腺包膜附近,呈灰白色,中心部分明显纤维化,切面平整亦或者是凹陷,部分较大病灶为囊性;镜检发现多数结节无包膜,有中心性病灶,大部分乳头上皮核为毛玻璃样,且部分伴砂粒体。B组巨检发现结节大小以及数量均不等,镜检发现结节包膜厚薄以及滤泡大小均不等。A组的单发结节比例为85.71%、囊性病变病例为11.43%、多发结节比例为8.57%,同B组的20.0%、55.0%以及8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有包膜比例为5.71%,同B组的15.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具有乳头状核特征的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以及结节性甲状腺肿都存在比较明显的病理特征,通过分析这些病理特征,可为临床医师鉴别诊断具有乳头状核特征的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以及结节性甲状腺肿提供重要指导。

  • 标签: 乳头状核特征 非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培美曲塞与顺铂治疗老年中晚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中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予以顺铂联合培美曲塞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近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后1、3、5年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近期总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骨髓移植和肝损害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消化道反应和疲乏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培美曲塞与顺铂治疗老年中晚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培美曲塞 顺铂 老年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在内分泌专科开展高血糖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100例内分泌专科高血糖患者,结合随机分组方式进行观察组和参照组的分组,每一组是100人。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除了采取常规护理还纳入了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开展高血糖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情况、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糖情况低于参照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内分泌专科高血糖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护理同时,接受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开展高血糖护理管理模式获益良好,可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 非内分泌专科 开展 高血糖护理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盐酸替罗班与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3月~2019年3月这一时间段内收治的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15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参照组采用心血管介入治疗,实验组采用盐酸替罗班与心血管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的活化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D62P、CD63,以及MPA等血小板活化功能的阳性表达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阳性表达率均有所降低,但是,参照组略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盐酸替罗班与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功能,提升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扩大使用。

  • 标签: 盐酸替罗非班 心血管介入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干扰素-α结合吉替尼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晚期结肠癌患者82例(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41例)与干扰素-α结合吉替尼治疗的观察组(41例),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及肿瘤标记物。结果:观察组肿瘤控制率87.80%,CEA(19.23±8.45)ng/ml,CA125(30.28±11.37)U/L,TuM2-PK(40.27±12.53)U/ml,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给予晚期结肠癌患者干扰素-α结合吉替尼治疗,能较好的控制肿瘤,降低肿瘤标记物水平,值得借鉴。

  • 标签: 干扰素-α 吉非替尼 晚期结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6月9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随机分组。超声乳化组选择常规术式,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组选择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分析手术成功率;住院的平均天数、手术的平均耗时;治疗前后患者角膜散光度;角膜水肿、晶状体后囊破裂等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相同,P>0.05;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组效果、角膜散光度、住院的平均天数、手术的平均耗时、角膜水肿、晶状体后囊破裂等的发生率和超声乳化组比较有优势,P<0.05。结论硬核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可获得较好效果。

  • 标签: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 硬核白内障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同步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21年4月至2022年11月之间收治的102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参与研究,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1)。单纯化疗治疗予以对照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同步化疗治疗给予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癌胚抗原、CYFRA21-1(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以及细胞质胸苷激酶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癌胚抗原、CYFRA21-1(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以及细胞质胸苷激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同步化疗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癌症的客观缓解率。

  • 标签: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化疗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