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学校健康教育对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与行为的短期效果。方法选择本次在校100名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时间为2016年4月9日至2017年11月16日,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对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与行为的短期效果进行调查。结果100名高中生实施干预后对“结核病是否有传染性”、“结核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咳嗽咳痰多长时间怀疑得了结核病”知晓率较高。高中生结核病防治态度中“邻居或同学得了肺结核病,如何对待”——干预后“不和他/她来往”占比30.00%、“更加体贴关心他/她”占比70.00%;“你是否愿意了解有关结核病的预防知识”是占比60.00%、否占比40.00%。实施干预后“与周围结核病人交往”是占比60.00%、否占比40.00%;“是否向别人讲述所了解的结核病知识”是占比50.00%、否占比50.00%。结论学校中通过多种形式宣传结核病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局限性,而通过对其进行短期的健康教育,能够促进高中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其对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与行为。

  • 标签: 学校健康教育 高中生 结核病防治知识 信念 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根管和传统多次根管治疗牙髓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98例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多次根管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一次性根管法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用药时间以及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91.30%vs96.15%)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1.92%)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复发率(13.04%)(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用药时间比较差异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一次根管和传统多次根管治疗牙髓炎患者均具有高临床有效率和安全性,但一次性根管法治疗其复发率更低和更易被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一次性根管治疗 传统多次根管治疗 牙髓炎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联合电切镜治疗肾盂肿瘤的效果。方法肾盂肿瘤患者各32例采用“后腹腔镜联合电切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评价临床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并发症发生率低,与传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联合电切镜肾盂肿瘤手术安全可靠、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腹腔镜 电切镜 肾盂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腹横纹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18日—2017年7月23日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疝气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取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35例,采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分别为(11.87±3.52)min、(4.17±2.09)mL、(1.31±0.46)cm;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分别为(22.15±4.33)min、(9.27±3.26)mL、(4.08±1.43)cm(P<0.05)。结论在小儿疝气的治疗中,腹横纹小切口手术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疝修补术,可将其作为首选手术方案予以推广。

  • 标签: 小儿疝气 腹横纹小切口手术 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溶血素与传统溶血素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方法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选取本院在接受检查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计算机随机抽取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运用传统溶血素,观察组给予患者新型溶血素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差异。结果观察组HCT、MCV指标高于对照组,RDW-SD、MCH指标低于对照组,但在比较过程中发现其中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型溶血素应用到临床检验中效果较为理想,可以作为进行临床检验的重要标准,整体的效果非常理想,并且更加经济环保,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推广普及。

  • 标签: 新型溶血素 传统溶血素 血常规检验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择四川省威远县镇西中心卫生院2017年5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31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四川省威远县镇西中心卫生院同期收治的31例行传统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相较于传统疝修补术,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更为理想,其具有恢复快、患者预后理想、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传统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研究显微斜视矫正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斜视的术中出血量及疗效。方法2016年4月—2018年4月,选择本院收治斜视患者9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各47例,对照组为传统手术,观察组为显微斜视矫正手术,观察两组手术耗时、出血量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耗时及出血量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2.98%与对照组97.87%比较明显更高,P<0.05。结论针对斜视患者采用显微斜视矫正手术治疗可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术中出血量,确保改善斜视度数,获得满意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显微斜视矫正手术 斜视 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直肠癌采用腹腔镜手术、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8例直肠癌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区别分成观察组(腹腔镜手术)与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对比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标对比均具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来说,直肠癌疾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可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 标签: 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 传统开腹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多功能取环钳和传统取环钩在宫内节育器(IUD)取出中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宫内节育器(IUD)取环手术的230例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取环钩的方式进行节育器取出,观察组则采用多功能取环钳进行节育器的取出,随后将对比两组患者的取环时间、疼痛度以及出血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取环时间、疼痛度和出血量方面分别为(2.54±0.56)min、(2.44±0.31)分、(1.67±0.44)mL,对照组则相应为(3.18±0.64)min、(5.88±0.42)分、(3.19±0.65)mL,即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在手术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为95.6%,明显由于对照组为85.2%,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功能取环钳对宫内节育器进行取出工作能够减少妇女的手术疼痛度,并降低术中出血量,尽快的完成手术内容,提高手术效率,减少对患者的创伤。

  • 标签: 多功能取环钳 传统取环钩 宫内节育器 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创术式修补术与传统开腹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将2015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治疗胃穿孔的患者70例纳入研究,按照患者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分组,编号奇数的35例为试验组,编号偶数的3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腹修补术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微创术式修补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与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就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的比较而言,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就治疗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而言,试验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提示P<0.05,差异明显。结论微创术式修补术治疗胃穿孔效果优于传统开腹修补术,且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恢复较快,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微创术式修补术 传统开腹修补术 胃穿孔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路径带教和传统方法带教在新入职护士教学中的应用比较。方法择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新入职的护理人员82名,所有护理人员按照随机数表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护理人员均为41名,其中研究组护理人员则采用传统方法带教教学,而参考组护理人员则采用临床路径带教方法进行教学,对比各组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评估结果以及护理操作失误情况,同时展开组间数据对比。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知识评估结果对比方面,研究组41名护理人员无论在基本护理知识、护理操作流程知识以及护理常识方法均显著优于参考组,而在护理操作失误情况对比方面,研究组41名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失误率显著低于均对照组41名护理人员。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传统方法带教,以临床路径带教有效保证新入职护理人员对于工作的适应度,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与知识水平,从而规范护理操作行为,减少操作失误,存在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临床路径带教 传统方法带教 新入职护士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腔内激光与传统手术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6月—2015年5月本科接诊的下肢静脉曲张病患78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和对照两组(n=39)。研究组采用静脉腔内激光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疗法。分析两组术后48h的疼痛程度,比较近期疗效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6%,比对照组的17.95%低,P<0.05。研究组近期疗效的总有效率为100.0%,比对照组的84.62%高,P<0.05。研究组术后48h的VAS评分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选择静脉腔内激光疗法对下肢静脉曲张病患进行施治,可取得显著疗效,且此术式还具有术后疼痛轻、创伤小以及并发症少等优势,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 静脉腔内激光 近期疗效 传统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外剥内扎术与痔上黏膜切除术(PPH、TST)术在痔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痔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组与治疗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以及肛门括约肌功能状况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外剥内扎术相比较,痔上黏膜切除术(PPH、TST)术在痔治疗中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疗效显著等优点,可作为痔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外剥内扎术 痔上黏膜切除术(PPH TST)术 治疗方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穿孔性阑尾炎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穿孔性阑尾炎的80例患者,根据随机法分组后,将传统开腹手术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而腹腔镜手术给予实验组患者。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住院时间实施比较,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于穿孔性阑尾炎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的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而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比较小,大大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推广价值比较广泛。

  • 标签: 传统开腹 腹腔镜 穿孔性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随机抽取13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6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开腹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1%,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后,治疗的有效率为84.6%,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后,治疗的有效率为69.2%,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在使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方法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明显降低,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子宫肌瘤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开腹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子宫肌瘤采取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我院通过诊断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68例纳为参研的样本,遵循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常规组与试验组,前者实施传统开腹手术;后者实施腹腔镜剔除术。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的优劣。结果试验组手术各项指标优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各组间数据比较有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可优化手术指标,减少并发症,临床推广价值高。

  • 标签: 子宫肌瘤 开腹手术 并发症 腹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子宫肌瘤患者分别实施腹腔镜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1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两组,行腹腔镜剔除术的为观察组,应用传统开腹术的则为对照组。统计两种手术的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1)在手术相关指标方面,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7.3%与21.8%,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肌瘤患者,通过对其施行腹腔镜剔除术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且临床疗效要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术治疗,值得重视。

  • 标签: 子宫肌瘤 腹腔镜剔除术 传统开腹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环乳晕切口与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7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乳腺纤维瘤患者,共10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观察组给予环乳晕切口质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且极大的缩短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乳腺纤维瘤时采用环乳晕切口,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手术和住院用时的缩短,术中出血量少,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环乳晕切口 传统放射状切口 乳腺纤维瘤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2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和对照组(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各14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14%,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0.71%比较,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优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在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分别应用腹腔镜与传统开放式手术疗法,并将其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自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4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将其依据计算机表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例数为24例。在实验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结果经对应性手术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腹腔镜手术疗法的临床疗效更显著,可显著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显著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切口感染情况。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腹腔镜 开放手术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