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近期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应用及相关指标。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及单盲法的临床设计方案,选择我院 2016年 1月至 2019年 2月住院并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产后产妇 30例作为观察组 (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肌肉功能锻炼 ),与同期我院住院并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产后产妇 30例作为对照组 (盆底肌肉功能锻炼 ) ,两组进行疗效对比研究,并比较盆底肌力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后的尿垫试验评分、盆底肌力积分、阴道最大收缩压水平。结果:观察组产妇盆底肌力恢复正常时间为( 5.41±0.75) d,对照组产妇盆底肌力恢复正常时间为( 8.39±0.21) d,观察组产妇盆底肌力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数据对比 P<0.05。观察组产妇疗效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 P<0.05。治疗之前两组产妇尿垫试验评分、盆底肌力积分、阴道最大收缩压水平无显著差异,数据对比 P> 0.05。治疗后观察组尿垫试验评分、盆底肌力积分、阴道最大收缩压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 P<0.05。结论: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配合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产后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 应用效果 相关指标
  • 简介:摘要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体检中心通过精细化管理,改善服务质量,观察我中心的体检人次,满意度调查的变化。统计了2011年度、2012年度体检客户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个体体检人次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团体体检人次无统计学意义。表明我中心进行的精细化管理、优质服务后在个体体检人次、服务满意度调查上得到大幅提高,是值得进一步实施并推广的措施。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优质服务 健康体检
  • 简介:目的:研究中药复方逍遥散及糖皮质激素受体(GR)阻滞剂米非司酮(RU-38486)对慢性应激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负反馈调节功能。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地塞米松(DEX)组、RU-38486组、逍遥散组、Ru-38486联合逍遥散组。除模型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每天均在慢性应激刺激前2h腹腔注射DEX(0.1mg/kg),然后各组大鼠均给予慢性应激刺激,共21d。第21天,各组大鼠麻醉后,腹腔主动脉取血2mL,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皮质酮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皮质酮浓度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RU-38486组大鼠血清皮质酮浓度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1)。结论:RU-38486可能通过作用于海马神经元细胞的GR受体而抑制HPA轴的负反馈功能;甲药复方逍遥散也可抑制HPA轴的负反馈功能,但其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慢性应激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GR受体拮抗剂 逍遥散 血清皮质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反馈式护理干预联合要素饮食对便秘患者肠道准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因出现消化道症状而在张家港市第六人民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180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Ⅰ、试验组Ⅱ,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操作,试验组Ⅰ使用反馈式护理模式,试验组Ⅱ在试验组Ⅰ方案的基础上增加饮食干预。结肠镜检查后分析三组患者肠道准备清洁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肠镜检查成功率。结果三组患者各段肠道准备清洁度评分及总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Ⅰ、试验组Ⅱ各段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与试验组Ⅰ相比,试验组Ⅱ各段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肠镜检查成功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与试验组Ⅰ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Ⅱ与其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Ⅰ、试验组Ⅱ肠镜检查成功率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试验组Ⅰ相比,试验组Ⅱ肠镜检查成功率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反馈式护理联合要素饮食对便秘患者进行肠道准备,可显著提高肠道准备清洁度,并能降低准备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提高结肠镜检查成功率。

  • 标签: 反馈式护理干预 要素饮食 便秘 结肠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生物反馈在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的60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分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生物反馈进行治疗,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排便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与治疗的总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远高于对照组患者70.00%的总有效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在康复时间以及治疗的总时间中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治疗在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中拥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生物反馈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怀孕期间腹腔内压力变化。在怀孕期间,随着怀孕子宫的体积和质量的增加,子宫在盆腔中的位置逐渐变为垂直。到孕晚期,子宫几乎变成了垂直器官,并且压力不断施加压力到骨盆底的支撑组织上。本文在黄州区妇幼保健院检查了115名孕妇的骨盆底肌力量,并分析了分娩后骨盆底的电生理指标,并分析了影响其的详尽因素。产后6-10周进行骨盆底康复课程,以探讨孕妇骨盆底功能变化的机制以及产后尿失禁和骨盆器官脱垂的病因,并观察早期骨盆底康复的短期影响产后预防。并提供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临床试验。

  • 标签: 盆底综合肌力 分娩方式 盆腔脏器脱垂 产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护理中应用质量反馈理论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本院接收的79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观察,均接受静脉溶栓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参照组(39例)、研究组(40例),参照组予以常规围溶栓期护理干预,研究组予以质量反馈理论指导下改进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且生活质量(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护理中应用质量反馈理论能加快神经功能恢复,降低出血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静脉溶栓 脑卒中 质量反馈理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疗效。方法:选择 44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均采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比患儿治疗前后数据。结果:本组探究中,对比治疗前,治疗 40次后视听整合连续执行测试结果、 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均明显更优, P< 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疗效理想。

  • 标签: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寄生虫检验实践教学的反馈调查,了解本校医学检验专业第一届学生在实习期间与临床需要的差距。方法分别从实习生的基本素质、工作能力、继续学习能力三个方面设计问卷调查。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实习医院对学生的总体评价良好;9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适应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结论改变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技能培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医学检验 实习生 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
  • 简介:摘要室内空气污染问题越发凸显,现有空气净化器大多净化模式单一,不能较好测量空气数据,对数据利用较差,使用体验差;且高端空气净化器成本较高。所以本文讨论了一种在现有净化器基础上的,能够改善用户体验,提高监测准确度,实现全自动运行的空气净化系统。

  • 标签: 多元线性回归 偏差修正 自反馈 智能 净化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接种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AdverseEventsFollowingImmunization,以下简称“AEFI”)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抽取在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中心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儿童9243例,将其按照接种次数分为2组,接种1-3次的儿童定义为基础免疫组,接种4次的儿童定义为加强免疫组,进行接种后随访,并对随访结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加强免疫组的AEFI发生率显著高于基础免疫组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白破疫苗在接种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应加强疫苗接种人员的规范操作,严格做好预检筛查,做好禁忌症、适应症等宣传工作,从而减少疫苗接种的AEFI的发生。

  • 标签: 百白破疫苗 接种 AEFI 硬结
  • 简介:摘要科学合理的临床实践评估是教学质量评估的核心指标。本文对多源反馈评估在临床实践评估体系中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对评估体系的基本要素及流程、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进行探讨,同时以多源反馈评估在实习生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探索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促进临床实践教学中多源反馈评估机制的建立与健全,并为培养优秀医学人才提供保障。

  • 标签: 多源反馈评估 临床实践 教学绩效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电子生物反馈辅助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电子生物反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步行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各项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电子生物反馈辅助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可改善其其运动功能,从而改善其步行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电子生物反馈 脑卒中偏瘫 康复训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电子生物反馈仪对人工流产术后应用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人工流产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电子生物反馈仪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盆底肌肌力的持续收缩压和收缩次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盆底肌肌力的持续收缩压和收缩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子生物反馈仪对改善人工流产术后应用有着显著的效果,可促进盆底肌的恢复。

  • 标签: 电子生物反馈仪 人工流产 常规治疗 盆底肌肌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手术室管理中使用双向质量反馈模式所取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20年1月份至2021年1月份在医院中接受手术治疗的74例患者,随机分组法,每组37例。常规管理模式用于对照组,双向质量反馈模式用于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管理中应用双向质量反馈模式,有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管理质量。

  • 标签: 双向质量反馈模式 手术室管理 不良事件发生率 管理质量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