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放疗(3D-CRT)与调强放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NSCLC患者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调强放疗组(56例)与3D-CRT组(56例)。3D-CRT组采用3D-CRT,调强放疗组采用调强放疗。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靶区剂量、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可溶性片段(CYFRA21-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糖类抗原125(CEA125)]、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CD3+、CD8+)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调强放疗组疾病控制率(69.64%,39/56)高于3D-CRT组(46.43%,26/56),P<0.05。调强放疗组形数值、靶区数值高于3D-CRT组(P<0.05)。治疗后,调强放疗组血清CYFRA21-1、VEGF、CA125低于3D-CRT组(P<0.05)。治疗后,调强放疗组CD3+高于3D-CRT组,CD8+低于3D-CRT组(P<0.05)。调强放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7/56)低于3D-CRT组(30.36%,17/56),P<0.05。结论与3D-CRT相比,调强放疗应用于老年NSCLC患者治疗中,可改善免疫功能,增加靶区剂量,下调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疾病控制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老年人 调强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 简介:摘要探讨放疗治疗老年中晚期食道癌的疗效,以提高对该病放射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肿瘤内科收治并行放射治疗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放疗结束后1个月复查食管造影片,完全缓解(CR)110例,部分缓解(PR)58例,无缓解(NR)12例,总缓解率93.33%。结论放疗的不良反应更小、安全性更高,是较为优越的一种放疗方式。对于能耐受、体质较好的老年食管癌患者,建议采用放疗,以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三维适形放疗 食道癌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晚期胰腺癌患者单纯放疗与吉西他滨化疗联合放疗进行对比研究,评价二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60例经病理证实或增强CT、MRI检查,年龄40-78岁,其中男40例,女20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放疗组(A组)和单药吉西他滨化疗联合放疗组(B组)。放疗均采用放射治疗,B组在放疗同时应用吉西他滨lO00mg/m2,第1,8,15天给药,28天为一周期,共2个周期。评价两组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单纯化疗组与联合放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3.3%和86.7%,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毒副作用为血液学毒性和胃肠道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吉西他滨单药化疗联合放射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 标签: 晚期胰腺癌 吉西他滨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直肠癌术后复发放疗同步口服希罗达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48例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随机分为放疗同步口服希罗达组(治疗组)和单纯放疗组(对照组)。治疗结束后3个月复查盆腔CT观察近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CR+PR)为8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6%,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放疗同步口服希罗达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行放疗联合替莫唑胺(TMZ)治疗恶性胶质瘤(BMG)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放疗,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增加替莫唑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的客观疗效、生存率、中位复发时间、药物安全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对比数据我们发现对照组的治疗疗效为38.89%,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对症治疗后发现,患者进行放疗联合TMZ治疗恶心脑胶质瘤的疗效优于只进行放疗的患者,很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进行放疗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见头痛、恶心、呕吐和骨髓抑制等症状,而放疗联合TMZ治疗的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要对患者远期治疗率、长期生存率的观察还需深入研究。

  • 标签: 三维适形放疗 替莫唑胺 恶性脑胶质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同步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同步放疗联合化疗治疗。观察治疗后2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分别为75%和95.83%。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放射性肺炎和食管炎,但经相应处理后均得到控制,同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出现呕吐、恶心和白细胞减少的情况,但组间差异不明显。结论同步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三维适形放疗 化疗 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1例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脑胶质瘤的患者,放疗2~3Gy/d,总剂量60~68Gy。放疗期间同步替莫唑胺化疗75mg/(m2·d),5天/周,放疗后替莫唑胺(序贯)辅助化疗150~200mg/(m2·d)2~4周期。结果本组患者CR率为23.8%(5/21),PR率为61.9%(13/21),1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PFS)为33.7%,总生存率(OS)为65.9%,2年PFS为5.7%,OS为25.8%。结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近期疗效良好,且患者预后较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

  • 标签: 脑胶质瘤 三维适形放疗 替莫唑胺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放疗、容积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预后效果,为晚期宫颈癌患者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选择我院放疗科2017年2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总计80例。结合放疗治疗方法进行分组,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试验1组4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接受放疗+近距离治疗,试验2组放疗+容积调强放疗。对比对照组与试验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靶区剂量覆盖指数及危及器官OAR受量。结果2组患者EBRT平均剂量膀胱、直肠癌、小肠以及靶区剂量覆盖相关指数比较,P<0.05。2组患者膀胱、结直肠、小肠平均剂量、累积等效剂量比较,P<0.05。另外,2组患者靶区均不匀性指数HIHR-CTV累积等效剂量比较,P>0.05。结论针对局部晚期宫颈癌,试验2种方法治疗靶区覆盖效果良好,有效的控制了患者的局部肿瘤,放疗与容积调强放疗治疗OAR受量更低,需结合宫颈癌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放疗治疗方案。

  • 标签: 三维适形放疗 容积调强放疗 局部晚期宫颈癌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合并放疗(3-DCRT)对晚期原发巨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确诊并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巨大(直径≥10cm)原发性肝癌患者53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25例与B组28例,A组治疗方法是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放射治疗,B组是单纯栓塞化疗,利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25例患者的近期总有效率(CR+PR)60%(15/25)。B组28例患者的近期总有效率(CR+PR)32.14%(9/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37,P=0.018)。A组患者的远期疗效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依次为52%、28%、12%,中位生存时间为14个月。B组分别是39.3%、10.7%、0%,中位生存时间为10个月。两组患者生存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原发巨大肝癌患者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合并放疗(3-DCRT)治疗的效果较好。

  • 标签: 肝肿瘤 三维适形放疗 介入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放射治疗(3DCRT)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和长期生存率。方法:90例食管癌患者根据入选标准随机分组,46例进入3DCRT+化疗组(放化组),44例单纯3DCRT(单放组)。化疗采用DF方案:氟尿嘧啶(5-FU)500mg/m^2+顺铂(DDP)20mg/m^2,第1~5天静脉滴注。21天为1个周期,共化疗4~6个周期。放化组中3DCRT从化疗第1天开始,DT60—65Gy,分30~33次进行,6.0~6.5周完成,行第2周期化疗时放疗不问断。结果:放化组与单放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5.2%和55.8%,有效率(CR+PR)分别为93.47%和77.27%。1、2、3年局部控制率放化组分别为88.9%、78.8%、74.8%,单放组分别为78.9%、60.8%、50.0%。1、2、3年生存率放化组分别为79.8%、68.7%、50.1%,单放组分别为69.2%、50.3%、38.0%。放化组毒副反应尤其是外周血白细胞下降和放射性食管炎均大于对照组(P〈0.05),但在Ⅲ+Ⅳ度反应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且患者均能耐受。结论:采用DF方案化疗加3DCRT治疗食管癌近期疗效和局部控制率较好,且可以提高远期生存率,虽毒副反应增加但可以耐受。

  • 标签: 食管癌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化学疗法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胶质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74位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n=37)采取放疗治疗,观察组( n=37)采取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概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较低。结论:对脑胶质瘤患者采取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手术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应用。

  • 标签: 脑胶质瘤 替莫唑胺 三维适形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脑转移瘤患者应用全脑照射与放疗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患者5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全脑放疗联合后程放疗,观察组给予全程放疗,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略优于对照组,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脑转移瘤患者全程应用放疗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科学延长患者生存期限。

  • 标签: 三维适形放疗 肺癌脑转移瘤 全脑照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结直肠癌寡转移调强放疗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 -2018年 1月内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癌寡转移患者 60例,回顾性分析调强放疗的治疗效果,并且在 1年、 2年后进行生存分析,观察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经过调强放射治疗后,复发、转移患者共 31例( 51.7%),在 1、 2年的随访中,局部控制率分别达到 81.7%、 70.0%, 1、 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 83.3%、 60.0%,生存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分析化疗毒副作用,未出现 4级及以上可导致死亡发生的严重反应。结论:针对结直肠癌寡转移患者采用调强放射治疗实际效果确切、毒副作用小,临床使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结直肠癌寡转移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 临床效果 生存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放疗(3D-CR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2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治疗的80例NSCLC患者,采用3D-CRT进行治疗。通过分析急性放射性肺炎级别、肺功能、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的指标数据,探讨3D-CRT对NSCLC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结果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放疗,其中有29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肺炎。放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1秒内用力呼气量(FEV1)及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采用3D-CRT治疗NSCLC,会对患者的肺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要注意对患者放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DVH参数和放射性肺炎分级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减少放疗对NSCLC患者肺功能的不良影响。

  • 标签: 三维适形放疗 非小细胞肺癌 肺功能 放射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放疗中应用诊断CT模拟定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5例肿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制模固定体位后,运用诊断CT机对其进行模拟定位扫描,将其输入到相应计划系统中制定出放疗计划,结束放疗后,使用诊断CT进行复查。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准确定位,并采取相应放疗治疗法,总有效率为87.7%,近期无出现严重放疗反应,且无并发症。结论在放疗中运用诊断CT模拟定位,效果较为明显,定位较准确,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三维适形放疗 诊断CT 模拟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