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局麻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5年3月~2015年6月共收治56例局麻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的护理。结果56例患者中,术后声嘶完全消失51例,声嘶明显改善者5例,所有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可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增强病人和家属的满意程度。

  • 标签: 支撑喉镜 声带息肉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使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方法对2008年至2012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4例患者术前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息肉、用宫腔镜进行手术病例证实、术后病理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57例,诊断率为89%,其中有10例是在月经干净后复查被诊断出来的。结论为了提高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结论的准确性,应该了解病史和临床症状;利用阴道彩超对子宫内膜息肉进行检查;充分掌握子宫内膜超声诊断出的疾病状况并进行动态观察;多次复查,选择增殖期进行检查。

  • 标签: 阴道彩超诊断 子宫内膜息肉 诊断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效果,分析其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正确率。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200例经病理检查为子宫内膜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B超进行检查,记录确诊有子宫内膜息肉例数,将得出的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B超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率。结果所有患者超声检查有187例为字宫内膜息肉,准确率为93.5%,13例为没有,误诊率为6.5%,与病理切片检查相比,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检查中准确性高,特征性强,检查时对患者影响小,患者满意度高,在检测子宫内膜息肉疾病中值得推广。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 B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后鼻孔息肉临床类型以及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方法效果的探析。方法通过筛选某时期内34例后鼻孔息肉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对于这些病例患者的发病方式、临床表现等情况进行分析,使用鼻内镜下手术方法对于这些病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根据对于34例病例患者后鼻孔息肉病症情况的分析,其中17例患者是由于鼻窦囊肿或者息肉引发,17例患者是由于上颌窦病症引起,1例患者由于后筛窦病症引起,对于所有病例患者使用鼻内镜下手术切除治疗后,均无复发情况。结论鼻内镜下手术切除治疗后鼻孔息肉,具有准确、微创以及彻底等优势,并且对于防止复发效果也比较好。

  • 标签: 鼻内镜下治疗 后鼻孔息肉 临床特征 手术效果 复发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在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1月~2013年9月,以宫腔镜诊治不孕合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41例,宫腔镜下刮匙定点刮除术22例,行直视下单纯环状电极息肉电切除术19例。结果同期漏诊1例,漏诊率2.44%;治疗后3个月、6个月经量与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低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高于治疗后3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晚卵泡期子宫内膜呈典型“三线征”占26.83%(11/41),低于3个月后80.49%(33/41)、6个月后43.90%(18/41),6个月后高于3个月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行助孕治疗,6个月内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4.89%。结论腹腔镜诊治子宫息肉效用较高,但治疗可能直接或间接损伤子宫内膜结构功能、生殖与子宫内环境,并不能从根本上祛除息肉病机,仍可能复发。

  • 标签: 不孕症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60例消化道息肉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射频治疗、内镜黏膜切除术进行治疗,分析研究其临床治疗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160例患者治疗结束后,均治疗成功,成功率达100%,其中有148例患者一次性治疗成功,有12例患者治疗处有少量出血,不影响患者的病情,治愈率达100%。结论采用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内镜 消化道息肉 电凝电切术 电凝烧灼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2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110位患有鼻息肉的患者,并根据临床分型进行分组,有37位患者为Ⅰ型组、有49位患者为Ⅱ型组,有24位患者为Ⅲ型组。都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在手术以后进行6个月的随访,对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其疗效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的完成了手术,Ⅰ型组的患者要比Ⅱ型组和Ⅲ型组的治疗效率高,P<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近些年来,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技术得到了完善,在对患者的鼻腔结构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手术治疗能避免手术以后发生并发症,能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提高。

  • 标签: 鼻内镜 手术治疗 鼻息肉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彩超表现,为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接收的52例经临床病理学确诊为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其彩超检查,分析其图像特征,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比。结果本组52例患者中30例为胆固醇息肉,9例为炎性息肉,8例为胆囊结石,3例为胆囊腺肌症,1例为胆囊腺瘤,1例为胆囊腺癌,腹部彩超诊断符合率为92.3%;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者经彩超检查后可探及胆囊壁有高或中等回声团突入胆囊腔,一般无声影(多发或单发),部分可见乳头状突起、血流信号不明显,且不同病理学类型的息肉表现为不同的图像特征。结论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行彩超诊断价值较高,息肉的形态、数目、大小以及特点可经回声团、血流信号等进行判断,进而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胆囊息肉样病变 彩超 图像特征 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90例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证发生子宫内膜息肉,于病理检查前均接受B超检查,指定高年资专科影像学医师完成相应操作,记录其B超检查结果,并将该数据与病理诊断结果给予对比及统计学检验。结果9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均顺利完成阴道B超及病理检查,其阴道B超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子宫内膜息肉检出率分别为91.11%、100.00%。结论应用阴道B超具有较高的子宫内膜息肉检出率,有利于患者尽快确诊病情并获得正确的临床治疗,对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均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 B超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插管法和液体石蜡诱导快速插管法对提高插管成功率的效果。方法将80例需要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插管法,观察组采用在传统插管法的基础上液体石蜡诱导快速插管法,比较两种效果。结果两种插管一次性成功率、插管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液体石蜡诱导快速插管法能缩短插管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

  • 标签: 液体石蜡 插胃管 有效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徐氏疗外贴膏药是清朝同治年间松屏公首创的。用之多效,代传不休。我们又吸取了新的制膏方法,在学习和实践中获得一些经验、体会,特写出作为“芹敬”,献给读者品尝。

  • 标签: 徐氏 疗胃膏药 琐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扭转的X线表现,应用数字化胃肠X线机提高扭转的类型和扭转方向的诊断准确率和手法整复率。方法分析近年来检查发现的31例扭转的X线表现,其中器官轴型24例,经手法整复21例。网膜轴型7例,经手法整复2例。结果器官轴型扭转多见,手法整复成功率高。网膜轴型扭转较少见,手法整复成功率较低。结论应用数字化胃肠X线机提高扭转的类型和方向的诊断准确率,对提高手法整复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胃扭转 手法整复 数字X线
  • 简介:摘要徐氏疗膏药是松屏公传下的有效外贴方剂。我们在临床研究中又丰富了一些内容。现将我们的具体应用、心得体会介绍于后,以飨读者。

  • 标签: 徐氏 疗胃膏药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苏颗粒在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于我院选择36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苏颗粒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2组治疗均4周后比较疗效,观察服药前后临床症状及病理积分,进行量化评分比较。结果2种疗法治疗慢性胃炎在临床症状及病理改善方面,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颗粒可以提高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

  • 标签: 胃苏颗粒 慢性胃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食管反流性疾病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79例食管反流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9例,常规给予两组患者制酸剂、动力药,合并食管炎患者给予应用粘膜保护剂。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干预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有效率76.9%,两组患者有效率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ERD在护理方面应注重心理疏导、健康教育、依从性等方面的干预,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心理,减少精神障碍,改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 标签: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临床护理 食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部分切除术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行大部分切除术的患者140例,对临床症状、辅助检查、诊断等资料统计,分析术后并发症及卡氏功能状态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卡氏功能状态评分平均76.53分,11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均保守治疗后恢复。结论大部分切除术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中意义重大,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溃疡类型及发病部位选择合适术式治疗,提高患者预后。

  • 标签: 胃大部切除术 胃十二指肠溃疡 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留置管患者管脱落原因,探索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31日21例留置管患者脱管情况,总结出脱管原因主要有患者不能耐受而自行拔管、管固定不当、护士宣教不到位、保护性约束不到位等。结果经过一系列护理措施的改进,近11个月以来的留置管脱管数为3例,脱管率明显下降,由9%降至2%。

  • 标签: 胃管脱落 原因分析 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