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鸭子飞到哪里去了——马祖禅与石头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5-01-11
/ 1
唐代禅宗有两大主流。一者南岳-马祖系,二者青原-石头系。后者是对立前者而分出来的。两者的思想上的分歧在哪里呢?《祖堂集》卷五《大颠章》有这样的记载。这是大颠初参石头时的回想——石头问:“阿哪个是汝心?”对曰:“即祗对和尚语言者是。”石头便喝之。经旬日,却问石头:“前日岂不是!除此之外,何者是心?”石头云:“除却扬眉动目一切之事外,直将‘心’来!”这时候,大颠所根据的是马祖禅的“作用是性”的思想。马祖说:“祗今语言即是汝心”(《宗镜录》卷九十七),“长在法性三昧中,着衣吃饭,言谈祗对。六根运用,一切施为,尽是法性。”(《马祖语录》)。大颠据于这种思想就认为“祗对”、“语言”、“扬眉动目”等作用就是自己的“本心”。但是,石头坚决否定这种思想,要求大颠直接提出超越一切作用的“本心”来。马祖禅是把自己的“本来性”(本心、佛性)与“现实态”(身心的作用)直截看成一件事,而石头禅则深刻探求“本来性”与“现实态”之间的玄妙的关系。本文主要是想通过马祖“野鸭子”的话头来初步分析唐代禅宗两大主流的分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