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药学部中使用高危药品管理,对用药安全有怎样的效果。方法:通过选取从2018年5月~2020年5月里,药学部中使用的高危药品案例共680例,通过对比管理前后的数据,分析药品管理的运用价值。结果:通过实施高危药品的管理,用药错误率3.97%,用药不合理6.32%,分别低于管理前数据62.79%、51.62%,并且在出现不良情况方面,管理后发生率为8.68%,低于管理前34.12%,另外患者的满意度也有所提升。结论:药学部需要认真落实高危药品管理,提升患者的用药安全性,降低出现药品使用错误的情况,提升患者满意度与工作质量。

  • 标签: 药学部 高危药品 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医院后勤管理的工作改革是一项重大的工程,是影响医院后期管理水平的重要一环,后期管理的工作改革方向直接影响整个医院的建设水平。因此,应牢抓改革方向,把控的每一个环节,建设专业的管理人才队伍,提高管理改革质量,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始终从患者的角度出发,营造良好的医院管理氛围。

  • 标签: 医院 后勤管理 工作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护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综合整理与改善。方法  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减少护理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控制或消灭护理管理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 · 【关键词】护理安全  护士  管理  问题  对策         护理安全 [1]一般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护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对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和社会治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 [2]。护理安全 [3]管理通过运用技术 教育、管理三大对策,从根本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把差错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病人安全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针对科室每位护士平时自己工作中发生或发现的问题和科室发生的护理差错、缺陷以及从其他科室获得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  护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护理人员的因素( 1)部分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缺乏整体护理理念,工作中不能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给病人带来不安全的隐患。( 2)沟通能力差,缺乏良好的交流技巧。由于护理人员少、病人特别多,工作忙,护士没有更多的时间与患者进行更多的交流,无暇顾及病人的情绪和心理,导致病人不满意或投诉。( 3)专业技术水平偏低。我科室年轻护士较多,护理经验比较缺乏,专科知识缺乏术操作不熟练,对有些复杂病情缺少认知与护理经验 [4]。( 4)有些科室诸如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等患者病情都比较重,且多数为老年人,一般都合并有多种疾病,且危重病人较多,护理难度较大。( 5)护理记录问题。工作中常出现记录不及时、漏记、错记、刮痕、医护记录不一致等现象。由于医护记录不一致,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容易导致举证失利甚至败诉。( 6)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违反操作规程,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缺乏责任心,未能按时主动巡视病房,护理工作不能及时到位。( 7)护理人员人力资源不足,专科护士不到位。         1.2患者的因素( 1)针对大部分病人为老年病人的科室,由于老年病人的生理和临床特点,容易发生以下意外或并发症:坠床、跌倒;外出走失;自杀;烫伤;压疮;误吸、噎食;管路滑脱;药物反应等。( 2)现今社会多数病人维权意识特别强,对护理要求比较挑剔,因此容易产生护患矛盾。         1.3其他方面因素( 1)后勤支持系统不到位,地面潮湿、地面滑;设备差,吸引负压不够;突然停电、停氧;标本丢失、标本送检不及时。( 2)病房管理不到位,用电用火存在安全隐患,护士管理力度不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究化疗药物静脉外渗的循证护理管理措施会取得怎样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来我院进行化疗的 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5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化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发生化疗药物静脉外渗的发生率 5.72%远远小于对照组的 16.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并且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要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降低化疗药物静脉外渗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化疗药物 静脉外渗 护理措施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18年 9月~ 2019年 10月本院内科收治的 1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将 5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 53例)和观察组( 53例)分别实施常规管理和强化护理风险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内科护理中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避免医患纠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强化护理风险管理 内科护理 护理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就护理风险管理在乳腺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展开探讨。方法:选择的 120例研究对象来自于某院乳腺外科,在 2018年 6月~ 2019年 7月间收治的住院患者,按照患者住院床位号奇偶原则进行平均分组,分别是管理组和日常组,每组 60例患者。日常组按照平时日常护理管理进行工作,管理组在日常组基础上施加风险护理管理,比较护理风险事件和医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管理组治疗的依从性、风险事件和医患纠纷发生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日常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进而充分证明在乳腺外科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具备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乳腺外科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的快速康复护理管理效果。方法:选取 140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每组7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综合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综合组下床活动时间、开始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综合组术后72h,两组疼痛程度均明显改善,综合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综合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较常规治疗模式能显著促进患者康复,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骨科患者 快速康复护理 管理与实践
  • 简介:摘要:本文为探讨人性化管理是否能够使门诊护士的工作效果更好。在我院内部挑选了 20名门诊护士进行实验,根据其进行培训前和培训后的相关工作情况进行对比。最后发现,实施人性化管理后,从实验数据中能够明显反映出门诊护士的工作效果有所提高。

  • 标签: 人性化管理 门诊护士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术后镇痛泵镇痛效果进行研究并得出相关护理体会。方法:从2019年1月~2020年2月进入我院接受硬膜外麻或静脉麻醉手术治疗的病人中筛选出94名进行研究,在病人手术结束之后使用镇痛泵进行镇痛,对镇痛泵镇痛效果以及病人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镇痛泵使用后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了95.74%,因此镇痛泵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结论:对接受硬膜外麻或静脉麻醉手术治疗的病人使用镇痛泵并进行镇痛护理可以有效帮助病痛减少疼痛感。

  • 标签: 镇痛泵 护理 麻醉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基于论证当前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本文将 723例儿童静脉输液患者分时间先后,分类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负责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基于常规护理模式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结果将根据两组不同类别儿童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最终敲定。最后,观察组儿童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高达 89.6%,而另一方对照儿童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仅为 68.5%,差异十分明显,再之根据两组儿童患者类别的总投诉率、风险事故、护患纠纷率等,观察组患者一直都低于对照组 30%左右, 结果证实在静脉输液护理过程中,通过不断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对患者满意度,提升静脉输液质量以及降低差错率等方面起到明显的效果,在临床上可以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结论 静脉输液 护理风险管理 方法效果
  • 简介:摘要:护理工作是医院重要的组成部分,护理安全管理对病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意义,也和医疗的护理质量有着密切关系,部分医院护理质量较低,不仅不利于病人身体康复,反而导致病情加重。为保证病人生命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帮助病人早日康复,需要加强护理管理工作。本文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进行探讨,希望为我国护理安全工作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有利价值。

  • 标签: 护理 安全管理 影响因素 加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质量风险管理是各行各业广泛应用的质量管理方针,着眼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产品研发、产品生产乃至产品销售等各环节进行质量风险识别、控制、审核以及评价,旨在减少风险源,降低由产品质量缺陷而引发的损失。从药品生产企业来说,药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涉及到很多人员和设备,加工技术也比较复杂,对原料药生产各环节实施精细化管理很有必要。加强生产质量管理,可显著优化其周期工艺性能,全面提升药品生产的整体质量。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从根源上确保药品质量,为公众用药安全提供保障。

  • 标签: 药品生产企业 质量管理 理念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输液护理技术分层次准入管理效果展开研究。方法:对我院 80例采取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管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比较各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0%,组间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管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对比,对照组发生率为12.50%、观察组为5.0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采取静脉输液治疗患者中采取静脉输液护理技术分层次准入管理可提高护理效果,降低护理中风险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静脉输液护理技术 分层次准入管理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在我院选取收治于 ICU的患者,以这些患者为研究对象来探究分级护理管理在提高 ICU患者护理质量中的影响以及它所产生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 ICU 收治的 60例患者,另外一组即为观察组,通过对护士层级管理的比较,改变了医院护理质量和患者对医护人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士分级管理后,我院的基础管理、护理措施落实、病区管理、护理文书书写的质量评分明显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的满意度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士的这种管理方法提高 ICU患者基础护理和病区管理等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分级护理管理 ICU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本次新冠病毒肺炎已经被 WHO列为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疫情给民众健康造成了严重伤害,如何确保疫情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得到有效、合理的管理,保障患者病情稳定成为重中之重。

  • 标签: 新冠肺炎 精神障碍 社区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李桥镇卫生院孕妇建册时初筛发现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完善高危妊娠的管理。方法 按北京市孕期高危因素初筛表对每个建立《北京市母子健康手册》的孕妇进行严格筛查,并按低风险、一般风险、较高风险、高风险追访、管理。结论:随着高危妊娠人群的增多,应将妇幼保健工作前移至孕前乃至婚前,提高早孕建册率,早发现、早干预、加强高危孕妇随访,保障母婴安全。

  • 标签: 建《北京市母子健康手册》 高危因素 高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