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躯体化障碍治疗中小剂量抗精神病药联合心理疗法的作用。方法 共计选入80例躯体化障碍患者展开本次研究,筛选时间在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之间,以数字标注法为基准进行分组治疗,其中40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40例实验组患者结合心理疗法,比较情绪变化和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HAMA)评分、抑郁(HAMD)评分远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中有92.50%的患者治疗有效,远高于参照组的75.00%,差异显著(P<0.05)。结论 躯体化障碍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将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与心理疗法相结合,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疗效有着良好效果,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抗精神病药 心理疗法 躯体化障碍 焦虑 抑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旨在分析阿立哌唑在抗精神病药所致闭经的精神分裂症之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 2017年 9月 -2018年 9月所接治的 70例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所引起闭经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 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抗精神病药治疗,试验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并对两组研究对象临床疗效以及血清催乳素浓度变化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试验组研究对象在闭经治疗有效率以及血清催乳素浓度变化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服用抗精神病药所致闭经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考虑采用阿立哌唑进行治疗,能够使患者月经得以恢复,降低血清催乳素水平。

  • 标签: 阿立哌唑 抗精神病药 闭经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碳酸锉锂合用抗精神病药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治疗作用。方法对我院17例有攻击行为的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原有抗精神病药的基础上加用碳酸锂进行为期6周的治疗,在开始治疗前及治疗第6w末用BPRS,MOAS进行评定。结果(1)治疗前后BPRS各因子分比较,无显著差异。(2)治疗后MOAS评分降低,治疗前后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碳酸锂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攻击行为安全有效。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碳酸锂 抗精神药物
  • 简介:摘要随着药物学与临床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研发出了各种各样的抗精神病药物。但因为这些药物的独特性,它在临床医学中凸显了很多副作用。本文就结合我多年的从医经验,简要的分析了一些相关的病例,阐述了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过程中的副作用的具体表现以及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并结合相应的病症,采用针对性的措施,来加强对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的护理,尽最大的努力去减轻药物副作用给患者所带来的痛苦与伤害,以此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的健康发展。

  • 标签: 抗精神病药物 副作用 心理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探究抗精神药物所致闭经的治疗策略及研究。方法:选取 2017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本院收治的 76 例精神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38 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近远期血清 PRL 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推移效果效果越发明显。结论:患者通过中西药联合治疗后,近远期治疗效果满意度较高,患者激素分娩水平达到生理需求,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抗精神药物 闭经 治疗策略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药物中毒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方法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科共收治17例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的患者,就其年龄、服毒原因、服用药物种类、服毒时间、入院时情况、抢救措施及护理进行了总结。结果17例患者经过抢救与护理均抢救成功。结论抗精药物中毒患者抢救成功与否,抢救时间及措施,有效护理是关键。

  • 标签:
  • 简介:摘要抗精神病药治疗过程中,药物性肝损害(DILI)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其亦是迫使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停止继续服药或治疗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中的日益广泛应用,DILI的发病数量表明增加,甚至临床中已经出现了严重药物性肝损害的病例有关报道。本文旨在分析抗精神病药物与肝损害的研究进展,现作如下简要综述。

  • 标签: 肝损害 研究进展 抗精神病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尿潴留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15年1月至12月我科住院病人发生尿潴留的6例患者的护理对策进行分析和调查。结果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尿潴留患者应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妥善采取解除尿潴留措施,重视心理护理,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处理效果。

  • 标签: 抗精神病药物 尿潴留 护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精神科住院病人在服用抗精神药物过程中出现急性肠麻痹特点,以便及早采取措施,避免突然死亡.方法:对1990~2004年住院病人中因服用抗精神药物所致22例急性肠麻痹作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14年间我院急性肠麻痹病人22例(4例死亡)全部为几种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合并应用和抗震颤麻痹症药物所引起的.结论: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便秘、腹胀等早期症状,一旦出现肠麻痹症状应作急症处理.

  • 标签: 抗精神病药物 急性肠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服用抗精神药物的患者对肝脏变化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本文主要选自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期间本院精神科接收精神患者共 2881 例其中 320 例为研究对象,医护人员会通过对患者的 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身高、体重进行检查。另外,随机抽取 320 例身体健康的人做同样的检查,我们将健康、未患病的人群统一记为对照组,患有精神的患者记为观察组,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中患有脂肪肝的概率最高,其他与肝脏有关疾病的发病率也是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差异,符合 统计学意义( P<0.05),通过调查发病率与年龄、性别无关,不具备差异,不符合统计学意义 ( P> 0.05)。 结论:通过调查数据的 结果显示,精神患者日常所服用的药物对肝脏的副作用较大,若长期服用,则会提高脂肪肝、胆结石的发病率,所以对 精神 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对肝脏的影响来酌情减少药物剂量,医护人员要及时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从而来减少肝脏等有关疾病的发病率。

  • 标签: 长期服用 抗精神病药物 肝脏 超声
  • 简介:摘要抗精神病药的使用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治疗手段,约1/3的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接受抗精神病药治疗后症状无改善。针对此现状,目前临床上尚无指导药物治疗决策的疗效预测生物学指标。近年来,磁共振成像技术以及分析方法发展迅速,脑影像学指标如皮质厚度、脑区之间的结构连接以及功能连接、神经递质含量等的特定异常模式在特异性抗精神病药疗效预测模型中具有潜在价值。为进一步说明磁共振成像技术与抗精神病药疗效的关系,本文中将围绕抗精神病药疗效相关的脑影像学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精神分裂症 疗效预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进行精神分裂症治疗时,将心理干预合并奥氮平方案用于其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录入5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n=50)与实验组(n=50)。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奥氮平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增加心理干预作为治疗药物,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在实验结果中,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