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分析管理应用于精神科老年病房的效果与价值。方法对比分析精神科老年病房2013年1月-2014年12月护理风险管理前(对照组)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护理风险管理后(研究组)的护理不良事件。结果对照组共发生23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81%,研究组共5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33%,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精神科老年病房护理质量,可有效减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老年病房 精神科 风险管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血站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采取细节管理和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站8名女性成分制备人员,按照年龄和技术职称均分为单一组和综合组,每组4人。单一组采取常规管理,综合组增加细节管理和风险管理,观察并比较2016年3月-2017年2月期间两组制备浓缩血小板情况。结果综合组的制备指标合格率高于单一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制备浓缩血小板的过程中采取细节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够在确保质量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浓缩血小板的制备合格率,利于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 标签: 细节管理 风险管理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护理模式联合应急措施在预防妇科护理风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6年8月—2017年8月这段期间内,选择来我院妇产科住院的67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应激护理,比较两组妇产科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失误率分别为5.88%、2.94%,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失误率分别为24.24%、21.2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失误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妇科护理中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联合应急措施,其有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失误率,同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 标签: 常规护理模式 应急措施 妇科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就延续性护理对降低糖尿病足感染风险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100例,将其按照随机、双盲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延续性护理,分别就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以及感染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通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各指标不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在接受不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合并感染例数(4/50,8.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2/50,24.00%),差异显著(P<0.05);并且观察组在血糖控制稳定例数上(49/50,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0/50,8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降低糖尿病足感染的过程中,利用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感染例数,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糖尿病足 感染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针对消化内镜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实施PDCA循环模式(观察组),与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实施的常规管理模式(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管理模式的管理效果。结果两组管理方式之间对比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医护人员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仪器器械管理评分及护理安全度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过程中实施PDCA循环模式的管理效果显著,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管理质量。

  • 标签: PDCA循环模式 消化内镜 护理风险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风险管理在提高心内科护理安全和满意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将本院心内科近年来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研究,40例/组。对照组实施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落实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对照组相比更具优势(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心内科的护理安全和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风险 管理 心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护理风险管理,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皮肤损伤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皮肤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皮肤损伤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神经外科 高血压脑出血 皮肤损伤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紫杉醇化疗护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其化疗期间实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其化疗期间实行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在紫杉醇化疗过程中的依从性,降低风险概率,减轻副作用,有利于提高化疗效果并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恶性肿瘤 紫杉醇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措施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78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行护理风险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几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措施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具有应用效果,可以显著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风险措施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高危风险因素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颈癌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行根治性子宫切除的早期子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记录组内早期子宫颈癌临床高危因素患者比例及多高危因素模式,对早期子宫颈癌生存情况与多高危因素的关系及早期子宫颈癌术后辅助治疗与多高危因素对生存关系进行分多因素分析。结果120例早期子宫颈癌患者中具有多高危因素者46例(38.33%),其中具有2项高危因素者40例(33.33%),具有3项高危因素者6例(5.00%),其中多高危因素最常见模式为盆腔淋巴结转移+子宫旁组织浸润,占比高达30.00%(36/120)。无论是病理学分类还是多高危因素皆是影响早期子宫颈癌患者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通过RT治疗和CCRT治疗的早期子宫颈癌患者在高危因素以及单高危因素的局部复发和远端复发上均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但是在多高危因素上两者无论是何种治疗方式还是局部复发以及远端复发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行手术治疗的早期子宫颈癌患者,多高危因素下临床CCRT治疗效果不佳,其不仅会缩短患者的无瘤生存期及总生存期,且会增加患者远端复发风险

  • 标签: 多高危风险因素 手术治疗 早期子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呼吸内科中运用护理风险评估对预防老年患者跌倒坠床的作用。方法选择于2015年11月~2017年12月进入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86例,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单纯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未实施风险评估;2016年12月~2017年11月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评估。观察实施风险评估前后患者跌倒坠床发生情况及患者与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评价。结果实施护理风险评估后,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较风险评估前明显下降(P<0.05),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评估前,且P<0.05,前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呼吸内科实施护理风险评估可有效减少老年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保障了患者院内安全,提升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呼吸内科 护理风险评估 老年患者 跌倒坠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护理意外事件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进行头皮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输液护理,研究组患儿在给予常规输液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儿输液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反复穿刺、液体渗漏及针头脱落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头皮输液过程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 护理意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风险管理模式在骨科术后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骨科术后第一天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风险管理组,各60例,对常规组患者施加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对风险管理组施加风险管理模式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风险管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1.67%)(P<0.05),风险管理组患者压疮发生率(1.67%)低于常规组患者压疮发生率(11.67%)(P<0.05)。结论在骨科术后患者压疮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模式的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减少患者压疮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风险管理模式 骨科 压疮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工作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120例,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精神科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在2017年6月~2018年5月精神科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从2017年6月开始我院精神科开始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比两组护理家属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率为8.33%、98.33%,与对照组的25%、75%相比优势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应用于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有可靠效果,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率,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风险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内科重症监护室(CoronaryheartdiseaseofCareUnit,简称CCU)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和风险防范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20例重症监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安全管理前后的安全因素和风险防范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7%,,P<0.05。结论通过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显著改善了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与风险防范,提高了护理安全,改善了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 标签: CCU 护理安全 风险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普外科护理过程中常见的危险因素,探究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78例普外科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预见性风险护理。结果两组护理基础评分对比有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对普外科患者实施预见性风险护理,能够从护理常见危险因素角度出发,为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降低普外科的护理风险,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 标签: 普外科护理 危险因素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140例患者进行观察,将患者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管理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管理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管理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减少护理风险事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护理水平,减少护患纠纷。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神经内科 应用价值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妇产科护理过程中进行风险控制的策略及人性化管理的实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下半年我院收治的妇产科产妇160例,在护理过程中进行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从孕产妇本人,护理人员态度及服务方面、医疗器械、药物方面及消毒措施方面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访问,通过调查分析以上因素研究确定我院妇产科护理方面存在的风险问题。结果我院护理人员态度需要改善的有100例,医疗服务水平方面需要加强的有20例,态度及服务水平都需要加强的有10例,医疗器械需要加强的有10例,药物因素方面需要加强的有10例,消毒措施需要加强的有10例。结论妇产护理中的控制风险的策略及人性化管理的实用价值较高,能比较明显的反映医院护理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及需要加强的方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妇产护理 控制风险 策略 人性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用EBV病毒(EBV)抗衣壳抗原抗体、抗早期抗原抗体、抗立即早期抗原抗体(VCA-IgA、EA-IgA、Rta-IgG)和白介素6(IL-6)检测评价鼻咽癌的患病风险。方法收集200例不同分期鼻咽癌(I、II、Ⅲ、Ⅳ期各50例)、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用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VCA-IgA、EA-IgA和Rta-IgG抗体和IL-6的水平。按临床分期分组,对各临床分期鼻咽癌的IL-6、各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的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鼻咽癌组VCA-IgA、EA-IgA、Rta-IgG和IL-6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结果Ⅰ、Ⅱ期的血清VCA-IgA和EA-IgA相对值低于Ⅲ、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阳性率在各临床分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Ⅱ期患者Rta-IgG的相对值值和阳性率均明显低于Ⅲ、Ⅳ期患者;血浆中IL-6阳性率与临床分期高低成正比。结论检测VCA-IgA、EA-IgA、Rta-IgG和IL-6有助于鼻咽癌的患病风险评估。

  • 标签: 鼻咽癌 血清抗体 IL-6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压疮风险预警护理在预防重症脑梗死住院患者压疮发生中的效果。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脑梗死住院患者,将88例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分为2组,44例/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压疮护理干预、压疮风险预警护理。将两组重症脑梗死住院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压疮防护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重症脑梗死住院患者的压疮发生率(6.82%)、患者家属及陪护的压疮防护知识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重症脑梗死住院患者实施压疮风险预警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家属及陪护压疮防护知识掌握程度的提高,在预防压疮发生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

  • 标签: 重症脑梗死 住院 压疮风险预警护理 压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