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小平科技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邓小平科技思想,对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 标签: 邓小平理论 科技思想 十六大 三个代表 生产力 科学技术
  • 简介:小平在指导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十分关注中国就业问题,理性分析了传统就业理论,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就业思想,主张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就业问题,从农村到城市、从教育到计划生育再到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探索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思想体系.

  • 标签: 邓小平 就业思想 探析
  • 简介:小平农业思想简论□徐晓刚耿庆彪邓小平同志的农业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领导新时期农村工作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深入学习和领会邓小平同志的农业思想,对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全面发展,推动我国农村沿着有中国...

  • 标签: 邓小平农业思想 邓小平同志 科学技术 乡镇企业 农村城镇化 农业问题
  • 简介:现当代的宁波帮活跃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不乏有政界人士、工商巨头、科技名人、社团领袖和社会名流。邓小平亲自做团结和发动宁波帮工作,把发挥宁波帮的优势,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布局的重要一棋来抓,动员宁波帮建设宁波指示鼓舞下甬籍人士开展报效桑梓活动,为宁波申报计划单列市不断奔波,积极支持宁波经济建设,推进宁波文化和社会事业发展。

  • 标签: 邓小平 团结动员 宁波帮
  • 简介:青年,是处于人生从少年到成年中间的特定年龄阶段的人类个体组成的社会群体。青年观是人们对这一社会群体的总看法。邓小平的青年观,是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是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继承和发展。它构成了邓小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青年的本质特征:革命事业的未来和希望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代一代人生生不息的不断奋斗、不断前进的过程。在这个历程中,青年是承先启后的桥梁,是联结儿童少年和成老年的纽带。青年的社会本质特征就在于,青年既承担着从老一代人身上继承人类历史宝贵遗产并为人类增添新财富的责任,又肩负着把人类财富传给后一代的使命。继承性、开拓性和传授性,是青年固有的内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

  • 标签: 青年观 革命事业 共产主义事业 儿童少年 现代化建设 人类财富
  • 简介:小平的思想理论影响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理想人格,构筑了承毛泽东之韵的特殊文化景观;为了更好地发掘、理解、领悟邓小平的智慧,推进中国社会的进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创新,有必要理清其来龙去脉,尤其要侧重于邓小平文化现象的认识和理解:研究邓小平文本及其赖以产生的历史与现实的环境、背景及其自身特性,揭示其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理想人格的真谛,诠释其理论学说的文化指向及普遍意义。

  • 标签: 邓小平 文化 思维方式 价值观念 理想人格
  • 简介:小平同志的一生心系人民,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对辽宁的建设和发展,也倾注了巨大的心血.从1955年11月到1990年6月期间,他老人家先后12次来辽宁视察工作.第一次于1955年11月与刘少奇、彭德怀、贺龙、叶剑英等中央领导同志到辽东地区观看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的军事演习并视察了大连港、鞍钢和在沈阳的一些军工企业.

  • 标签: 辽宁 视察工作 邓小平 农业生产 农村政策 粮食产量
  • 简介:15年前的一个夏日,1984年8月1日,正在北戴河休养的邓小平专门听取了国务委员谷牧关于宁波对外开放工作的情况汇报,并满怀激情地号召:“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消息传来,在海外“宁波帮”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宁波帮”顿时作为一颗耀眼的新星登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舞台,备受海内外舆论的关注。中国对外开放的总设计师为何如此关注宁波建设,对“宁波帮”何以情有

  • 标签: 宁波帮 邓小平 宁波建设 中国对外开放 海外侨胞 中国改革开放
  • 简介:在广安乡亲们中,邓小平与草鞋亲的故事,广为传颂。幺舅来渝串门1950年春天,邓小平的舅舅淡以兴和继母夏伯根来到重庆。警卫员崔来儒立刻向正在开会的邓小平悄悄报告:“政委,您舅舅和老娘从广安老家来了。”邓小平一怔,崔来儒继续说:“要不要通知卓琳校长,叫她回来招呼一下?”邓小平把手轻轻一挥:“不用了,告诉接待科安排他们在招待所住下。”“不行呐,您那个舅舅等得有些不耐烦了,一个劲嚷嚷说大老远赶来,

  • 标签: 淡以兴 卓琳 夏伯根 给你 邓朴方 少年时代
  • 简介: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用人问题是战略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大事.只有按照邓小平同志的用人思想去培养选择干部,才能永保社会主义江山永不变色.本文作者从用人目的、用人标准、年龄结构、竞争机制和用人观念五个方面归纳邓小平用人思想的特点.

  • 标签: 《邓小平文选》 邓小平同志 用人思想 党的基本路线 用人问题 年轻化
  • 简介:198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35周年国庆。天安门广场上人山人海,50万军民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到处是人的海洋,花的海洋,旗帜的海洋。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和战略导弹部队雄赳赳列着方队经过天安门城楼,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接受10亿人民的检阅。

  • 标签: 邓小平 诞辰100周年 “小平您好” 北京大学 郭庆滨 李禹
  • 简介:“您话语中质朴的哲理/我们一直在聆听/在您走进历史之后/我们还时常与您相逢/一遍遍品读/您波澜壮阔的阅历/端详您魅力无限的笑容……”——一位诗人这样赞颂邓小平。“没有改革开放,我们又怎会认识到世界会是如此精彩。”——一位网民这样谈论邓小平。“小平您好”,是神州万众的真情表白;“小平走好”,是华夏十三亿人手擎的棺盖。如同毛泽东的丰功伟绩一样,邓小平对于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不仅在于他投身革命的沙场豪迈,更在于他又一次在生死存亡的重大关头,成功地把中国带入又一个崭新的历史平台。百年小平,以自己独特的思维与魅力,诠释着中国百年的奋争、富强之路。百年小平,永生在了大海,却在与江河一样涌动的土地上,矗立成民族仰仗的肩膀,让我们踏着,继续前行!

  • 标签: 邓小平同志 毛泽东思想 中国共产党人 改革开放 中国人民 建设社会主义
  • 简介:小平.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他的一生几经风雨,波澜壮阔,他把毕生的心血和精力都献给了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中国人民永远爱戴他,怀念他。今年2月19日是邓小平逝世十周年纪念日,本刊撷取邓小平各个时期在安徽留下的足迹,编辑此版,以示怀念。

  • 标签: 周年纪念 邓小平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逝世 安徽
  • 简介: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冷溶、汪作玲主编的《邓小平年谱(1975-1997)》即将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本刊征得编者同意,特选载其中有关1975年整顿的部分条目,以飨读者。限于篇幅,本刊选载时对部分条目作了删节。标题是本刊编者加的。

  • 标签: 邓小平 1975年 整顿工作 工作作风 干部管理 国务院
  • 简介:我在保山地委和行署机关工作了28年,其中20年是在杨善洲同志领导下工作。其间经历的有些事至今历历在目,现略一二,以作对善洲品格和精神的一种学习和怀念。"谁晓得他就是杨书记"善洲同志穿的永远是一套蓝色中山装,戴的是一顶蓝布遮阳帽,下乡去穿一双草鞋式的塑料凉鞋,背一双军用解放鞋;下车步行穿凉鞋,晚上洗脚换胶鞋。

  • 标签: 机关工作 草鞋 中山装 同志 经历
  • 简介:1948年,国民党统治区,社会黑暗,民不聊生,怨声四起.现实,深深地叩击着每一个热血青年的心,促使广大青年学生逐步觉醒,走向成熟.在英雄城南昌的几所重点中学——一中、二中、心远中学,有几个学生,或读初三,或高一,年纪不过十六七岁.黑暗的现实使他们过早地成熟起来.他们是胡康新、熊国模、罗时烽、胡显中、钟纯民.心远中学教高一的国文老师廖伯坦(地下民盟成员)经常有意识地引导这几名学生阅读进步的文艺书

  • 标签: 青年学生 重点中学 文老师 国民党统治区 心远 英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