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培美曲塞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6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培美曲塞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多西他赛的治疗,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以及肿瘤进展时间、生存期等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培美曲塞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培美曲塞 多西他赛 老年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脂和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方法收集住院确诊123例冠心病组和46例体表健康对照组血样,分别检测收集样本的TC、HDL-C、LDL-C、TG、脂蛋白a(LPa)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V),冠心病组同时测定肌钙蛋白水平。结果冠心病组TC、LDL-C、TG、LPa、RDW-CV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肌钙蛋白I(CTnI)≥0.03ng/ml的RDW-CV水平与CTnI<0.03ng/ml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11,P=0.017)。经logistic回归分析,TC、TG、LPa和RDW-CV是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冠心病组TC、LDL-C、TG、LPa、RDW-CV水平升高,其中TC、TG、LPa、RDW-CV是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冠心病 血脂 红细胞分布宽度
  • 简介:摘要目的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化疗对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6例入本院治疗的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同期放化疗治疗。化疗方案EP为主方案,治疗周期4~6周期。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结果全组患者CR率为46.2%,PR率为38.5%,SD率为15.3%,总治疗有效率为84.6%,中位生存期为17个月,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80.1%及38.5%。1年及2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8.1%及94.2%。结论化疗联合SRT治疗小细胞肺癌是可行的,患者的近期疗效可,毒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1。

  • 标签: 化疗 立体定向放疗 小细胞肺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复发感染在产前妇女中的感染疫情动态。方法初次检测CMVIgG结果阳性的妇女,于两周后,再次进行CMVIgG、CMVIgM、CMV亲和力、PCR-CMV-DNA检测。结果1052例产前孕妇中,CMV复发感染阳性率为孕前2.54%,早孕2.67%,孕中1.85%,晚孕1.85%。结论产前妇女存在一定比例的巨细胞病毒复发感染,建议产前妇女尽可能进行复发感染检测,以便尽早采取相应措辞,避免感染导致胎儿出生缺陷发生。

  • 标签: 产前妇女 巨细胞病毒 复发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6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按随机数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的治疗,实验组在更昔洛韦的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热程、咽峡炎改善时间、淋巴结开始缩小时间、肝脾明显缩小时间、异型淋巴细胞<10%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加快了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更昔洛韦 丙种球蛋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引导肝细胞癌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检查患者81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肝穿刺活检术,取出标本后送病理检查。结果CT诊断肝细胞癌确诊病例为361例,进行超声造影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的肝细胞癌确诊病例为510例,根据穿刺术后的病理结果可知,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的肝细胞癌的临床确诊率明显高于CT诊断,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肝细胞癌的临床确诊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大剂量常规输血与去白细胞输血在临床上的运用情况加以比较。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015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78例需大剂量输血治疗者作为观察的对象,按就诊单双数顺序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分别予以去白细胞输血、常规输血。对2组患者输血后各指标(GOT、DB、LDH、CO2)变化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实验组输血后3d的CO2、DB、LDH、GOT指标与参照组相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2.6%)低于参照组(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剂量输血患者采取去白细胞输血治疗,效果明显,且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

  • 标签: 常规输血 去白细胞输血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抗血管生成药物重组人内皮抑素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中有一定的疗效,下面就内皮抑素的作用机制及疗效进行相关的叙述。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内皮抑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宁神灵对抑郁症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影响。方法正常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刺激(CUMS)结合孤养模型制作抑郁症大鼠模型,分中药治疗组(高、中、低剂量),对照组,各组15只,于第0、7、14、21、28天观察行为学指标(体重、糖水消耗实验、敞箱得分、大鼠活动延迟时间)。28天取大鼠海马组织,观察CA1、CA2、CA3、CA4区形态学变化及HE染色后脑组织的病理改变(Figure)。结果相同时间点组间比较第7、14、21、28天行为学指标空白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对照组。组内比较行为学指标高、中、低剂量组与时间呈正相关,空白组与对照组与治疗时间无差异。抑郁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偶见散在的胞体固缩,深染或胞质溶解、空泡变性。CA4区可见少量锥体细胞胞体固缩,深染。治疗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排列整齐,细胞体呈椎体形,较大,核大而圆,且与中药剂量呈正相关。结论宁神灵可能通过作用于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引起相关蛋白及递质的改变,具有抗抑郁作用。

  • 标签: 宁神灵 抑郁症 慢性不可预知刺激 行为学 海马神经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应用于冠心病脂治疗中的药物经济学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使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药物经济学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成本1192.12元,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阿托伐他汀相比,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更显著,更经济,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 冠心病 药物经济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周围型胆管细胞癌临床病理与CT及MR诊断情况。方法对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诊断我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4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CT诊断的32例,采用MR诊断的8例,其中5例同时进行两种检查。结果结果表明,MR诊断的准确率显著高于CT诊断准确率,误诊率明显低于CT诊断误诊率,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症状特异性较弱,采用CT和MR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可以提高对患者的诊断效率,动态增强扫描后优先考虑采用MR诊断。

  • 标签: 周围型胆管细胞癌 临床病例 CT MR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VDLP与VDCLP方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差异。方法收集我院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分为VDCLP组(采取VDCLP方案)和VDLP组(采取VDLP方案)。对比(1)两组免疫分型、治疗前基础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2)两组治疗疗效。(3)两组化疗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免疫分型、治疗前基础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比较无差异(P>0.05);VDLP组治疗疗效优于VDCLP组,比较有差异(P<0.05);VDLP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小于VDCLP组(P<0.05)。结论VDLP方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优于VDCLP方案,安全性好。

  • 标签: VDLP VDCLP 急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早期动静脉内瘘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08年至2015年的首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55例患者血常规,C反应蛋白,内瘘使用情况。以早期动静脉内瘘功能是否良好分组,分析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早期动静脉内瘘的失功与红细胞分布宽度,C反应蛋白,高血压病史密切相关。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C反应蛋白、血压为简单方便的早期动静脉内瘘失功的预测因子。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 早期失功 动静脉内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毛细支气管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照患儿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各30例。选择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的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治疗前后各组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前轻症组和重症组患儿CD3+、CD4+、CD8+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轻症组和重症组患儿CD3+、CD4+、CD8+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经过有效治疗后可有效纠正指标异常,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可作为该病临床诊疗的依据。

  • 标签: 毛细支气管炎 T淋巴细胞亚群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在国外已广泛用作贫血的诊断及分类的一项指标,再配以红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HRD),有助于对病情及治疗情况的进展进行判断。RDW为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常以所测得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CV%)来表示。它比血涂片上红细胞形态大小不均的观察更为客观、准确。RDW增大时有临床意义。血小板体积增大时,直方图会出现明显拖尾现象。有小红细胞或红细胞碎片干扰时,直方图尾部会抬高。

  • 标签: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直方图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常规浆膜腔积液细胞检验现存问题与质量控制方式。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60张浆膜腔积液细胞图片,将其发放给其他医院,对图片进行详细的分析,掌握识别效果,经过调查后对图片进行讲解,然后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对所有检验对象进行二次调查和分析,实践证明,第二次调查结果正确率明显高于第一次调查结果,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前医院在常规浆膜腔积液细胞检查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检查结果不准确,整体难度比较大,基于此,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严格对质量进行治疗,进而达到理想的检测准确率。

  • 标签: 浆膜腔积液 细胞检查 研究现状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因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120例患者(2016年1月—2017年12月),随后采取随机等量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西医治疗组与联合中医治疗组,每组各60例。其中西医治疗组患者采取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进行治疗,而联合中医治疗组患者在采取西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益气养血、健脾补肾中药方进行治疗。结果联合中医治疗组患者在治疗第3d的Ⅲ度白细胞减少开始回升情况、治疗第5d的IV度白细胞减少升至1.0×109/L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优于西医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斑狼疮细胞检验方法的三种检测方法比较与评价。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40例,实验室采用去纤维蛋白法,抗凝血法和血块法检查红斑狼疮细胞,对三种检验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脱纤维血法阳性34例,阳性百分率85.0%;抗凝血法阳性28例,阳性百分率70.0%;滴血法阳性26例,阳性百分率65.0%。结论采用去纤维蛋白法检查红斑狼疮细胞为好。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红斑狼疮细胞(LE ) 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2014年9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5例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25例患儿临床症状呈多样性,常见症状有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发热占28.0%,咽峡炎占44.0%,淋巴结肿大占76.0%,肝脏肿大占84.0%,脾脏肿大占68.0%,眼睑水肿占32.0%,皮疹占24.0%。实验室检查显示异型淋巴比例占72.0%,肝功能损害占64.0%,心肌酶异常占44.0%,尿常规异常占36%。结论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早期的临床表现不明显,实验室检查具有复杂性,提高实验室检查结果与临床特点的重视程度,能够减少临床误诊、漏诊的可能性,提高确诊率。

  • 标签: 小儿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细胞学参数在贫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2例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82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诊断结果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MCVFI、MCHpg、MCHCg/l、RDW进行分析,研究组的MCVFI、MCHpg、MCHCg/l指标高于对照组,RDW低于对照组,对比后差异明显。结论贫血患者的诊断中血液细胞学参数是重要指标,结合具体诊断注意事项,需要明确参数实际标准,根据细胞参数变化和血液诊断的流程等,提供必要的参考标准,明确诊疗方向,实现整体进步。

  • 标签: 血液细胞学参数 贫血诊断 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