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过表达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A(P21)基因对甲状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人甲状腺癌细胞SW579分为对照组(未转染)、PCLneo-HK组(转染空载体)和PCLneo-P21组(转染真核过表达载体)。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P2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表达水平。结果PCLneo-P21组SW579细胞中P2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CLneo-P21组SW579细胞的增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CLneo-P21组SW579细胞中Bcl-2、cyclinD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BAX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过表达P21基因可以通过影响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 标签: P21 甲状腺癌 增殖 凋亡 细胞周期蛋白D1
  • 简介:目的:探讨MEG3在雷公藤红素诱导的肝癌HepG2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抑制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HepG2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检测cleavedcaspase-3、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real-timePCR检测MEG3的表达。结果:雷公藤红素抑制HepG2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并上调MEG3的表达;敲低MEG3的表达后显著逆转了雷公藤红素诱导的HepG2细胞增殖抑制和细胞凋亡。结论:雷公藤红素通过上调MEG3的表达抑制HepG2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 标签: 雷公藤红素 长链非编码RNA MEG3 增殖 凋亡 肝癌
  • 简介:目的探索白藜芦醇对酒精诱导雄性大鼠骨量减少和骨强度降低的影响。方法30只12周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3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给予0.4mL/100g的20%乙醇溶液,每周3次。治疗组接受白藜芦醇40mg/kg治疗,每日一次,治疗为期12周。治疗结束时收集血清和股骨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股骨骨密度较模型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cro-CT显示治疗组大鼠股骨干骺端较模型组具有更多骨小梁以及更佳的骨微观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力学结果显示治疗组股骨的极限载荷和峰值负荷较模型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检测结果表明治疗组的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对酒精诱导雄性大鼠骨量减少和骨强度降低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白藜芦醇 酒精 骨密度 Mircro-CT 骨强度 大鼠
  • 简介:测定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薤葶治疗组、薤葶大剂量组TXB2、6-keto-PGF1α含量心痛定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治疗后A、B两组ET较D组下降非常显著(P<

  • 标签: 合剂野百合 大鼠肺动脉 碱诱导
  • 简介:测定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薤葶治疗组、薤葶大剂量组TXB2、6-keto-PGF1α含量心痛定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治疗后A、B两组ET较D组下降非常显著(P<

  • 标签: 合剂野百合 大鼠肺动脉 碱诱导
  • 简介:结果和DMN组相比蓝玉簪龙胆能明显降低DMN诱导的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的MAO及MDA含量,方法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二甲基亚硝胺(DMN)模型组、蓝玉簪龙胆组、强的松组和蓝玉簪龙胆+强的松组,正常对照组、二甲基亚硝胺模型组(DMN组)、蓝玉簪龙胆治疗组(LYZ组)、强的松治疗组(强的松组)、蓝玉簪龙胆+强的松治疗组(LYZ+强组)

  • 标签: 二甲基亚硝胺 亚硝胺诱导 治疗研究
  • 简介:抗炎止痛口服液治疗组和雷公藤治疗组大鼠关节滑膜增生,雷公藤治疗组及抗炎止痛口服液大、中剂量治疗组大鼠足肿胀度明显低于AIA模型组(P<,而抗炎止痛口服液治疗中、小剂量组大鼠体重正常组比较

  • 标签: 佐剂诱导性 作用研究 关节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加味益气聪明汤对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诱导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株(HBMEC)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HBMEC分为阴性对照组、对照组和加味益气聪明汤组(0.1、1、10g·ml-1),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加入50μmol?L-1Aβ1-42培养24h,同时加味益气聪明汤组加入相应浓度的中药提取液作用30min,每个浓度设置3个复孔。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Hochest33342/PI双染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中果蝇样受体4(TLR4)、环氧合酶2(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对照组细胞活力降低、凋亡率增加,TLR4、COX-2蛋白表达增加;对照组比较加味益气聪明汤组细胞活力增强、凋亡率降低,TLR4、COX-2蛋白表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加味益气聪明汤可改善Aβ1-42所致的HBMEC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COX-2信号通路有关。

  • 标签: 加味益气聪明汤 HBMEC 细胞凋亡 TLR4/COX-2
  • 简介:[摘要 ] 目的:观察低浓度外源性精胺对 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及凋亡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精胺抗损伤的可能机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浓度外源性精胺对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及凋亡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精胺抗损伤的可能机制。

  • 标签:
  • 简介:图5 5×10-7M的As2O3作用于MGC-803细胞24h后,5×10-7、10-6M的As2O3处理12~48h的MGC-803细胞经Fcm检测,10-6M浓度的As2O3分别处理培养生长良好的MGC-803细胞6、12、24、48h

  • 标签: 三氧化二砷诱导 凋亡研究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分析EB病毒(EBV)感染霍奇金淋巴瘤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基因及其编码A20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本院收治的65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标本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在肿瘤细胞丰富区制作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EBV编码的潜伏膜蛋白1进行测定,并用原位杂交法对EBV编码的RNA进行测定以分析其感染状态。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基因表达进行测定,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EBV编码的A20蛋白表达进行测定。将所获数据纳入SPSS23.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潜伏膜蛋白1阳性率为26.15%(17/65),EBV编码的RNA阳性率也为26.15%(17/65),二者符合率为100%。65例患者中A20蛋白表达丢失18例(27.69%),存在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基因纯合或杂合缺失14例(21.54%)。仅1例出现A20丢失合并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基因纯合缺失。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EBV感染阴性A20蛋白表达丢失、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基因缺失并无显著关系(P>0.05)。结论:EBV阴性阳性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均出现A20蛋白表达丢失、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基因缺失,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检测结果并非完全一致,究其原因可能与技术因素密切相关。

  • 标签: 霍奇金淋巴瘤 EB病毒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 A20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ncRNAPVT1通过调控TGFβ通路的激活影响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行为及其机制。方法qPCR检测PVT1在不同结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分析PVT1和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联;MTT增殖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PVT1对结肠癌细胞的生长转移行为的影响,Westernblotting检测抑制PVT1后TGF-β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不同类型的结肠癌细胞中,SW620和HCT8细胞中PVT1的表达差异显著,PVT1和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参数相关,抑制PVT1的表达后可以促进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抑制PVT1的表达后,TGF-β信号通路蛋白被相应的抑制。结论lncRNAPVT1可以调控TGF-β信号通路干扰结肠癌细胞的生长和侵袭情况。

  • 标签: PVT1 结肠癌 TGF-&beta 转移
  • 简介:目的探究微小RNA-29a(miR-29a)靶向调控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IFITM3)表达对肝癌HepG2细胞生长、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肝癌细胞HepG2和正常肝细胞株LO2中miR-29a的表达水平;采用脂质体法将miR-29aminmic及阴性对照转染至HepG2细胞,并分为过表达组和对照组,转染48h后用QRCR法检测两组miR-29a水平;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Westernblotting检测各组Bax、caspase-3凋亡相关基因及IFITM3的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9a对IFITM3的靶向调控作用。结果肝癌HepG2细胞miR-29a水平低于正常LO2细胞(P﹤0.05);过表达组HepG2细胞miR-29a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过表达组HepG2细胞增殖率低于对照组(P﹤0.05),凋亡率及Bax、caspase-3、IFITM3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miR-29a可显著抑制野生型FITM3-3'UTR质粒转染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P﹤0.05),但其对突变型FITM3-3'UTR质粒转染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miR-29a在肝癌中表达降低,可靶向调控IFITM3表达,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可作为肝癌的潜在治疗靶点。

  • 标签: 肝癌HEPG2细胞 miR-29a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 靶向调控
  • 简介:眼镜蛇毒对NACC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不同浓度的眼镜蛇毒作用肿瘤细胞24h后,中华眼镜蛇毒能诱导NACC细胞凋亡,蛇毒浓度在20μg/ml时NACC细胞凋亡率为57.4%

  • 标签: 中华眼镜蛇 人类涎 凋亡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毒症应用不同诱导透析模式对患者心理状态和电解质的影响。方法此次实验对象全部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之间在本院开展透析治疗的130例尿毒症患者,按照不同的透析诱导透析模式分成实验组(n=65)和对照组(n=65),对照组使用传统透析,实验组使用每日透析,将两种透析方案结果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Ca、K水平以及SCL-90评分差异上,全部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P、Na和CO2-CP水平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应用每日透析模式效果较好,可显著稳定患者的心理情绪,并纠正电解质失衡现象。

  • 标签: 诱导透析模式 尿毒症 心理状态 电解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术治疗中应用氢氧化钙制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根尖周患者60例患牙68颗,采用氢氧化钙制剂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68颗患牙,经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有效率为92.65%。9个月内根尖开始内聚,24个月根尖闭合。结论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根尖部充填密合性好,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氢氧化钙 年轻恒牙 根尖周炎 根尖诱导术
  • 简介:摘要目的就右美托咪定对妇科手术麻醉诱导期舒芬太尼镇痛和镇静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在妇科手术患者,在麻醉诱导期给予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结果给药后患者各指标情况变化明显,镇痛、镇静效果显著。结论针对妇科手术患者而言,右美托咪定和舒芬太尼直接影响着其镇痛、镇静效果,临床应用要谨慎。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妇科手术 舒芬太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