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传统的体力工作越来越少,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久坐现象愈加突显,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呈逐年递增趋势发展,而手术治疗的卧床休养时间较长,很多患者常选用手术疗法治疗。笔者查阅近几年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文献发现,针灸、药物、小针刀、穴位刺激、牵引等手术疗法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笔者仅就个人临床经验谈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疗法应用价值,仅供参考。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非手术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米司酮用于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从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每日口服12.5mg的米司酮,连续服用3个月,治疗前与治疗后均利用彩色超声对患者的子宫及肌瘤的体积进行检测,在实验室中观察患者的肝功能、血常规以及尿常规。结果5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有闭经现象,痛经及下腹坠胀感的症状消失,贫血有所缓解。子宫肌瘤的体积明显缩小,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米司酮来进行子宫肌瘤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且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少,治疗后的复发率也较低,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米菲司酮 子宫肌瘤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长期以来,对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都是采用注射胰岛素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长期的注射给药给病人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和痛苦,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对胰岛素注射给药系统研究发展迅速,产生了一些注射给药系统。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已经发表的文献对胰岛素注射途径给药进行综述。

  • 标签: 胰岛素 非注射给药 糖尿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Ⅳa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治及预后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2例确诊为Ⅳa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我院首次确诊病例,对患者临床治疗及疾病预后进行随访观察1年,对患者的病症发生率、诊治有效率、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等指标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中位值为(3.2±1.8)月,总生存期中位值为(7.9±1.4)月;此外,是否能接受4周或以上化疗治疗以及胸腔积液可控、体能状态评分等是对患者疾病进展以及总生存期产生影响的独立因素,而络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在患者总生存期预后影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结论Ⅳa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总生存期平均为(7.9±1.4)月,临床中,采用络氨酸激酶抑制剂进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患者治疗、积极实施体征状态较好患者的胸腔积液控制与全身化疗,在改善患者预后上具有较为显著的作用。

  • 标签: Ⅳa期 非小细胞肺癌 诊治特点 预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司酮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有症状并且要求药物治疗的子宫肌腺症患者96例(合并贫血者5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变化、月经量及血红蛋白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药结束后复查肝、肾功能均正常。结论米司酮治疗子宫肌腺症短期有效,可以用于该疾病的治疗及手术后预防复发

  • 标签: 子宫肌腺症 米非司酮 孕激素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诊观察室脾破裂手术失败原因。方法通过对2009年9月~2012年8月,医院留观病例存在或合并脾包膜下血肿治疗过程进行总结,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失败原因主要有漏诊、治疗错误、过早活动留观时间过短等。结论不主张在急诊观察室手术治疗部分外伤性脾破裂,必须住院并严格掌握适应证,需密切观察伤情变化,随时做好中转开腹手术的准备。

  • 标签: 脾破裂 创伤 非手术 失败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法。单纯放疗或化疗效果均不理想,综述文献显示同步放化疗的综合治疗能够降低复发率和转移率并提高生存率,应用于老年患者中同样可以耐受。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治疗 化学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药物流产后加服米司酮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12例药物流产孕囊排出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在孕囊排出后常规予鲜益母草胶囊促宫缩及预防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米司酮片25mg,1次/日,共6天。结果对照组完全流产率85.15%,观察组97.66%,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阴道流血时间及阴道流血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药流后加服米司酮片可减少药物流产后不全流产发生率,并缩短阴道流血时间、减少阴道流血量。

  • 标签: 米非司酮 药物流产 不全流产 阴道流血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居民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根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数据显示,36%的高血压患者合并糖尿病1。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成为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其药物指标已经有了一些研究进展,笔者对近些年高血压伴糖尿病的药物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高血压 糖尿病 非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前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治疗方法呈现个体化趋势,以弥补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临床疗效的不足。分子靶向治疗目前已成为NSCLC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选择之一。分子靶向药物对患者有选择性,临床应用中耐受性较好,与放疗、化疗联合能增加其敏感性,提高治疗有效率。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分子靶向治疗 放射治疗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更好地对全麻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手术室进行全麻手术126例,其中男性患者75例,女性患者51例,年龄在12-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2岁。手术类型骨科手术37例,妇产科手术26例,泌尿外科手术18例,普外科手术45例。麻醉方式局部麻醉56例,硬腰联合麻醉为70例。结果126例患者手术过后,对护理质量感到基本满意的患者占86.8%,而其中,术前宣教和服务态度与总满意度的关联性更大,说明这两者更直接影响到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认可程度。结论加强对全麻手术患者的术前心理辅导级疾病知识宣教,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满意度术前宣教费全麻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利凡诺与米司酮联合用于引产的效果。方法择取2013.02-2014.02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中期妊娠妇女,随机性将其分成对照组(单纯应用利凡诺进行引产)与治疗组(应用利凡诺与米司酮联合进行引产),每组患者各有36例。结果治疗组患者在给药到发生宫缩时间、产生宫缩到胎盘排出时间方面均显著性小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发生胎盘胎膜残留的机率、子宫出血量也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凡诺与米司酮联合用于引产的临床效果尤为满意,能明显降低子宫出血量、胎盘胎膜残留的发生率,适用于临床治疗、推广。

  • 标签: 利凡诺 米非司酮 引产 效果
  • 简介:摘要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但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于中晚期,且多伴有肝硬化和(或)门静脉癌栓及转移,大部分已丧失手术机会。目前临床已有多种方法治疗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如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和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r2cutaneousethanolinjection,PEI)以及化学药物治疗等。传统的全身性化疗副反应大,疗效低,使其在肝癌的治疗中受到很大的置疑。近年来在肝癌化疗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现对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现状进行概述。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化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治疗对晚期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方法收集50例晚期小细胞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手段,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低剂量卡培他滨的维持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为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言,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维持治疗的手段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维持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在计划拔管中的运用。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5月~2015年6月120例留置导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品管圈。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品管圈。结果对照组60例,计划拔管率为11.67%;实验组60例,计划拔管率为1.67%。两组患者计划拔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品管圈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或消除非计划拔管率,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品管圈 临床护理 非计划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治疗防治航海晕动病的作用,正确引导部队进行海防训练,保护部队战斗力。方法参加部队海防训练,对在登陆艇上进行海上训练的372名官兵进行问卷调查及临床观察,调查晕船的诱因。在海训中强化抗眩晕预适应训练,增加心理卫生教育。结果经过抗眩晕预适应强化训练和加强心理卫生教育可以明显降低晕船发生率。结论在东南沿海部队比较积极有效,预防晕船的药物防治措施是加强心理卫生教育;加强抗眩晕预适应强化训练,加强体质锻炼提高机体适应能力;加强舰艇的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去除异常气味,减少视觉刺激。可以明显降低晕船的发病率。

  • 标签: 航海晕动病 影响因素 防治措施 心理卫生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09年12月至2013年01月收治的41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其中,14例采取了手术治疗,其余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结果14例采取了手术治疗的患者,有11例保脾成功。结论采用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且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非手术治疗 外伤性脾破裂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近几年冠状动脉搭桥术数病例的增加,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由于避免了体外循环的不良影响及相关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及ICU停留时间,降低医疗费用等优点而深受临床推广。下面本研究就针对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处理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