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腕横纹以远手外伤患者探讨以腕部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疗效和肌间沟臂丛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以60例我院收治的腕横纹以远手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A组和观察B组,分别以不同方式展开麻醉后对比其麻醉时间、满意度以及病情并发症情况。结果在麻醉起效时间上和满意占比上,观察A组比观察B组更短或更高;观察A组并发症发生概率比观察B组更低,以上资料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腕横纹以远的手外伤,对其行肌肉沟臂丛麻醉或腕部神经阻滞麻醉临床的麻醉效果均较好,但后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更快、并发症更少。

  • 标签: 腕部神经阻滞麻醉 肌间沟臂丛麻醉 腕横纹以远手外伤 麻醉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联合动脉血管重建修复腕部Ⅱ、Ⅲ型高压电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5月—2019年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腕部高压电深度烧伤患者25例,其中男23例、女2例,年龄11~63岁,4例为双侧腕部电烧伤、21例为单侧腕部电烧伤,共29个患肢29个创面,创面深度为Ⅲ~Ⅳ度,其中Ⅱ型17个、Ⅲ型12个。术前24例患者行上肢CT血管造影,1例患者因海鲜过敏未行该项检查。7个患肢尺桡动脉均无明显损伤,6个患肢单纯尺动脉损伤,7个患肢单纯桡动脉损伤,9个患肢尺桡动脉均有损伤。清创后创面面积为10 cm×7 cm~36 cm×17 cm,切取面积为11 cm×8 cm~37 cm×18 cm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进行修复。尺桡动脉均无损伤患者,皮瓣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主干或其主干联合携带的较粗肌肉穿支或外侧支与创面尺或桡动脉吻合;单一的尺或桡动脉损伤患者,皮瓣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主干、外侧支或内侧支与创面尺或桡动脉吻合;尺桡动脉均长段损伤患者,采用上述方法重建创面尺或桡动脉,未与皮瓣动脉吻合的损伤动脉移植大隐静脉进行重建,并将移植的血管用股外侧肌包埋。皮瓣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伴行静脉与创面尺或桡动脉的伴行静脉和/或头静脉吻合。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或移植大腿中厚皮封闭。术后和随访观察皮瓣和患肢成活情况,随访时根据上肢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评定标准评定患肢手功能。结果15个创面因组织液化于皮瓣修复术后14~28 d再次行清创手术后愈合。最终29个皮瓣均成活。1例患者患肢尺桡动脉长段损伤,术后1周因血管再次栓塞致手坏死;其余患肢均成活。术后随访6~30个月,皮瓣稍臃肿,患肢手温暖,血运正常,屈指、屈腕功能及手部感觉不同程度恢复。成活患肢功能评定为优者8个、良9个、中5个、劣6个,优良率为60.71%。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联合动脉血管重建修复腕部高压电烧伤创面临床效果较好,Ⅰ期恢复上肢尺、桡动脉的通畅有助于提高保肢的成功率。

  • 标签: 烧伤,电 腕损伤 股前外侧皮瓣 动脉血管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桡动脉掌浅支腕部微型皮瓣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综合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到2018年8月的80例桡动脉掌浅支腕部微型皮瓣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患者,随机分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采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满意评分;桡动脉掌浅支腕部微型皮瓣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治疗的依从性、住院的时间;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和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综合护理组满意评分、心理状态和疼痛程度、桡动脉掌浅支腕部微型皮瓣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治疗的依从性、住院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桡动脉掌浅支腕部微型皮瓣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效果确切。

  • 标签: 桡动脉掌浅支腕部微型皮瓣移植 手指皮肤缺损 综合护理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评定腕部神经阻滞麻醉方案与肌间沟臂丛麻醉方案用于腕横纹以远手外伤中所获取的效果。方法 选取时间段介于2021年1月-2022年5月的腕横纹以远手外伤者共计100例,简单随机化方法分组处理,组一对照组肌间沟臂丛麻醉方案,组二试验组腕部神经阻滞麻醉方案,评定麻醉起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2组存在的差异状况。结果 试验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腕部神经阻滞麻醉 肌间沟臂丛麻醉 腕横纹以远手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模式在降低急诊科护理操作手腕带漏核查率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于2019年1月—2020年10月间收治的140例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后,实验组患者接受品管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总结品管圈模式的应用价值。结果:比较实施前后手腕带漏核查管理情况,实验组的患者的佩戴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护理操作手腕带漏核查率情况,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品管圈模式对于降低急诊科护理操作手腕带漏核查率的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急诊科 手腕带 核查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联合手腕关节功能操对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01月至2021年12月在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风湿免疫科收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联合手腕关节功能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关节功能恢复中的效果方面差异,P值均为0.002,P均

  • 标签: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 手腕关节功能操 类风湿关节炎
  • 简介: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手腕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表现,并与临床滑膜病理指标作相关性分析,探讨MRI对评估双手、腕类风湿关节炎的严重程度及临床活动性的价值。方法对15例确诊RA患者行双手MRI检查,并与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相关性分析,测量DWI上滑膜ADC值,与滑膜穿刺活检的病理学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MRI滑膜炎评分、骨侵蚀评分、骨髓水肿评分及总分均与C反应蛋白(CRP)、可视化量表(VAS)有相关性;DWI的ADC值与滑膜病理评分具有负相关。结论MRI能清楚显示RA手腕小关节的病理改变。MRI可对RA的滑膜炎、骨侵蚀、骨髓水肿进行半定量化分级评分,MRI评分与临床指标有一定相关性,对双手、腕类风湿关节炎的活动性评估具有重要价值。DWI结合ADC值测量,可更加直接地反映病变关节的活动程度。

  • 标签: 关节炎 类风湿 腕关节 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