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江城武汉,长江、汉江交汇,三镇因之而定。1957年10月15日,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正式通车,一个甲子的光阴倏忽而过,武汉如今已成为建桥之都,拥有众多跨江大桥。从桥梁看武汉,无疑具有特别的意义。

  • 标签: 长江大桥 主轴 武汉 桥梁
  • 简介:“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浩浩荡荡物长江水自西向东奔流不息,也在创造着新的地貌。长江中大大小小的岛屿就是江水的杰作。

  • 标签: 长江水 岛屿 夕阳红
  • 简介:长江志》是中国第一部以长江流域自然区域为范围,围绕长江治理开发为重点进行记述的江河专志。《长江志》系统翔实地综述了长江水系及流域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的概貌,统合古今地记述了长江水利

  • 标签: 征订启事 志征订 长江志
  • 简介:9月3日,在上海动物园科普馆前的草坪上,汇集了来自上海、苏州、宜昌三地200多名小学生,由欧莱雅中国工业部主办的“2005‘保护长江,拯救白鳍豚’大型环保系列活动”闭幕式正在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于今年3月在上海、苏州、宜昌三地同时启动,共有60万少先队员参与。在活动中,欧莱

  • 标签: 保护长江 拯救白鳍豚
  • 简介:作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大的河流,长江从青藏高原出发,干流自西向东横贯串起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80千米,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8.8%。1976年经过科学家的考察江源位于青藏高原

  • 标签:
  • 简介:<正>已经是整整60年前那么遥远的往事了,却常常飘曳在自己的眼前。我清清楚楚地记得,自己默默地匍匐在低矮的芦苇丛中,从长江北岸这一片潮湿的滩地上,张望着前方滚滚的水波,滔滔不绝地向远处流去。黄昏时分的太阳,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球,坠落在江水翻腾的漩涡里。这大半轮血红色的圆圈,正透过颤抖的波纹,缓缓地沉没下去。

  • 标签: 黄昏时分 血红色 平民百姓 熊熊燃烧 受苦受难 告诉我
  • 简介:长江大学是200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江汉石油学院、湖北农学院、荆州师范学院、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中央与湖北省共建、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较全的综合性大学,是湖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位于长江中游的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市。校园环境秀丽,景色宜人,为湖北省园林式高校。

  • 标签: 长江大学 湖北农学院 简介 江汉石油学院 荆州师范学院 省属高校
  • 简介:“重建一个玉树,毁掉一条长江!”当地人如此感慨。以重建之名破坏原本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绝非任何人期待的结局。

  • 标签: 长江 玉树 自然生态环境
  • 简介: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本文试析了长江保护法实施为长江流域持续健康发展立下了绿色发展的规矩:树立了绿色发展的理念、确立了以国土空间规划引领绿色发展的思路、明确了产业发展的控制红线、支持发展绿色交通;尝试分析了长江保护法的实施对长江水运发展的影响:有利于保护航道畅通、有利于促进港口改变粗放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发展绿色综合交通体系,不利于航道整治工程的实施、增加了编制港口规划程序、不利于发挥航道的最大效率、不利于港口建设项目的落地实施,并提出了保障长江水运持续发展的措施建议。

  • 标签: 试析 长江保护法 长江水运 影响
  • 简介:江苏省邳州市新城中学是一所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设施先进、师资雄厚、管理科学的示范中学,位于江苏省邳州市。学校始终坚持以"行胜于言"理念办学,倾力为国家培养英才,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着眼为社会输送贤能,持之以恒推行素质教育;积极响应国学教育号召,逐渐走出一条以传统文化哺育课堂,融合校园文化的新路。坚持文化哺育,构建"四在场"文化课堂。学校率先推行"三三五"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深

  • 标签: 江苏省邳州市 国学教育 管理科学 传统文化教育 课堂教学 行胜于言
  • 简介:摘要:城市特色塑造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文章结合南京市溧水空港新城发展规划实例研究,以“特色引领”为规划导向,提出“山水融城”、“公服融合”、“交通优化”、“空间设计”规划策略,为新城特色建设提供借鉴。

  • 标签: 城市特色,新城,规划策略
  • 简介:人才开发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为长三角一体化提供了必要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本文全面地分析了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的四大趋势,即从单向流动向双向流动转变、从刚性流动向柔性流动转变、从行政推动向市场推动转变、从单赢思维向多赢思维转变.最后,笔者还指出了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树立人才共享理念、破除人才流动壁垒以及如何围绕经济结构变迁.

  • 标签: 长三角 人才开发一体化 趋势
  • 简介: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全面梳理和研究,本文认为唐代长江上游地区的荔枝分布北界并非此前学界所普遍接受的成都和万州一线,而只到达忠州(今重庆忠县)和涪州乐温县(今重庆长寿区)。唐代该地区的荔枝分布呈现集中于川江两岸峡谷的特点,这种分布格局与川江峡谷地区特殊的区域小气候直接相关,因此不能作为唐代气候较现在温暖湿润的证据。

  • 标签: 唐代 长江上游地区 荔枝分布 气温波动 区域小气候
  • 简介:精神文化生活是老人幸福晚年的一个重要因素,但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老人的物质需求关注和投入较多,对老人的精神需求则重视不够.许多事例说明,对老人精神文化生活重视不够,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本文根据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抽样调查,分析了老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特点,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 标签: 长江三角洲 老人 精神文化生活
  • 简介:本文根据考古发掘公布的数百座新石器时代墓葬资料,对长江三峡地区距今约6000年至4000年之间的远古人类埋葬习俗作了系统研究,反映了当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各个方面。

  • 标签: 三峡地区 新石器时代 埋葬习俗
  • 简介:从民国时期长江中下游乡村可以看出,私人、店铺借贷的信用方式主要有信用借贷、抵押借贷和预卖赊借三类.信用借贷尤其是保证信用借贷较多,抵押借贷仅在个别地区占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血缘、亲情在乡村借贷中的重要作用,削弱了债主的苛刻条件,但也强化了债户偿还债务的责任和信誉.同信用借贷相比,抵押借贷涉及的关系较为复杂,其中抵押和典当土地是最常见的抵押借贷方式.与以上信用借贷和抵押借贷方式不同,预卖、赊借是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相结合的借贷形式,体现了买卖交易和高利贷的双重关系.

  • 标签: 店铺借贷 长江中下游地区 民国时期 信用方式 农业金融制度 信用借贷
  • 简介:利用1960—2010年逐日气候资料,采用线性回归、累积距平和Morlet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近51a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最低气温上升最快,最高气温上升较慢;年平均气温自南向北递减,沿海地区递减滞后于内陆地区;上海及杭州湾升温较快,浙江南部则相对缓慢。年平均降水量呈波动变化特点,夏、冬两季降水增加趋势明显;年平均降水量及雨日数自北向南增大,倾向率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年降水量存在13a左右、6—8a、3—4a和1—2a的变化周期,气温变化存在32a以上、12a左右、4—6a和1—2a的变化周期,其中两者1—2a周期震荡能量最强。长江三角洲地区气候变化与城市化进程、海气相互作用、极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等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长江三角洲地区气候逐渐变暖,降水呈集中化趋势,导致发生旱涝灾害的不确定性增加。

  • 标签: 长江三角洲地区 气温变化 降水变化 影响因子.
  • 简介:【摘要】通过2010-2019年27个市面板数据,探索创新因素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关系。政府竞争显著缓解了区域经济差距过大,有利于促进要素流动。2015-2019年政府竞争下创新要素显著促进经济发展防止地方政府之间恶性的竞争关系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由此对长江中游城市群要素流动合理配置政府在经济中协同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 标签: 政府竞争 创新要素 中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