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音乐研究中历史朝代或国家的历时呈递关系和共时存在的时段固然重要,但对于国家所在的地理位置及覆盖面也应该有足够的关注;比如较少被注意的前秦,其疆域远比东晋大,是一个大国;辽的覆盖面很大,音乐文化也发达;金不仅疆域大,其发达的戏剧可能是元初戏剧繁荣的原因之一;在我国音乐的研究与教学中对此重视不足;西夏音乐的研究已经有成果,但未进入一般音乐教学.

  • 标签: 古代音乐史 空间 前秦
  • 简介:摘要逆向考察法是一种很优秀的史学方法,对于中国音乐的研究很有启发。许多史学工作者在自觉不自觉之间就运用了逆向考察法,本文从分析冯文慈先生的《中国古代音乐研究中的逆向考察》一文着手,阐述逆向考察法在中国古代音乐研究中的重要性。

  • 标签: 逆向考察法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
  • 简介:从1931年到1949年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构成我国近现代音乐生存、发展诸条件的战时语境。其间,由共产党人领导的左翼“新音乐运动”以马克思主义反映论为指导,初步完成了自身的理论建构,并在音乐本质、新音乐、战时音乐这三个命题上引起不同意见和主张的论争。左翼音乐家作为音乐界抗日统一战线的领导者,却在这场论争中对不同意见意气用事,甚至把民主爱国音乐家视为异己。从而为日后音乐界宗派主义和山头主义形成与发展埋下种子,带来负面影响。

  • 标签: 战时语境 左翼新音乐运动 理论建构 思潮论争
  • 简介:主办:中国音乐学会承办: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时间及地点:2010年12月17—20日,厦门市华侨大学会议内容:(1)中国音乐学科的教学与研究;(2)国内历史学专家专题讲座;(3)第六届高校学生中国音乐论文评选颁奖大会。

  • 标签: 中国音乐史 学会第十一届 年会高校学生
  • 简介:宁夏地处边疆,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历史文化,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走向,简略地叙述了宁夏境内音乐历史文化的发展和变迁。

  • 标签: 宁夏 音乐文化 发展史
  • 简介: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为人们了解世界,提供了可能。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美国,就更加吸引广大读者,尤其是年轻的读者;他们急于更多地了解和认识美国,其中包括美国的音乐文化.有的人以为迪斯科就是美国音乐文化的象征;爵士音乐就是美国唯一的音乐形式:…….那么,美国音乐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把这篇《美国音乐发展简介》介绍给大家.以飨读者。

  • 标签: 美国音乐 爵士音乐 音乐形式 音乐史 音乐文化 流行音乐
  • 简介:列昂·普兰廷加的《浪漫音乐》是一部19世纪西方音乐断代力作,文章从音乐历史哲学的角度对此书的脉络构架、视角方法、著述风格进行评述。作者认为,此书总体显示出三方面的良好平衡:聚焦与发散的平衡(以形式风格主线牵引历史全景扫描)、客观与主观的平衡(以中立性口吻承载个性化判断)、历史与审美的平衡(以语境脉络勾勒艺术洞见)。并由此证明风格与叙事这两种传统的治思路和撰方式在当今的学术生态中依然拥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 标签: 《浪漫音乐》 断代史 风格史 叙事史
  • 简介:2006年5月4日至7日,由中国音乐学会、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主办,青岛大学音乐学院承办的“中国音乐学会第九届年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隆重召开。来自海峡两岸的百余名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了中国音乐研究及教学等课题。

  • 标签: 中国音乐史 第九届年会 青岛大学 学会 中央音乐学院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五、魏晋南北朝音乐学术活动1.《声无哀乐论》的音乐美学研究成果嵇康的《声无哀乐论》这部音乐美学著作的魁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学术思想的独到与论证精密.因其思想的深刻,使得该书的见解不仅具音乐美学的意义,并且还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学意义.

  • 标签: 十二平均律 《乐志》 中国音乐 音乐史学 音乐学术 学术史
  • 简介:《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作为一本20世纪八十年代末初版的音乐学著作,在历经二十余年的沉淀中先后被不同出版社再版,足见其受重视程度。而作者撰著中所采用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对音乐现象背后“文化”的关注,以及学术研究中提倡人文关怀的学术理念,对于当下中国音乐学研究仍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 标签: 修海林 《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 内容特色 结构方式 学术思想
  • 简介:在讨论什么是音乐历史的事实问题时,达尔豪斯指出,应区分音乐的事实与音乐历史的事实。其意义在于强调史学研究中的历史意识。从而使音乐学研究不只局限在对往昔实在可感现象的关注,更应对音乐历史过程自身的结构进行哲学式追问。这对中国语境的西方音乐尤其值得重视。

  • 标签: 达尔豪斯 《音乐史学原理》 音乐的事实 音乐历史的事实 历史意识
  • 简介:文章就美国音乐学者罗伯特.P.摩根撰著的《二十世纪音乐:现代欧美音乐风格》的写作背景、写作内容以及写作特色进行探讨,评价其写作得失,并讨论音乐断代的写作类型及对音乐学的意义。

  • 标签: 摩根 20世纪音乐 断代史 经典论著 写作类型
  • 简介:乔治·罗奇伯格与乔纳森·克雷默等美国富有声望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针对美国20世纪七十年先锋创作思潮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一场长达十余年的辩论,其对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先锋与现代主义创作思潮产生了重要影响。

  • 标签: 先锋 现代主义 争论 幸存美学 罗奇伯格 克雷默
  • 简介:2016年11月4日至7日,中国音乐学第十四届年会暨第九届全国高校学生中国音乐论文评选“上海音院出版社奖”颁奖大会在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胜利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音乐学会、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主办,由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承办,主要内容有三项:第一是第九届全国高校学生中国音乐论文评选及颁奖活动;第二是换届选举;第三是学术研讨。本文对以上内容做了详尽的综述。

  • 标签: 中国音乐史学会 年会 论文评选 换届选举
  • 简介: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和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研究有关美和艺术的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问题,一般都是从哲学的高度提出根本的问题。而从哲学的高度探讨音乐的本质,就形成了音乐美学,或曰音乐哲学。由于音乐有着非语义性的特殊性,音乐美学面临着三大难题:1.音乐艺术的本质是什么?2.音乐审美感受的性质是什么?3.音乐的社会功能是什么?十九世纪德国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舒曼为之感叹

  • 标签: 德国作曲家 美学思想 审美感受 舒曼 美的本质 中国音乐美学
  • 简介:20世纪40年代,“口述”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在西方悄然兴起。近年来,特别是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运用了“口述”理论与方法,使得民族音乐领域中的“口述”研究获得较大的进步与突破。学者们在重视民族音乐本体研究的同时,开始重视民族音乐“口述”实存分析研究,取得了十分可观的研究成果。但是,音乐学界对“口述”方法在具体的运用中还存在许多疑惑与误解,对“口述”的价值、地位、特征等还认识不足。民族音乐“口述”研究有着独特的范畴和特点,以土家族土司音乐为例,其“口述”研究同样有着自身的规律和法则,尤其是对土司时期反映土家族人民俗生活、仪式音乐与典型的土司音乐等实存音乐现象进行的“口述”研究。人们运用了现代录音、录像技术,记叙了土司到普通民众在民俗、宗教、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的生活历程。如今,“口述”将借土家族音乐更广泛、深刻地记录下土家族社会发展的历史痕迹。

  • 标签: 民族音乐 口述史 土家族 土司 音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