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并同时设立了康复组、针刺组,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对疾病的疗效。并总结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优势,以便于临床的推广应用。方法本研究将符合纳入符合标准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康复组、针刺组,每组20例,进行临床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治疗组采用金津穴、玉液穴点刺放血,针刺廉泉穴结合康复训练,康复组采用单纯康复训练,针刺组采用金津穴、玉液穴点刺放血,针刺廉泉穴,洼田饮水测试评估和吞咽困难量表作为观察指标,每组治疗前后的结果观察,并进行治疗后每组之间的疗效比较。采用SPSS17.0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结果将三组患者资料的性别、年龄、病程进行比较之后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洼田饮水测试评级,吞咽困难分级量表得分比较后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康复组、针灸组治疗后每组洼田饮水测试评级,吞咽困难分级量表得分比较后较治疗前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疗效对比结果示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针刺组、康复组。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针刺疗法 康复训练
  • 简介:目的调查某装甲部队腰腿部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和分布情况。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装甲兵某部349名官兵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然后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腰腿部军事训练伤发生人数为157例,发生率为45。O%;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比例最高,占总发生人数的35.7%,腰部疼痛和腰肌劳损次之,均为16.6%,腰部伤总体多于腿部伤;季节分布以春季发病率最高,占总发生人数的38.9%,夏季次之;致伤科目中射击训练致伤最多,其次为装填训练。结论装甲部队官兵腰腿部军事训练伤发生率较高,需要实施各种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降低发生率,保证训练效果,提高战斗力。

  • 标签: 军事训练伤 腰腿痛 装甲部队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针灸结合吞咽康复训练干预后,探究该干预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100例,然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康复训练治疗措施,干预组在康复训练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再进行针灸辅助治疗措施,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相关患者进行针灸辅助治疗后,干预组在恢复时间、心理满意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对相关患者进行针灸辅助护理干预以后,其恢复时间明显降低,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对临床治疗效果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针灸 吞咽康复训练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康复训练用于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行综合康复训练,对比分析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智力与运动发育状况改善,且观察组评分更高(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比对照组75.00%更高(P<0.05)。结论:对脑瘫患儿行综合康复训练效果理想,有助于改善患儿智力、运动发育状况。

  • 标签: 小儿脑瘫 康复治疗 综合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肩手综合症的疗效。方法:2022.5-2023.6,以发生肩手综合症者为对象,选择60例,经信封法分为观察组(针灸+康复训练,30例)、对照组(康复训练,30例)。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大(P<0.05),治疗2周后、4周后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肩手综合症联合应用针灸、康复训练,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肩手综合症 康复训练 针灸 治疗有效率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应用整体康复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01月-2021年01月诊治的80例小儿脑瘫患儿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将所有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整体康复训练,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明显偏高(P<0.05)。结论 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应用整体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智力水平和运动功能,能够显著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儿脑瘫 康复治疗 整体康复训练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查看在心胸外科手术护理期间应用呼吸功能训练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收纳资料随机选取2017年2月-2022年2月期间98例手术治疗的心胸外科患者,采取抽签分组,传统护理患者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呼吸功能训练的患者为实验组,指标评估包括肺功能指标、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数据。结果:患者FEV1/FVC、FEV1、FVC指标对比对照组差于实验组,实验组拔管时长、住院时长和对照组指标对比较好,P<0.05。结论:针对心胸外科手术护理患者实施呼吸功能训练有效提升患者肺功能状态,提升患者康复效率。

  • 标签: 呼吸功能训练 心胸外科 手术护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对伴有偏瘫的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添加肢体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方法:研究选取2021年7月-2022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伴有偏瘫的脑梗死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分组,纳入常规干预对照组中30例、纳入添加偏瘫肢体康复训练观察组中30例,通过对入院时及出院时的肌力等级执行组间对比分析两种管理模式的效果。结果:在入院时的组间肌力等级对比结果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在出院时的组间肌力等级对比结果显示有差异(P<0.05),明显观察组肌力等级较对照组低。结论:在对伴有偏瘫的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添加肢体康复训练开展护理干预工作更利于促进患者肌肉力量的恢复,进而促使其肢体功能也随之改善。

  • 标签: 脑梗死 偏瘫 肢体康复训练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多动症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对学习成绩的提升效果。方法:选择多动症患儿40例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共2个疗程,每个疗程20次,开始和结束时对疗效进行评价,并对第一个、第二个疗程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共有30例患儿完成20次训练,完成率为75%。共包括女3例、男27例。ADHD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后,学习成绩、注意力、完成作用、情绪稳定、运动协调能力都明显提升。第一疗程、第二疗程,在学习成绩、运动协调、情况稳定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感觉统合训练 多动症 学习成绩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基于特定时间(2020年8月-2021年8月)及固定范围内(本院),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70例,将其实施分组(2组,随机数字表法,每组均为35例),A组给予康复训练,B组基于此,实施针刺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94.29%)较A组(74.29%)高(P<0.05)。结论 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通过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方法进行治疗,效果好,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针刺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精神科中运用康复训练结合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 。 方法 随机选取于2020年1月—2022年 1 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80例患者,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精神科中运用康复训练结合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机体的相关指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精神科 工程管理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康复训练用于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行综合康复训练,对比分析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智力与运动发育状况改善,且观察组评分更高(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比对照组75.00%更高(P<0.05)。结论:对脑瘫患儿行综合康复训练效果理想,有助于改善患儿智力、运动发育状况。

  • 标签: 小儿脑瘫 康复治疗 综合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慢阻肺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本文分析对此病患者康复治疗中实施运动并呼吸训练的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5月-202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100例,以随机信封法分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运动并呼吸训练的50例患者为干预组。对比指标:肺功能(PEF、FVC、FEV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量表(CAT)评分、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对比指标对比结果显示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各肺功能指标值均更高,CAT量表及MMRC量表评分均更低(P<0.05)。结论:在慢阻肺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应用运动并呼吸训练可显著提升患者肺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运动并呼吸训练 慢阻肺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运动损伤患者康复中实施康复训练与生物疗法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3年4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运动损伤80例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模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生物疗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康复训练,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生物疗法实施在运动损伤患者康复中,患者满意度极高。

  • 标签: 康复训练 生物疗法 运动损伤
  • 简介:纳米递药系统的表面修饰作用会对载体的穿透能力产生影响。本研究通过使用叶酸配体和细胞穿膜肽分别修饰的纳米脂质载体,在堆积法建立的肿瘤球模型上实时分析细胞靶向和细胞穿透作用对于纳米脂质载体的肿瘤穿透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细胞穿透肽修饰的纳米脂质载体不论是从穿透深度还是强度上,在穿透早期都具备更好的穿透肿瘤球能力。

  • 标签: 纳米脂质载体 肿瘤球 堆积法 叶酸 细胞穿膜肽
  • 简介:甘草苷和异甘草苷是中药甘草中的主要黄酮类成分,前者归属为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后者归属为查耳酮类化合物。本文利用体外人源Caco-2细胞单层模型进行甘草苷和异甘草苷的肠吸收研究。通过双向转运研究,对两个化合物在该模型的渗透性进行评价,并借此预测其在人体的肠吸收机制。采用HPLC-UV方法测定化合物的浓度,并计算相关渗透参数。甘草苷和异甘草苷的表观渗透系数分别为(5.40±0.16)×10^-7和(8.69±0.15)×10^-7cm/s。虽然甘草苷和异甘草苷为两个不同类型的化合物,但均为吸收较差的化合物,吸收程度与糖基密切相关。从吸收时间、浓度依赖性上判断2个化合物主要吸收机制均为被动扩散。

  • 标签: 甘草苷 异甘草苷 CACO-2细胞单层模型 肠吸收
  • 简介:近年来,国内外诸多企业正在积极地进行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发和申报。作为一种大分子蛋白药物,单克隆抗体因其特殊的结构和生理性质,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与小分子药物相比均存在较大差异。单抗具有的靶点介导的药物处置、非线性药动-代谢、时间依赖性、较长的半衰期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使得其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存在了一系列的挑战。合理的应用模型和仿真技术可帮助研究者充分发掘数据信息、预测临床试验结果、指导临床试验设计以及优化给药方案等,其中靶点介导的药物处置模型在单抗药物研发中的应用目前已有一些探索。本文将通过对单抗药物药动学特征的介绍,探讨靶点介导的药物处置模型在单抗药物研发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期帮助研究者科学、高效地进行单抗类药物的研发。

  • 标签: 单克隆抗体 药代动力学 靶点介导的药物处置
  • 简介:目的:研究氟西汀对老年APP/PS1双重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动物实验中取APP/PS1双重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氟西汀组(n=8)和生理盐水组(n=8),另取C57同窝生同月龄正常小鼠10只为对照组。氟西汀组小鼠给予氟西汀(10mg/kg)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组及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次/d,持续8周。Morris水迷宫实验进行行为学检测。Tunel染色检测海马区神经元凋亡。细胞实验中将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培养48h后分为正常组、Aβ组、氟西汀组和氟西汀+Aβ组,后3组分别在含10μmol/Lβ-淀粉样蛋白、100nmol/L氟西汀和100nmol/L氟西汀+10μmol/Lβ-淀粉样蛋白的DMEM中继续培养48h。行原位细胞凋亡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结果: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中,氟西汀组小鼠较生理盐水组相比平均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空间探索实验中跨越平台次数增加(P〈0.01);海马区凋亡神经元数量减少(P〈0.01)。细胞实验中,氟西汀组和氟西汀+Aβ组与Aβ组相比,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氟西汀对神经元细胞有保护作用,能减少神经元的凋亡,长期服用氟西汀能显著改善APP/PS1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力能力。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氟西汀 凋亡 神经元 APP/PS1双重转基因小鼠 认知
  • 简介:目的:观察冠心丹参方对垂体后叶素致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并对其有效组分配伍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舌下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致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的方法,观察不同配伍药物对注射垂体后叶素后不同时间点大鼠心电图ST段、T波的位移值,急性心肌缺血梗死范围及心肌组织的病理学检查。结果冠心丹参方中药物不同组分配伍均能明显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ST段、T波的变化,能降低急性心肌缺血梗死范围、保护心肌细胞。冠心丹参方组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最佳。结论冠心丹参方中药物不同组分配伍具有显著对抗垂体后叶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其效应强度为:冠心丹参方〉丹参+三七〉丹参+降香〉丹参〉三七+降香。有效组分配伍的药效结果符合中药方剂配伍原则。

  • 标签: 冠心丹参方 有效组分配伍 垂体后叶素 急性心肌缺血
  • 简介:目的:探讨线栓法制备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成功的两种评价方法间的相关性,为评价该模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标准。方法:20只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0)、假手术组(n=10),采用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MCA)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术前、缺血即刻、缺血2h、再灌注即刻、再灌注24h利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监测各组小鼠脑血流量变化,再灌注24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行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百分比,相关分析判断脑血流量变化与梗死体积百分比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异常,TTC染色显示出明显的脑梗死,梗死侧脑血流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即刻、缺血2h小鼠脑血流量变化与再灌注24h脑梗死体积的相关系数R2值分别为0.55、0.28(P〈0.05)。结论:缺血即刻的皮层血流变化与梗死体积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小鼠脑血流量变化是除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梗死体积以外另一种可判断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制作成功的可靠且实用的方法。

  • 标签: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神经功能评分 脑梗死体积 脑血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