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沙门氏菌优化检测方法进行预防性体检便样检验,分析这种检验方法的作用。方法选取于本中心接受预防性体检的500名食品卫生业从业者的肛拭子标本,于相同环境下展开常规SF+SS检验、优化SBG+XLD检验,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检出率。结果优化检测法共检出沙门氏菌感染者13例,常规检测法共检出沙门氏菌感染者4例,常规SF+SS检验、优化SBG+XLD检验扥检出率分别是2.60%、0.80%,优化检测法的检验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检测法,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SBG联合XLD优化检测法与SF联合SS常规检测法相比,在沙门氏菌预防性体检便样检验中具有显著优良性,更值得应用。

  • 标签: 沙门氏菌优化检测 预防性体检 便样检验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妊娠期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围生期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2例妊娠期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常规治疗+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分别详细记录患者分娩方式,并对母婴产后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护理经验。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早产率和产妇死亡率分别为0(0/31)、25.81%(8/31)、0(0/31),母婴均预后良好,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妊娠期密切监视心功能的变化,可以提高孕产妇的分娩耐受性,有利于孕产妇和围生儿的预后。

  • 标签: 妊娠期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 围生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方法应用于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3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患,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孕三烯酮药物和Bard无张力疝补片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而言,研究组病患76.74%(33/43)、93.02%(40/43)均明显高于参照组37.21%(16/43)、74.42%(32/43),组间差异显著(c2=5.46,P<0.05);就复发率而言,研究组病患6.98%(3/43)明显低于参照组27.91%(12/43),组间差异显著(c2=6.54,P<0.05)。结论无张力疝补片手术应用于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不同方法 剖宫产术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妊娠合并宫颈功能不全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至我院就诊的86例妊娠合并宫颈功能不全孕妇(2015年6月20日-2016年6月20日),对所有孕妇均采取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其中常规组采取一般护理方案,实验组采取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中83例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后7d无感染、宫缩、胎膜早破等并发症;实验组与常规组孕妇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35%与76.74%,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宫颈功能不全孕妇采取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给予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便于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妊娠 宫颈功能不全 紧急宫颈环扎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危重症深静脉留置管患者应用两种换药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危重症深静脉留置管患者中,选取16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8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换药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盖一块四层无菌纱布方法,对比两组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感染率为5%,而对照组感染率为27.5%,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危重症深静脉置管患者,采取加盖无菌纱布改良的换药方法,有助于降低感染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换药方法 危重症深静脉置管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三种免疫检验方法对抗HIV检测的可靠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份HIV血清和100份正常志愿者的血清,对其分别实施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金免疫层析试验以及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三种不同免疫方法的检验。结果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的检出率为100%和0%,金免疫层析试验检出率为95%和1%,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的检出率为85%和2%。结论在对抗HIV血清检验的过程中,使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的结果最为准确,其次为金免疫层析试验,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的检验效果最不好。

  • 标签: 免疫检验方法 检测抗HIV 结果可靠性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1月-2015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患者,44例在手术前诊断为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其中采用股骨髓内钉重建同时固定股骨颈骨折和股骨骨干骨折有32例,采用钢板固定股骨干骨折、空心螺钉固定股骨颈骨折有12例;有3例在手术前只诊断了股骨干骨折而漏诊了股骨颈骨折,手术采用髓内钉进行固定,手术后发现合并患有股骨颈骨折,2例采用空心螺钉加以治疗,4例采取重建髓内钉的治疗方法。结果对术后患者进行随访,时间为1~4年,平均1.4年。48例患者的骨折在术后15~31周愈合,平均时间为19周;2例患者股骨干骨折在术后1年仍没有愈合,进行再次植骨手术后24周愈合;25例患者均没有发生股骨头坏死。结论采用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时,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并选用合适的固定材料,都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股骨颈骨折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孤立肾肾结石患者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至我院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孤立肾肾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整体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以及睡眠优良率。结果观察组结石清除率、睡眠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孤立肾肾结石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结石清除率,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尽量避免并发症情况的发生,还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孤立肾肾结石 整体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三种不同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A,B,C组,每组36例患者。A组行伽玛刀放射治疗,B组行单纯微血管减压术,C组行微血管减压术联合感觉根部分阻断术。观察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VAS评分,以及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微血管减压术联合感觉根部分阻断术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伽玛刀放射治疗,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微血管减压术联合感觉根部分阻断术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微血管减压术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的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VAS评分,微血管减压术联合感觉根部分阻断术<微血管减压术<伽玛刀放射治疗,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为微血管减压术联合感觉根部分阻断术<微血管减压术<伽玛刀放射治疗,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行微血管减压术联合感觉根部分阻断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最佳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感觉根部分阻断术 微血管减压术 伽玛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不同核酸检测方法对献血者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检测能力。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到血站进行无偿献血的8000名人员,对其分别选择ProcleixUltrio以及nested-PCR两种自动核酸检测系统对其血浆标本予以HBV核酸检测,同时序列分析核酸阳性标本。结果通过研究后可知,40名献血者HBsAg检测结果为阳性,比例经计算后为0.50%,420名献血者抗-HBc结果为阳性,比例经计算后为5.25%,25例献血者经过ProcleixUltrio以及nested-PCR能力相当,表现为阳性结果。结论献血人员中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比例较高,而核酸检测方法的差异性致使检测能力有所不同。

  • 标签: 核酸检测 献血者 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胸腰椎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手术中的脊柱稳定性重建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08年2月——2013年7月,胸腰椎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患者26例,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肿瘤所在的部位采用一次性切除手术方法,对于肿瘤偏向后侧或外侧者,采用后正中入路,行全椎板切除,显露椎管内肿瘤。对于肿瘤位于脊髓的前侧,则侧方扩大手术切除范围,显露椎管内、外的瘤体。对于病变界限清楚的,而且尚未完整包膜的肿瘤,给予完整切除。病变界限不清楚的,与硬膜蛛网膜粘连,则连同少许硬膜一并切除。手术中应尽量避开脊髓较粗的滋养血管,防止损伤。对于后柱结构破坏较多的患者,有16例患者在其肿瘤切除同时行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手术过程中无死亡病例发生,术后所有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对同时行固定植骨融合术未发生脊柱失稳现象。结论髓外膜内肿瘤切除方法不仅仅局限于某种手术方法,而应根据患者肿瘤所在椎管的位置及瘤体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术后必须进行脊柱重建,这样才能真正确保治疗的效果。

  • 标签: 胸腰椎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手术 脊柱稳定性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方法应用于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3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患,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孕三烯酮药物和Bard无张力疝补片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而言,研究组病患76.74%(33/43)、93.02%(40/43)均明显高于参照组37.21%(16/43)、74.42%(32/43),组间差异显著(??=5.46,P<0.05);就复发率而言,研究组病患6.98%(3/43)明显低于参照组27.91%(12/43),组间差异显著(??=6.54,P<0.05)。结论无张力疝补片手术应用于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不同方法 剖宫产术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辅助动脉灌注化疗及膀胱灌注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泌尿外科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的8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动脉灌注化疗组39例,术后仅采用动脉灌注化疗;膀胱灌注化疗组41例,术后仅采用膀胱灌注化疗。结果动脉灌注化疗组、膀胱灌注化疗组患者1年生存率分别为92.31%、92.68%,3年生存率分别为82.05%、80.49%,5年生存率分别为71.79%、70.73%;两组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3、0.01、0.03,P>0.05)。结论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的患者术后应用动脉灌注化疗及膀胱内灌注化疗,可降低肿瘤复发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动脉灌注治疗 生活质量 膀胱灌注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咽管瘤全切术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颅咽管瘤全切术后SIADH患者16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结果本组患者均为术后以低血钠为主要特征的SIADH者,其中单纯性低血钠8例(50.0%),尿崩症伴高血钠后转为低血钠6例(37.5%),低血钠后转为尿崩症伴高血钠2例(12.5%);手术当日、术后3d、术后7d、术后14d分别与手术前比较,患者的ADH水平有所升高,但数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咽管瘤全切术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患者术前术后的ADH水平无显著变化,临床中需依据患者血钠水平状况采取相应的限制液体入量或高渗生理盐水补钠等治疗措施。

  • 标签: 颅咽管瘤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手术的临床效果和手术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40例包茎与包皮过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0例,选择传统包皮环扎术治疗)和实验组(70例,选择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治疗),比较2组手术情况。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手术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和使用和推广。

  • 标签: 包皮环切手术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 手术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西医结合护理运用于妊娠糖尿病患者围产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4月到2017年5月收治的围产期妊娠糖尿病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结果可发现,实验组患者妊高症、低体重儿、巨大儿、畸形儿、新生儿低血糖等发生率均远低于对照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等指证均显著优于对照组;除此,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对护理人员的依从性也优于对照组,这些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护理妊娠糖尿病围产期患者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并且有很好的临床疗效,除此还可以改善患者血糖浓度,减少胎儿致畸率,应该大力推广于临床。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护理 妊娠糖尿病 围产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分析传统手工方法与干化学分析仪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尿常规检验的9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采用传统手工方法法与干化学分析仪进行检验,以干化学分析仪的检验结果作为实验组,以传统手工方法的检验结果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的尿蛋白、白细胞符合率及红细胞的阳性检出率。结果两种方法在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检验阳性率方面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传统手工方法与干化学分析仪在尿常规检验中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与优势,在临床上应联合应用,提高阳性诊断率。

  • 标签: 传统手工方法 干化学分析仪 尿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症伴膀胱结石患者施行微创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伴膀胱结石患者58例,依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均分两组。予以传统治疗的29例患者为参照组,予以微创治疗的29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100%)同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5.9%)进行比对明显较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P<0.05。研究组患者的IPSS评分(9.1±2.0)分同参照组(18.2±2.1)分比对明显较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症伴膀胱结石患者予以微创治疗,效果理想,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伴膀胱结石 微创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60例/组。对照组予以喉罩全麻,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联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维持时间、完全阻滞时间、应激反应指标及术后恢复效果。结果实验组麻醉效果维持时间、完全阻滞时间、应激反应指标及术后恢复效果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喉罩全麻联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安全有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麻醉方法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 应激反应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方法结合无创通气治疗对急性心力衰竭并呼吸衰竭血氧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心力衰竭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无创通气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利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血氧分压(PaO2)、PH值等血氧状态指标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各血氧状态指标、ApacheⅡ评分均治疗前有所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0.5%显著好于对照组的6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常规方法结合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并呼吸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氧状态及ApacheⅡ评分,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无创通气 急性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 血氧状态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