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我国眼视光行业已经由从单纯验光配镜向基层眼保健发展,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需求也随之增加。通过对我国不同城市验光配镜中心的眼视光行业从业人员进行调研,发现我国眼视光行业从业人员存在涉及人员广、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地区差异明显等特点。为解决我国视光师紧缺的现状,提出应结合我国现有眼视光教育体制的特点,以规范发展眼视光继续教育的模式及内容为核心,提高我国眼视光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增加具有视光师技能水平的专业人员数量,从而提高我国眼视光行业的专业水平。(中华眼科杂志,2020,56:871-874)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对个性化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的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广东省某三甲医院1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录音并收集资料,根据Colaizzi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脑卒中患者对个性化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的体验可以归纳为三个主题,主题1:个性化思维导图有助于提高对脑卒中相关知识的掌握;主题2:个性化思维导图有助于促进健康行为;主题3:思维导图可以成为传播健康知识的工具。结论个性化思维导图可以帮助脑卒中患者系统掌握脑卒中疾病相关知识,促进患者更多地采取健康行为,增进患者与家属、朋友的沟通。

  • 标签: 脑卒中患者 个性化 思维导图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外科专业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科教育技能教学需注意的问题。方法对即将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外科专业基地医师(简称"入培医师")行以腹腔镜培训为主的入科教育技能教学。首先进行腹腔镜基本理论教学,然后行外科基本操作培训以及腹腔镜模拟箱操作培训。外科基本操作培训包括伤口换药;切开、缝合、打结、剪线;洗手、消毒、铺巾、穿脱手术衣;腹腔镜模拟箱操作培训包括剪纸片、缝合打结。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同时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结果56位入培医师均完成培训及考核。腹腔镜理论考核结果显示入培医师对腹腔镜器械及其使用方式认识不足,正确率仅24.1%;但是对气腹建立及管理、腹腔镜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腹腔镜手术优势认识较好,正确率分别为87.5%、93.3%、100%。外科基本操作考核结果显示入培医师操作完成度合格率高,为89.3%;无菌观念合格率低,为32.1%。腹腔镜操作考核结果显示相较于培训前,培训后剪纸片及缝合打结用时显著缩短(P<0.001),合格率显著提高(P<0.001)。96.4%的入培医师对入科教育内容及结果满意。结论短期以腹腔镜培训为主的入科教育可以提升入培医师的腹腔镜技能,但是仍需注意加强培养无菌观念和腹腔镜技能。

  • 标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入科教育 外科专业基地 腹腔镜
  • 简介:摘要通过对某高校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文字重合率检测结果分析,总结当前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存在的问题,经过思考与讨论,提出防范措施与建议,包括重视学术规范教育的全面性,实现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覆盖;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规范导师上岗条件与培训管理;完善医学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严格把控培养过程的关键环节;健全高校学术失范行为治理体系,做到预防、监督与惩治有机结合。

  • 标签: 学术规范 学位论文 医学研究生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网络平台的现代医学远程教育得到了巨大发展,慕课课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出现的在线远程教育学习模式,近年来发展得很快。本文通过分析基层医院口腔医生的继续教育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慕课的教育优势,探索慕课课程教育在基层医院口腔医生的继续教育中实施的可行性,得出了慕课课程教育在基层医院口腔医生的继续教育中具有巨大潜力的结论。

  • 标签: 教育,继续 口腔医学 基层医院 慕课
  • 作者: 张进 杨立斌 郭庆峰 曹德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15
  • 出处:《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0年第09期
  • 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2018级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150081,哈尔滨医科大学高教研究与教学质量评估中心 15008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务部 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医学教育管理教研室 150081
  • 简介:摘要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以获得及时、有效反馈信息改进和调整教学的过程。本文以文献综述的形式,梳理了本科临床医学教育形成性评价在理论框架研究、评价方法探索、教学效果检验、评价体系构建、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形成性评价在本科临床医学教育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形成性评价概念的认知存在偏差、对形成性评价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对形成性评价体系的研究欠缺和对形成性评价的创新性研究不足,并提出了形成性评价的研究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形成性评价 本科临床医学教育 研究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干预模式对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入住心内科6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同伴教育干预模式,共持续6个月;观察2组患者心脏康复锻炼的依从性及干预前后生命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1、3、6个月后,干预组心脏康复依从性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8.75%、21.37%、21.88%。在干预第1、3个月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康复锻炼依从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8.050、16.946,P<0.05),而在干预后第6个月,2组患者心脏康复锻炼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为6.489,P>0.05)。干预1、3、6个月后,干预组生命质量得分依次为(88.68 ± 6.65)、(81.90 ± 6.78)、(76.33 ± 5.90)分,对照组生命质量得分依次为(84.75 ± 4.72)、(75.67 ± 5.88)、(74.71 ± 9.47)分。2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得分在干预后第1个月、第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35、2.520,P<0.05);而在干预后的第6个月,2组患者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为1.049,P>0.05)。结论同伴教育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锻炼依从性,至少能延长至干预的3个月内,同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但对6个月以后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同伴教育 冠状动脉疾病 心脏康复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护理带教中强化安全教育的作用及其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9年5月到河南省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轮转的新入职N0级护士68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新入职N0级护士接受一般安全教育,观察组新入职N0级护士接受强化安全教育。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的出科考核成绩、两组新入职护士的护理差错率、两组新入职N0级护士的安全能力提高率、两组新入职N0级护士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结果研究组新入职N0级护士出科理论成绩和出科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新入职N0级护士护理差错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新入职护士安全能力提高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新入职N0级护士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对该科新入职N0级护士进行安全教育中,强化安全教育的意义重大。

  • 标签: 呼吸内科 护理带教 强化安全教育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属同步健康教育的延续护理在漏斗胸患儿Nuss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Nuss术的80例漏斗胸患儿及其家长80人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40例及其家长4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家属同步健康教育的延续护理。比较干预后两组患儿家属疾病认知水平、照护能力、心理状态及患儿胸廓矫形效果。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儿家长疾病知识认知、照护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长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儿胸廓矫形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长同步健康的延续护理,可有效改善家长疾病认知水平、照护能力及心理状态,提高Nuss术患儿胸廓矫形效果。

  • 标签: 儿童 漏斗胸 家长 健康教育 Nuss术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式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微信平台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知识知晓程度、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相关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应用微信平台式健康教育,可提高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及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微信平台 健康教育 高血压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本研究通过分析1983年至2017年我国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现状,探究了目前存在的评价对象分层不具体、评价内容不全面、评价指标欠客观等问题,并从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单位出发,提出评价主体应适当调整、评价对象应具有针对性、评价内容应全面具体、评价指标应客观规范、评价方法应与时俱进等建议。

  • 标签: 临床医学 研究生 质量评价 现状 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床护士法律法规受教育现状及需求度。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18年12月—2019年2月,选取北京、石家庄、太原、长沙、滨州共8家三级综合医院430名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法律法规教育现状及需求度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共发放430份问卷,回收405份有效问卷。结果89.6%(363/405)的护士赞同护理的每一环节都存在着法律问题。88.9%(360/405)护士接受过法律法规方面的教育或培训,90.4%(366/405)护士所在单位有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教育或培训。97.0%(393/405)的临床护士表示仍非常需要或需要卫生法律法规相关知识,86.6%(351/405)护士认为法律法规再教育很重要或重要。临床护士期望获得法律法规知识选择最多的途径为医院继续教育。结论临床护士法律意识水平较高,临床护士普遍接受过法律法规方面的教育培训,但教育程度不足;临床护士对法律法规继续教育重要性认知程度及需求度均较高,应积极开展医院法律知识教育培训工作。

  • 标签: 护士 临床 需求 法律意识 法律法规教育
  • 简介:摘要利用微信小程序提升医学继续教育水平是完善现有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新的探索。本文介绍了医药相关微信小程序的发展现状,并将它们按运营主体分为专业学会、医院科室、学术机构、医药科技公司和个人等类别;分析了医药微信小程序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包括建立具有权威性和业内认可度高的、可授予继续教育学分的小程序。通过"互联网+医疗"战略机遇整合网络资源,提升医学继续教育的整体水平,以期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继续医学教育平台。

  • 标签: 微信小程序 继续医学教育 互联网+
  • 简介:摘要针对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与存在的问题,反思目前中医药教育的现状与不足。认为推动医学的健康发展与中医药教育的现代化,必须重视中西医汇聚创新。从精神和制度层面上正视中医药,找准中医药的科学定位,并给予制度保障;从研究思路、学科发展等多方面补齐中医药教育守正创新的短板;通过完善体制,创新医药人才培养,汇聚创新的先行者以打破中西医学科壁垒;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中医药业态能级,构建中西医汇聚创新的发展新格局。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医药教育 守正创新 产教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与病房一体化健康教育预防高热惊厥复发的效果。方法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选取高热惊厥患儿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儿近亲属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儿近亲属实施急诊与病房一体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近亲属的健康知识水平、患儿高热惊厥复发率以及患儿近亲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近亲属的健康知识水平中高热惊厥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案、急救药品知识、高热惊厥急救措施五个方面得分及总分分别为(17.17±4.23)分、(18.45±3.29)分、(16.29±3.71)分、(18.12±4.38)分、(18.12±4.38)分、(18.12±4.3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4.32±3.11)分、(15.09±2.78)分、(13.33±2.68)分、(13.33±2.68)分、(13.28±2.16)分、(69.29±8.66)分(t=3.682、5.591、4.386、6.104、7.879、9.776,均P<0.05);观察组患儿的高热惊厥复发率为6.52%(3/4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21.74%(10/46)(χ2=4.390,P=0.036);在护理满意度的比较中,观察组患儿近亲属的总体护理满意度为95.65%(44/46),高于对照组患儿近亲属的80.43%(37/46)(χ2=5.060,P=0.024)。结论将急诊与病房一体化健康教育应用于高热惊厥患儿,可以提升患儿近亲属的健康知识水平及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患儿高热惊厥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急诊与病房一体化 高热惊厥 复发 惊厥 儿童 满意度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3D打印技术辅助教学方式在本科骨科学教学中提高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层次的效果。方法选取陆军军医大学2014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名学生。选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作为教学内容,由同一位教师授课,试验组学生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和3D打印技术辅助教学方式,对照组学生仅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学生课堂提出问题和方案的人数、理论测试成绩,对其教学效果做出评价。结果在课堂提出有效问题和有效治疗方案的人数方面,试验组学生均多于对照组学生,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96, χ2=4.444,均P<0.05);在课堂提出创意方案的人数方面,两组学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82,P>0.05)。在理论测试成绩方面,试验组学生中获得优秀成绩的人数多于对照组学生,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15,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教学方式在本科骨科学教学中对于提高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层次具有一定效果,但从初级目标层次上升到高级目标层次中的作用并不全面和充分。

  • 标签: 3D打印技术 辅助教学方式 骨科学 教育目标 布鲁姆教育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模式配合健康教育在传染性软疣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门诊收治的96例传染性软疣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行刮除术治疗,治疗过程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模式配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疼痛程度、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改良面部表情评分法(FLACC)评分、Wang-Baker评分均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良好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配合健康教育在传染性软疣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可减轻其疼痛程度,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及治愈率。

  • 标签: 舒适护理模式 健康教育 传染性软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乳腺癌患者开展个体化自我管理教育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乳腺癌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个体化自我管理教育。从患者基本情况、置管部位血栓性静脉炎症状程度、护理前后自我管理监测能力及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护理7 d、护理1个月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堵塞、导管移位或脱出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患者开展个体化自我管理教育后,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学习推广。

  • 标签: PICC 乳腺癌 自我管理教育
  • 简介:摘要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医学教育更应如此。近年来,医德问题常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不仅使公众对医务人员的职业信任度降低,也给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带来职业迷茫与困惑。重庆医科大学从2018年开始探索如何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落实"课程思政""专业思政"。本文通过部分实例,探讨了如何将"思政"融入理论教学的教材、教学大纲及课程设计,如何在临床示教、技能培训、入科教育、教学查房等实践教学活动中加强医学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的培育,以及如何在学生管理、教学团队建设及师生考核标准中强化"思政",形成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专业思政"育人体系,希望能为其他医学院校提供参考。

  • 标签: 医学教育 课程思政 专业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