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1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评价

苏银玲

苏银玲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玉泉镇滹沱店学校038200

摘要:作业作为教学的常规,是教学评价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传统的作业评价存在很多弊端,评价方式简单化,评价标准绝对化,评价主体单一化。要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理念,并结合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作业评价”开展研究,努力构建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小学数学作业评价体系。

关键词:作业评价目标多元方法多样

一、改革作业评价主体单一化

1.改革作业的设计。把作业分为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两大部分,课内作业以书面作业为主,课外作业遵循趣味性、审美性、多样性的原则,将作业融于活动、融于生活。作业形式灵活多样,口头作业有演讲、说算理、说算法、说过程等形式;书面作业有基础性练习、数学日记等形式;操作作业有小设计、小发明、小制作、小调查等。

2.学生参与评价。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评判者,学生参与到作业评价中来。首先让学生自评,再让学生到小组里互评。评价结果以星级制(1星、2星、3星)三个等级或定性描述等形式纪录。整个评价过程——定级、记录、公示,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全体学生参与。最后,对解题方法独特或有进步的学生,除得“三星”外,教师再对其进行短语性或激励性语言评价,并定期进行作业展览或向家长发表扬信。学生在作业评价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起引导作用,真正形成了作业评价中的师生互动。通过作业设置与评价的改革,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应用的全过程,作业已成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也已经成为“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的重要途径。开放性的作业评价方式真正发挥了作业的积极作用,建构了课内外、校内外练习的桥梁,使作业成为连接学校与家庭、社会的纽带。灵活、多样的作业评价方式也成为学生的另一块更加广阔的创新天地。

二、改革作业评价方式的单一化

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化。并不是说每次给作业打上等级、写上分数就不好,只是教师对学生作业完成得好差进行观察和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用评语的形式写在作业本上或是找机会同这位同学谈话、交流,鼓励他找出自己在学习上的差距与症结,减轻学生在心理上的压力,给他在疲劳的学习途中加加油。

1.建好作业信息档案。(1)记录学生完成作业的量和质;(2)记录每个学生的典型错误和知识掌握不足的地方。这样,对每个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一清二楚,也为分析学生的错误原因、一周来的学习状况积累了宝贵的素材,在反馈时作为宝贵的教学资源进行利用。这样能够减轻学生对错误的负担,让更多的学生找到自信、体验成功。

2.简单的评语鼓励。评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数学作业批改中,使用评语可以弥补“√”、“×”判断方法的不足,简单的几个字就可以让学生兴奋不已。评语鼓励可分为三种:

(1)激励性评语。对班级的后进生,更多的是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2)期待性的评语。

(3)商榷性的评语。老师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时直接予以更正,有时则不直接予以更正,而是适当提示,引导学生自己去更正。

3.图案鼓励。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心理和生理特点,对具体、形象的事物非常感兴趣,凡他们感兴趣的就会积极参与。所以,教师在他们的作业本上不再单写司空见惯的“优”、“良”或分数,也不再画早已熟知常见的小红旗、小红花,而是画上他们想不到的红苹果、水蜜桃、热带鱼、小蜜蜂、大拇指、糖葫芦、小五星等。他们会无比兴奋,叽叽喳喳互相传看、互相“炫耀”。下一次写作业时他们会加倍认真,而且会急切地盼望着、猜测着这次老师送什么“礼物”。

三、克服作业评价标准绝对化

过去在作业评价中一般的做法,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按一个绝对的标准和要求去评价。结果是:优等生觉得标准和要求偏低,很容易就能达到,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而对于后进生而言标准和要求偏高,一时难以达到,即使付出很大的努力,也得不到相应的评价,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失去信心,学习的兴趣受到挫伤。

我坚持“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的观点,努力把这种理念付诸实践。“用不同的尺子量不同的学生”,前提是对学生要有充分的了解,不仅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而且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性格特点。如在接手一年级的新班时,我第一件事就是花大量的时间了解学生的情况,做到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例如有一名男生写数字时总是写得很大,也用不上力,我通过和他交谈了解到,他从小手、脚的协调能力就很差,很努力练习才把数字写到了格里。于是我每次批改作业时总和他说上几句话:“今天,老师发现你的作业书写更漂亮了。努力吧,小男子汉!”“孩子,写作业手累了时,活动活动小手指,你会写得更棒!”……

总之,在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改革的探索中,我们发现:一个“√”不能向学生传递多少温情,一个“×”却可以带给学生不少冷漠。我们要多一份宽容和理解,多一份鼓励和支持,多一份信任和赏识。