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吲哚菁绿荧光显影技术在儿童细胞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吲哚菁绿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利用吲哚菁绿荧光显影技术行细胞瘤切除的13例患儿资料,其中男性10例,女性3例,年龄5 d~63个月,中位年龄22个月。分析吲哚菁绿荧光显影特征、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情况。结果13例细胞瘤术中肿瘤呈现明亮荧光显影,12例与正常组织边界清楚,1例肿瘤背景荧光与肿瘤荧光无差异。在吲哚菁绿荧光导航下6例规则切除,7例不规则切除。其中1例行左半规则切除,残断面无荧光显影,残表面散在多处肿瘤荧光显影,根据荧光显影再局部剜除。12例离体标本剖开,荧光显影:肿瘤内结节性部分荧光显影+边缘环状荧光显影8例,仅肿瘤边缘环状荧光显影4例。12例患儿环状显影部位组织因受挤压,病理检查见肝细胞变形、空泡化、排列致密,类似假包膜改变,但是并无肿瘤细胞。结论吲哚菁绿在儿童细胞瘤显影效果较好,肿瘤边缘的环状荧光显影可提示肿瘤切除边界,吲哚菁绿荧光显影技术尤其在多子灶的肿瘤切除中起到重要导航作用。

  • 标签: 肝肿瘤 儿童 吲哚菁绿 荧光显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前入路右半切除治疗肝细胞癌(肝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9年10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右半切除的30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2例;年龄24~74岁,中位年龄51岁。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腹腔镜前入路右半切除组(腹腔镜组,11例)和开腹前入路右半切除组(开腹组,19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采用t检验,术中出血量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中位数为300(200~400)ml,明显少于开腹组的500(300~600)ml(Z=-2.539,P<0.0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361±57)、(322±62)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39,P>0.05)。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为(8.8±1.3)d,明显短于开腹组的(13.0±6.4)d(t=-1.974,P<0.05)。腹腔镜组术后发生胸腔积液、胆漏分别为6、1例,开腹组相应为9、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5,0.686)。结论腹腔镜前入路右半切除治疗肝癌是安全可行的,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癌,肝细胞 肝切除术 腹腔镜 前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采用多学科单中心CCCG-HB-2016方案治疗儿童细胞瘤(HB)的临床疗效,分析此方案在临床上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研究本院2016年8月~2020年3月确诊的36例HB患儿多学科CCCG-HB-2016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36例患儿中男20例,女16例。患儿AFP均增高,范围为2 792~2 253 000 ng/ml,AFP与肿瘤危险度分层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4.973,P<0.05)。病理分型包括上皮型、上皮-间叶混合型,以上皮型多见,分别为28例(77.78%)、8例(22.22%)。肿瘤危险度分层与手术切除叶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847,P<0.05)。化疗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低、中、高危组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58.33%(35/60)、73.49%(61/83)、80.23%(69/86)。随访至2020年3月底,中位随访时间21.9个月,中位生存期为22.5个月,总生存率(OS)为97.2%,无事件生存率(EFS)为83.3%。结论多学科CCCG-HB-2016方案治疗后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化疗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多见,有较好的可行性、安全性。

  • 标签: 肝胚细胞瘤 甲胎蛋白类 化疗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能预测肝细胞癌(HCC)患者腹腔镜切除术(LH)术后复发的极端梯度上升法(XGBoost)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1月—2016年9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首次接受LH治疗的原发性HCC患者440例为研究对象,确诊方式为病理诊断。使用随机数表法,以2∶8的比例将研究对象分为训练组(n=88)和验证组(n=352)。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无复发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的生存情况;采用训练组建立COX回归模型和XGBoost模型,筛选预测LH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两种模型的预测能力,并在验证组中进行内部验证;采用Hosmer and Lemeshow Test来评价两种模型的校准度,以P>0.05为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度良好。结果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和XGBoost模型均筛选出了癌栓、分化程度低、肿瘤微血管浸润、肿瘤个数、肿瘤较大、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是肿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HR=2.477、0.769、1.786、1.905、1.544、1.805;95%CI: 1.465~4.251、0.619~0.819、1.263~2.546、1.354~2.704、1.272~1.816、1.055~2.555)。XGboost模型评分依次为32、29、24、18、16、11分。训练组中COX回归模型和XGBoost模型预测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6(0.730~0.762)和0.802(0.785~0.818),XGBoost模型预测能力较强,且在验证队列中也得到了证实。结论本研究建立和验证了能够预测接受LH的HCC患者术后复发的XGBoost模型。该模型可应用于临床工作中,辅助医师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术后监测方案。HCC患者复发率高,预后差,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加强术后复诊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

  • 标签: 癌,肝细胞 肝切除术 腹腔镜 XGBoost模型 复发 预测
  • 简介:摘要肝移植是治疗儿童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方法,而免疫细胞在肝移植术后纤维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介绍儿童肝移植术后纤维化特点及其组织学特征,从固有免疫、特异性免疫及儿童免疫特点等多角度综述免疫细胞在儿童肝移植术后纤维化中发挥的作用,为减少并预防术后特发性纤维化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 标签: 肝移植 儿童 免疫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切除术前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切除术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到2016年10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切除术治疗的HCC患者临床资料。分别以前白蛋白200 mg/L和采用最大选择秩统计量法预测的前白蛋白为界值进行分组,并分别分析术前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不同界值水平患者的累积生存率;采用Cox比例回归模型分析血清前白蛋白与HCC患者切除术预后的关系并进行校正;以肝硬化、甲胎蛋白水平及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为分层变量进行分层分析并分析其与血清前白蛋白的交互作用。结果共纳入2 022例患者,其中男性1 739例,女性283例,年龄(49.5±11.2)岁,中位随访37.4个月。最大选择秩统计量法预测的前白蛋白最佳界值为166 mg/L。无论以前白蛋白200 mg/L或前白蛋白166 mg/L为界值,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前白蛋白水平是患者预后独立的危险因素(P<0.05)。术前血清前白蛋白>200 mg/L(>166 mg/L)患者的预后显著优于前白蛋白≤200 mg/L(≤166 mg/L)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结果表明前白蛋白水平与HCC患者预后有关联[界值200 mg/L:HR(95%CI)为1.59(1.35~1.86),界值166 mg/L:HR(95%CI)为1.69(1.44~1.98),均P<0.05]。分层分析结果表明前白蛋白水平与HCC患者预后的关系较为稳健。结论术前血清前白蛋白是HCC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对HCC患者的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 标签: 癌,肝细胞 前白蛋白 预后
  • 作者: 陈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3期
  • 机构:平昌县人民医院,四川 巴中 636000
  • 简介:目的:分析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血管内皮抑制素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治疗组采取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血管内皮抑制素介入治疗,并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发生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血管内皮抑制素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减少肿瘤复发。

  • 标签: 肝动脉化疗栓塞;血管内皮抑制素;原发性肝细胞癌
  • 作者: 陈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4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3期
  • 机构:平昌县人民医院,四川 巴中 636000
  • 简介:目的:分析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血管内皮抑制素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治疗组采取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血管内皮抑制素介入治疗,并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发生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血管内皮抑制素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减少肿瘤复发。

  • 标签: 肝动脉化疗栓塞;血管内皮抑制素;原发性肝细胞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静脉限流联合动脉结扎对Sprague Dawley(SD)大鼠再生与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SD雄性大鼠24只,250~280 g,7~8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门静脉结扎(PVL)组、轻度限流组和中度限流组,每组各8只。PVL组结扎大鼠门静脉右叶支、尾叶支及左侧支,仅保留门静脉右侧支。轻度限流组和中度限流组操作同PVL,但门静脉左侧支轻度、中度限流,同时结扎动脉左侧支。术后72 h留取左中叶行HE染色并计算总坏死分数、右中叶行Ki-67免疫组化染色并计数阳性细胞数,计算右中叶再生率,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结果右中叶再生率PVL组为(109.1±10.9)%,中度限流组(105.0±12.3)%,均明显高于轻度限流组(67.1±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右中叶Ki-67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再生率结果一致。左中叶总坏死分数中度限流组4.50(3.25,6.00)分、PVL组2.00(1.25,3.00)分、轻度限流组0(0,0.75)分,三组总坏死分数呈降低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限流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48.4±11.4)U/L,明显低于PVL组(67.2±12.2)U/L和中度限流组(74.3±14.2)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以及总胆红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适当的门静脉限流联合动脉结扎能够有效诱导SD大鼠预留侧组织再生,同时控制阻塞侧组织损伤。

  • 标签: 门静脉 肝动脉结扎 肝再生 肝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胆道闭锁葛西手术后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内免疫细胞浸润情况。方法纳入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行肝移植术患者28例,其中胆道闭锁组20例(分为未行葛西术亚组10例,葛西术后亚组10例,后者胆汁淤积消退),对照组8例,比较其临床及病理学形态特点。组织切片行CD3、CD4、CD8、CD20、Foxp3、白细胞介素-17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定量分析。上述指标中计量资料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胆道闭锁葛西术后组临床及病理胆汁淤积程度均显著低于未行葛西术组,纤维化程度亦显著减轻(P值均< 0.05),但两组汇管区炎症程度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内浸润的免疫细胞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未行葛西术组相比,葛西术后组汇管区CD3、CD8、白细胞介素-17A和Foxp3阳性细胞浸润显著减少(P值均< 0.05),但两组间Foxp3/CD4阳性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低于对照组(P < 0.05)。与未行葛西术组相比,葛西术后组汇管区Foxp3/白细胞介素-17A、Foxp3/CD8阳性细胞比例未见显著升高(P值均> 0.05),仍持续低于对照组;小叶内Foxp3/白细胞介素-17A、Foxp3/CD8阳性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值均< 0.05)。结论内炎性细胞浸润及调节性/效应性T淋巴细胞比例失衡在胆道闭锁葛西术后胆汁淤积消退患者中持续存在,可能是促进疾病进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 标签: 胆道闭锁 T淋巴细胞 肝移植 葛西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水平对接受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接受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血清HBV DNA载量水平将患者分为对照组(HBV DNA阴性)、低载量组(<104 copy/ml)和高载量组(≥104 copy/ml)。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三组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并按照巴塞罗那肝癌分期(BCLC)将不同血清HBV DNA载量水平的肝癌患者分为0/A期、B期和C期三个亚组,比较各亚组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结果共有1 18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 024例,女性156例,年龄(48.6±10.8)岁。对照组(n=258)患者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1.5%、79.3%、74.9%;低载量组(n=289)患者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7.2%、68.6%、61.6%;高载量组(n=633)患者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5.4%、68.9%、60.7%。对照组患者的1、3、5年总生存率优于低载量组和高载量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1、2、3年无复发生存率(60.5%、43.1%、31.0%)高于高载量组患者(54.0%、36.3%、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发现,在BCLC 0/A期亚组(n=786)中,对照组患者的1、3、5年总生存率(95.1%、84.5%、82.0%)优于高载量组患者(92.2%、80.3%、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CLC B期亚组(n=181)中,对照组患者的1、2、3年无复发生存率(62.7%、38.0%、28.5%)高于高载量组患者(42.9%、19.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CLC C期亚组(n=214)中,三组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及1、2、3年无复发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术前血清HBV DNA载量水平越高,其生存预后越差。

  • 标签: 癌,肝细胞 肝切除术 乙型肝炎病毒 DNA 总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接受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发生放射性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7月-2019年4月的278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给予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处方剂量48~55Gy/5~8次,动态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Child-Pugh评分以及肝脏影像学改变情况,评估发生放射性损伤的发生情况,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放射性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278例患者中,排除3例肿瘤进展者,共有275例患者纳入分析。治疗后8个月患者总生存率为100%,其中22例患者诊断为放射性损伤,发生率为8%,经对症治疗后均缓解。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是放射性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肝癌患者的放射性损伤发生率低,是相对安全的治疗方式,治疗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低的患者应密切监测,从而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肝细胞癌 白细胞 射波刀 放射性肝损伤
  • 简介:摘要移植后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PTLD)是肝移植术后最常见的肿瘤性并发症之一,并可能导致肝移植术后的受者死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成功对儿童活体肝移植术后PTLD累及受者重建中静脉病灶开展切除术1例,术后随访6个月,无复发或新发病灶。作为一种危及受者生命的并发症,对于单发的、可切除的肿块,积极的手术切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手段。

  • 标签: 肝移植 移植后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肝中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生物发光成像活体动态示踪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小鼠体内移植后对损伤的趋向迁移及其治疗作用。方法通过基因转染将CMV-Luciferase2-mKate2导入MSCs,96 h后运用流式细胞仪对表达远红外荧光蛋白mKate2的MCSs进行纯化筛选,得到基因转染的MSCs-R(MSCs-CMV-Luciferase2-mKate2)用于体外和活体生物发光成像。将小鼠(雄性BALB/c裸鼠)用随机数目表法分为4组,每组9只。(1)损伤实验组:以CCl4腹腔注射建立损伤模型,24 h后进行脾脏MSCs-R移植;(2)对照实验组:腹腔注射同等体积磷酸缓冲液(PBS),24 h后进行脾脏MSCs-R移植;(3)损伤组:建立损伤模型,脾脏注射PBS;(4)空白组:腹腔注射PBS。移植后每天对小鼠进行生物发光成像,直至区光信号消失,在第14天对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研究。光信号强度与细胞数量的相关性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损伤实验组和对照实验组间光信号强度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CMV-Luciferase2-mKate2慢病毒感染MSCs 96 h后,经过纯化筛选其蛋白mKate2表达率高于95%。体外实验显示MSCs-R细胞生物发光信号强度与细胞数量呈线性正相关(R2=0.980)。MSCs-R脾内移植后第1天损伤实验组和对照实验组均可见干细胞迁移至肝脏,损伤实验组的区光信号强度明显高于对照实验组(t=15.476,P<0.001)。对照实验组小鼠区生物发光信号持续5 d,损伤实验组光学信号持续11 d,其他2组无光学信号。组织病理学显示损伤实验组小鼠MSCs-R体内移植后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生物发光成像可动态示踪脾内移植的MSCs定向迁移并定居在受损肝脏内,损伤有助于MSCs定向迁移至损伤组织并发挥其修复损伤的作用。

  • 标签: 干细胞 肝损伤 细胞治疗 示踪 生物发光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恒定自然杀伤T(invariant natural killer T, iNKT)2细胞改善非酒精性脂肪(NAFL)脂质沉积的机制。方法高脂饮食喂养C57BL/6J小鼠建立NAFL模型。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小鼠外周血中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以苏木精-伊红(HE)进行常规肝病理染色。iNKT频率及iNKT1、iNKT2亚群频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以Western印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核因子-κB(NF-κB)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AFL小鼠体重增加,总胆固醇、HDL-C、LDL-C、ALT水平升高,肝脏脂质沉积增加,肝脏SREBP-1c、PPAR-α蛋白表达升高,NF-κB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或P<0.01)。腹腔注射α-半乳糖基神经酰胺(α-GalCer)后,NAFL小鼠总胆固醇、HDL-C、LDL-C水平降低,脂质沉积减少,肝脏SREBP-1c下调,PPAR-α表达上调,肝脏iNKT2亚群比例增加(P<0.05或P<0.01)。结论iNKT2细胞改善NAFL脂质沉积与下调组织SREBP-1c和上调PPAR-α有关。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恒定自然杀伤T2 α-半乳糖基神经酰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造影CT(CTHA)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细胞癌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纳入河南省肿瘤医院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拟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44例,其中33例为初治患者、8例为消融术后复发患者、3例为外科切除术后复发患者。术前增强MRI测量的肝细胞癌长径为5~44(17±8)mm。所有患者均先在DSA手术室经右股动脉置入5 F眼镜蛇导管或5 F管,插管至总动脉或固有动脉,随后将患者转运至CT手术室。经动脉留置导管高压注射对比剂,行CTHA引导下经皮肝细胞癌射频消融。靶病灶及周边至少5 mm的安全边缘在CTHA显示为无强化的消融坏死区域作为消融终点。消融结束后拔针时消融针道,最后拔除动脉导管及导管鞘。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术前MRI和消融前CTHA发现的病灶数量,统计CTHA引导射频消融技术成功率及CHTA对比剂用量。结果44例患者在消融前CTHA扫描时有13例患者发现术前MRI未能显示的额外病灶。44例患者术前MRI和CTHA显示的病灶数量分别为64和91个,差异具有统计意义(Z=-3.24,P=0.001)。1例患者因消融术中CTHA扫描显示病灶数量大于5枚改为姑息性消融后退出研究,转为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其余43例患CTHA即时验证为完全消融,技术成功率为100%。CTHA引导下射频消融术中对比剂用量为30~80(42±14)ml。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与CTHA引导下射频消融相关的并发症。结论CTHA可发现消融术前增强MRI未能发现的肝细胞癌额外病灶,提高病灶的醒目性,并使病灶重复强化,准确部署射频消融电极的位置。病灶完全消融可通过消融后即刻CTHA来确认。

  • 标签: 癌,肝细胞 导管消融术 射频消融 肝动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基因芯片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小儿细胞瘤预后差异基因进行筛选后,对差异基因的功能及通路进行分析,同时利用共表达网络筛选出决定小儿细胞瘤预后的核心基因并对其预测能力进行评估。方法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小儿细胞瘤基因芯片表达谱来自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所(http://www.ebi.ac.uk/embl/);数据收集的截止日期为2018年12月31日。先通过SAM法筛选得到差异表达基因(基因表达水平上升至原来的2倍或下降至原来的1/2),再基于降维原理通过共表达网络模型筛选得到核心基因,运用MCODE算法计算基因的调控评估能力评分,以评价其在整个网络模型中的调控能力。结果针对213个差异表达基因的细胞信号通路富集结果显示,富集度最高的信号通路为代谢途径通路,富集度为2 122.529,信号通路富集结果误判率均<0.001,经SAM算法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213个在不同预后组发生差异表达的基因作为共表达网络的构建基础,本次构建得到的共表达网络共纳入12个发生差异表达的基因。以预后不良组为实验组,以预后较好组为对照组,采用MCODE算法计算基因调控能力评分的结果显示,决定小儿细胞瘤预后调控能力评分最高基因为ADH1A基因,得分为19分。此外,HAO1、ADH1B、ALDOB以及DPYS基因的调控能力评分均高于或接近于5分,因此可认为它们是本次构建得到的共表达网络模块中的核心基因。结论从共表达网络模型结果来看,ADH1A基因与小儿细胞瘤的发生发展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其分子生物学证据对临床开展肿瘤靶向干预疗法的指导意义有待进一步挖掘。

  • 标签: 肝胚细胞瘤 基因组学 差异表达基因 共表达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患者术前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与切除术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切除术的1 102例肝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60例,女性142例,平均年龄51岁。随访复发和生存情况。应用X-tile软件确定55 U/ml作为CA19-9预测预后的最佳界值,并据此将入组患者分为低水平组(CA19-9≤55 U/ml,n=956)和高水平组(CA19-9>55 U/ml,n=146)。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Cox回归分析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低水平组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5.0%、68.2%、60.9%,高于高水平组80.1%、58.2%、4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水平组术后1、3、5年累积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0.5%、44.6%、37.9%,高于高水平组53.4%、33.3%、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CA19-9>55 U/ml(HR=1.323,95%CI:1.070~1.636,P=0.010)的肝细胞癌患者切除术后复发风险高,CA19-9 >55 U/ml(HR=1.511,95%CI:1.163~1.964,P=0.002)的肝细胞癌患者切除术后生存预后差。结论术前血清CA19-9>55U/ml是肝细胞癌患者切除术后生存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CA19-9对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癌,肝细胞 肝切除术 糖类抗原19-9 预后
  • 简介:摘要炎症反应是肝脏损伤后发生纤维化的前提条件,巨噬细胞是纤维化级联反应的关键调控者,其中骨髓来源的单核细胞,浸润至受伤的组织并分化成巨噬细胞,对肝脏损伤、纤维化的启动、维持及消退至关重要。因此,揭示浸润的单核/巨噬细胞纤维化过程免疫调节的细胞、分子机制,将为开展基于巨噬细胞的抗纤维化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 标签: 单核/巨噬细胞 肝纤维化消退 免疫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