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性头晕内科治疗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6年5月收治36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性头晕患者进行研究,全部患者均接受生脉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静脉滴注,对于伴有多梦、失眠、焦躁患者施舒乐安定片和谷维素片。结果36例患者中25例患者头晕头痛症状消失或显著缓解,比例为69.4%;7例患者头晕头痛症状有所缓解,比例为19.4%;4例患者临床症状加重或未明显改善,比例为11.2%。研究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8%。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能够显著缓解植物神经功能性头晕患者的症状,并显著提升患者睡眠质量。

  • 标签: 生脉注射液 低分子右旋糖酐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头晕
  • 简介:神经性厌食症属精神性的追食障碍,以故意节食致体重减轻、对肥胖有病态恐惧、拒不维持正常人体的最低体重、女性通有闭经现象等为特征,好发于女性青春期(95%),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均在本病的发病机制申起一定作用。此病多在个体的生活境遇发生重大改变,且自觉难以应封时发病。本文运用心理动力疗法、认知疗法和家庭疗法等,对1例神经性厌食症进行心理咨拘,效果良好。提示:(1)探究患者的成长史及人格结构与目前症状的关系,对于改善患者的人格状况、提高应封能力,防止核病复发有效。(2)针封患者认知上的体象障碍,进行认知行为纠正,对于根除症状,预防复发有效.(3)针封与起病有关的家庭因素,进行家庭治疗或家庭干预,有助于患者症状缓解,减少复发。

  • 标签: 神经性厌食症 心理动力疗法 认知疗法 家庭疗法
  • 简介:摘要这是一例因美容手术而导致的强迫性神经症案例。本文阐述了对求助者心理诊断和心理疏导的过程,采取了认知疗法。经过3个月12次的咨询和治疗,使求助者改变了原有的错误认知,建立起新的观念,能正确对待自我,自我接受、自我悦纳,达到了心理咨询的目标。半年后根据来访者的生活状态和本人的回访证明本咨询案例为是有效心理咨询。

  • 标签: 强廹性神经症 认知疗法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临床药物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2014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30例临床药物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经治疗有效8例,好转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特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药物治疗首选抗癫痫药,临床已经证实了抗癫痫药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卡马西平常作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一线药物。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火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对50例神经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外擦曲艾洛松软膏,治疗组采用火针针刺皮损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瘙痒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皮炎患者采用火针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止痒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火针 神经皮炎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对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运用漠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19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现状调查.结果(1)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6.86%;(2)卒中后抑郁患者HAMD、ADL.和NFDS评分高。结论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不利于卒中患者的康复。

  • 标签: 卒中后抑郁 神经功能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临床预防控制措施。方法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神经内科患者9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感染的发生情况和构成比,并与本院整体同期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神经内科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5.9%)比同期医院整体的院内感染发生率(3.7%)高,神经内科患者感染部位的构成比中,呼吸系统感染最多(69%)。结论神经内科是医院整体院内感染的高发科室,要加大护理力度,规范护理操作,对易感部位进行预防,多管齐下对院内感染进行预防和控制。

  • 标签: 神经内科 住院患者 院内感染 分析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视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治方法以及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在2011年10月到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22例颅脑损伤并视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诊断及治疗。结果本组22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结论颅脑损伤并视神经损伤患者应争取“早诊断、早治疗”,把握好手术指征和最佳治疗时机。

  • 标签: 颅脑损伤 视神经损伤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患沟通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神经外科94例患者入院时间,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在两组患者接受临床治疗的时候,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对比两种护理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76.6%,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为93.6%,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接受临床护理服务前,SDS评分与SAS评分并显著差异,接受护理服务后,所有患者的SDS评分与S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结论神经外科患者接受临床护理的时候,为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加强护患沟通在其中的应用,可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且还可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护患沟通 神经外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苷脂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在我院神经内科2015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办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将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苷脂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1周、2周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平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结果都比对照组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脑梗死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苷脂对其实施治愈,效果显著,帮助患者有效的提高了其生活活动的能力,并改善了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依达拉奉 神经苷脂 脑梗死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影响观察。方法于2016年3月—2017年8月,选取医院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钴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α-硫辛酸。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血清铁蛋白(SF)、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痛感、灼热、麻木及感觉异常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SF、IGF恢复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能有效改善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alpha -硫辛酸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血清铁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尿药效及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所有心力衰竭患者,有液体潴留的证据或原先有过液体潴留者,均应给予利尿。结果利尿可减轻体、肺循环淤血,降低心脏前负荷,消除水肿,改善症状。结论利尿药是一类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是治疗心力衰竭的首选药物之一。利尿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心力衰竭、肾性水肿、肝性水肿、肺水肿及脑水肿等,亦作为基础降压药治疗高血压病。

  • 标签: 心力衰竭 利尿剂 药效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蓝域染色在过熟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过熟期白内障患者3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50例。研究组患者术中使用蓝域染色后行超声乳化术,而对照组患者术中不使用蓝域染色后行超声乳化术。分析两组患者撕囊成功率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中,撕囊成功者为141例,其成功率为94.00%(141/150);对照组中,撕囊成功者为112例,其成功率为74.67%(112/1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出现角膜水肿、眼压升高、头痛的情况,两组不良反应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患者在第1天与第7天检查其视力恢复情况,两组患者的视力不断恢复,但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过熟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使用蓝域染色,可提高临床撕囊的成功率,可供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蓝域染色剂 过熟期白内障 超声乳化手术 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为了研究在临床上中药注射的使用合理性及管理效果。通过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中药注射的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300例患者中共有120例有不合理用药的问题,另外的180例通过科学管理后实现了用药的合理性。然后笔者还着重分析了300例患者的中药注射的类别、注射量、注射疗程等资料,依据相应的《中药注射临床应用指南》评价中药注射的使用合理性,从中找出不合理的地方。结果在实施合理用药管理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为76.3%,在实施合理用药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为37.7%,用药合理性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是临床合理用药仍然有一些问题存在,如剂量不准确、指征不明确、混合配比不当等。结论中药注射的临床合理用药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安全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对其进行研究管理,使用药合理性获得提升,能够提升临床疗效,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合理用药 临床管理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造影的过敏反应进行阐述,提出了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并。采取的中西医综合抢救措施,效果更加显著

  • 标签: 造影剂 过敏反应 预防 综合急救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胃肠道间质瘤应用钡造影及CT扫描的影像。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应用钡造影及CT扫描。观察分析间质瘤性质、部位、CT影像特征及钡造影表现。结果30例患者中,间质瘤恶性15例、良性7例、交界性8例。钡造影显示良性间质瘤体积较小,表现为蠕动波变小,腔内小充盈缺损;而经CT平描,间质瘤密度呈均匀强化。CT平扫显示密度不均,且壁外或跨壁巨大肿块;增强扫描后主要为不均匀强化。结论采用钡造影检查胃肠道间质瘤缺乏特征性,但在初步定性、发现及定位病变方面有利,而采用CT扫描特征性较强,且针对间质瘤的定位和准确定性意义重大,因此临床应用时需将两者联合使用。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钡剂造影 CT扫描 影像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B受体阻滞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院前急救中价值。方法将符合急性AMI临床表现及相关体征,诊断标准,心电图的患者80例,发病时间为10分钟内(呼救120前),分为治疗组I组(B受体阻滞组),II为对照组,同时各组给于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仃,替格瑞洛,入院后观者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血清乳酸,心力衰竭,指脉氧氧饱和度,以及心肌标志物改变时限,观察时间点分别用药后30分钟,1小时二个基准点,B受体阻滞组出现恶性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改变竭,以及心肌标志物改变较对照组明显延长。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B受体阻滞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 标签: B受体阻滞剂 心机梗塞 院前急救 恶性事件延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增强扫描碘造影的不良反应预防及护理干预。方法以2016年4月—2018年3月的300例行CT增强扫描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CT增强扫描,分析不良反应类别。结果300例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7.33%,其中,以轻度恶心呕吐所占比例最高,为4.33%,其次为局部荨麻疹样皮疹等。结论CT增强扫描碘造影可能会导致诸多不良反应,临床予以针对性预防及护理措施,可减少其发生风险。

  • 标签: CT增强扫描 碘造影剂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CT增强扫扫描中,经常应用的造影包含含碘离子型、非离子型造影等2种,而在MR增强扫描过程中,钆类对比属于常用造影1。为有效降低CT/MR增强扫描中造影带来的不良反应,应用造影时,要求相关工作人员需合理调整并控制在造影的运用量,深入分析造影理化性能,应用后引发不良反应、毒副作用的具体处理措施等。本文对CT/MR增强扫描中造影不良反应的预防、护理措施进行研究。

  • 标签: 增强扫描 造影剂 不良反应 预防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