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磁性附着应用于全口覆盖义齿修复的效果.方法:用63副Magfit和Magdisc磁性附着为28例牙列缺损患者进行覆盖义齿修复,并随访观察2年.结果:63副磁性附着中1副失败,9颗基牙出现龈缘炎,未发现继发龋、基牙松动、义齿折裂、根面板脱落;所有覆盖义齿固位效果满意.结论:Magfit和Magdisc磁性附着体能有效改善覆盖义齿的固位,并发症少,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义齿 全口 义齿 覆盖 修复
  • 简介:目的:比较平台转换和平齐对接两种种植-基台连接方式在固定修复时对种植边缘骨吸收量的影响。方法:95例患者,其中41例患者植入平台转换种植53枚,54例患者植入平齐对接种植88枚。在种植植入当天、上部结构完成时、功能负载6个月和功能负载12个月时,四个时间点拍摄X线片,测量种植边缘骨吸收量。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种植植入当天,上部结构完成时,功能负载6个月和12个月时,平台转换种植和平齐对接种植边缘骨吸收量分别为(0.00±0.00)、(0.08±0.04)、(0.24±0.16)、(0.36±0.19)mm和(0.00±0.01)、(0.18±0.12)、(0.65±0.38)、(0.79±0.41)mm。两组骨吸收量经检验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平台转换种植在减少种植边缘骨吸收方面比平齐对接种植有明显优势。

  • 标签: 种植体 边缘骨吸收 平台转换
  • 简介:目的探讨甘氨酸龈下喷砂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术(GTR)治疗种植周围炎的有效性。方法28例伴有牙槽骨吸收的种植周围炎患者,按照随机、双盲、对照原则将种植(共34枚)分成2组,分别行GTR,其中试验组(n=18)在术中使用甘氨酸龈下喷砂系统对种植体表面进行清创;对照组(n=16)采用塑料刮治器对种植体表面进行清创。在治疗前(基线)、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和治疗后12个月进行临床指标的检测,包括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水平(CAL)及影像学垂直骨增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每个时间点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自身对比,并在基线、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和治疗后12个月进行临床指标的组间对比,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基线,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后PLI、BI、PD、CAL及影像学垂直骨增量均较治疗前(基线)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3个月,试验组与对照组BI、PLI、PD、CA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BI=5.103,PBI=0.031;tPLI=5.556,PPLI=0.025;tPD=4.440,PPD=0.043;tCAL=4.879,PCAL=0.034)。患者治疗后6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的PD、CA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PD=4.994,PPD=0.033;tCAL=4.831,PCAL=0.035)。患者治疗后12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的PD、CA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PD=4.302,PPD=0.046;tCAL=4.325,PCAL=0.048)。患者治疗后6及12个月,试验组与对照组种植的PLI和BI均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影像学垂直骨增量在治疗后3、6、12个月试验组较对照组增加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831,P3=0.035;t6=4.412,P6=0.044;t12=5.087,P12=0.031)。结论在改善种植周围炎炎症水平及促进牙槽骨再生方面,甘氨酸龈下喷砂联合GTR较机械刮治联合GTR更具优势,可�

  • 标签: 引导组织再生术 牙龈下刮治术 种植体周围炎 甘氨酸龈下喷砂
  • 简介:目的:通过对应用金合金烤瓷髓腔固位冠修复老年患者后牙[牙合]龈距过低的牙缺损病例,进行总结和分析,对其修复效果作出评价。方法:选择就诊于我科由主治以上医生完成的金合金烤瓷髓腔固位冠修复的37颗后牙牙缺损病例,并跟踪随访两年以上,参考美国公共健康服务(USPHS)标准,对修复边缘、完整性、折裂脱落情况、牙龈状况、基牙情况进行评估。结果:37个修复中,2例牙龈炎症,1例修复轻度缺损,其余未发现明显修复及基牙牙问题。结论:金合金烤瓷髓腔固位冠修复老年患者[牙合]龈距过低的后牙牙缺损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固位佳,安全可靠,美观实用。

  • 标签: 髓腔固位冠 老年 后牙
  • 简介:作者利用口内余留牙或残根、残冠,设计Magfit磁性固位固位的单颌全口覆盖义齿,对16例患者制作单颌全口覆盖义齿,经过2.5~3年的初步观察,取得了较好的修复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义齿 覆盖 修复
  • 简介:目的:评估以含有酚羟基基团的明胶衍生物(gelatin-Ph)作为一种运输载体.负载重组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rhPDGF-BB)用于促进骨再生的性能。材料和方法:通过分析gefatin-Ph凝胶或胶原蛋白中生长因子释放曲线.来评估gelatin-Ph作为载体的性能。选用大鼠骨髓基质细胞(RBMCs)进行体外实验,研究gelatin-Ph的生物相容性(即细胞在明胶中的生存率、形态以及增殖情况)。为了研究gelatin-Ph凝胶和rhPDGF-BB复合物对骨形成的影响.以该复合物修复鼠胫骨缺损后.制作不脱钙标本切片.并进行组织学分析。结果:在前30d内.几乎检测不到从gelatin-Ph凝胶释放出的rhPDGF-BB,但是在试验第31天添加蛋白诱导后,能够检测到释放出的rhPDGF-BB。RBMCs在凝胶中的生存率及其在胶板上的形态和增殖情况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组织学分析表明,在实验第2周和第4周时,这种复合物对骨形成和矿化均有促进作用。结论:这些结果提示gelatin-Ph凝胶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载体.以gelatin-Ph负载rhPDGF-BB进行局部给药能够促进骨形成。

  • 标签: 骨再生 药物释放系统 生长因子 水凝胶 重组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烤瓷修复中桥龈端形态对牙槽嵴黏膜的影响。方法对150例老年人单个后牙缺失患者随机分组.进行船底式桥和改良鞍式桥设计,行钻铬烤瓷冠桥修复。修复后6~12个月复诊.检查不同桥龈端形态设计的修复牙槽嵴黏膜的红肿情况及桥区食物滞留情况。结果修复后6~12个月,船底式桥牙槽嵴黏膜红肿发生率明显低于改良鞍式桥设计(X^2=5.79,P〈0.05),桥区食物滞留发生率略低于改良鞍式桥(X^2=1.19,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船底式桥可以有效保护桥黏膜组织,是老年人烤瓷桥修复的理想桥设方式。

  • 标签: 烤瓷冠桥 船底式桥体 改良鞍式桥体 食物滞留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BEGO种植体系统球帽附着固位覆盖义齿,修复重度牙槽骨萎缩无牙下颌的临床应用与效果。方法:对重度牙槽骨萎缩、普通义齿固位极度不良的7例下颌无牙颌患者,在下颌骨前牙区植入2-3枚BEG0柱形螺旋种植,共植入种植17枚,后期采用球基台作球帽附着固位覆盖义齿修复,定期复诊观察评价种植和覆盖义齿修复效果。结果:全部17枚种植均顺利一期愈合,愈合周期平均3个月,球帽附着覆盖义齿修复后经6-12个月观察,义齿稳定、咀嚼功能恢复理想,容貌改善明显,患者满意。结论:种植支持球帽附着固位覆盖义齿修复牙槽骨重度萎缩无牙下颌,可有效恢复咀嚼功能,改善患者容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球帽附着修复,简单经济,易于保持口腔清洁,可以推广。

  • 标签: 种植体 覆盖义齿 附着体 牙槽嵴 萎缩
  • 简介:目的:评价侧向加载条件下,不同牙剩余量对纤维桩复合树脂核全冠修复抗折性能的影响。方法:将正畸拔除的单根前磨牙分为5组(0mm组、1mm组、2mm组、3mm组和对照组),离牙行纤维桩复合树脂核金属烤瓷全冠修复,使用速率为1mm/min的45°角侧向加载;结果:0mm组的荷载力值(600.94±83.30N)和1mm组的荷载力值(665.46±58.81N)小于2mm组(949.94±74.80N)、3mm组(1004.52±93.99N)和对照组(1026.87±79.59N),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纤维桩复合树脂核全冠修复,随着牙剩余量的增加,修复的抗折能力也增加,因此,临床上要尽可能保留较多的牙组织,使修复效果更好。

  • 标签: 残根 牙体剩余量 纤维桩 侧向加载
  • 简介:目的探讨KaVoPREPassistant数字化评估系统应用于牙洞型制备质量评估的可行性.方法根据KaVo左上第一磨牙Ⅰ、Ⅱ、Ⅴ类洞型设计长度、深度、轴角等测量标准,分别采用KaVoPREPassistant数字化评估系统和教师评估两种方法,对45颗学生预备的标准模型牙的洞型深度、长度、宽度和轴角进行检测和评估,并经Pearson卡方检验及McNemar配对卡方检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KaVoPREPassistant数字化评估系统较教师评估在评估牙洞型深度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而对洞型长宽及轴角预备的评估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KaVoPREPassistant数字化评估系统能准确客观地评价学生洞型制备的质量,在口腔内科学实验教学运用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 标签: KaVo PREPassistant 牙体预备
  • 简介:目的:本研究采用种植作为固定装置,初步探讨种植固定与DDM植入的改良三明治增高牙槽嵴术应用可能性.方法:杂交家犬6只,随机分为3组.拔除所有的前磨牙,在下颌前磨牙区,施种植固定的改良三明治增高牙槽嵴术,在术后4周、9周、14周依次处死两只动物,所有标本经脱钙组织学检查(HE、新三色)、非脱钙组织学检查(荧光、甲苯胺蓝).结果:术后14周,DDM已基本吸收形成骨,三明治区形成成熟的骨小梁及骨皮质,种植为骨性结合.结论:种植固定和DDM植入的改良三明治术是治疗萎缩牙槽嵴一种可采用的方法,为将来临床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

  • 标签: 种植体固定 三明治技术 牙槽嵴萎缩 实验 DDM植入 牙槽嵴增高
  • 简介:目的检测种植功能矫治器作用下Beagle犬髁突软骨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表达变化,探讨VEGF在种植功能矫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6只Beagle犬,分别在种植功能矫治治疗后4、8、12周处死,制备左侧髁突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检测.结果VEGF在髁突后上部表达最明显,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髁突VEGF表达在4周时明显增加,在第8周时达到最高.结论种植功能矫治过程中VEGF的表达有所增加,提示VEGF可能参与了髁突软骨的改建,并且更多的促进了种植功能矫治过程中髁突软骨内骨形成.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种植体 功能矫治器 髁突
  • 简介:近年来,微螺钉种植作为能够提供最稳定的强支抗而被广泛应用并得到了飞速发展,本文就微螺钉种植体能否形成骨结合及其稳定性问题进行综述。

  • 标签: 微螺钉种植体 正畸支抗 骨结合 稳定性
  • 简介:目的:探讨纳米非晶金刚石膜对镍铬合金烤瓷修复弯曲强度的影响。方法:36个镍铬合金烤瓷试件随机分为6组(n=6),其中5组的整个试件的表面分别镀覆非晶金刚石膜厚为20nm、40nm、60nm、80nm、100nm,对照组不镀膜;按照ISO9693-1标准的三点弯曲法测试试件的弯曲强度。结果:镀膜后镍铬合金烤瓷试件的弯曲强度分别是:20nm组为60.84±6.75MPa、40nm组为79.16±9.82MPa、60nm组为86.23±11.43MPa、80nm组为81.40±9.69MPa、100nm组为64.56±7.07MPa,未镀膜组为46.15±5.53MPa。结论:镍铬合金烤瓷复合体的整个试件经镀覆纳米非晶金刚石膜后其弯曲强度显著增加;镀膜时选择40-80nm的膜厚可以获得较高的弯曲强度。

  • 标签: 纳米材料 非晶金刚石膜 镍铬合金 烤瓷 弯曲强度
  • 简介:目的:对比新研制的钛基钽涂层人工种植植入犬下颌骨和股骨不同部位的植骨结合能力差异。方法:选5只成年健康比格犬,拔除双侧下颌第一磨牙,愈合3个月建立缺牙模型。按临床种植植入手术操作步骤,分别于下颌骨和股骨中上段植入钛钽种植,每只犬双侧颌骨及股骨分别植入各2颗。术后3个月取材,行X线片、Micro-CT扫描及骨密度(BMD)分析、带植硬组织磨片组织学及Goldner三色法染色检查,ImageJ图像分析新骨形成面积。结果:钛钽人工种植植入犬体内3个月,X线示两组植均与骨结合紧密,植骨界面无低密度阴影。Micro-CT扫描显示:颌骨组种植与骨结合紧密,界面无低密度透射影,局部微结构、密度变化无显著差异;股骨组种植-骨界面近髓腔段呈低密度线状透射影,Micro-CT骨形态计量分析结果显示:颌骨组BMD为1169±86.39mg/cc,股骨组BMD,754.2±129.4mg/cc,颌骨种植周围BMD显著高于股骨种植周围BMD(P〈0.05);亚甲蓝-酸性品红染色显示:颌骨组种植周有红色带状深染新骨形成,植侧呈指状突入黑色植螺纹之间,颌骨侧呈波浪与蓝染的颌骨组织移行,植骨界面密合无间隙。股骨组也有红色深染新骨形成,但新骨带较颌骨组较窄,且植-骨界面部分不密合,见条状纤维结缔组织样结构。ImageJ图像分析显示:颌骨组新骨形成面积294.4±10.18μm2,股骨组新骨形成面积108.4±3.208μm2,新骨形成面积颌骨组显著多于股骨组(P〈0.05)。结论:钛基钽涂层人工种植植入下颌骨较植入股骨更能促进种植骨结合,本研究为种植骨结合动物实验模型选择提供了依据。

  • 标签: 钛基钽涂层人工种植体 骨结合 下颌骨 股骨
  • 简介:目的:观察磁性附着应用于下颌全口覆盖义齿常见的问题,并探讨预防或解决的方法.方法:用MagfitEX系统为23名患者制作下颌全口覆盖义齿,共制作磁性附着57个,观察1-1.5年,了解使用中发生的问题.结果:57个磁性附着有2个磁体脱落,1个根面板脱落,57个基牙5个发生龈缘炎,1个发生继发龋,游离端基牙远中骨吸收5例(以每一侧为1例计算),23副下颌覆盖总义齿,3副折断,根面板及磁体末见明显腐蚀,磁力无明显减退.结论:Magfit磁性附着适用于下颌覆盖总义齿,临床上常见的问题都能预防或对症处理.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下颌全口覆盖义齿 临床应用 预防
  • 简介:无牙颌义齿的常规修复很难获得良好固位,对于伴有牙槽骨严重吸收的下颌无牙患者,义齿的修复更为困难。随着种植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在全口无牙颌修复中的应用,无牙颌义齿的修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无牙颌的种植修复分为固定修复和可摘修复2种,在可摘修复中,种植与义齿的连接方式有:杆卡式,切削失,球帽式,磁性附着,双重冠等。

  • 标签: 种植 磁性附着体 义齿 覆盖 义齿 全口
  • 简介:目的比较微螺钉种植支抗与口外弓增强磨牙支抗的效果。方法选择上颌前突的患者30名,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种植支抗和口外弓支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并通过Pancherz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正畸疗程。结果种植支抗组较口外弓组在覆盖、磨牙关系以及上中切牙位置方面改善明显,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种植支抗组较口外弓组上磨牙位置更为稳定(P〈0.05),正畸疗程更短(P〈0.05)。结论种植支抗比传统口外弓支抗增强上颌支抗的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种植体 支抗 口外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