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行气管切开的防护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1月1日至2月25日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进行了气管切开的4例患者临床资料。4例均为男性危重型患者,年龄63~72岁。4例患者中行经典气管切开3例,经皮穿刺气管切开1例。分析总结者在气管切开全过程中的防护措施和流程步骤。术后监测者的体温和临床症状;术后第14天取者咽拭子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者均按照医务人员分级防护要求采用三级防护,并采用带过滤持续正压通气头罩。术前充分制定详细操作步骤、流程,有效缩短了者在污染区停留时长;其中3例经典气管切开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2 min,1例经皮气管切开的手术时间为8 min。参加4例手术的者5名,术后均未出现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术后第14天全部者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耳鼻咽喉科医生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气管切开时应该采用严密的三级防护措施,其中采用正压头罩、术前充分准备以尽可能缩短和患者近距离接触的时间、能减少或避免中痰液对者直接喷射的操作步骤等可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防护细节。

  • 标签:
  • 简介:摘要气管切开是临床抢救急重症病人、解除呼吸道梗阻的常用方法。但随之而来的呼吸道阻塞和肺部感染,是危及病人生命的又一主要并发症,因其可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率、病人的预后等,所以呼吸道的护理尤为重要。我科急重症监护病房(EICU)今年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急重症行气管切开合并上呼吸机病人21例。,通过以下几种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时控制了各种危险及感染因素,使病人较快的恢复到最佳状态。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呼吸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60例处女膜多点切开会阴愈合的转归。方法对60例行处女膜多点切开分娩的产妇观察其产时会阴部创伤大小、对产程的影响、产后会阴愈合的时间、愈合状况等。结果处女膜切开后愈合时间快,创伤小,缩短产程,会阴切开率降低,利于母婴健康。结论处女膜多点切开对处女膜发育坚韧的孕妇在产科分娩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处女膜 坚韧 多点切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皮气管切开在危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患者采用经皮气管切开,另90例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比较经皮气管切开和传统气管切开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出血量,以及从决定气管切开到实施气管切开的时间。结果经皮气管切开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中及术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特别从决定气管切开到实施气管切开的时间,经皮气管切开比较传统气管切开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经皮气管切开具有简单、快速,损伤小的特点,在ICU缩短从决定气管切开到实施气管切开的时间,避免延误气管切开时机,提高内科ICU医师气道管理的主动性,可以作为ICU医师标准治疗技术。

  • 标签:
  • 简介:摘要:会阴切开是一种比较普遍的产科手术,通常认为应用会阴切开可以导致产道出口扩大,加速分娩的速度,防止会阴以及盆地组织严重裂开,与此同时会阴切开之后的伤口更容易修补,这种方式在国内外的妇产科手术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以及应用,在上世纪后期欧洲国家会阴切开率达到了30%,而美国的会阴切开率则超过了50%,随着会阴切开的普遍推广以及开展存在的,一些医源性损伤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上世纪末期WWHO等国际组织纷纷提出了爱母分娩行动,倡导会阴侧切率基本维持在20%左右,最好不要超过5%,并且禁止会阴切开常规应用在正常分娩的过程中。本文主要了解会阴切开的应用以及在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 标签: 会阴切开术 分娩 问题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症肺炎气管切开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60例重症肺炎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30例)和观察组(循证护理,3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BE、PaCO2、PaO2)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气管切开患者的术后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方法能够有效改善血气分析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重症肺炎 气管切开 循证护理 血气分析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部分高位肛瘘治疗中,应用瘘管切开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中选取本院2020年1-12月收治的高位肛瘘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以1/1形式将其均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治疗,观察组实施瘘管切开治疗;比较不同式下患者治疗效果及围期指标。结果:经比较,两组疗效对比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下床、创面愈合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瘘管切开术 高位肛瘘 治疗效果 预后
  • 简介:摘要:前言:目的:总结 ICU重症病人在气管切开中的配合和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近3年来 ICU急诊重症病人40例,全部采用气管切开。采用手术配合和术后护理,对40例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并对术后并发症进行了观察。结果:40例病人全部成功地施行了气管切开,全部成功,成功率100%。术后1例伤口轻微渗出,1例口腔感染,经对症处理,均得到改善。结论: ICU急诊气管切开病人在中的护理与护理,既能确保手术的疗效,又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ICU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接受气管切开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院内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内随机选择80例,依据治疗方式分为实验与对照,组内均为40例。对照组接受气管插管,实验组则给予气管切开,对比效果。结果:实验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气管切开,可以提升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性。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重症颅脑损伤 疗效
  • 简介:摘要:气管切开是一种紧急的外科手术,它可以拯救重症病人的性命,气管切开的作用是针对咽喉堵塞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呼吸困难,使患者可以快速地吸收空气,从而缓解窒息,拯救病人的生命。在临床医学上,由于多种病因所致的呼吸系统损伤,急需对患者进行不同程度的护理,致使患者的呼吸系统得到很好的改善,以免造成感染。

  • 标签: 重症医学,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光索辅助微创气管切开在颌面肿瘤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62例颌面肿瘤患者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气管切开,观察组进行光索辅助微创气管切开,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操作时间为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未见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4%(6/31),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颌面肿瘤应用光索辅助微创气管切开切口更加美观、平整,有效的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应用前景良好。

  • 标签: 光索 辅助 微创气管切开术 颌面肿瘤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一次性肛瘘切开与肛瘘切开挂线治疗低位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4例低位肛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研究组患者给予一次性肛瘘切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肛瘘切开挂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研究组手术时间为(0.51±0.14)h,中出血量为(10.72±0.94)ml,术后住院时间为(3.78±0.34)d;对照组手术时间为(0.61±0.20)h,中出血量为(10.82±0.84)ml,术后住院时间为(5.18±0.57)d;两组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尿潴留5例(11.9%),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5分5例(11.9%),并发症发生率为23.8%;对照组尿潴留14例(33.3%),VAS评分>5分12例(28.6%),并发症发生率为61.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P<0.05)。两组随访期间均无复发病例,采用李氏肛门功能临床评分标准评估肛门功能,总分5~6分。结论一次性肛瘘切开与肛瘘切开挂线治疗低位肛瘘的临床疗效差异不大,但一次性肛瘘切开治疗的创伤小,缩短了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有效地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低位肛瘘 一次性切开术 切开挂线术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喉癌术后的呼吸道管理。方法: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气道湿化、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控制感染、进行全面监测等方面的管理。结果:17例行气管切开患者,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喉癌术后呼吸道的综合护理。不仅避免气管切开患者的并发症,以促进其早日康复,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喉癌 气管切开 呼吸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气管切开后的护理关键性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50例气管切开患者,对其开展护理措施,以此提高其康复效果。结果在并发症发生上,气管损伤有1例,为2%;堵管困难1例,为2%;并发症发生率为4%,经过本院精心护理后,均取得比较不错的恢复效果。结论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在其康复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提高康复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其护理措施就必须从加强病房管理、维护病房环境卫生、患者呼吸道护理、气管套管的护理等几个方面是其护理的关键性,同时也是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整体护理 病房管理 并发症发生率 呼吸道护理
  • 简介:摘要气管切开是普通外科工作中常常遇到地一个重要问题,对因病情需要作气管切开后地患者,应认真做好气管切开地护理。现根据我实习医院科室气管切开患者地护理的情况,术前准备,中配合,术后拔管等方面的体会与经验分类介绍如下。

  • 标签: 气管切开 术后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的术后护理,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总结40例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护理过程中1例发生肺部感染,为肺炎链球菌感染。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法可减少气管切开的并发症,提高原发病的治愈率。

  • 标签: 气管切开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白内障中飞秒激光弧形角膜切开(FSAK)矫正术前角膜散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纳入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2017年3月至2021年12月术前规则角膜散光为0.75~2.00 D且接受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的患者89例(89眼)。所有患者按照术前角膜散光轴位分为顺规散光组(90°±30°)、逆规散光组(180°±30°)及斜轴散光组(45°±15°、135°±15°)。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及弧形角膜切开使用Lensx平台。观察患者总体和顺规、逆规散光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的变化及分布情况。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总体及各亚组术前、术后的散光差异;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顺规散光组及逆规散光组的差异;散光变化的分析采用Alpins矢量分析法。结果:纳入的89例(89眼)患者中,顺规散光组38例,逆规散光组44例,斜轴散光组7例。所有患者角膜水平径为(11.48±0.57)mm,垂直径为(10.66±0.60)mm。患者总体术后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相比术前有显著改善(Z=8.01、-7.49,P<0.001)。总体术前角膜散光为(1.28±0.33)D,术后3个月残余散光(0.67±0.37)D,散光矫正量为(0.61±0.33)D。顺规及逆规散光组角膜散光矫正量分别为(0.48±0.27)D、(0.74±0.34)D。总体及顺规、逆规散光组术后平坦轴角膜曲率均有明显升高,而陡峭轴角膜曲率则出现明显下降。矢量分析法显示总体散光矫正指数为0.63±0.30,平坦指数为0.58±0.30,成功指数为0.51±0.25,误差角为-1.83°±12.59°。逆规散光组矫正效果最佳,矫正指数为0.81±0.25,平坦指数为0.75±0.26,成功指数为0.40±0.24;顺规散光组次之,矫正指数为0.42±0.21,平坦指数为0.39±0.21,成功指数为0.63±0.21。结论:白内障中FSAK矫正术前角膜散光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同的弧形切口设计方式在逆规散光中取得了更好的疗效,角膜直径可能是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白内障 角膜散光 飞秒激光 弧形角膜切开 角膜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