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8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局限性肾癌的手术治疗。方法:对1987-01/1999-12收治的17例局限性肾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7例局限性肾癌病例中行肾部分切除及肾段切除11例,肿瘤切除术6例。病理结果透明细胞癌12例(70.1%),颗粒细胞癌5例(29.9%)。随访9例患者,5a生存率达82.4%。结论:选择性肾癌病例中,保留肾单位的手术是可取的。

  • 标签: 肾单位保留 手术治疗 局限性肾癌 切除术 手术适应征
  • 简介:目的腹腔镜辅助手术和多重管理方案(即加速康复程序,EnhancedRecoveryProgram,ERP)极大地改变了结直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并改善了临床治疗结局。然而,腹腔镜手术尚未成为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标准,大量有着良好开腹手术技术的外科医生仍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究竟传统开腹手术辅助ERP能否与腹腔镜辅助的微创治疗匹敌?这一问题还存在争议。EnROL(EnhancedRecoveryOpenversusLaparoscopic)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旨在解答上述问题。资料和方法该研究为Ⅲ期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纳入可择期手术的成年结直肠癌患者(年龄≥18岁),按1∶1随机分配至腹腔镜组或开腹组,两组均应用快速康复多重管理程序(ERP)进行围手术期管理。通过纳入中心、肿瘤部位(结肠或直肠)、年龄组(〈66/66~75/〉75岁)再进行分层分析。研究的主要结局指标为术后1个月的机体疲劳感(使用多维疲劳量表MFI-20评价),次要结局指标包括: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患者其他不适情况及身体机能(简表SF-36)。术后7天或更早出院之前,受试患者和结局评估人员都不知晓治疗情况。手术质量及病理评估由中心负责人员进行盲评。该研究在英国临床伦理委员会南部牛津中心B注册,注册号为No.07/H0605/150。结果研究从2008年7月开始,至2012年4月结束,共在英国的12个中心纳入204例病人(其中腹腔镜组103人,开放结合ERP组101人)。腹腔组的切除范围[(6.8±3.7)vs.(18.4±7.5)cm]以及术中出血量[(115±152)vs.(257±290)ml]较开腹组减少,但手术时间[(182±69)vs.(135±54)min]相对延长,总体手术相关损伤评分[(31.2±6.0)vs.(31.8±6.0)]没有明显差别。两组病人术后1个月的机体疲劳感评分无显著差异[MFI-20(12.28,95%CI:11.3~13.1)vs.(12.05,95%CI:11.2~13.1);P=0.93]。然而,腹腔镜组的中位

  • 标签: 结直肠癌 EnROL 快速康复 腹腔镜手术 随机对照试验 结局指标
  • 简介:目的评价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老年乳腺癌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2009年1期)、MEDLINE(PubMed1965-2009.5.2)、Embase(1974-2009.5.2)、CBM(1978-2009.5.2)和CNKI(1979-2009.5.2)等有关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老年乳腺癌的临床对照研究资料,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2个研究,一个是随机对照试验,另一个是半随机对照试验,共343例患者。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在5年生存率、死亡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0年死亡率和远处转移率保乳手术比改良根治术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10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无瘤生存率方面,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分期为T1、T2、T3a和N0、N1a、N1b、M0并能耐受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两种术式的单发乳腺癌老年女性患者,保乳手术是较改良根治术更好的选择。目前比较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老年乳腺癌的研究尚缺乏,有必要开展和设计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 标签: 乳腺癌 保乳手术 改良根治术 老年人 系统评价
  • 简介:目的评价头皮直线形切口骨窗开颅术在脑转移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8月应用头皮直线形切口骨窗开颅术治疗的32例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脑转移瘤均获得全切,无与手术相关死亡病例;手术时间1.0~3.0h,术后5~7d切口拆线;术后未发生局部头皮坏死或积液等并发症,顺利接受和完成了术后的放化疗。术后生存5~48个月,平均12个月。结论头皮直线形切口骨窗开颅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心理负担轻等优点,是脑转移瘤手术切口的理想选择。

  • 标签: 脑转移瘤 直线切口 骨窗开颅术
  • 作者: 史毓灵
  • 学科: 医药卫生 > 肿瘤
  • 创建时间:2022-12-12
  • 出处:《系统医学》2022年第24期
  • 机构: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毕节551700
  • 简介:目的:观察微创旋切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效果。方法:在2021年6月-2022年10月期间从我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中随机挑选70例,且分为两个小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两个小组病例数均为3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微创旋切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从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情况来看,观察组分别为(16.50±4.30)min、(0.70±0.49)mm、(12.20±4.50)ml、(3.40±0.95)d,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要更好一些(p<0.05)。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来看,观察组为2.86%,和对照组的25.71%相比,观察组要更低一些(p<0.05)。结论:在乳腺良性肿块治疗中应用微创旋切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且术中出血量较好,切口愈合较快,术后很少出现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微创旋切术;传统手术;乳腺良性肿块
  • 简介:目的探讨固定专科对肿瘤外科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有无影响,了解不同专科组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差异的现状。方法采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广州市8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手术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是否长期固定与肿瘤外科手术专科配合分为固定专科组和非固定专科组。结果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总体平均得分为(161.49±3.70)。固定专科组护士核心能力得分平均为(182.00±31.95),非固定专科组为(163.23±35.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专科组护士核心能力7个维度得分均高于非固定手术专科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胸外科、骨外科、脑外科专科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最高。结论固定专科有利于肿瘤外科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的提高,不同专科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水平存在差异。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核心能力 手术专科
  • 简介:目前手术仍是治疗肝癌最有效的方法,但对不能手术切除及术后肝内复发的患者,非手术治疗方法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手段。本文就临床最常用的非手术局部损毁肿瘤治疗肝癌的方法作一综述。

  • 标签: 肝癌 非手术方法 局部消融
  • 简介:经唇下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已是一个成熟的术式,近年来经单鼻孔入路也已被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应用并不断加以改进,特别是内镜技术的应用,使得经单鼻孔蝶窦人路切除垂体瘤手术日趋简化完善。本文报道我们与耳鼻喉科医师密切配合,采用鼻内镜辅助下经单鼻孔入路垂体瘤显微手术切除的初步体会。在鼻内镜辅助下,经单侧鼻腔,严格中线入路打开蝶窦前壁,暴露鞍底。然后在神经显微镜下行垂体瘤切除,最后鼻内镜下鞍底重建。结果21例患者中16例一次手术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1例巨大GH型腺瘤大部切除,后经改良翼点入路二次手术切除,1例巨大PRL型腺瘤分2次经蝶肿瘤切除,术后

  • 标签: 垂体瘤手术 手术切除 单鼻孔 鼻窦镜 鼻内镜下 改良翼点入路
  • 简介:背景与目的:鞍结节脑膜瘤手术是神经外科中有挑战性的难题。本研究探讨眶上匙孔入路在切除小型鞍结节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手术技巧及其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瑞金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眶上匙孔入路治疗的21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出院时均恢复良好,肿瘤全切除20例(93.3%),术后视力改善者19例(86.7%),没有与手术入路相关的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对于有经验的神经外科医生来说,大多数小于3cm的鞍结节脑膜瘤可以通过眶上匙孔入路切除;尽管开颅骨孔小,但可提供足够的空间进行颅内操作切除肿瘤,并保护脑和其他重要结构;手术全切除率高,并发症少,手术效果良好。

  • 标签: 鞍结节 脑膜瘤 匙孔入路
  • 简介:先天性膝关节脱位(congenitaldislocationoftheknee,CDK)是较为少见的畸形,Katz,Grogono和Soper在研究了155例先天性膝关节脱位后发现,45例合并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Nogi和MacEwen报道的17例患者中有8例伴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2013年,我院收治1例双侧膝关节脱位合并髌骨脱位,双侧髋关节脱位患儿,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膝脱位 髌骨脱位 髋脱位 先天性 膝关节 髋关节
  • 简介:目的:探讨肩关节镜手术治疗冈上肌腱钙化性肌腱炎的疗效。方法术前24例均进行三维CT病变定位。术前均在门诊进行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Americanshoulderandelbowsurgeonsscores,ASES)功能评估、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疼痛评分、肩关节前屈上举、外旋功能评分、及满意度评估;术后门诊随访时,再行同样的功能评估。术中发现24例钙化灶位于冈上肌腱,均行钙化灶清除术、肩峰下滑囊切除及肩峰成形术。所有患者术中均取部分沉着物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术后伤口平均长度为0.53cm。病理结果显示为钙化物沉积形成实体,大量炎性细胞增生。24例术后平均随访(21.6±12.2)(3~40)个月。ASES评分由术前的(50.42±10.10)分提高至术后的(86.50±5.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0,P=0.00)。肩关节上举由术前(83.75±12.99)°增加至术后(136.67±1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8,P=0.00)。肩关节外旋由术前(22.92±9.20)°增加至术后(38.33±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4,P=0.00)。满意度由术前(3.25±1.26)分增至术后(8.00±1.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0,P=0.00)。VAS疼痛评分由术前(7.75±1.33)分减少至术后(2.25±1.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2,P=0.00)。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在关节镜下作钙化灶清除、滑囊切除及肩峰成形术,是治疗冈上肌腱钙化性肌腱炎的一种微创、有效的方法,能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活动度。术前进行三维CT能很好地评估钙化物沉积的位置。

  • 标签: 肌腱病 关节成形术 关节镜 肩关节
  • 简介:随着生命科学和临床外科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国外逐渐兴起了一种新的外科治疗模式,称为快速康复外科并已应用于临床。腹部手术后的腹胀可致肠麻痹、肠坏死和吻合口瘘等并发症。通过研究腹部手术后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可为今后的外科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 标签: 腹部手术 快速康复外科 肠蠕动 恢复
  • 简介:背景和目的肝切除术是治愈结直肠癌肝转移(CLMs)的根本手段。近年报道对患者选择性实行肝切除术,5年生存率可高达58%。然而,在当前有效的化疗控制下,结肠癌肝转移手术切缘状态与患者生存之间的关系仍有争议。本研究旨在确定肝转移癌切除手术切缘状态对经过术前化疗的结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生存(OS)影响。方法该研究共纳入经过术前化疗后接受肝切除术的患者378例,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情况,确定阳性切缘在不同的病理及CT影像证实的化疗反应下对OS的影响。结果378例患者中,52例(14%)为R1切除(无瘤切缘<1mm)。R0切除(切缘≥1mm)及R1切除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5%及26%(P=0.017)。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R1切除(P=0.03)及化疗病理缓解不显著(P=0.002)均为不良预后的独立因素。对比阴性与阳性切缘,患者在影像学化疗缓解较佳的情况下(5年OS率:62%vs.11%,P=0.007),阴性切缘生存获益较化疗缓解优异的患者更显著(3年OS率:92%vs.88%,P=0.917)。同样,在获得较少病理缓解的患者中(5年OS率:46%vs.0%;P=0.002)较获得明显病理缓解的患者获益更显著(5年OS率:63%vs.67%,P=0.587)。结论在当今化疗效果显著进步的情况下,阴性切缘仍为患者生存的重要决定性因素并应视为手术治疗的首要目标。此外,切缘阳性对预后的影响在化疗缓解较佳的患者人群中最为明显。

  • 标签: 肝转移 手术切缘 结肠癌 切缘阳性 阴性切缘 术前化疗
  • 简介:前言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scoliosis,CS)伴高肩胛症(Congenitalelelvationofthescapula,Sprengel'sdeformity)是一种少见而复杂的先天性发育畸形.Tsirikos等[1]分析了537例先天性脊柱畸形患者的肋骨、胸廓及肩胛畸形,在497例CS患者中43例(8.6%)合并高肩胛畸形.Cavendish等[2]报道的100例先天性高肩胛症患者中,有39例(39%)伴CS;与单纯的先天性高肩胛症或CS相比,CS伴高肩胛症的临床评估及手术策略更加复杂,现对这种复杂畸形的临床评估与手术策略作一综述.

  • 标签: 先天性高肩胛症 先天性脊柱侧凸 临床评估 手术策略 先天性脊柱畸形 先天性发育畸形
  • 简介:目的探讨Focus超声刀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的操作技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Focus超声刀进行甲状腺切除术的5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手术均成功,手术切口3~7cm,平均5cm;手术时间18~72min,平均40min;术中出血2~20ml,平均10ml;术后引流量20~85ml,平均35ml;全部患者均于术后第3天出院。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6例,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21例,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应用Focus超声刀行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安全、有效,不仅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小术中出血量,且手术切口小,并发症少。

  • 标签: FOCUS超声刀 甲状腺手术 术后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Ⅰ、Ⅱ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疗效及相关技术,为普及早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12月~2004年10月间216例行保乳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相关资料,对肿瘤采取局部扩大切除或乳房象限切除,有209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辅以放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结果:无手术并发症。随访3~147个月,死亡2例,其中1例与本病无关;局部复发率1.85%。按照国家“十五”攻关课题“早期乳腺癌规范化保乳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采用的乳房美容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符合优良标准的有199例(92.13%),不满意者17例(7.87%)。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创伤小、疗效确切、形体改变少、能提高生存质量,但须合理的掌握手术适应证及保乳综合治疗的相关技术。

  • 标签: 乳腺癌 保乳手术 美容技术 放射疗法 化学治疗
  • 简介:垂体微腺瘤的诊断方法与药物或手术治疗的选择仍存在争议。随着放射免疫和影像学的进展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垂体微腺瘤的发现率逐年递增,然而如何早期诊断垂体微腺瘤并给予确切有效而经济的治疗方法仍是当前临床的热点。本文介绍我院自1986年~2003年经门诊诊治和住院手术近千例患者的系列研究,确立了鞍区CT薄层增强扫描+矢、冠状重建和垂体MRI动态增强能确切显示微腺瘤病灶在鞍内的大小、方位及其与蝶窦的立体关系,为经蝶人路、肿瘤切除提供准确定位及术后疗效评估的依据。通过系列中西药门诊治疗观察及经蝶手术疗效长期随访,确立了垂体微腺瘤诊治的策划方案。本文通过

  • 标签: 垂体微腺瘤 生活质量 增强扫描 动态增强 手术治疗 早期诊断
  • 简介:目的近年对于直肠癌放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的患者出现了新的治疗模式。这类患者在新辅助治疗后不进行手术治疗而进行观察-等待(watch-and-wait)的随诊观察。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放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和观察-等待方式两者的肿瘤学转归,研究观察-等待随诊方式的安全性。方法OnCoRe(直肠癌完全缓解病例肿瘤学转归)研究是在英国曼切斯特一所三级癌中心进行的配对队列研究。自2011年1月到2013年4月,收集所有年龄段、无远处转移且接受了术前化放疗(45Gy,25天,同期氟尿嘧啶化疗)的直肠腺癌病例。达到临床完全缓解的患者,进入观察-等待方式,而未获临床完全缓解的患者,在条件允许下接受手术治疗。本研究通过注册登记,同时纳入自2005年3月10日至2015年1月21日来自相邻区域的3所英国癌中心临床完全缓解而接受单纯等待-观察方式的直肠癌患者。研究采用采用1∶1配比队列,使用倾向得分匹配分析法(包括T分期、年龄和体力状态),比较患者接受单纯观察等待与手术切除的治疗转归。主要观察终点为自化放疗开始后无疾病进展生存,次要终点为总体生存以及结肠造口术后无瘤生存。本研究以更保守的P〈0.01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有259例患者来自曼彻斯特癌中心,228例接受手术治疗,而31例临床完全缓解患者单纯进行观察-等待。此外通过注册登记的98例患者也进入观察-等待组。观察-等待组共129位患者[中位随访33个月(IQR19~43个月)],44例(34%)局部复发。41例无转移的局部复发患者中36例(88%)接受了补救性手术。配对分析显示(各109例),观察-等待组和手术组的3年无疾病进展生存无统计学差异[88%(95%CI75~94)vs.78%(63~87),P=0.043]。同时3年总体生存也没有显著性差异(96%vs.87%,P=0.024)。观察-等待组的结肠造口率

  • 标签: 化放疗 结肠造口术 队列研究 无瘤生存 完全缓解率 注册登记
  •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同步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68例,研究组38例患者给予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静滴,顺铂30mg/m2,第1-3天静滴,21天为1周期,并行同步三维适形放疗,化疗结束后2周手术。对照组患者30例直接手术。结果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完全性切除率为94.7%(36/38),对照组完全性切除率73.3%(22/3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9.5%、55.3%、42.1%和66.7%、30.0%、16.7%,研究组1、2、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晚期食管癌术前应用多西他赛和顺铂同步放化疗可降低食管癌临床分期,提高完全性切除率,并且可提高术后1、2、3年生存率。

  • 标签: 食管癌 局部晚期 同步放化疗 外科治疗 生存率
  • 简介:目的探讨预防性留置胃管减压在胃癌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索2013年12月1日前所有公开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选择数据库为PubMed、EMBASE、WebofScience、CochraneLibrary。由2名研究员分别独立提取数据和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5.2.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随机对照研究9篇,共计病例1315例,其中留置胃管组658例,不留置胃管组65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留置胃管组相比,不留置胃管组可显著缩短术后进食时间(WMD=0.44,95%CI:0.28~0.60,P<0.01),但不影响患者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吻合口瘘发生率、总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论胃癌术后不需要常规预防性留置胃管。

  • 标签: 胃肿瘤 胃肠减压 胃癌手术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