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异位妊娠包括输卵管妊娠、腹腔妊娠、卵巢妊娠、宫颈妊娠以及残角子宫妊娠,是妇科常见急腹症,可导致腹腔内大出血、休克、感染甚至患者死亡,若不及时诊断和积极抢救,可危及生命。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68例异位妊娠患者,现将临床资料回顾性总结、分析如下。

  • 标签: 异位妊娠 临床分析 残角子宫妊娠 腹腔内大出血 输卵管妊娠 腹腔妊娠
  • 简介: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有关因素、临床特点。方法对99例异位妊娠患者的孕产史、避孕方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手术方式等进行分析,结果异位妊娠发病因素中有流产史(人流或药流史)占60.61%,有盆腔炎病史58.59%,宫内节育器避孕者占42.42%,临床表现主要为停经、腹痛、阴道出血,但有少数症状不典型,HCG及B超检查及后穹隆穿刺相结合可大大提高早期诊断率。结论流产史,盆腔炎病史及放置宫内节育器患者的异位妊娠发病率升高,临床医师应详询病史,对病史不明显患者,应结合相关检查,科学的分析病情,及早对异位妊娠作出诊断,并根据患者对生育要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异位妊娠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急诊昏迷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探讨早期诊断和早期急救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昏迷患者10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昏迷原因,100例急诊昏迷患者昏迷原因居前三位的是脑血管意外36例(36.0%),脑外伤28例(2S.0%),药物中毒18例(18.0%);抢救结果,100例急诊昏迷患者,成功抢救89例,成功率为89.0%,死亡11例,死亡率为11.0%。结论急诊昏迷具有高死亡率的特点,及时准确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减少脏器损害和降低死亡率,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 标签: 急诊 昏迷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发生巨大儿的相关因素及对母儿的危害;方法回顾性分析233例巨大儿的临床特点;结果分娩巨大的百分比:①大于等于35岁的产妇最高,但三个年龄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城市高于农村,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经产妇高于初产妇,两者差异无显著性。巨大儿剖宫产率明显增高,于阴道分娩组及胎吸组有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巨大儿 相关因素 阴道分娩 胎吸 产前诊断
  • 简介:目的:了解我中心用药错误情况,为规范医院用药提供对策参考。方法:依据相关文献和资料对我中心用药错误的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对策。结果:目前我中心用药错误情况主要包括扩大适应证、超常规剂量用药及不合理配伍用药等情况。结论:建议采取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加强医护人员培训等方法来减少或避免用药错误情况的发生。

  • 标签: 用药错误 分析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药源性低钾血症的特点.方法对108例药源性低钾血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常见的引起低钾血症的药物主要为利尿药53.7%、抗感染药物15.7%、激素类7.4%,且药物诱发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漏诊或误诊.结论药物诱发低钾血症具有潜在的危险性,需提高警惕,及时防治,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药源性 低钾血症 文献分析
  • 简介: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常见的并发症,是妇科急腹症中较特殊的一种,临床上容易误诊.本院自1995年1月至2003年9月共收治其患者300例,均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者19例(6.33%),现作一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

  • 标签: 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 临床特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生殖器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Ⅱ型感染所致性病之一。HSV-Ⅱ主要由性行为传播。感染后在机体内呈隐匿状态。潜伏于神经节内。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受到抑制时,导致机会感染而致病。

  • 标签: 疱疹病毒 误诊
  • 简介:近年来由于产科诊断水平及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剖宫产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但它毕竟是一种手术,难免由于手术对身体的创伤及并发症,因此应对剖宫产率的上升给予足够的重视,严格手术指征。笔者对本院近年来232例剖宫产病例作一分析,报道如下:一、资料资料源于我院近年住院病员以剖宫产结束分娩者,共232例。年龄在20岁~43岁之间,20岁~25岁113例,26岁~35岁102例,36岁~43岁17例。初产妇198例,经产妇34例,其中包括再次剖宫产22例。术

  • 标签: 剖宫产指征 再次剖宫产 羊水过少 前置胎盘 阴道分娩 胎儿宫内窘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微生物发酵技术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是整个中药炮制体系中的常用方法。本文围绕发酵炮制的基本定义与特点,从多方面指出了中药发酵炮制的主要工艺,望能为此领域研究应用提供些许参考。

  • 标签: 中药 发酵 炮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的应用对胃溃疡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从2020年1月至12月随机纳入64例胃溃疡患者进行研究,分组办法是随机法,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相关指标。结果:此次实验中,对比对照组,研究组护理后胃黏膜溃疡面积(0.48±0.16)cm、SF-36分值(88.25±9.51)分、护理总有效率96.87%均明显改善,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胃黏膜溃疡面积、SF-36分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有利于胃溃疡患者护理效果改善,意义重大,值得临床运用。

  • 标签: 胃溃疡 临床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足口病患儿临床治疗情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85例手足口病患儿为调查样本,对所有患儿治疗方式进行整理,统计患儿治疗效果,针对治疗后病情改善不佳且平均住院时间超过7天的患儿进行调查,明确疾病治疗影响因素。结果:85例患者中痊愈者58例、病情改善19例,治疗无效者8例,无效率为9.41%,有效率为90.59%。轻症组患儿口腔溃疡、反复发热、嗜睡精神差、神经反射异常、血糖超过10mmol/L、呕吐、首次注射免疫球蛋白无效、肠道病毒71型感染比例以及患儿体温峰值、发热时间与重症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儿腹泻、心电图异常以及干扰素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整体治疗效果理想,临床中要合理使用免疫球蛋白。

  • 标签: 手足口病 免疫球蛋白 重症 用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