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益化管理模式在我院住院药房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0月-12月期间在住院药房工作的18名药师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制定精益化管理方案并严格落实,比较实施前后药师工作效率。结果:药师调剂速度、调剂精准率都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实施精益化管理模式有利于住院药房药师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精益化管理 住院药房 工作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 谈论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共的效果分析。 方法: 选取 2019 年 2 月 -2020 年 2 月手术室患者 100 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间分为研究组 50 例,对照组 50 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负面情绪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研究组患者 SAS 、 SD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 98.0% )高于对照组患者( 86.0% ),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 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减少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临床效果较显著。

  • 标签: 护理干预 手术室护理 护理满意度 负面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良好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价值。 方法: 选取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患者 420 例,按照抽签的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 210 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展开主动积极沟通,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 GCQ (简化舒适状况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 ,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 结论: 在 门诊分诊中展开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良好护患沟通 门诊护理 舒适状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门诊就是给病人经过的辅助检查后进行初步诊断的工作,对于医疗工作者来说是一个一线工作场所。在门诊护理时医护的一言一行都和医院的形象相关,肩负着提高患者对医院印象的重要职责[1]。随着近年来医疗的发展,就医便利性不断提升,门诊前台人流量越来越大,患者的大量增加使得门诊纠纷的概率随之提升,而患者对于医院的第一印象的好坏又在于门诊体验,所以在门诊工作中护理和沟通的质量对于解决医患纠纷有重要意义[2]。因此本文就对在门诊护理工作中采取个性化人性化的效果,随机抽取二百名病患进行讨论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介入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现状及影响防护水平的有关因素。方法:选取某三级医院 94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工作量、个人防护用品及辅助防护设施使用、个人剂量监测、职业健康检查、影响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因素等信息。结果: 2017年心血管、肿瘤、神经介入诊疗工作量较大;个人防护用品中铅围裙使用率最高为 100%,其次为铅围脖 97%,铅防护眼镜、铅橡胶帽、铅橡胶手套、铅内裤的使用率较低,分别为 52%、 23%、 10%、 3%;铅悬挂防护屏 (帘 )、床侧防护屏 (帘 )及可移动铅屏风的使用率分别为 84%、 62%、 69%;每次介入诊疗过程中均会佩戴个人剂量计人数占 78%,铅衣内外均佩戴个人剂量计人数占 49%;职业健康检查率为 100%;六类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中肿瘤介入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用品及辅助防护设施综合使用率、个人剂量计佩戴率均最高。防护用品配置不平衡及对防护重视程度不同是导致不同介入诊疗放射工作人员间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率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强辐射安全文化建设,进一步普及铅围脖及辅助防护设施的使用。

  • 标签: 三级医院 介入放射 职业危害 放射防护
  • 简介:摘要: 所谓姑息治疗,指的是针对癌症患者,通过早期认识、正确评估、治疗疼痛以及其他预防措施来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确保患者具有一个完整的家庭。而在姑息治疗团队中,医务社会工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医务社会工作在姑息治疗团队中的作用价值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医务社会工作, 姑息治疗团队, 作用
  • 简介:摘要: 从古至今,护理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需求,尤其是对于医学上的临床护理工作而言也是相当重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老百姓对护理的认识也逐渐深入了起来。简言之,护理工作质量的高与低直接意义上决定着病患的生理、医疗方面的安全,以及日后的康复与治疗成效的好与坏的体现。护士是开展护理工作的主体,护士的职业素养、护理病患的态度也直接影响着医患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阐述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进一步 推动护理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 标签: 人性化 护理管理 临床护理 具体应用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在肩周炎患者的护理当中应用中医针灸推拿护理的效果。 方法: 将 2017 年 6 月到 2018 年 8 月在本院的 88 例肩周炎患者,经随机抽样法将研究样本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44 例,实验组采用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在肩周炎患者护理当中应用中医针灸推拿护理,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均较高,临床效果更好,对临床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针灸推拿护理 肩周炎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贫血患者的鉴别诊断工作中采取血液检验的效果。方法:择76例患者,缺铁性贫血(IDA)患者38例,地中海贫血(MA)患者38例,均实施血液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IDA患者红细胞(RBC)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血红蛋白(Hb)分别为(5.19±0.38)X1012/L、(70.41±6.74)fl、(17.03±2.95)%、(23.34±3.15)pg、(100.22±12.48)g/L,MA患者各项指标分别为(3.16±0.38)X1012/L、(71.97±6.55)fl、(23.72±3.50)%、(23.26±2.67)pg、(84.95±10.62)g/L,其中MCV、MCH对比两组水平相似,P>0.05;BDW、RBC计数以及Hb水平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贫血患者在鉴别时,血液检验应用价值高,可以有效判断患者的贫血类型,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客观数据。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护理工作中的效果 。方法:从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到本院接受脑梗死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择 100 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 50 例脑梗死患者 。基本资料一致的情况下, 对照组脑梗死患者接受一般护理干预 ,观察组脑梗死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脑梗死患者经过护理后的 NIHSS 评分、 ADL 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 NIHSS 评分和 ADL 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评分。观察组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4% ,对照组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76% ,两组脑梗死 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促进日常活动能力提升,消除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我国当前较为紧张的医患关系 ,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脑梗死 神经功能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方法: 将我院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6 月收治的 124 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62 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程序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测评评分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综合评价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工作的应用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测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义( P < 0.05 )。 结论: 程序化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高血压知识了解程度,提高疾病治疗效果,临床效果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程序化健康教育 高血压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评价PDCA循环管理干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上报工作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进行药物治疗患者的300份病历列为对照组,且均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进行药品监测管理;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进行药物治疗患者的300份病历列为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结合对照组中改进措施进行药品监测管理。分析两组患者进行管理干预后的不良反应监测情况以及主动上报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中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3%,采用PDCA循环管理的观察组中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中的主动上报率为93.33%,对照组的主动上报率为64.71%,提示观察组中主动上报率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在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提高主动上报率,显著提高临床药品监测工作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上报工作 临床效果
  • 简介:摘 要:心内科是医院科室中的高风险科室,在心内科疾病治疗过程中会出现护理风险问题。心内科疾病患者的病情发展比较快、预见性差,死亡率相对较高,极易出现突发性、抢救性事件,且在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风险隐患,为患者的生命安全留下了很多隐患。为了有效地改善这一现状,医护人员需要针对心内科患者实行全面护理管理方式,做好风险管理工作,提高心内科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临床护理 风险 防范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分析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主要护理风险,同时针对这些风险提出针对性对策与建议。方法:从我院心血管患者中抽选139例接受住院临床护理工作的患者并将其作为本文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各自患者在三个月内的护理风险事件进行统计,并分析这些事件所属类型,将其进行统计,并针对性提出对策与建议,在六个月后统计护理事件风险率,观察护理前后的护理事件风险率变化状况并总结本次研究。结果:在三个月后统计结果中得知,总计出现了753例护理风险事件,与患者例数相比,其护理风险率可计算为541.73%(753/139),在针对性对策改善六个月后统计护理风险事件中得知,其中的护理风险已经减少至28例,此时的护理事件风险率显然降低至20.14%(28/139),从整体上来看在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率中的效果十分显著,具有十分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其中所可能会产生的护理风险事件种类与数量十分多,而其中的主要风险事件因素在护理团队、医疗器械、医用药物以及患者、家属等因素居多,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当注重从这些方面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有效控制护理风险事件的出现。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风险分析 针对性对策 临床护理工作
  • 简介: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建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影响范围最广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疫情爆发以来就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积极指导各地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对档案工作者而言,需要重视此次疫情防控的档案收集工作,真实记录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奋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场面,丰富党和国家档案工作内容,提升档案收集质量,为各种突发流行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和借鉴,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提供指导作用。

  • 标签: 新冠肺炎 疫情防控 档案收集 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围术期手术室护理与麻醉工作配合的重要性。方法: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人。对照组患者给予用药指导、饮食护理等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加手术室护理与麻醉护理。最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护理满意度与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术期手术室护理与麻醉工作配合有助于降低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临床价值高,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围术期 手术室护理 麻醉 麻醉工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护理干预 在耳鼻喉科护理工作中 的 应用 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耳鼻喉 科 于 201 8 年 11 月 -2019 年 11 月收治 的 患者 216 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抽签法 分为两组,对照组( 108 例,采用常规护理 模式 ),观察组( 24 例, 采用循证护理模式 ),收集分析两组患 者的护理质量情况 。 结果: 观察组 基础护理质量、病区管理、消毒隔离、护理满意度评分均 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 结论: 在耳鼻喉科护理工作中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耳鼻喉科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疫苗接种是我国基层医疗中一项重要的传染病预防措施,对于特异性疾病的免疫作用显著,且同时具有较大社会应用价值及效益影响,但在现阶段预防接种工作发展中,受到多方面客观因素影响,基层预防接种开展仍存在诸多方面限制,影响工作开展效果及疾病预防预期,故需对基层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所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以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及方法,提升预防接种工作效率及覆盖范围。

  • 标签: 基层儿童预防接种工作 问题 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