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膳食管理在磷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部进行规律血液透析的77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干预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应用优化膳食管理干预。分别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血磷、血钙、血红蛋白、白蛋白、食物磷相关知识水平及控磷饮食依从性。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在食物磷相关知识、控磷饮食依从性和总分分别为(22.00±3.92)、(34.82±4.69)、(56.82±7.4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8.46±3.57)、(30.54±3.52)、(49.00±6.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146、4.536、5.022,P<0.01);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在食物磷相关知识、控磷饮食依从性和总分分别为(25.74±3.36)、(41.63±5.27)、(67.37±7.6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0.97±3.81)、(32.36±4.38)、(53.33±6.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815、8.403、8.504,P<0.01);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血磷水平为1.81(1.67,2.10)mmol/L,低于对照组的2.13(1.87,2.3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3.237,P<0.01);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血磷水平为1.75(1.63,1.91)mmol/L,低于对照组的1.90(1.83,2.1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3.343,P<0.01)。结论优化膳食管理可提高患者食物磷相关知识水平和控磷饮食依从性,有效降低血磷水平,同时对营养状况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膳食管理 血液透析 高磷血症 饮食依从性 知识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膳食管理在磷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部进行规律血液透析的77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干预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应用优化膳食管理干预。分别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血磷、血钙、血红蛋白、白蛋白、食物磷相关知识水平及控磷饮食依从性。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在食物磷相关知识、控磷饮食依从性和总分分别为(22.00±3.92)、(34.82±4.69)、(56.82±7.4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8.46±3.57)、(30.54±3.52)、(49.00±6.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146、4.536、5.022,P<0.01);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在食物磷相关知识、控磷饮食依从性和总分分别为(25.74±3.36)、(41.63±5.27)、(67.37±7.6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0.97±3.81)、(32.36±4.38)、(53.33±6.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815、8.403、8.504,P<0.01);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血磷水平为1.81(1.67,2.10)mmol/L,低于对照组的2.13(1.87,2.3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3.237,P<0.01);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血磷水平为1.75(1.63,1.91)mmol/L,低于对照组的1.90(1.83,2.1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3.343,P<0.01)。结论优化膳食管理可提高患者食物磷相关知识水平和控磷饮食依从性,有效降低血磷水平,同时对营养状况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膳食管理 血液透析 高磷血症 饮食依从性 知识水平
  • 作者: 韩萍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61004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血液透析磷血症患者的护理中,加入饮食干预对于改善患者代谢指标与护理依从性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方法:护理分析对象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并出现磷血症,共计选入组内64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单组的例数32例。观察组应用饮食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钙磷指标;护理后合理饮食认知与行为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钙磷代谢指标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形成数据对比,P<0.05。结论:为了改善血液透析磷血症患者的代谢指标,建议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饮食干预,促进患者保持科学的饮食搭配,建议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高磷血症 饮食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司维拉姆对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磷血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3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合并患有磷血症的176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8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口服碳酸钙D3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通过口服司维拉姆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三个月后的血磷、血钙的水平。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较大(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磷、血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司维拉姆对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磷血症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减少了患者的血磷水平,降低了患者出现高钙血症的概率,应该得到临床推广。

  • 标签: 司维拉姆 血液透析 高磷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血液透析磷血症患者护理中应用饮食宣教的效果。方法 在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选出62例血液透析磷血症患者,根据奇偶法分为2组,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饮食宣教,然后观察各组护理质量。结果 生存质量,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理饮食行为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液透析磷血症患者护理中应用饮食宣教效果显著,可有效增强生存质量,并提升患者合理饮食行为,值得应用。

  • 标签: 高磷血症 饮食宣教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磷血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血液透析磷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自2019年1月筛选病例,至2021年12月时得到样本104例,先做随机数表分组,各52例,在分别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分析其疾病相关指标并对其饮食质量做差异分析。结果:两组在护理干预前的疾病相关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在干预后的血磷及钙磷乘积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钙明显更高,P<0.05,深入分析其饮食质量时,干预前同样无显著差异,P>0.05,而观察组在干预后的认知及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磷血症患者进行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血磷及血钙相关指标,其饮食质量也明显改善。

  • 标签: 综合饮食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患者 高磷血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肾衰竭血透患者磷血症接受护理指导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肾衰竭磷血症患者4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n=20)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20)接受护理指导,比较护理效果的异同。结果 两组干预后患者的血磷值均降低,并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疾病、饮食、用药、生活行为的知晓程度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对肾衰竭血液透析磷血症患者的护理指导更有利于辅助降磷,同时可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故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肾衰竭 血液透析 高磷血症 护理指导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饮食宣教在血液透析磷血症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从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磷血症患者中抽选9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5例,接受饮食宣教,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5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血磷、血钙、BMI、上臂周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血磷、血钙明显低于对照组,BMI、上臂周径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饮食宣教 血液透析 高磷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血液透析磷血症患者的护理中,加入饮食干预对于改善患者代谢指标与护理依从性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方法:护理分析对象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并出现磷血症,共计选入组内64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单组的例数32例。观察组应用饮食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钙磷指标;护理后合理饮食认知与行为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钙磷代谢指标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形成数据对比,P<0.05。结论:为了改善血液透析磷血症患者的代谢指标,建议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饮食干预,促进患者保持科学的饮食搭配,建议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高磷血症 饮食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肾衰竭血液透析磷血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自2020年11月~2022年11月到我院就诊的92例行血液透析肾衰竭磷血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n=46)。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加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程度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肾衰竭血液透析磷血症患者的应用效果较好,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改善,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建议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肾衰竭 血液透析 高磷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老年人终末期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22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62位老年人终末期肾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血液透析模式不同分为低通量组(31位:低通量血液透析)与高通量组(31位:高通量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高通量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6.45%)以及β2-微球蛋白(23.29±2.27)mg/L均低于低通量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老年人终末期肾病患者高通量血液透析较于低通量血液透析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大分子蛋白清除效果。

  • 标签: 高通量 低通量 血液透析 老年人终末期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低分子肝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5年4月于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肾功能衰竭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透析时静脉推注普通肝素,观察组患者35例,透析时静脉推注低分子肝素钙,于治疗前和治疗半年后对患者的血脂指标进行检测并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和三酰甘油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高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相比,治疗前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低密度脂蛋白及三酰甘油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及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不会加重患者的高脂血症,并可以一定程度恢复患者脂酶的活性,缓解脂质代谢的紊乱,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低分子量肝素 维持性血液透析 脂质代谢 影响
  • 简介: 【摘要】目的:综合分析阶段护理干预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万盛经开区人民医院在2023年 5 月-2024年 2 月常规透析的5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阶段护理干预方法),每组均为25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血液透析患者的液体摄入依从性、并发症(水肿、感染以及穿刺渗血等)发生率以及护理前后体重增长与干体重的比值、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患者的液体摄入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前体重增长与干体重的比值、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体重增长与干体重的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和血液透析期间体重增长与干体重的比值,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阶段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体重增长与干体重的比值 液体摄入量依从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 62例血液透析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总结血液透析中得到的经验,在临床实践中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积累了一套科学、便捷的操作技巧和护理经验。针对不同患者操作及护理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完善。结果:减轻了患者痛苦,降低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科学的护理方法,使血液透析护理更为轻松、合理,大大降低了血液透析室护士的心理压力和劳动强度,为透析患者提供了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教育期刊网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方法 经验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是目前透析疗法中最常用的,它包含将人的血液经动、静脉通路引入透析装置的透析器内被净化,然后重新输入体内的整个过程。血透中,要求护理人员要熟悉血透病人的护理。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液透析技术及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操作原则。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各类报警,保证治疗的安全。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