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单操作电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科施行单操作电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47例,术中观察位于腋中线第8或第9肋间,长1.5cm,操作位于腋前线第4或第5肋间,长2~3cm。术后常规放置1~2根胸腔引流管。结果2例分别因支气管残端漏气和静脉回流不畅而转肺叶切除,余45例顺利完成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后病理:良性病变10例,原发性肺癌35例,转移癌2例。手术时间(164.5±33.7)min,术中出血(125.6±46.4)ml,术后胸管引流(4.2±1.2)d,术后住院(5.6±1.6)d。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1例随访1~18个月,(7.9±1.6)月,未见复发和转移,无手术相关死亡。结论单操作电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安全可行,可作为部分不能楔形切除的良性病变患者、术前无法明确性质又不能楔形切除的肿瘤患者和肺功能较差、不能耐受肺叶切除或预计肺叶切除后易发生并发症的早期肺癌患者的选择。

  • 标签: 胸腔镜 单操作孔 肺段切除 肺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对椎间镜和小切口手术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入我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00例患者选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两种手术方案进行临床干预治疗,把患者随机分配为椎间镜组和小切口手术组,对比两种手术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椎间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不良反应、切口大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术后身体各项机能评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椎间镜术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不仅手术创伤小,而且术后恢复效果良好,在临床中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椎间孔镜术 小切口手术 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椎间镜下髓核摘除联合后内侧支毁损治疗对于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01月至2023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小关节综合症患者,按照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髓核摘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髓核摘除术基础上联合后内侧支毁损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腰背部VAS疼痛评分及腰部ODI功能评分等指标,进而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椎间镜下髓核摘除联合后内侧支毁损治疗3天、3个月后,腰背部VAS疼痛评分及腰部ODI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椎间镜下髓核摘除联合后内侧支毁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腰痛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腰椎退变性疾病 髓核摘除 后内侧支毁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间镜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心理护理模式应用对其疼痛程度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80例行椎间镜手术患者;选取时间: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负性情绪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VAS评分明显更低(P

  • 标签: 椎间孔镜手术 手术室护理 心理护理 疼痛程度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经皮椎间镜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来自我院 2015年 7月至 2017年 4月期间收治的 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通过经皮椎间镜治疗,分析治疗前后有关数据情况差异。结果:在患侧直腿抬高角度上,患者术后 (66.2±4.9)°显著高于术前 (31.7±3.4)°,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 VAS疼痛评分上,患者术后评分 (2.7±1.5) 分显著低于术前 (8.1±1.1) 分,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 ODI功能障碍指数评估上,患者术后评分 (19.6±6.3) %显著低于术前 (76.4±16.3)%,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改良 MacNab功能标准上,优为 19例,良为 15例,可为 4例,差为 2例,优良率为 8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经皮椎间镜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恢复效果,减少患者功能障碍,临床适用性广。

  • 标签: [ ]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区域定位原则在腰椎椎间镜微创手术当中的应用效果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骨科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6例,对之进行腰椎椎间镜微创手术。然后根据区域定位原则,为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手术治疗方案。对手术前、手术即刻以及术后6个月的治疗效果、治疗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据相应的定位原则可以分为中央型、旁侧型、椎间空型以及特殊型,进行针对性的手术治疗之后,末次随访的手术优良率、总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都明显高于实验之前,实验结果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椎间镜微创手术当中采用区域定位原则对于提升手术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可见这一原则值得临床应用并加以推广。

  • 标签: 腰椎椎间孔镜微创手术 区域定位 腰间盘突出症 疗效
  • 简介:我们于2001年6月至2005年10月采用2人3法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1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其手术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结石性胆囊炎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ThoracoscopicSurgery,VATS)下单操作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全面评估其临床效果,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的60例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rimarySpontaneousPneumothorax,PSP)的患者,其中28例接受VATS下单操作手术治疗,32例行传统三胸腔镜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单操作患者术后24小时、72小时VAS评分为(3.7±1.2)、(1.4±0.3),而传统三胸腔镜手术治疗患者术后24小时、72小时VAS评分为(4.7±1.1)、(2.5±0.6),两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再次手术治疗、无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VATS下单操手术治疗PSP,术后疼痛反应轻,是一种安全可行、疗效确切、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单操作孔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 电视胸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单操作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良性肿瘤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肺部良性肿瘤疾病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用随机数字法分2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开胸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单操作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状况,如肺功能、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并对比分析。结果对比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研究组(136.7±16.3)ml、(10.5±2.7)d均低于对照组(243.4±20.3)ml、(13.9±3.8)d,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肺功能指数,包含TLC、FVC、VC等,治疗前,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肺部良性肿瘤疾病可考虑给予单操作电视胸腔镜手术,疗效突出,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肺功能改善明显,应用性较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肺炎患者临床护理期间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44例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的观察组及44例实施常规化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疾病复发率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疾病复发率较比对照组明显更低,患者家属满意度较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改善新生儿肺炎疾病表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人性化护理模式 复发率 满意度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间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观察组行经皮椎间镜,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VAS评分、ODI评分及改良Macnab疗效评定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情况、VAS评分、ODI评分、Macnab疗效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间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 腰椎管狭窄症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介二氧化钛是近年来新兴的纳米材料,是一种常见的光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较高、光稳定性好、毒性较低和廉价易得等优点。该论文以介二氧化钛纳米粒为核心,表面修饰 HA和 ADH1, HA与肿瘤细胞表面 CD44受体结合,在肿瘤细胞中的透明质酸酶作用下,纳米载体结构被破坏; ADH1选择性的结合并阻断肿瘤 EMT细胞表面的 N-cadherin,从而抑制 EMT,克服肿瘤的耐药性,以期提高杀伤肿瘤细胞的效果。

  • 标签: 二氧化钛 纳米材料 耐药性 肿瘤细胞 EMT 细胞毒作用 靶向给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闭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SUI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行经闭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和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87.5%),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闭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治疗女性SUI的近远期疗效均能得到很好的保证,推荐临床应用。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无张力吊带术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局麻下椎间镜治疗采取手术室护理所取得实际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从我院收治的需进行局麻下椎间镜治疗椎间盘患者之中筛选,根据纳入标准共计38例患者符合要求,按照随机方法分成实验组(手术室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表示护理无效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焦虑评分改善程度更好(P<0.05)。结论: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局麻下椎间镜治疗过程中采取手术室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局麻下椎间孔镜 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术前心理干预用于局部麻醉下椎间镜手术患者的配合程度。方法:从2019年1月-2021年1月区间入院接受局部麻醉下椎间镜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院的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入院患者分为实验组(34例)。(此处改变了分组方式)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实验组接受术前心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配合程度为88.24%,对照组为55.88%,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对局部麻醉下椎间手术患者实施术前心理干预,可以提升患者的配合度,改善生活质量,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术前心理干预 局部麻醉 椎间孔镜手术 配合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椎间镜与传统开窗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56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以对照组和观察组为主,分别进行的是传统手术方式和椎间镜方式治疗,治疗后分析结果。结果:对比分析两组的围手术期各项指标,其中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是65.36±0.17、50.69±0.17、6.45±0.11,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12h、24h、48h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对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采取椎间镜方式治疗,效果显著,能缓解临床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椎间孔镜 传统开窗手术 腰椎管狭窄症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在实际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探讨椎尖镜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我院接诊的30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开放椎间盘开窗术,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椎间镜技术。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腰部的疼痛感评分以及腿部的疼痛感评分均相对更低。结论:在实际针对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采用椎间镜技术,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腿部以及腰部的疼痛感,临床应用价值相对较高。

  • 标签: 椎间孔镜技术 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椎间镜下病灶清除治疗胸椎结核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胸椎结核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对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对患者给予椎间镜下病灶清除治疗),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84.00%)(P

  • 标签: 椎间孔镜 病灶清除 胸椎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