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目的 16排螺旋 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与临床的实际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肺动脉栓塞患者病历资料共 36例,使用 16排螺旋 CT进行诊断,建立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导入多种影响因素参考对比。结果 ① 16排螺旋 CT扫描之后,确诊准确率较高,临床效果较好;②对于肺动脉栓塞类型的判定, II型栓子最多,共 200处, IV型为 123处, III型最少,仅为 33处,这对于分析肺动脉的各种征象效果显著。结论 16排螺旋 CT在判断肺动脉栓塞以及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确诊率高,使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 16 排螺旋 CT; 肺动脉栓塞; 诊断;临床表现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16 slice spiral CT in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embolism. Methods a total of 36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embolism were collected and diagnosed with 16 slice spiral CT.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compa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Results ① after 16 slice spiral CT scan, the accuracy of diagnosis was higher and the clinical effect was better; ②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ulmonary embolism type, type II emboli were the most, 200 in total, type IV was 123, type III was the least, only 33, which was significant for the analysis of various signs of pulmonary artery. Conclusion 16 slice spiral CT has a high diagnostic rate and significant effect in the process of judging pulmonary embolism and clinical treatment.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诊断肺动脉栓塞使用多层螺旋C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98例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16层和64层螺旋CT对其进行检查,观察两种多层螺旋CT诊断肺动脉栓塞的诊断率和应用价值。结果通过观察不同层数螺旋CT诊断率,可以看出16层螺旋CT诊断率为82.65%,64层螺旋CT诊断率为96.94%,明显64层诊断率高于16层,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诊断率更高,可成为诊断肺动脉栓塞首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多层螺旋CT 临床诊断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胸部CT血管造影技术在早期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在近期内收治的经胸部CT血管造影诊断检查证实为肺动脉栓塞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来总结胸部CT血管造影在早期诊断肺动脉栓塞患者中的意义。结果本组21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经胸部CT血管造影诊断显示,合计检出病灶累及处172处。其CT征象包括了直接与间接两种征象。结论胸部CT血管造影检测技术对于早期明确诊断肺动脉栓塞具有重要意义,应在临床广泛开展实施。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血管造影 胸部CT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超声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心血管超声检查,观察患者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结果和不同程度疾病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和三尖瓣反流速度。结果:通过对62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实施心血管超声检查,共检测出3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其中单下肢血栓9例(14.52%)、双下肢血栓11例(17.74%)、髂静脉血栓11例(17.74%);重度肺动脉栓塞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为(71.95±2.26)mmHg、三尖瓣反流速度为(5.59±0.37)m/s,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和三尖瓣反流速度,P<0.05;并且中度肺动脉栓塞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三尖瓣反流速度,明显高于轻度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和三尖瓣反流速度,P<0.05。结论:肺动脉栓塞患者接受心血管超声检查,能够积极发现三尖瓣反流的情况,对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可以诊断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类型。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心血管超声 诊断
  • 作者: 王欣 李宗儒 施举红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北京 100730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北京 100044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本例为白塞综合征肺血管受累、肺动脉瘤样病变,合并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患者以肺栓塞症状起病,抗凝治疗过程中,在药物未过量情况下仍出现咯血症状。经全面筛查后确诊白塞综合征,并于随访40 d后检出肺动脉瘤。提示肺栓塞患者在抗凝过程中出现咯血,若除外抗凝药物过量,应考虑系统性疾病的可能并仔细排查。临床怀疑肺血管炎的患者,虽未在初诊时发现血管受累表现,但仍需在病程过程中保持动态检测以避免漏诊。

  • 标签: 白塞综合征 血管炎 肺动脉瘤 肺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4年1月于我院CT室进行肺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150例患者,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以及容积再现(VR)技术显示肺动脉,记录下检出栓塞动脉支数,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进行研究的这150例患者中,有96例被诊断为肺动脉栓塞。其中左、右肺动脉栓塞有19支,叶肺动脉栓塞136支,段及亚段肺动脉栓塞189支,偏心型175支,闭塞型96支,中央型41支,附壁环形型32支。在检测对段和亚段动脉诊断的时候,MRP重组技术要显著地优于其他的后处理方法。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价值,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高,能够有效且直观的显示出肺动脉栓塞的位置、栓塞范围及栓塞动脉管腔通畅性等图像,是临床工作中用于诊断肺动脉栓塞非常有效的检查方法。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64层螺旋CT 血管成像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4排螺旋诊断肺动脉栓塞39例,图像后处理采用MPR、CPR、MIP、VR。结果39例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征象、间接征象均可清晰显示。结论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栓子的形态及栓塞范围,其安全、快速、无创及诊断准确在肺动脉栓塞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64排CT 肺动脉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高原地区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总结一系列的护理体会,提升护理服务水平的同时形成和谐的护患关系,赢得患者以及家属的充分信任,助力于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将2019年9月-2020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行的是一般护理,应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实行的是综合护理,强调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全面渗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护理服务满意度普遍优于对照组。结论:必须渗透优质的护理服务理念,优化高原地区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充分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使临床护理工作的存在价值更高,诊疗计划的具体执行更顺利。构建综合性的护理模式,代替常规化的护理干预,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格外重要,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经验,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 标签: 高原地区 肺动脉栓塞 临床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共25例经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确诊的肺动脉栓塞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经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发现,累及肺动脉干2支,累及肺左动脉12支,累及肺右动脉13支,累及肺叶动脉66支,累及段动脉98支。结论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较高,且具有操作简单、无创、成像快速、成本低等优势,患者接受能力较强,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肺血管造影 肺动脉栓塞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在对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诊断之际采用心血管超声,探析其应用效果。方法:总共筛选出58例经由肺灌注扫描、心电图以及CT检查且被确诊为肺动脉栓塞患者纳入实验研究范围,为准确诊断患者的心室功能,对其均使用心血管超声,比较检查结果。结果:经由检查分析后可知主肺动脉内径、右肺动脉内径以及右心房上下径等出现异常的患者共有7例,出现三尖瓣反流的患者有42例,且患者的病情越重,其肺动脉收缩压以及三尖瓣的反流情况越不佳。结论:为了得到更加准确的诊断数据与结果,应加强使用心血管超声,不仅具有较多的优势,而且还能够为日后的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临床诊断 心血管超声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肺动脉血栓栓塞的病人发生猝死后进行法医尸检对其病理学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2019年4月-2022年4月因肺动脉血栓栓塞发生猝死的40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其均进行了法医尸检,对病人发生猝死的原因,包括肺动脉血栓栓塞栓子的来源进行分析。结果:由法医进行尸检后,根据其尸检报告显示,出现肺动脉血栓栓塞猝死的原因相对较多,包括身体存在其他疾病导致的引发因素,例如骨折、较大型的外科手术、心肺出现病变或者恶性肿瘤,也有病人出现反复性的栓塞。发生的部位包括左肺动脉、或者其分支,右肺动脉或者分支,下肢深静脉等,均有所差异。结论:由法医对于因肺动脉血栓栓塞猝死的病人进行尸检有利于更好的分析病人出现猝死的原因,是否与相关受伤情况存在关系,以利于医生在遇见类似病人时更好的处理,避免死亡病例的发生。

  • 标签: 肺动脉血栓栓塞 猝死 法医尸检 病理学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肺动脉栓塞中的效果。方法  研究工作从2020年7月开始,并在2022年7月完成案例数据采集工作,共收录我院62例肺动脉栓塞病例,并选择62例健康志愿者。对所有患者予以常规CT平扫以及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测。最后收集并分析患者的检测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以及对不同位置栓塞检测准确率等数据。结果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在准确度数据高于常规CT平扫(P

  • 标签: 64层螺旋CT 血管成像 肺动脉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动脉血栓栓塞猝死的法医尸检及病理学诊断价值,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肺动脉血栓栓塞猝死者4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是2018年6月-2020年6月,实施法医尸检诊断,分析临床资料、病理学资料,明确栓子来源、诱发原因等。结果40例患者实施法医尸检,38例诱发因素明确,2例原因不明。38例患者中,创伤性骨折18例,外科手术16例,心肺病变3例,恶性肿瘤1例。50岁以上35例(87.50%);栓子来源:下肢深静脉25例(62.50%),右心室15例(37.50%)。栓塞部位包括肺动脉主干与左右分支、左肺动脉与分支。结论肺动脉血栓栓塞猝死 通过法医尸检与病理诊断,可明确死亡诱发原因、栓子来源,为司法鉴定、刑侦提供依据。

  • 标签: 肺动脉血栓栓塞 猝死 法医尸检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1例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抽剥术中出现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了急救,探讨治疗效果。方法:对医院某一时间的一例患者进行治疗,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突发病情变化,心跳呼吸骤停和溶栓治疗。注意观察病人的病情,快速判断病情,规范胸部按压、呼吸支持,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在完成心肺复苏后,要及时进行脑复苏,同时要注意术后并发症和用药的副作用。结果:经抢救、护理,71天后痊愈,结论:对急性肺动脉栓塞合并呼吸心跳骤停患者进行抢救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率。

  • 标签: 肺栓塞 心脏骤停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能谱CT在急性肺动脉栓塞以及随访中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22年6月-2022年12月收治的46例疑似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均给予CT肺动脉能谱增强扫描,分析结果,于治疗后进行随访对比治疗前后情况。结果:明确诊断40例,包括完全闭塞型46支、部分闭塞型115支,完全闭塞区、部分闭塞区均与对照区平均碘基值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例治疗后随访复查患者,治疗前后栓塞区平均碘基值存在统计学差异,治疗后有所升高P<0.05。结论:能谱CT的应用可为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以及随访提供有效参考。

  • 标签: 能谱CT 急性肺动脉栓塞 诊断 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动脉栓塞诊断中运用心血管超声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3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50例,以等量随机电脑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予以常规检查,观察组联合心血管超声诊断,对比诊断效果。结果:对比实验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结果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诊断肺动脉栓塞时,心血管超声的应用优势显著,可确保诊断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心血管超声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