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蔽的破除与身位的开显——《金瓶梅》宗教伦理话语的剖示与辨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3-02-12
/ 1
篇端的'四贪词',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概括性描述和直观性反思.在具体描写中,又通过'药'等意象的选择及'相面'、'卜卦'等形式,表现出当时普遍存在的道德迷失、存在迷失和形上迷失.为此,小说通过冷热转换间不容发的道家叙事文法、因果报应丝毫不爽的佛教叙事文法,重开人们的'畏惧'之心,修复由于社会变迁所造成的文化断裂.这种障蔽的破除和身位的开显,形成贯穿于小说之中的一套宗教伦理话语,表现出作者明确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