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本项目的设计理念基于ADDLE模型,该模型涉及到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估等五个基本步骤。通过使用ADDLE教学平台(包括体育视频、2D/3D动画在内的体育多媒体课件及网络承载平台),使学生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运动技能、体育规则、损伤急救等体育知识。

  • 标签: ADDIE模型 体育教学平台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 简介:运动决策研究在国内外已经成为运动心理学中一个成熟的研究领域。特别是最近几年,从生态心理学与进化心理学视角对运动决策研究越来越多。从探讨运动决策的实质出发,在认知心理学视角下,探索了运动决策认知成分功能改变的过程与结构,构建了认知加工理论模型。认为:运动专家之所以在运动决策中优于一般运动员,其认知功能改变的实质是他们习得了优异的视觉搜索策略与更加熟练的掌握工作记忆的容量与组化能力,最终表现为认知功能的可塑性与决策进化的适应性。未来的研究应探索选择性注意与工作记忆的相互关系,为专长训练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 标签: 运动决策 认知加工 生态心理学 进化心理学
  • 简介:确定性模型是指不包含任何随机成分的模型,作为一种建模范式,可以确定运动项目测量结果和对应测量结果的生物力学因素的关系。结合实例介绍了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中确定性模型的建模过程,回顾了确定性模型的研究历史,分析了应用确定性模型的优缺点。在过去30年中,确定性模型已成功应用于田径、游泳、体操等项目,也成功应用于选定运动技能。确定性模型方法有助于避免随意选择表现或者损伤变量,识别影响运动表现的关键特征因素,可为影响运动表现结果的相关因素提供理论基础,结合定性分析较好的分析运动表现;然而其对表现结果的测量带有主观性,忽略重要的技术变量。建议运动生物力学学者考虑使用确定性模型时,确定研究中有意义的因变量。

  • 标签: 确定性模型 力学分析 运动表现分析 定性分析
  • 简介:采用生存模型中的Cox模型对2012年F1大奖赛中国站游客的停留时间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2012年上海F1赛事游客停留时间均值为4.80天;受游客社会人口特征、赛事游客满意度、举办地形象和旅游出行特征等4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F1大奖赛中国站的品牌效应已逐渐形成,为提高赛事游客停留时间,赛事主办方应加强赛前宣传,提升服务质量,针对高消费群体推出深度旅行产品,旅游部门要完善相关旅游产品结构。

  • 标签: 生存模型 F1 游客 停留时间
  • 简介:针对原始数据序列建立灰色GM(1,1)模型,然后利用BP神经网络对GM(1,1)模型预测值加以校正,得到GM(1,1)与BP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通过运用田径比赛项目相关成绩序列进行模型检验,相比单纯的GM(1,1)模型,组合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表明了组合模型预测的可行性。

  • 标签: 田径间距 GM(1 1)模型 BP神经网络 组合模型
  • 简介:目的:探讨4周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对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致抑郁大鼠开场实验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血清皮质醇和前额叶皮质(PFC)自由基代谢及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应激模型组及应激运动组3组,每组10只。应激模型组及应激运动组大鼠每日进行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1次,连续28天,同时应激运动组大鼠进行4周跑台运动。跑台运动结束后检测所有大鼠血清皮质醇水平及PF区自由基含量,运用开场实验测试大鼠主动活动能力及探索行为,Y迷宫实验测试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半定量方法对PF区c-fos神经元的数量、面积及灰度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1)与应激模型组比较,应激运动组大鼠穿越格数、直立次数及修饰次数显著增多(P〈0.01,P〈0.05),中央格停留时间缩短(P〈0.05),粪便颗粒减少(P〈0.05);(2)与应激模型组比较,应激运动组大鼠血清皮质醇水平下降(P〈0.05),PF区SOD活性增强(P〈0.05),MDA含量下降(P〈0.05);应激运动组大鼠在Y迷宫训练中达到标准时训练时间缩短,电击次数减少(P〈0.05),Y迷宫记忆能力测试中,应激运动组大鼠错误次数少于应激模型组;(3)与应激模型组比较,应激运动组大鼠PFC区原癌基因c-fos免疫阳性神经元面积及数量表达均增加(P〈0.05),灰度值虽降低,但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长期跑台运动可提高抑郁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跑台运动降低抑郁大鼠血清皮质醇水平、增强脑抗氧化能力及上调前额叶皮质c-fos的表达有关。

  • 标签: 跑台运动 抑郁大鼠 血清皮质醇 自由基 学习记忆 前额叶皮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