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5 个结果
  • 简介:前言兴德米特在柏林国立音乐学院任教十年后,于1937年发表了他的第一本教材《作曲技法》。他在前言中曾写道:“谁要是不回避‘为什么’这场无休止的战斗,不顾在学生面前丢脸的危险性,对每个新问题深究其源,认真探索,那么,谁就有可能领会这句话——我感到自己有责任,把自己的时间与精力用于研究动听的音乐的发明与创作,并贡献一篇理论性文章。”1939年他的第二本教材《作曲技法(二声部作曲技法练习)》出版了,人们这才知道兴德米特所有教材的内容,都是通过课堂教学检验,才送去付印的。久

  • 标签: 作曲技法 和弦结构 根音 大三度 作曲法 理论性文章
  • 简介:信息化教学设备已然进入中职学校视唱练耳课堂,为丰富视唱练耳教学手段和培养学生的'视听唱'能力提供了明显的助力。视唱练耳学科是中等职业学校音乐专业的基础技能学科,内容主要包括唱谱和听音两大部分。其中,视唱部分以节奏视唱和单声部旋律视唱为主,听音部分主要分为单音、音程、和弦、节奏及旋律的听辨听写五个方面。

  • 标签: 音程 信息化 学校 听音 教学 训练
  • 简介:立体性、独立性和多层次性是德彪西织体结构写作的基本特点,它使音乐呈现出的立体、多层次的音响效果。而立体、多层次的音响效果,在演奏时主要通过各声部的音色、力度以及线条等方面的相互独立和融合表现出来。音色、力度和线条在纵横向上的变化与独立不仅是织体结构特点的表现形式,更引伸出新的演奏技术课题:一只手同时控制多个声部的能力、多变而细致的音色控制能力以及踏板和音色聆想等,尤其在音乐层次的表现上给演奏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练习曲”来说,所有这些都更加开拓了手指技术练习领域的范围和角度,使之丰富了并远远超越了“练习曲”这一器乐曲体裁。

  • 标签: 德彪西 练习曲 织体结构 演奏处理
  • 简介:通过仔细聆听同一首音乐作品的不同演绎版本可以发现,其中的节奏处理有着相当大的二度创作空间。本论文从对肖邦“离别”练习曲12种钢琴演奏版本的节奏处理分析入手,在音乐基本要素的层面对这些节奏处理的缘由做出一定程度的解释,尝试为欣赏、演唱演奏、教学等活动,在提高音乐审美力的方面提供一些技术分析方法的思路。本文先概述了音的四种基本特性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概括速度与力度的变化特征分析节奏处理的逻辑基础,并归纳出主要的节奏处理手段,从共性与个性两个角度总结节奏处理与音乐张力表现的关系。

  • 标签: 二度创作 张力 速度 力度 听觉注意
  • 简介:三、斯特拉文斯基(Op.7)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出生于1882年,是美籍俄国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是开创20世纪一代音乐风格的、有代表性的音乐大师.作于1908年,是斯特拉文斯基比较重要的钢琴作品.他的练习曲以富于生命活力的音律和节奏的坚毅而引人入胜.其作品与20世纪的许多作曲家的作品一样都具有率直、乐观、富于激情的特点.

  • 标签: 巴托克 希曼诺夫斯基 斯特拉文斯基 普罗科菲耶夫 钢琴练习曲 《四首练习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