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问题探讨(2)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9-09
/ 2

  第三,强化负债管理,优化负债结构。一是强化负债管理,加大对公存款力度。首先,实行以贷吸存、以结算吸存等多种吸存手段,并在目标管理中,增加负债结构指标,突出对公存款考核;其次,开办新的对公存款种类,如协议存款、通知存款等新的业务种类。二是狠抓储蓄存款,合理配置存款结构。积极组织低成本的资金,提高活期存款在各项存款中的占比。要努力拓展储蓄服务范围,以活期储蓄形式积极开展中间代理和存贷结合业务。实现从单一、被动型的传统储蓄服务方式向多功能、全方位的现代储蓄服务方式转变,从单纯的个人服务型向社会服务型转变,从利息收入型向综合收入型转变。

  第四,完善机构建设。资产负债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涉及到各个业务部门,需各业务部门协调合作,必须建立一套功能完善的独立性较强的资产负债管理机构。农村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在总行和分支行分别建立具有不同职能的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总行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的执行部门是负责有关资产负债管理政策制定和行使对资本、资产负债、利率和流动性的管理,并代理总行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管理其账簿。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是资产或负债交易的决策制定者,它主要通过资产负债管理报告和分析行使职能,不同层级的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都有自己的风险权限,如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权限等等。

  第五,设置出既满足自身资产负债管理又符合监管要求的资产负债管理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应由资产负债总量管理、流动性管理、安全性管理和盈利性管理等几组指标所构成。总量管理指标:资产负债总量管理主要应设置存贷款比例、汇差清算比例、拆借资金比例等项指标配合使用。其管理目标是防止商业银行超负荷经营和消除经营中已有超负荷现象,实现资产负债总量平衡;流动性管理指标:资产负债流动性管理一般应设置备付金比例、资产流动性比例、中长期贷款比例三项指标配套使用。其管理目标是使流动性资产保持在正常最低限量以上,提高资产的流动性,避免过分的短存长贷,满足支付的需求;安全性管理指标:资产负债安全性管理主要应设置资本充足率、风险权重资产比例、贷款质量比例和单个贷款比例四项指标。其管理目标是把风险资产量控制在安全区域内,降低和分散风险,提高资产质量和经营安全性;盈利性管理指标:资产负债盈利性管理一般应设置资产利润比例、资本利润比例、负债成本比例和应收利息比例四项指标。其管理目标是提高资产盈利率,加强贷款回收工作,降低负债成本,促使商业银行注意改善资产和负债的效益结构。

  第六,强化对资产负债管理模式的应用意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重要内涵就是以最低成本,取得最佳的效益,实现盈利性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只有实行资产负债管理这一模式,才会实现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最佳收益的目标。因此,首先要有一个经营的意识,不但银行的各级领导要有这个意识,而且全体职员都应该树立牢固的经营意识,在思想上要明确,在行动上要落实;其次要认识到实行资产负债管理,有利于商业银行自求平衡、自担风险、自我制约和自我发展,从而使商业银行走上一条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再次要树立集约化经营观念,改变不求资产质量,片面追求规模数量的做法,规范经营行为,优化资产组合,提高资产质量。

  (二)农村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近期策略

  农村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近期策略是强化利率风险的管理。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银行业的兼并、金融产品的扩张、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全球一体化、金融资产证券化和金融监管的国际统一规则的出现等等原因,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资产负债管理把利率风险管理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上。科学地管理资产和负债以实现利率风险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的最小化是其重要目标之一。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中所而临的利率风险也将逐渐显现。因此,加强对利率风险的分析、研究,强化利率风险管理,完善资产负债管理机制,是农村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必须认真研究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

  利率风险是指因利率变动引起信贷资产价格变动所带来的损失。在现代商业银行众多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中,最基础、最常用的是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只有在做好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这一利率风险管理“基本功”的基础上,对利率风险管理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的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才能逐步过渡到其他更为复杂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此外,在我国,将来随着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推出,商业银行还需逐渐选择其他适当的利率风险管理策略控制利率风险,比如表外金融衍生工具策略。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策略主要是表内资产负债管理策略,即通过适当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控制全行的利率风险,包括贷款组合策略、投资组合策略、新产品开发策略等。

  在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市场后,商业银行还可选择表外金融衍生工具策略,即通过不同的表外金融衍生工具控制全行的利率风险,包括远期合同、期货合同、利率互换合同、买入期权和卖出期权合同、利率上限和利率下限期权合同等。

  参考文献:

  [1]粟建平:《农村信用社利率风险实证研究》,《金融研究》2004年第10期。

  [2]陈小宪:《加速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金融研究》2003年第2期。

  [3]兰鹰、王亚卉:《加强国有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几点思考》,《中国城市全融》1997年10期。

  [4]陈新跃、张文武:《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技术研究》,《金融论坛》200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