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8 个结果
  • 简介:2006年,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荥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对位于荥阳市王村镇新店村以北的金元时期水井遗迹进行了发掘清理,出土各类瓷器多件,为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提供了新的资料。

  • 标签: 荣阳市 金元 水井 清理
  • 简介:2003年10月焦作市文物工作队发现一座西晋墓(2003JHM1),清理出武士俑、牛车、角兽、马、灶、井、多子橘、俑等文物23件(套)。根据墓葬形制与随葬品判断此墓时代为西晋中期。

  • 标签: 西晋中期墓 山阳故城 角兽
  • 简介:<正>1980年5月,胡乔木同志在中国史学会代表大会上提出:“地方志的编纂,也是迫切需要的工作。现在这方面的工作处于停顿状态,我们要大声疾呼,予以提倡。要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材料,继续编写地方志。”为了响应这一号召,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把参加编纂《河南省志》列入重点科研项目,并组织力量与有关单位协作,和段德仁、樊美于等同志一起,从调查河南历代方志纂修情况入手,为全省修志工作做准备。

  • 标签: 地方志 河南省 新方志 修志工作 县志 社会科学院
  • 简介:2003年5月,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了新乡县后高庄遗址,发现属于龙山文化早期和先商文化两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其中龙山文化早期灰坑9座,先商文化灰坑1座,出土了一批富有特征的罐类器物群,为研究中原古代文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 标签: 后高庄遗址 发掘 龙山文化 先商文化
  • 简介:《豫报》是河南留日学生最早创办的刊物,1906年12月在日本东京创刊,共出版了6期。它的创刊宗旨是“改良风俗,开通民智、提倡地方自治、唤起国民思想”。由于政见不同,自第五号起《豫报》股东分化,一部分以宣传革命为宗旨的激进派创办了河南杂志,备受海内外注目。在这种情势下,《豫报》在1908年4月30日出版了最后一期即第六号后便停刊了。

  • 标签: 《豫报》 《河南》 创刊宗旨 河南 留日学生 东京
  • 简介:民族地区党报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播党和政府的法规、政策,宣传并指导中心工作,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占据着主导地位,其政治敏感性、政策指导性、理论准确性、监督有效性等有着不可取代的媒体权威性。在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党报作为主流媒体,其内部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 标签: 民族地区党报 日报 甘南 社会发展服务 民族地区经济 政策指导
  • 简介:2007年,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考古人员对河南禹州新峰墓地进行了发掘。其中的2座东汉画像石墓形制完好,并出土了丰富的随葬品。这批资料的公布,为研究汉代墓葬提供了翔实的实物资料。

  • 标签: 禹州市 新峰墓地 东汉 画像石墓
  • 简介:2000年10月底,由河南省美协主办的“河南中国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展出的130件山水、人物、花鸟画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可以说,这次画展既是河南新时期20年来中国画创作的一次集中展示,又标志着河南中国画即将跨入新世纪之际呈现出的良好开端。正如河南省美协主席方照华先生所言:我们河南美术界有足够的理由将“跨世纪展”作为一个特殊的节日对待,因为新时期的20年来,我省美术事业空前大发展、大繁荣,这不但是对已往几十年艰辛奋斗历程的怀念和总结,更是对新世纪的信心和希望。大体回顾80年代,中国画坛风云际会,先是对“文革”美术的清算,继而出现

  • 标签: 中国画 新时期 河南省 青年画家 山水画 美术界
  • 简介:2016年6月,在驻马店市正阳县贾庄遗址发掘出一座龙山晚期的墓葬M12。该墓葬保存较好,出土随葬品丰富,为研究中原地区龙山文化时期的葬制、葬俗提供了不可多得实物资料。

  • 标签: 正阳县 贾庄遗址 12号墓 龙山晚期
  • 简介:河南作为中国戏曲的发源之地,古戏楼遗存数量众多,形式多样,对丰富中国古戏楼研究范本以及研究河南地区的民俗文化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对现存河南典型古戏楼展开综合性的调查及研究,努力探索一条合理利用及弘扬发展的途径,使这一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得到合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 标签: 古戏楼 布局形制 特点分析
  • 简介:<正>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均在河南省登封县嵩山脚下,合称“中岳汉三阙”。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阙,是我国古代设置在城门、宫殿、祠庙、陵墓前的建筑物。它的作用是表示大门。登临了望;悬挂法令、布告,以示国人;朝臣陛见,思缺补遗。太室阙,建于东汉安帝元初五年(公元118年)。是汉代太室山庙前的神道阙,此阙

  • 标签: 我国古代 登封县 汉安帝 碑刻 河南省 神道
  • 简介:民国时期是河南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时期,不仅灾害出现的频率高,而且灾害的强度也非常大。本文通过对民国时期河南水旱灾害资料的爬梳,重建了河南省水旱灾害的等级序列,并且对水旱灾害的变动和趋势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 标签: 民国时期 河南 旱灾 水灾 空间分布
  • 简介:贾湖遗址20世纪80年代中期六次发掘的资料公布之后,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限于当时的发掘水平,发掘中忽略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使有些方面的研究无法深入进行。同时,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为了使科技考古专业的学生受到田野考古的训练,并探索使田野考古与科技……

  • 标签: 发掘 遗址 简报
  • 简介:<正>一、地理位置及概况大石头山位于淅川县仓房乡沿江村北,距淅川县城约80公里(图一)。山头北高南低,呈西北东南走向,西邻淅川县林场刘裴沟分场山林,位于丹江水库区内(当蓄水量至海拔150米时,整个山头都被库水淹没。而水位降至135米时,全部山头则露出水面),东、南、北三面环水,只有西部可路通林场。以此向南5公里内为徐家岭、和尚岭及下寺春秋楚墓群。这里因库水冲刷,大部分墓口表土被库水冲走,其中有一部分墓已冲刷到底部,统计出露的墓口:楚墓51座(其中有

  • 标签: 楚墓 石头 灰陶 二层台 标本 腹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