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D44.CD2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本院本科室收治的1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20例单纯性乳腺小叶增生和20例单纯性乳腺小管增生患者,作为实验组。应用双染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CD44和CD24的表达情况。通过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究CD44和CD2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结果对本次研究分析后,对照组单纯性乳腺小叶增生和单纯性乳腺小管增生患者,CD44、CD24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15.00%、15.00%和20.00%,经χ2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乳腺癌患者CD44、CD24细胞的阳性率均>65.00%,经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D44、CD24在乳腺癌中具有比较高的表达率,其较高的表达率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

  • 标签: 乳腺癌 CD44 CD24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DK1(周期素依赖激酶1)在Rd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方法取14、21、28d的Rd小鼠眼球(实验组)、B6小鼠眼球(对照组)眼球进行HE染色,观察视网膜形态学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K1在不同日龄小鼠视网膜上的表达。结果CDK1在Rd与B6小鼠视网膜的内核层细胞中表达,且随着发育阶段的增加表达量下降。与正常B6小鼠比较,CDK1在Rd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没有显著差异。结论Rd小鼠视网膜细胞发育过程中,细胞增殖仅局限于视神经节细胞,而内外核层细胞减少并消失,细胞G2-M期的调控因子CDK1不直接参与Rd小鼠视网膜的发育调控,提示Rd小鼠视网膜细胞退化很可能发生在G1-S期,而不是G2-M期。

  • 标签: 视网膜色素变性 细胞周期 CDK1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Th17细胞在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正常组小鼠和DSS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记录小鼠的体重变化及结肠组织病理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小鼠相比较,DSS组小鼠的体重明显下降(P<0.05),结肠黏膜变薄,隐窝出现分支、萎缩、扭曲等结构改变,肠壁内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正常组小鼠结肠组织中Th17的相对表达量为(0.013±0.003)%,DSS组小鼠结肠组织中Th17的相对表达量为(0.09±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17细胞在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中的表达量增加,并可作为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治疗靶点。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Th17细胞 DS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多发性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多发性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整体护理在多发性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加快了康复速度,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整体护理 多发性肋骨骨折并血气胸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参照患者入院序号奇偶数,按照11比例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整体护理中行健康教育,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高血压认知评分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1.19%明显高于对照组70.58%,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疾病压认知评分得分较高,SCL-90评分得分较低,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病患者,在整体护理中行健康教育效果理想,促进患者病情恢复,纠正其错误认知,改善其心理状况,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高血压病 健康教育 整体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手术室护理采取品管圈模式的整体效果观察。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60例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手术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为未实施品管圈管理,观察组为实施品管圈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10.00%,观察组的准备完善率高于对照组,而护理差错率以及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品管圈概念应用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可以有效的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多方面降低手术安全事件的发生,提升整体的服务质量。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品管圈模式 整体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系统化整体护理对改善肿瘤化疗患者的胃肠道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科室进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1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3,P<0.0a5)。结论系统化整体护理可有效预防和控制肿瘤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为顺利化疗打好基础,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系统化整体护理 恶性肿瘤 化疗 胃肠道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对呼吸衰竭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接收的500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50例,为对照组患者提供临床呼吸科常规护理,为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血气分析水平与呼吸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病情状况较治疗干预前均有所改善,组间相比发现,研究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PaCO2、PaO2)与呼吸功能指标(FEV1.0、PEER)的好转程度较对照组更优,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呼吸衰竭患者中效果显著,有效改善其呼吸功能,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整体护理 呼吸衰竭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护理中给予整体护理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收的148例严重创伤患者进行对照分析,根据采取的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整体组和对照组,各组分别为74例患者。整体组实施整体护理指导,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指导,观察并对比整体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几率。结果整体组的护理满意度68例(91.89%)显著高于对照组56例(75.68%),整体组的不良事件发生几率5例(6.76%)显著低于对照组19例(25.68%),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护理中采取整体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整体护理 严重创伤患者 急诊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护理联合整体护理在内分系统疾病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内分系统疾病患者200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100)与观察组(n=100);观察组采用人文护理联合整体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96/1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8.00%(88/100),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48,P<0.05。结论内分系统疾病护理中应用人文护理联合整体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与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内分系统疾病 人文护理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7月在我院诊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50例,根据入院的顺序平均分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00%(23/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18/25)(P<0.05)。结论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 老年重症肺炎 临床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过程中实施整体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7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护理方式采用随机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干预组(37例,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和对照组(37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36例患者护理效果良好,对照组28例护理效果良好,干预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7.3%显著高于对照组75.7%,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过程中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临床急救成功率,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急救 整体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鼻咽癌放疗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干预对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整体护理干预,即除常规护理外,还需要把注意力放到病人所处的环境、心理状态、物理因素等对疾病康复的影响因素上。比较两组口腔黏膜反应分级。结果经护理,观察组口腔黏膜反应分级情况为Ⅰ级7例、Ⅱ级27例、Ⅲ级2例、Ⅳ级0例,而对照组口腔黏膜分级情况为Ⅰ级1例、Ⅱ级12例、Ⅲ级17例、Ⅳ级7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显著,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咽癌放疗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干预对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非常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鼻咽癌 口腔黏膜反应 整体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将整体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自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6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均分为参照组(n=33)与实验组(n=33),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患者予以整体护理管理,对经不同护理干预之后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33.25±4.54)、抑郁评分(33.98±3.12)、总有效率96.96%对比参照组数据P<0.05且差异显著,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抑郁症临床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管理模式效果显著,可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日后生存质量。

  • 标签: 整体护理管理 抑郁症 抑郁状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L-21对人外周血γδT细胞增殖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分离处γδT细胞,并使用IL-21刺激扩增γδT细胞,并设置空白对照组,在第3天、6天、9天使用流式细胞计数检测γδT细胞的增殖数量,使用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IL-21、IL-17、IFN-γ的浓度水平;加入IL-21的γδT细胞与处于对数期生长的肺癌A549细胞混合培养,24小时后用MTT法检测γδT细胞对肺癌A549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流式细胞计数显示,加入IL-21组γδT细胞的数量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P<0.001);ELISA结果提示IL-21、IL-17、IFN-γ的浓度水平较空白对照组升高(P<0.01);γδT细胞对肺癌A549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作用,加入IL-21组,γδT细胞对肺癌A549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较空白对照组增强(P<0.05)。结论IL-21能增强γδ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能促进γδT细胞的增殖及促进γδT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

  • 标签: &gamma &delta T细胞 IL-21 炎症因子 肺癌A549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炎症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在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73例诊断为膝关节炎的患者作为观察组,23例单纯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病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两组患者关节液中IL-1β、IL-6、TNF-α及MMP-3的水平,比较两组差异,分析细胞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其发病机制。结果观察组患者关节液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β与TNF-α水平随着KOA的临床分期的严重程度逐渐增加,关节液中IL-1β与TNF-α水平为IV级>Ⅲ级>Ⅱ级>I级;而IL-6水平则与KOA分期无关。IL-1β与TNF-α和MMP-3含量呈显著相关,(P<0.05);TNF-α和MMP-3含量亦呈显著相关,(P<0.05)。IL-1β、TNF-α和MMP-3与ISOA之间呈正相关(P<0.05),而IL-6与ISOA之间无相关性,P>0.05。

  • 标签: 骨关节炎 白介素-1 基质金属蛋白酶 肿瘤坏死因子 酶联免疫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AR、P-PKB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意义,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100例我院接收的乳腺癌门诊患者,其中53例患者为三阴性乳腺癌,47例患者为非三阴乳腺癌,检测患者AR、P-PKB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三阴性乳腺癌患者AR的表达水平明显比非三阴乳腺癌患者低,但P-PKB的表达水平高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经SPSS17.0分析数据得P<0.05,即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AR、P-PKB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用于疾病分期。

  • 标签: AR P-PKB 三阴性乳腺癌 价值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激素受体β1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方法抽取我院的10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甲状腺激素受体β1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其中甲状腺滤泡癌的患者有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有70例。结果甲状腺激素受体β1表达为阳性的患者有10例(14.25%),癌旁组织TRβ1表达为阳性的患者有65例(92.85%),乳头状增生TRβ1表达为阳性的患者有18例(90.00%),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状腺滤泡癌TRβ1阳性表达率为10%,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从TRβ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不同表达中,可以分析出疾病的良恶性。

  • 标签: 甲状腺激素受体&beta 1 甲状腺癌 表达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胆道梗阻患者的临床诊断中,KL-6粘蛋白在胆汁中的表达水平,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自我院2015年5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64例胆道梗阻患者,检测所有患者胆汁中KL-6粘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临床意义。结果予以相同的生化测定方法后,恶性组患者胆汁中的KL-6粘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良性组,差异显著(P<0.05)。胆汁中KL-6粘蛋白的AUC为0.954,提示对于良恶性胆道梗阻来说,KL-6粘蛋白的诊断准确性较高。结论在胆道梗阻的良恶性鉴别诊断过程中,KL-6粘蛋白在恶性胆道梗阻患胆汁中呈高表达,显著高于良性患者,为临床鉴别诊断奠定基础,应广泛推广。

  • 标签: 胆道梗阻 KL-6粘蛋白 胆汁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OXC2在正常卵巢及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生物学行为关系,探讨FOXC2在上皮性卵巢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结果表明FOXC2表达强度与卵巢癌分期、分化程度有关,但与患者年龄、卵巢癌组织类型无关。FOXC2可能影响卵巢癌的发生并参与卵巢癌的侵袭转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