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水的诗到诗的山水——论梁朝山水诗的承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论题中的"山水的诗",是指来自游历的山水创作,而"诗的山水"则谓诗中的山水题材,可以源于日常生活的耳接目遇,范围更广。本文将以梁朝作品为轴心,前溯大谢,后及阴铿,论述诗中"纪游"和"状物"成分的消长,如何为山水物色的写作带来深刻变化。谢灵运的山水诗得力于"游",谢眺得力于"望",而梁人则进一步拉近焦距,把山水置于放大镜下审视。由此而言,主"视"的梁朝山水诗,其承传意义约有三端:技巧方面,梁人终日捕捉山水物色的形神意趣,善于造境,笔触细密,广为后世取法;体式方面,梁人倾向以一种压缩的写法,求取更大的审美密度,于是无意之间同时又压缩了篇幅,为山水短篇开了先河;内容方面,梁人专注刻画自然景致,不在乎记录经历,使诗中的叙事性质越来越淡,描写性质越来越浓。久而久之,自然景物甚至不必从游历获得,寻常的风月花树,凡物皆有可观,也就大大拉近生活与山水的距离,拓宽了山水诗的领土。可是,自此山水诗和旅游诗的近义关系,却又变得越来越模糊了。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励耘文学学刊》 2007年1期
出版日期 2007年01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