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百年来,我国中医经历了坎坷道路,几经风险,而中医危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面对危机。同时,中医命运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命运缩影。中医文化命运是中国传统文化命运缩影,可见,中医文化发展也是影响到思想、文化不同领域关键因素。本文对中医文化命运进行探讨,以此为中医文化未来发展提供新思路。

  • 标签: 中医文化 命运 发展 关键因素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炎性因子表达,并且重点分析炎性因子与胃黏膜病变之间发生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假手术组)。造模后2h和12h后分别各取8只动物经肠系膜上静脉采血,检测血清TNF-α、IL-1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测定胃黏膜血流和损害情况及NF-κB蛋白活化水平。采用SPSS17.0和Excel200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炎性细胞因子和胃粘膜血流量(GMBF)等数据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模型组建模后2hTNF-α、IL-1水平显著高于建模前和对照组(P〈0.05)。模型组建模后12hNF-κB、TNF-α、IL-1水平显著高于建模前和对照组(P〈0.05)。模型组造模后2h出现出轻微泡壁水肿,但无炎细胞浸润,无出血发生。12h后观察到黏膜充血、水肿、粗糙不平,点状出血、淤点或淤斑,点状或者斑片状糜烂,黏膜可见血管显露或者是粗大皱襞及结节。模型组GMBF表达量与血清NF-κB表达水平之间呈密切负相关(P〈0.05)。而与TNF-α、IL-1无相关性(P〉0.05)。结论炎症介导了NF-κB活化,导致了胃黏膜局部缺血发生,并最后导致了胃黏膜损伤。而且NF-κB活化同时也在不断反向调节TNF-α、IL-1升高,加重了急性胰腺炎发展。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胃粘膜 NF-κB 白细胞介素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冠心病心电图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研究对象220例,已经在实验前征得研究对象同意,确认参与实验,已经对其进行心内科专业诊断,确认符合冠心病诊断条件,同时也已对其进行中医诊断,辩证为心阳亏虚证、心阴亏虚证、心气亏虚证等7种,均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通过心电图变化探析心电图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结果:经过对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分析结果看,标实证、本虚证下多数患者存在明显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情况,而且心血瘀阻证下心肌缺血情况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0.05);痰阻心脉证心律失常情况明显高于其他几种证型(P<0.05)。结论:冠心病心电图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有相关性,可借助心电图协助诊断,同时为后续临床治疗实施提供依据。

  • 标签: 冠心病 心电图 中医辨证分型 相关性
  • 简介:背景: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病情凶险,但目前对超急性期辅助诊断主要靠心电图,实验主要利用组织多普勒应变成像优点,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提供帮助。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应变成像技术观测犬急性心肌梗死前、后心内膜下层心肌、中层心肌、心外膜下层心肌径向峰值应变及应变达峰时间,分析其力学变化特征。方法:16只Beagle犬,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第一对角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同步记录心电图,在组织速度成像模式下,分别在急性心肌梗死前、后采集标准心尖短轴切面的连续5个完整心动周期内二维动态组织多普勒速度图像,存于TDI-Q工作站。分别观测梗死区缺血前、后局部及心内膜下层心肌、中层心肌、心外膜下层心肌径向峰值应变及应变达峰时间。结果与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区局部以及心内膜下层心肌、中层心肌、心外膜下层心肌峰值应变较梗死前明显降低(P〈0.05);梗死区心肌各层次间峰值应变梯度消失;梗死区局部以及各层次心肌达峰时间均较缺血前延长(P〈0.05)。同时观察到梗死区基础状态心内膜下心肌及中层心肌分别与其局部心肌峰值应变呈正相关(r=0.617,P〈0.01;r=0.556,P〈0.01),而与梗死区则无相关性(r=0.338,P〉0.05;r=0.218,P〉0.05)。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区不同层次心肌间峰值应变梯度消失,局部及不同层次心肌峰值应变明显减低,而达峰时间明显延长,是梗死区心肌结构异常、功能障碍反映,从而导致心脏整体运动不协调,引起心脏整体非同步化运动,是触发心力衰竭重要力学机制之一。

  • 标签: 实验动物 组织构建 急性心肌梗死 应变成像 超声心动图 心室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raetinephosphokinase,CK)同工酶(CK-MM)变化对电烧伤患者肌肉感染、坏死诊断价值。方法:高压电击伤与电弧烧伤各17例分为A、B两组。A组为手术证实有明显肌肉坏死者,B组为手术证实无肌肉坏死者。分别监测患者伤后、术前及术后血清CK-MM浓度,同期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创面细菌计数检查,并以20例正常人血清CK-MM值为对照。结果:(1)A组伤后及扩创术后1d血清CK-MM浓度显著升高,达正常对照组6倍;术后3d15例降至正常,2例因创面感染CK-MM仍维持较高水平,经再次扩创抗感染处理后降至正常。其变化与手术所见、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变化及创面细菌计数相一致。(2)B组植皮术前及术后CK-MM值轻度升高。结论:CK-MM可作为电击伤肌肉感染、坏死监测指标,具有较高特异性和敏感性。

  • 标签: 肌酸磷酸激酶 同工酶 电击伤 电弧烧伤 CK CK-MM
  • 简介:摘要临床医学生在实习阶段心理变化,会对实习生学习与成长产生着重要影响。为了减少负面心理对于实习过程干扰和妨碍,则需要认识到负面心理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在心理调节方面采取有效对策。基于此,笔者从自己实习经历出发,分析本人在实习阶段心理变化。然后在带教老师和自己共同努力下,经过岗前培训和临床指导后,加强自我情绪调节,能够让实习生更加积极、自信面对实习工作,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医疗工作人员。

  • 标签: 临床医学生 实习阶段 心理变化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术后血小板(PLT)升高意义.方法:用自动血球计数仪CELL-DYNl600检查196例乳腺癌和60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全血图各1次,比较两次结果.结果:196例病人术前PLT为(145.12±78.09)×109/L,术后l周时PLT为(212.14±78.47)×109/L,术后较术前升高(P<0.001);而良性患者无明显变化.腋窝淋巴结阳性与阴性病人,临床分期Ⅰ~Ⅱ期与Ⅲ~Ⅳ期PLT无明显差异.结论:乳腺癌病人术后PLT较术前升高,PLT有可能作为一个新预后因子,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乳腺肿瘤 血小板 手术前后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高原应激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变化,探讨高原应激对脑损害及自由基作用。方法通过急性进入高原建立急性应激模型,分别取脑边缘系统大鼠大脑额叶、海马、下丘脑及中脑,制成脑组织匀浆测定NO含量和SOD活力,测定血浆皮质醇含量。结果急性高原应激组大鼠大脑额叶、海马、下丘脑组织SOD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O含量在海马、下丘脑升高明显(P〈0.05),血液皮质醇含量增高。结论高原应激反应对脑损害,自由基细胞毒性作用可能是重要因素。

  • 标签: 高原应激 脑组织 一氧化氮 超氧化物歧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观察瞳孔变化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56例颅脑损伤患者,设为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干预,并随机抽取同期在我院接诊57例条件相似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密切观察患者瞳孔变化。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了解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在接受不同护理情况下,两组颅脑损伤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较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瞳孔变化,有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瞳孔 变化 神经外科 护理工作 意义
  • 简介:目的观察骨髓细胞凋亡在白血病患者化疗过程中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生物素化dUTP-x缺刻末端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骨髓细胞涂片上凋亡细胞形态和数量变化.结果白血病患者骨髓凋亡细胞明显低于良性增生性贫血病人,P〈0.001,化疗后能缓解、部分及完全缓解病例凋亡细胞数较初诊有显著增加,P〈0.001。结论骨髓凋亡细胞数量随着白血病病情缓解、复发、急变等病情变化,而出现增高、减少、急剧减少动态变化,掌握和检测这一动态变化将有助于评价和选择治疗药物,判定疗效及预后。

  • 标签: 白血病 TUNEL法 骨髓细胞涂片 细胞凋亡 临床意义 骨髓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D-二聚体是由交联纤维蛋白经过降解后得到特殊物质,它可作为反应体内高凝状指标,同时在诊断DIC及用于排除静脉血栓性疾病中有重要意义;妊娠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非孕期有所增高,但目前尚缺少有关孕期女性血浆D-二聚体水平参考区间及用于诊断血栓性疾病界定值,故其在诊断孕产妇DIC、血栓性疾病中受到很大限制。非孕期女性血浆中D-二聚体值在健康人群参考区间范围内;妊娠期间,DD值随着孕周增长而呈明显上升趋势,晚孕期其值到达最高。

  • 标签: 妊娠,D-二聚体水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
  • 简介: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特点及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作用。方法应用透射电镜技术系统观察糖尿病大鼠4w、8w、12w和24w视网膜病理改变,特别是视网膜Müller细胞形态变化特点。结果视网膜Müller细胞从4w开始出现少量线粒体肿胀,嵴溶解,并随糖尿病病程逐渐加重,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空泡状明显。各时段均未发现典型毛细血管闭锁、管腔狭窄等改变,血管内皮细胞、周细胞基本正常。结论糖尿病视网膜Müller细胞超微结构改变要早于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及周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在神经节细胞层及神经纤维层改变最明显,并随糖尿病时间延长Müller细胞形态结构改变更加明显。

  • 标签: MÜLLER细胞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形态学 超微结构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脂血症患者机体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EIIAF)变化受病情影响程度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随机取健康体检人员以及高脂血症病人各45例,分别纳入参照组与观察组,快速检测两组患者EIIAF;并采用全自动日立生化仪检测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与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EIIAF百分数水平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健康体检人员与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总胆固醇(TC)指数水平升高患者相比,组间红细胞免疫功能存在显著差异(P<0.05);健康体检人员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以及三酰甘油(TG)指数增高患者相比,组间红细胞免疫功能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健康体检人员,高脂血症患者EIIAF明显更低,说明在血红细胞免疫功能诸多影响因素中,高脂血症是其中重要一种。

  • 标签: 红细胞 高脂血症 免疫黏附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降钙素原( PCT)于新生儿感染体内变化及诊断意义。方法 :择取我院收治 70例新生儿感染病例为主要对象,并按感染程度将其纳入重度组( 37例)、轻度组( 33例),另选择同期出生 30例健康新生儿为参照组;检验三组新生儿血清 PCT水平及阳性率,并将病理性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测算 PCT诊断特异度、敏感度。结果 :重度组血清 PCT水平显著高于 轻度组和参照组,且轻度组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 P< 0.05)。 重度组、轻度组血清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检验指标变化临床意义。方法:以 37 例甲亢性肝病患者为研究组,另抽取 40 例肝功能正常甲亢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肝功能检查及血清指标检验,观察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肝功能指标、血清指标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 P < 0.05 )。结论:临床诊治甲亢性肝病患者时,通过血清检验指标变化,可提升诊断准确率,并制定正确治疗方案。

  • 标签: 甲亢性肝病 血清检验 指标变化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钙敏感受体(CaSR)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中表达变化。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4周组和糖尿病8周组。高糖高脂饮食4周后腹腔注射STZ(30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通过Westernblot检测心肌组织CaSR和SERCA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病程延长糖尿病组大鼠心肌CaSR、SERCA蛋白表达降低。结论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中CaSR表达降低,并可能导致钙稳态紊乱参与糖尿病心肌病发生。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