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垂体腺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韵10%左右。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学检查技术的发展,垂体腺瘤的发现率明显增加。垂体腺瘤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30~50岁者居多。由于其主要症状是内分泌功能紊乱(月经不调、不育)及视功能障碍,需行适当的治疗。目前,除垂体泌乳素(PRL)腺瘤可以首选药物治疗外,其他类型的肿瘤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如何以最小的创伤切除肿瘤并保全病人的功能,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垂体腺瘤病人的生活质量,一直是神经外科医师追求的目标。

  • 标签: 垂体肿瘤 外科手术 最小侵入性 显微外科手术 神经内镜 神经导航
  • 简介:目的研究58例垂体腺瘤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总结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腺瘤诊断中的经验。方法对58例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垂体腺瘤的病例进行分析,所有病例均常规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其中10例行延迟扫描。结果58例垂体腺瘤均位于垂体前叶,单发46例,多发12例。MRI平扫T1WI36例为低或稍低信号,20例为等信号,2例为高或稍高信号;T2肌36例为高或稍高信号,18例为等信号,4例为低或稍低信号。注药后动态增强扫描52例为低或稍低信号,6例延迟扫描有明显强化。结论垂体腺瘤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动态增强及延迟扫描可明显提高垂体腺瘤的检出率。MRI可作为垂体腺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垂体微腺瘤 MRI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背景与目的:垂体ACTH腺瘤,尤其是患者有临床症状、体征而影像学检查为阴性时腺瘤对于神经外科医生是一个挑战。本文回顾性分析105例垂体ACTH腺瘤诊断与手术治疗的经验和随访结果。方法:1984年至2002年间,采用经蝶手术入路治疗ACTH腺瘤患者105例。术前影像学检查(CT/MRI)发现垂体腺瘤54例;影像学阴性,临床为0级腺瘤51例。术前内分泌学检查,102例(97%)患者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阴性,92例(88%)患者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阳性。结果:105例患者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垂体腺瘤,其中最小肿瘤直径仅为1~2mm。随访1~18年,腺瘤Ⅰ级和0级治愈率分别为82%和92%。结论:ACTH腺瘤中约半数影像学上未能确诊,结合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结果有助于库欣氏病的诊断。手术治疗对垂体ACTH腺瘤,特别是0级腺瘤患者具有明确疗效。

  • 标签: 库欣氏病 微腺瘤 诊断 经蝶手术
  • 简介:目的定量分析动态增强MRI诊断女性垂体泌乳素腺瘤的各参数指标,探索各参数的最佳阈值。方法分析30例女性垂体泌乳素腺瘤及30名健康女性腺垂体动态增强MRI,比较泌乳素腺瘤与正常腺垂体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的形态、达峰时间、强化率、强化斜率。采用ROC法确定垂体泌乳素腺瘤的诊断阈值,并计算诊断敏感度、特异度。结果当以达峰时间66s作为诊断阈值时,其敏感度为76.70%,特异度为84.40%;以强化斜率为2.015作为诊断阈值时,其敏感度为88.50%,特异度为67.10%;达峰时间、强化率、强化斜率联合诊断的诊断点为0.566时,其敏感度92.20%,特异度87.53%。结论可将动态增强MR扫描达峰时间66s、强化斜率2.015及达峰时间、强化率、强化斜率联合诊断点为0.566作为诊断垂体泌乳素腺瘤的参考阈值。

  • 标签: 垂体 前叶 腺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垂体腺瘤的治疗理念和手术技术。方法报告15例手术,分析其经验和教训。结果临床诊断PRL腺瘤10例,GH腺瘤2例,ACTH腺瘤3例。手术全切肿瘤13例,大部切除2例,2例病理未证实肿瘤。男性PRL腺瘤疗效差,ACTH腺瘤手术切除常有一定难度。结论并非所有垂体腺瘤都适于手术,宜慎重掌握手术指征。术中强调正确利用局部解剖关系,准确定位,合理止血,争取彻底切除。

  • 标签: 垂体微腺瘤 显微外科手术 单鼻孔经蝶入路
  • 简介:背景与目的:垂体腺瘤是临床上常见的垂体疾病,诊断需靠临床表现、生化指标检查及影像学表现相结合。MRI是最具有诊断价值的方法之一。垂体局限性低密灶是诊断腺瘤重要的直接征象。但就MRI而言,不同扫描方法诊断垂体腺瘤的准确率差异较大(45%~100%)。本研究旨在探讨动态增强MRI在垂体腺瘤诊断中价值。方法:对62例经临床表现、生化指标检查诊断为垂体腺瘤的患者进行MRI平扫、GdDTPA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的常规增强扫描并分析其MR信号特征。结果:平扫、动态增强和常规延迟增强扫描腺瘤检出率分别为46.8%(29/62)、88.7%(55/62)和64.5%(40/62)。这3种不同的扫描方法对病灶的检出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动态增强扫描、常规延迟增强扫描可提高病灶的检出率,其中以动态增强扫描病灶检出率最为显著。动态增强扫描可作为MR诊断垂体腺瘤首选强化方法。

  • 标签: 垂体微腺瘤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 简介:目的评价应用侵袭手术(显微或神经内镜辅助)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PAs)的鞍底修复技术与效果。方法对入院的458例PAs患者经单鼻孔-蝶窦入路侵袭手术切除肿瘤,以不同的手术技术修复鞍底。其中299例(65.3%)为PAs切除后鞍隔膜完好,无脑脊液(CSF)漏,仅有鞍底骨质缺损而行“单纯鞍底修复术”;159例(34.7%)因术中鞍隔膜破裂而有CSF漏液,行“严密鞍底修复术”。结果432例(94.3%)鞍底修复术后疗效良好,未出现CSF漏和其它并发症;26例(5.7%)经蝶术后发生CSF漏,其中18例行早期修补术,8例以腰椎穿刺CSF持续引流而治愈。结论对施行经蝶入路侵袭手术切除PAs后的鞍底修复很有必要,这是防止CSF漏和垂体脱位的重要方法。

  • 标签: 垂体腺瘤 经蝶入路 微侵袭神经外科 鞍底修复
  • 简介:1病例资料病人,女,33岁,因泌乳4个月、闭经2个月伴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1d入院。在当地医院行MRI检查示鞍区占位性病变,考虑垂体腺瘤。泌乳素也明显增高。但未予正规治疗。

  • 标签: 垂体腺瘤 垂体脓肿 手术
  • 简介:垂体区占位病变绝大多数是垂体腺瘤,临床上时有非垂体腺瘤垂体区占位病变误认为垂体腺瘤,并行不恰当的治疗。本文回顾分析2004年至2010年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收治的9例非垂体腺瘤垂体区占位病变的诊治,有助于提高诊治水平。

  • 标签: 库欣综合征 库欣病 双侧岩下窦采血
  • 简介:垂体瘤是良性的.但局部侵犯到邻近的组织如海绵窦和硬脑膜并不少见。一些具有这样侵袭性的肿瘤对常规的治疗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并倾向于复发。尽管有几个基于组织分析的分子标记已有应用.但早期预测哪些垂体肿瘤会复发和/或表现出侵人性仍有困难。针对侵袭性垂体瘤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和放射治疗等手段的综合治疗.但在一些病例中效果欠理想。早期诊断并早期使用多模态的综合治疗对一些侵袭性/复发性的垂体腺瘤可能是有效的。要开发治疗这些亚型的垂体腺瘤的额外的治疗选择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虽然目前尚不可能在就诊时就明确侵袭性和,或复发性的垂体肿瘤的诊断.但更广泛使用分子标记技术和标准化的使用“非典型垂体腺瘤”的组织病理学标准,对早期诊断有辅助意义。早期积极治疗是必要的.而最近探索的靶向治疗也可能提高疾病治疗的效果。

  • 标签: 侵袭性垂体腺瘤 治疗表现 垂体癌 侵袭性垂体瘤 分子标记技术 组织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垂体腺瘤经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显微外科切除36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经鼻-蝶入路、经颅入路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全部病例治愈出院。结论患者术后恢复较快,且并发症少,无手术死亡病例,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治疗手段。

  • 标签: 垂体腺瘤 外科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垂体腺瘤病人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护士密切观察及早发现病情变化,通知医生处理。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时观察尿量、尿色、电解质变化,纠正低血钠、高血钠症、高血糖,缓解病人的焦虑状态,保证病人在住院期间的安全。

  • 标签: 垂体腺瘤 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γ-刀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及患者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治疗后的主要并发症。方法对1995年9月-2004年12月经γ-刀治疗并获得完全随访的312例垂体腺瘤患者(包括手术后104例,放射治疗后35例,173例直接采用γ-刀治疗)的临床资料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非功能性垂体腺瘤78例,功能性垂体腺瘤234例(催乳素腺瘤124例、生长激素腺瘤37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12例、促甲状腺激素腺瘤1例、卵泡刺激素腺瘤8例和混合性腺瘤52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治疗前后肿瘤直径变化及内分泌功能等综合评价疗效。平均随访30.50个月。结果γ-刀治疗后肿瘤完全消失25例(8.01%),缩小152例(48.72%),大小无变化129例(41-35%),增大6例(1.92%)。总的肿瘤控制率为98.08%(306/312)。功能性垂体腺瘤患者中77例(32.91%)激素分泌水平恢复正常。102例(43.59%)较治疗前下降,55例(23.50%)无明显改变。γ-刀治疗的晚期并发症主要有视力下降(5例)和垂体功能低下(8例)。结论γ-刀治疗垂体腺瘤患者安全、有效。

  • 标签: 垂体肿瘤 Γ射线 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脑垂体腺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在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脑垂体腺瘤患者,回顾分析所有患者采用MRI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的相关资料。结果脑垂体腺瘤患者常规MRI检查,在T1WI模式下主要表现为低信号和等信号,在T2WI模式下表现为高信号和等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后,绝大多数患者表现为低信号,个别患者在延迟扫描中存在强化现象。结论脑垂体腺瘤患者采用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可进一步明确疾病特点,提高临床诊断率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垂体微腺瘤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诊断和手术治疗结果。方法1983年9月至2009年12月经蝶手术治疗ACTH腺瘤230例。术前内分泌学检查患者均见血尿皮质醇水平增高,昼夜节律消失;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小剂量(2mg)不抑制97%(223/230例);大剂量(8mg)抑制89.5%(220/230例)。术前影像学(CT/MRI)检查结果:阳性占67%(154/230例),阴性占33%(76/230例)。结果随访2-26年,平均6.7年。其中根治196/230例(85%),未根治34例(15%)结论垂体腺瘤0级(≤4mm)在CT/MRI上多未能发现。大部分病例可在术中探查到肿瘤,其中最小者仅2mm大小。术中冰冻切片示垂体增生者可行垂体次全切除术。

  • 标签: 库欣病 微腺瘤 经蝶手术 根治
  • 简介:目的探讨垂体腺瘤术后垂体激素水平的总体变化规律。方法回顾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经蝶入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垂体腺瘤218例,根据筛选条件选出81例,其中男43例,女38例,根据免疫组化及临床内分泌学特点进行分组。将术前1周内、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及术后4个月的激素水平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总体激素”水平在所有病例的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及术后4个月呈上升趋势。在各组垂体腺瘤中,术后第1天与术后第7天的各单项激素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后,术后第7天与术后第1天的单项激素值大致相仿,腺垂体的总体内分泌能力在术后4个月内逐步恢复。

  • 标签: 垂体腺瘤 经蝶手术 腺垂体 激素水平 总体激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诊断垂体疾病的手段目前仍以临床表现、内分泌检查和CT扫描为主,随着MR应用的普及,许多有内分泌症状及视力视野改变的病人行MR扫描。由于MR具有组织分辨率高,可多参数、多方位和多层面扫描的优点,且显示亚急性和慢性血肿明显优于CT扫描,使得垂体瘤出血的检出率亦相应增高。本文报道19例垂体瘤出血的MR表现,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探讨MR扫描在诊断垂体瘤出血中的价值。

  • 标签: 垂体肿瘤 并发症 磁共振成像 出血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